每名「紅門衛士」當兵的初衷可能千差萬別,對於白雲消防大隊太和中隊副班長黎劍而言,最初選擇當消防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離戰場更近點。而後因好兄弟的光榮犧牲,讓這份選擇顯得沉重萬分。對此,黎劍依然堅定初心,決心接過好兄弟手裡的水槍,完成他未盡的使命。
在太和中隊近3年的時間,黎劍參加了2658起的滅火救援戰鬥,搶救的財物和受困群眾不計其數。如今,他更加懂得這身軍裝所承載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榮譽,也是對兄弟情誼最好的詮釋。
黎劍在參加消防技能比武。
當兵初心:就是想離戰場更近點
問起黎劍為什麼要當兵,他總是說「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黎劍的姥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從小黎劍就很崇拜姥爺,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穿上軍裝。黎劍有一位好兄弟,大他三歲,名叫楊鋼,其爺爺也是抗美援朝老兵,跟黎劍姥爺是戰友。受祖輩的影響,兩個小男孩從小有個約定,長大後當兵習武、報效國家。於是楊鋼18歲那年光榮參軍入伍,成為天津市開發區八大街中隊的一名消防戰士。三年後,黎劍也應徵入伍。他們選擇消防員的目地很簡單,就是想離戰場更近點。
2015年8月12日,震驚全國的天津港大爆炸發生了,網上流傳的消防員「我爸就是你爸」的微信對話讓無數人心痛。然而黎劍知道,對話裡提到的犧牲的消防員鋼子就是自己的鋼子哥。8月10日是鋼子哥的生日,那天他們倆還進行了視頻通話,黎劍把自己的入伍通知書發給楊鋼,兩人各自憧憬著軍旅生涯,足足聊了一小時,沒想到兩天後卻天人永隔。
接下來幾天,黎劍翻開手中的入伍通知書,想到自己年邁的父母,猶豫了,自己跟鋼子哥一樣,是家中的獨子,選擇當消防員,就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萬一哪一天犧牲了,誰來照顧父母?對於兒子的顧慮和遲疑,黎劍的父親只說了一句話,「孩子,你長大了,不管你做出什麼決定,我們都支持你!」
想起鋼子哥生日那天說過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永遠和戰友們一起奮鬥,想起從小與鋼子哥的約定,最後黎劍選擇接過兄弟的水槍,完成他未盡的使命。
火口脫險:出生入死已成家常便飯
入伍後,黎劍分到了白雲消防大隊太和中隊。太和中隊地處於白雲區城鄉結合部,年均出警量達1000餘次,最多的時候一天出警20多次。在中隊近3年的時間,黎劍參加了2658起的滅火救援戰鬥,搶救的財物和受困群眾不計其數。出生入死,對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如今,他也更加懂得這身軍裝所承載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與榮譽,也是對兄弟情誼最好的詮釋。
入伍多年,黎劍參與滅火救援戰鬥2658起。
2016年,太和鎮南嶺村4號一住宅樓發生火災。據報警人反映,現場火勢較大,濃煙滾滾,有人員被困。當時太和中隊作為主戰中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現場火勢十分猛烈,火場裡還傳來被困群眾的呼救聲。
時任一班戰鬥員的黎劍作為攻堅組隊員,率先在水槍的掩護下,一步一步深入到火場內部,就在拖著被困者快要撤出火場時,房屋開始倒塌了,他拼盡全力拽著被困者衝出火場,隨後倉庫倒塌了,被困者成功獲救了。
如此驚險的場面,同樣出現在「8.28」太和鎮石湖村朝亮路航空管道煤油洩漏的那場事故中。據悉,因航空煤油管道被施工洞穿,近100噸的航空煤油麵臨大面積洩漏,危及附近上萬戶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及周邊10多公裡水域汙染。
黎劍表示,現場一旦有火星與洩漏的高密度航空煤油遭遇,引發連環爆炸,方圓幾十公裡都將被夷為平地。而他就是在這一刻被指揮部點名,冒死堵漏!當時,他和班長穿著笨重的防化服、帶著工具前行,時值8月酷暑,不一會全身就被汗水浸透。
黎劍回憶道:「其實我是顫抖著靠近現場的,當時真的怕了,這是一個誰都沒有遇到過的極端現場,它的難度超過了我以前2000多次戰鬥的總和。」終於,他們到達了堵漏點,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堵漏,但都失敗了,巨大的汽柱衝力幾乎將他們衝走。
最後班長想到了利用槓桿原理堵漏,黎劍用木錘一錘一錘地敲槓桿的一端,另一端是木塞,將木塞一公分一公分地敲進洩漏口,所幸,敲到快十下的時候,汽柱的嘯叫聲突然變調、變小直到停息,缺口終於堵住了。
選擇留下:用青春換取一方的平安
作為一名「紅門衛士」,三年如一日血裡火裡,變換的只是場景,不變的是救命救災的天經地義。回憶起自己第一次執行任務的緊張,黎劍說,當時是一臺小車著火,到達現場看到馬路中間停留這一臺小車,火焰已經覆蓋整個車頭,「因為我沒有實戰經驗,就在車上看著班長滅火,後來班長叫我們下去幫忙,我第一個衝了下去,誰知道一下去就叫我抓水搶,我一頭霧水,怎麼打開都不知道,就傻傻地蹲在那裡,內心很害怕,想萬一車爆炸了怎麼辦?」最後還是在班長的幫助下處理了警情。事後,黎劍才感覺要想滅好火,關鍵要靠平時訓練。從此以後,他對自己進行魔鬼訓練,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和體能,希望能成為最優秀的消防員。
日常訓練中,黎劍努力提升專業技能和體能。
很快,兩年的義務兵到期了,對此黎劍內心也非常矛盾:選擇退伍,可以回家照顧父母,但是也捨不得這身軍裝及出生入死的戰友;選擇留下,可以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最後黎劍與家人溝通,父親依然還是那句話,支持他的任何決定,「和平年代,有些危險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你永遠是我們的驕傲。」黎劍說,父親從小對他比較嚴厲,那是他第一次感覺到父親對他的認可,最終他選擇繼續留在部隊學習。
黎劍表示,他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自己也愛上了這座城市這片熱土,會繼續在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用青春換取一方的平安,也是給父母最好的報答。
圖左為黎劍。
新聞優選
1.從警12年的張慧湘,是京溪派出所盡職盡責的「大管家」
2.一次留有「遺憾」的消防救援,讓他從此蛻變成「拼命三郎」
3.給這些消防官兵點讚!公寓清晨起火,他們7進7出火場救出32人
文|鄭少敏
圖|白雲消防大隊供圖
通訊員|白雲消防大隊
排版|小蘭
(本文由「白雲時事」原創發布,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公眾號不得轉載改編。歡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