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訊(記者 董加固 實習生 柳小玲) 前晚7點多,泉州安溪縣西坪鎮柏葉村發生了馬蜂蜇死人的事。該村25歲的村民小林到連襟家摘蜂巢,打算泡酒,未料,小林僅被馬蜂蜇了5下,就不幸身亡。專家稱,這種蜇人的馬蜂,是一種細腰亞目蜂類馬蜂,南方比較少見,但毒性很強,過敏性體質的人被蜇到,會有生命危險,要吃撲爾敏,並及時送醫。
一個人上樓摘蜂巢被蜇5下身亡
昨日,海都記者來到事發村莊。知情者介紹,事發的當晚6點多,小林從安溪縣城打工回來,騎著摩託車到連襟林某生的家。
小林從車上拿出白色塑膠袋等,稱要去摘蜂巢,打算泡酒。林某生阻止他不要去,但小林沒聽進去。此前,小林曾兩次要摘掉這個蜂巢,被林某生的老婆罵了,一直未如願。隨後,小林關掉蜂巢一側的燈,套上塑料手套,帶上塑膠袋,到二樓摘蜂巢。林某生等人打完一圈牌後,仍不見小林,以為他回去了,但看到摩託車還停在大門口,心中生疑的林某生拿著手電筒上樓,見小林趴在二樓房門口,叫不醒。之後,林某生等人見小林嘴唇發黑,身下壓著用塑膠袋包裹的蜂巢,懷疑其被馬蜂蜇了,忙將其送去醫院並報警。
遺憾的是,小林被送到安溪縣銘選醫院時已身亡。
安溪警方初步判斷,小林是被馬蜂蜇亡的,小林共被蜇了5下,胸部1下、小腿4下。鄰居稱,小林的家境一般,有兩個小孩—4歲的兒子和2歲的女兒。
昨天,海都記者戴上安全頭盔和手套,裹緊衣服,小心翼翼地爬上樓,身旁不時有馬蜂飛來飛去,「嗡嗡」的響聲令人驚心,隨後記者找到了被摘下的蜂巢,有足球般大。
馬蜂毒針很長死後仍有毒性
昨日,海都記者帶上幾隻馬蜂,專訪泉州師範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孫亮先教授。「這是馬蜂,雜食性昆蟲,吃水果也抓小蟲吃等。南方地區少見,北方居多。你看,它們的腰部非常細,為細腰亞目蜂類。」來自山東的孫亮先教授對蜂類頗有研究。他稱,這種馬蜂個頭約2釐米,但毒針長達5毫米,毒性很強,毒囊內為無色液體,有辛辣刺激氣味,固體呈淡黃色晶體,其中的蜂毒肽成分會引起疼痛,磷酸酯酶A成分會導致人死亡,特別是過敏體質者更易身亡。他推測小林為過敏性體質者,才會只蜇5下就身亡。
孫教授說,馬蜂蜇死人的事件比較少發生,一般是被群體性攻擊時才會造成死亡。這種馬蜂與日常蜜蜂不同,蜇一下抽出,再繼續蜇,直至毒性液體釋放盡才停止,蜜蜂的針帶鉤,蜇完針就留在人體上,隨後蜜蜂會死去,而這種馬蜂死後,毒性依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