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效應簡介及其應用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什麼是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是磁電效應的一種,這一現象是美國物理學家霍爾於1879年在研究金屬的導電機構時發現的。當電流垂直於外磁場通過導體時,在導體的垂直於磁場和電流方向的兩個端面之間會出現電勢差,這一現象便是霍爾效應。這個電勢差也被叫做霍爾電勢差。

  霍爾效應的本質

  固體材料中的載流子在外加磁場中運動時,因為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而使軌跡發生偏移,並在材料兩側產生電荷積累,形成垂直於電流方向的電場,最終使載流子受到的洛侖茲力與電場斥力相平衡,從而在兩側建立起一個穩定的電勢差即霍爾電壓。正交電場和電流強度與磁場強度的乘積之比就是霍爾係數。平行電場和電流強度之比就是電阻率。大量的研究揭示:參加材料導電過程的不僅有帶負電的電子,還有帶正電的空穴。

  霍爾效應的應用

  霍爾效應在應用技術中特別重要。霍爾發現,如果對位於磁場(B)中的導體(d)施加一個電壓(Iv),該磁場的方向垂直於所施加電壓的方向,那麼則在既與磁場垂直又和所施加電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會產生另一個電壓(UH),人們將這個電壓叫做霍爾電壓,產生這種現象被稱為霍爾效應。好比一條路, 本來大家是均勻的分布在路面上, 往前移動. 當有磁場時, 大家可能會被推到靠路的右邊行走. 故路 (導體) 的兩側, 就會產生電壓差. 這個就叫「霍爾效應」。根據霍爾效應做成的霍爾器件,就是以磁場為工作媒體,將物體的運動參量轉變為數字電壓的形式輸出,使之具備傳感和開關的功能。   

  訖今為止,已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應用的霍爾器件有:在分電器上作信號傳感器、ABS系統中的速度傳感器、汽車速度表和裡程表、液體物理量檢測器、各種用電負載的電流檢測及工作狀態診斷、發動機轉速及曲軸角度傳感器、各種開關,等等。   

  例如汽車點火系統,設計者將霍爾傳感器放在分電器內取代機械斷電器,用作點火脈衝發生器。這種霍爾式點火脈衝發生器隨著轉速變化的磁場在帶電的半導體層內產生脈衝電壓,控制電控單元(ECU)的初級電流。相對於機械斷電器而言,霍爾式點火脈衝發生器無磨損免維護,能夠適應惡劣的工作環境,還能精確地控制點火正時,能夠較大幅度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具有明顯的優勢。   

  用作汽車開關電路上的功率霍爾電路,具有抑制電磁幹擾的作用。許多人都知道,轎車的自動化程度越高,微電子電路越多,就越怕電磁幹擾。而在汽車上有許多燈具和電器件,尤其是功率較大的前照燈、空調電機和雨刮器電機在開關時會產生浪湧電流,使機械式開關觸點產生電弧,產生較大的電磁幹擾信號。採用功率霍爾開關電路可以減小這些現象。   

  霍爾器件通過檢測磁場變化,轉變為電信號輸出,可用於監視和測量汽車各部件運行參數的變化。例如位置、位移、角度、角速度、轉速等等,並可將這些變量進行二次變換;可測量壓力、質量、液位、流速、流量等。霍爾器件輸出量直接與電控單元接口,可實現自動檢測。目前的霍爾器件都可承受一定的振動,可在零下40攝氏度到零上150攝氏度範圍內工作,全部密封不受水油汙染,完全能夠適應汽車的惡劣工作環境。

