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種形狀奇特的松樹嗎?在波蘭的波美拉尼亞格裡菲諾小鎮的一片小樹林裡,共有400多株古怪的樹木,它們的特點在於其樹幹呈曲線狀向北彎曲,甚至彎曲度達到了90度,看起來向北方彎腰鞠躬一樣,非常神奇。不過雖然形狀奇特,但它們與普通的松樹一樣健康,可以長到50英尺高。
這種古怪的彎曲樹形,引起了人們關於其「身世」的許多猜想。上個世紀年代,不少專家認為,之所以這些樹木長得很畸形,是因為該區域具有獨特的引力,但這種「區域獨特論」猜想很快就因違背基本科學遭到否定。畢竟在重力的作用下,樹木應該是下拉,而不是被「擠壓變形」,所以該猜想並不能正確解釋其為何向北彎曲。
與此同時還有人提出「環境影響論」,他們認為受到該地區大雪氣候的影響,樹幹在寒冷的冬季經歷了大雪積壓,又在長時間的春季融化下生長,使得樹幹基部沉重地彎曲。但這種理論也有令人質疑的地方,明明生長在同一片區域下,受到了相同的氣候影響,為什麼其他植被保持了自然生長,唯獨這種松樹有所不同?
基於對前兩種猜想的思考,人們又提出了「人為幹涉論」。在自然因素無法正確解釋奇特的現象時,人為因素理所當然受到了人們的重點關注。由於其生長時間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特殊時期,這種奇特的形狀的形成會不會與戰爭相關?
試想,當重型坦克從當時仍處於幼年時期的樹林中上碾過,有沒有可能使得樹木變得扁平彎曲?但與上一猜想一樣的問題時,這種破壞對於植被來說都是相同的,暫且不討論其他植被沒有變化的原因,彎曲的松樹形成了均勻的曲率,達到了極高的相似度。所以這一推理就更不靠譜,再說了若是坦克碾壓國,還能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目前最流行並且認可度最高的猜想是,樹木在1930年被種植的時候,就被人為地改變了形狀,也就是說一切都是人們「有意」的安排。在當時,松樹作為家具和船隻的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彎曲形狀,方便木匠後期製作。人們也在當地的《木製船的建造》中找到了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這種猜想的依據,書中將這些可利用的彎曲的木材稱為「羅盤」木材,其適用於作為加固船體的材料。
而這片森林之所以沒有被木匠砍伐破壞,或與當年二戰爆發有一定的聯繫。在那個戰亂年代,人們逐漸離開了格裡菲諾鎮,樹林裡培育的這些松木也逐漸被遺忘在森林中。後來當人們再度歸來的時候,新的造船技術已代替了傳統的製作方法,這片彎曲樹林也就失去了砍伐的意義。久而久之,人們就忘記了它最初存在的原因。
但這些也只是推測,或許這些猜想裡有一個是真實的答案,但因為沒有文獻記載和目擊人作證,所以彎曲森林的秘密就永遠沒有答案。而越是沒有答案,它就顯得更有神秘性,吸引的遊客越多。所以說它是被故意「造假」,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上個世紀年代歐洲,有許多所謂的未解之謎,都存在人為造假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