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轟隆聲,一抹黑色身影騰空而起,劃破了戈壁平靜的藍天。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並順利將國電高科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這一36氪持續關注的民營商業火箭公司,剛於周二(11月3日)宣布了2億元A輪融資。
據介紹,「穀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是星河動力自主設計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一二三級採用固體發動機,四級為先進液體上面級,火箭直徑1.4m,全長19m,起飛質量31t,500km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300kg。
火箭發射 攝影師:陳肖
此次發射除衛星載荷之外,艙內還攜帶了3顆晶片,分別存儲了星河動力聯合《樂隊的夏天2》節目組通過微博活動徵集的 #想對最在意的人說的話#、音樂人龐寬的最新單曲《Time after time》以及星河動力公司內部員工的美好祝福。
同時,在此次發射中,藉助火箭末子級離軌鈍化,星河動力與北京航天方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展了「商業返回式衛星變軌再入」關鍵技術驗證試驗。
圍繞「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星河動力開展了多項創新:
自主研製了低室壓、高比衝、高裝填比的姿軌控動力系統,實現了減重增效;
創新採用了面向低燃料消耗的火箭滾動通道簡約控制技術,實現了運載效率大幅提升;
首創基於三維實體建模和參數正交化的火箭模態精確預示方法,預示精度提升一個數量級。
除本次發射的「穀神星一號」小型運載火箭外,星河動力自主研製的更大規模的中型重複使用液氧/煤油運載火箭「智神星一號」將於年內完成40噸級主發動機的全系統地面熱試車,從而進一步加快構建「固液組合、高低搭配、遠近銜接」的運載火箭商業型譜。
穀神星一號 攝影師:陳肖
載荷方面,此次發射搭載的是天啟物聯網星座十一星,由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研製,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應用。
據悉,該衛星將轉入在軌平臺及載荷測試階段,預計兩周後即可面向全球提供數據通信服務。
天啟十一號衛星組網後,天啟星座在軌業務衛星將達到9顆,服務於全球物聯網數據業務,支持物聯網向海洋、沙漠、森林等區域延伸。
據悉,天啟十一號衛星的成功組網,將提高天啟星座的全球實時通信服務能力,為2020年底天啟星座實現全球半小時以內時間重訪,終端接入服務能力突破千萬級奠定堅實基礎。
後續,國電高科將全面加快天啟星座部署,爭取在2021年底前實現全部38顆衛星的星座組網,解決全球70%以上陸地、全部的海洋及空中的物聯網數據通信覆蓋盲區的問題。
2015年開始,我國民營航天興起,一批火箭公司和衛星公司成立。星際榮耀、藍箭航天、零壹空間、星河動力、星途探索、翎客航天等是民營火箭公司代表。
如今已有四家企業嘗試了火箭入軌發射任務,星河動力是其中之一。此外,「星際榮耀」曾於2019年7月成功發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並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300公裡圓軌道。而「藍箭航天」、「零壹空間」的嘗試則略顯遺憾,藍箭航天2018年10月發射的三級固體運載火箭「朱雀一號」以及零壹空間2019年3月發射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均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