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一區期刊對國人非常友好,審稿快發文量增加,今年影響因子5+

2020-12-04 木木西裡科技

昨天我們轉發了EMI主編的採訪,有小夥伴想讓我們分析一下這本期刊,今天必須安排一下。英國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ISSN:2222-1751)為同行評議高質量OA期刊,發表有關新興免疫和微生物病毒方面的研究。旨在傳播有關微生物和感染特別是與促進生物學研、臨床意義和致病頻率相關的研究,致力於縮小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科學界之間科研進展上的差距。受今年新冠疫情影響,該期刊熱度持續增長。

期刊編委

編輯委員會陣容強大,主編盧山是著名的疫苗專家、DNA疫苗的發明者之一,張文宏教授是副主編之一

主編:

Yu-Mei Wen,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聞玉梅教授

Shan Lu,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Worcester/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盧山教授

副主編:

Adolfo García-Sastre,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 New York

Yi-Wei Tang, Cepheid, Shanghai

Jianguo Xu,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ijing/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Zhenghong Yuan,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 袁正宏

Kwok-yung Yue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Wenhong Zhang,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

期刊信息

JCR分區:

中科院分區:

發文類型: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review articles, letters, and commentaries。

收稿範圍:涵蓋以下(不限於)臨床生物學和臨床價值方面的話題:

疫情監控

臨床表現

診斷和管理

細胞和分子發病機制

新生微生物與其宿主之間的先天和後天免疫反應

藥物發現

疫苗開發研究

刊文量

2016 (86),2017 (116),2018 (214),2019 (164)

可以看到,這幾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245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不低於300篇。

從2016-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期刊的發文比例佔53.966 %,排名第一,對國人比較友好,其次是美國和法國,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其中,國內發表數量較多的單位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7)、復旦大學(47)、中國科學院(46)、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8)、香港大學(26)等。

影響因子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擁有影響因子的時間並不長,2014年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2.258,此後影響因子一直上漲到6.213,雖然2019年的影響因子略有下降,但這並不影響期刊整體上升的趨勢,估計明年影響因子仍不低於5分。

自引率

我們計算了下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在近幾年的自引率,2019年2.7%,這個比例是非常低的,說明期刊文章的質量非常不錯。

審稿周期

我們來看幾篇今年發表的論文,平均1-2個月左右接受,當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對慢一些。整體來說,發文速度非常快。

版面費

作為一本開放獲取期刊,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研究性論文和綜述的版面費2050美元,約合人民幣14500元,通訊和評論文章只需要900美元。對於一本5分多的高水準期刊來講,這樣的版面費不貴。

總起來說,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是一本十分不錯的期刊,編委陣容強大,國人編輯眾多,國際認可度高,影響因子穩定,發文量增加,審稿快,對國人友好,!#木木西裡#

看完文章,善良的你不如動動小手指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呀~

內容來源:sciSpread

納米疫苗,連續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把Nature發遍,從尿不溼到人造皮膚,這位科學家把水凝膠做到極致