相關焦點

  • 霍爾效應旋轉位置傳感器及其應用
    油田、核電站、食品加工廠和飲料生產廠家都需要對閥門位置進行檢測,霍爾效應旋轉位置傳感器可用在各種大型和小型閥門上進行位置檢測,幫助工作人員確認閥門開關狀態以及打開幅度的大小。▲霍爾效應旋轉位置傳感器可用於檢測閥門位置  暖通空調系統 (HVAC) 擋板控制  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可使用旋轉位置傳感器來幫助控制擋板。處於打開狀態的擋板既有可能把室外的冷空氣送入室內,也有可能在室內開窗的情況下向室內輸送暖氣/冷氣,這兩種情況都會降低系統效能,並增加取暖/製冷的成本。
  • 霍爾效應及其非線性修正(圖)
    霍爾效應當一塊通有電流的金屬或半導體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場中時,薄片的兩端就會產生電位差,這種現象就稱為霍爾效應。由此可見,霍爾效應的靈敏度高低與外加磁場的磁感應強度成正比的關係。其中,磁場中金屬板的霍爾效應,純金屬的霍爾係數比較小,而半導體材料的霍爾係數要大幾個數量級,因此一般使用矽、鍺、砷化銦、銻化銦等半導體材料作為霍爾元件。
  • 霍爾傳感器的分類、霍爾效應與霍爾傳感器的應用
    霍爾傳感器是一種磁傳感器。用它可以檢測磁場及其變化,可在各種與磁場有關的場合中使用。霍爾傳感器以霍爾效應為其工作基礎,是由霍爾元件和它的附屬電路組成的集成傳感器。霍爾傳感器是根據霍爾效應製作的一種磁場傳感器。
  • 霍爾效應的原理及應用
    霍爾效應的原理霍爾效應是導電材料中的電流與磁場的相互作用,而產生電動勢的一種效應。,就得到霍爾效應的核心公式:這個U被稱為霍爾電壓。霍爾效應的實際應用霍爾效應的應用十分廣泛,就我比較熟悉的汽車測試行業,列舉兩例,來進一步理解霍爾效應。
  • 霍爾效應原理發現應用
    霍爾效應原理發現應用一、霍爾效應的發現美國物理學家1879年霍爾發現,當電流通過位於磁場中的導體時,會產生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垂直的電位差。霍爾效應在半導體中顯得更加明顯。二、霍爾效應的原理「497」效應本質上是由運動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受到洛倫茲力所引起的偏轉。當帶電子(空穴或電粒子)被困在固體材估中,這類因受力而改變方向就會使在磁場方向上產生正負電荷的聚積和垂直電流,從而形成附加的橫向電場,也就是霍爾電場EH。
  • 線性霍爾效應傳感器在物聯網方面的應用
    線性霍爾效應傳感器已廣泛應用於眾多工業應用中,例如用於檢測旋轉閥的位置。 霍爾效應和線性傳感器 霍爾效應指的是當磁場作用在導電材料中流動的電流時,導體上產生的可測量電壓。該電壓與流過的電流和垂直於導體的磁通量成比例,如圖1所示。霍爾效應傳感器IC集成了高增益放大和其他信號調理電路(如偏移消除),可在與其他邏輯或模擬電路兼容的電壓下生成代表檢測到的磁通量的輸出。
  • 霍爾效應旋轉位置傳感器及其在交通運輸業和工業領域中的應用
    霍爾效應旋轉位置傳感器使用磁場代替機械電刷或錶盤,專用於測量運動部件的角位置。這種產品採用具有磁性偏置的霍爾效應集成電路 (IC) 來檢測工作範圍內的執行器轉軸的旋轉運動。原理是執行器轉軸的旋轉使得磁鐵相對IC的位置發生改變,並導致磁通密度改變,這種改變最終被轉換為線性輸出。
  • GT4512 霍爾效應實驗儀的應用
    GT4512 霍爾效應實驗儀 一、概 述 GT4512型霍爾效應實驗儀用於研究霍爾效應產生的原理及其測量方法,通過施加磁場,可以測出霍爾電壓並計算它的靈敏度
  • 採用霍爾效應傳感器實現燃油液位監測
    用於燃油液位感測的霍爾效應傳感器選項Allegro能夠為燃油液位感測應用提供各種選項以滿足客戶對精度、線性、輸出接口和成本等方面的具體要求。1.    線性霍爾效應傳感器 線性霍爾效應傳感器具有與絕對磁場成比例的輸出信號,輸出電壓隨磁場而變化。
  • 【一文帶你了解霍爾效應】霍爾效應的原理分析及應用
    霍爾效應在1879年被物理學家霍爾發現,它定義了磁場和感應電壓之間的關係,這種效應和傳統的電磁感應完全不同
  • 什麼是霍爾效應傳感器?霍爾傳感器有哪五個關鍵應用?
    一百多年前,人們發現了霍爾效應。然而,僅在最近的三十年中才開發出實際用途。它的一些首次應用包括在1950年代的微波傳感器和1960年代的固態鍵盤中使用。自1970年代以來,霍爾效應傳感設備已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和消費產品,例如縫紉機,汽車,機械工具,醫療設備和計算機。