這太可愛了吧!江蘇一高校教授把自己P成女媧補天,作為論文封面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這本中科院預警期刊發文量增加,性價比高,對國人友好,審稿快
    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最近幾年增幅很大,從2018年的300多篇直衝到2019年的接近900篇。雖然去年影響因子有所下降,但考慮到如此規模的擴刊程度,還是可以理解的。截止2020年已發表1446篇。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穩定,對國人超級友好,發文量過千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643-3750)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其發表的文章涉及基礎,臨床和相關生物醫學學科,例如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醫學技術。刊文種類Article、Review、Editorial Material等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近三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擴刊強度還可以接受,這種程度的擴刊,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SCI期刊對國人友好,發文量2000+,影響因子10+
    King-Lun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老牌SCI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今年影響因子9分+
    ,位於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一區,水資源一區。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近幾年比較穩定,沒有多大變化。Water Research 雜誌的影響因子近年來一直在穩定增長,2015-2019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5.991、6.942、7.051、7.913、9.130,增長趨勢穩定,明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會有進一步的增長。
  • 這本期刊發文量大、審稿快,影響因子穩定上升,國際認可度高!
    美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本有影響力的環境科學和技術研究期刊,創刊於1967年,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2019年影響因子為7.864。主編 Julie B. Zimmerman 是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
  • 這本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無版面費 今年影響因子突破3分
    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並不大,最高時也不過200多篇,雖然有所起伏,但整體發文量還是比較穩定,2020年截止上個月已發表154篇。主要發文國家和地區從2016-2020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大陸和臺灣地區)在environmental toxicology期刊的發文比例佔60.071 %,排名第一,對國人比較友好,其次是印度和美國,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其中,大陸發表數量較多的單位有:中國科學院(19)、浙江工業大學(18)、蘇州大學(14)、浙江大學(14)、鄭州大學(13)等。
  • 這本期刊發文量2000+,對國人友好,可免版面費
    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2020年截止9月已發表3290篇,預計2020年發表5000篇左右。
  • 這本期刊雖然對生信類文章友好,但是發文量激增,需要警惕,明年影響因子恐大幅下降!
    但是是否每一本期刊都值得入手,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本灌水嚴重的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作為一個老牌雜誌,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近年來影響因子相對比較穩定,大多在4分左右,2015-2018年的SCI影響因子分別為4.155、4.08、3.923、4.522,今年影響因子在多年後終於重回5分,達到了歷史最高值5.546。我們來看幾篇今年發表的論文,平均2-3個月左右接受,當然有的快一些,有的相對慢一些。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不斷增加,審稿周期短,容易中,適合用來畢業
    JCR Q1/Q2, 中科院升級版3區,目前影響因子4.556。近三年期刊的發文量呈明顯上升趨勢,發文量以每年200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2020年截止現在已發表5467篇,預計2020年發表將不低於8000篇。
  • 這本影響因子不斷上漲的5分+SCI期刊正在徵稿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創刊於2008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主編是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的珍妮特·巴斯克斯·維瓦爾(Jeannette Vasquez-Vivar),由出版商Hindawi 發布,研究領域為Cell Biology,目前在同領域中排名56/195位,JCR Q2,中科院3區,2019年影響因子5.076.
  • 審稿快,對國人友好,這本5+的雜誌你值得擁有
    在經歷過數次慘拒後,終於有一個審稿快,對國人友好的5+雜誌把我的文章收了。俗話說的好,獨樂了不如眾樂樂,今天我把這本物超所值的期刊推薦給大家,它就是EBiomedicine。
  • 中科院1區topSCI期刊,發文量大,影響因子穩定上升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2019年的發文量達到了2142篇,發文量算是非常大了。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上升快,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發表周期快
    ACAG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006。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434篇,遠超其他國家。後面依次是美國(133)、西班牙(85)、韓國(76)、日本(65)。
  • 這本期刊今年影響因子漲了,但可能是個大雷
    之前我們分析了一些期刊,主要都是些影響因子穩定,且對作者比較友好的,大多以推薦為主。而今天分析的這本期刊,很大程度上,是來給大家避雷的。 英國期刊Bioscience Reports創刊於1981年,算是一本老牌期刊。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突破5分,發文量突破2千,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ML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065。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W. Schrer (University of Bremen Faculty 2 Biology Chemistry, Leobener Str.
  • 2~4個月接收,這本1區刊物影響因子持續走高,國人友好!
    值得注意的是,綜述類文章(Review)佔比11.1%,有想投綜述文章的可以考慮這本期刊。 國人發文情況:2019年國人發文佔比19%,相對來說國人友好。通過分析2017-2019年文獻來源的地區分布可發現,中國學者累計發文量排名第二,僅次於排名第一的美國。
  • 年發文3000篇、不收費、國人友好的SCI雜誌,今年將突破5分!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2130天中科院和JCR雙一區,再怎麼改標準也不會差。咱們既往有推送過Oncotarget的兄弟期刊Aging-US,有些小夥伴擔心這本雜誌未來的風險較高。想知道還有沒有其他5分多的SCI雜誌,既對國人友好,不收版面費,發文量又高,還比較靠譜的。
  • 這本審稿快、國人友好的OT兄弟期刊會不會重蹈覆轍
    雜誌的影響因子也得到提升,從2010年的2.964漲到2014年的6.198分。2015年則意外驟跌到4分以下,此後又開始逐步上漲,直至今年發布的5.515分。Aging-US目前的即時影響因子在2分左右,明年6月前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發生的話,影響因子很可能仍在5分以上。
  • 年發文量2000多篇,對國人友好,今年突破6分+,不收版面費
    刊文量2016 (1,956),2017 (1,754),2018 (1,890),2019 (2,122)可以看到,近幾年期刊的發文量比較穩定,大約維持在2000多篇,發文量還是比較大的。從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 food chemistry 期刊的發文比例佔 40.811 %,排名第一,對國人非常友好,其次是美國和西班牙,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