  • 霍爾效應的修正方法分析(圖)
    霍爾效應 當一塊通有電流的金屬或半導體薄片垂直地放在磁場中時,薄片的兩端就會產生電位差,這種現象就稱為霍爾效應。兩端具有的電位差值稱為霍爾電勢UH,其表達式為 UH=K·Ia·B/d 其中K為霍爾係數,Ia為薄片中通過的電流,B為外加磁場(洛倫茲力Lorrentz)的磁感應強度,d是薄片的厚度。
  • 初識霍爾傳感器應用
    霍爾傳感器是一種磁傳感器。用它可以檢測磁場及其變化,可在各種與磁場有關的場合中使用。霍爾傳感器以霍爾效應為其工作基礎,是由霍爾元件和它的附屬電路組成的集成傳感器。
  • 薛其坤院士綜述文章: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一百多年來,物理學家在不同的材料中陸續發現了多種不同的霍爾效應:如普通導體中的正常霍爾效應,磁性材料中出現的反常霍爾效應,半導體材料中的自旋霍爾效應。這些發現不但大大豐富了霍爾效應的內涵,而且加深了人們對固體電子性質的理解。
  • 霍爾元件的應用簡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霍爾元件的幾個常見的應用。一、霍爾壓力傳感器敏感元件彈簧片一端固定,另一端安裝著霍爾元件。當輸入壓力增加時,彈簧伸長,使處於恆定梯度磁場中的霍爾元件產生相應的位移,從霍爾元件輸出的電壓的大小即可反映出壓力的大小。
  • 霍爾器件的應用及原理
    霍爾器件   霍爾器件即利用霍爾效應製成的半導體器件。置於磁場中的靜止載流導體,當它的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不一致時,載流導體上平行於電流和磁場方向上的兩個面之間產生電動勢差,這種現象稱霍爾效應。
  • 差分霍爾效應傳感器:使未來的兩輪車應用更安全、更可靠
    tXSednc在一些基本的兩輪和三輪車輛應用中,這些傳感器已經成功地用於基本的發動機或變速器控制系統,一個不斷加強的趨勢是某些車型正在具有更高的電氣化水平,包括發動機正時和變速器控制。在這些應用中,單霍爾效應傳感器通常缺乏抗雜散場和抑制噪聲能力,因而不能滿足較新的車型要求。
  • Allegro推出微功率霍爾效應開關系列 專為環境惡劣的應用而設計
    打開APP Allegro推出微功率霍爾效應開關系列 專為環境惡劣的應用而設計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8-12-07 09:40:05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在凝聚態物理領域,量子霍爾效應研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自1988年開始,就不斷有理論物理學家提出各種方案,然而在實驗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2013年,由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領銜、清華大學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組成的實驗團隊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美國《科學》雜誌於2013年3月14日在線發表這一研究成果。量子霍爾效應,於1980年被德國科學家發現,是整個凝聚態物理領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它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
  • 霍爾元件的應用與注意事項
    自從霍爾效應被發現100多年以來,它的應用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霍爾效應的發現到20世紀40年代前期。最初,由於金屬材料中的電子濃度很大,而霍爾效應十分微弱,所以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圖6示出3種產生梯度磁場的磁系統及其與霍爾器件組成的位移感測器的輸出特性曲線,將它們固定在被測系統上,可構成霍爾微位移感測器。從曲線可見,結構(b)在Z<2mm時,VH與Z有良好的線性關係,且分辨力可達1μm,結構(C)的靈敏度高,但工作距離較小。用霍爾元件測量位移的優點很多:慣性小、頻響快、工作可靠、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