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沿江路上,腳下是整潔的道路,身邊是美觀的城市雕塑,頭頂是藍天白雲,讓人感到舒適放鬆。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登上廣州塔頂,仿佛一伸手就能觸到藍天白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攝
藍天白雲下的珠江新城和海珠區。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藍天白雲是珠江新城這座雕塑最好的背景。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高鶴濤攝
藍天白雲和珠水相互映襯,給炎熱的夏天送來幾分清爽。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花城廣州離秋尚遠,市內亦難有飛鶴可觀。但碧霄上的詩情,走走停停,竟能隨處可見。
不信出門走走,足下黃葉地,滿目碧雲天。最近廣州的天空總是湛藍如洗,那藍色深沉、靜謐。有時,空中點綴著幾朵白雲,像棉花糖般輕盈、縹緲、純淨;有時,白雲在空中像海浪一樣翻滾、堆積、碰撞,「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把廣州引以為傲的「廣州藍」都變成了背景板。有時,夕陽染紅了滿天雲霞,讓人禁不住想起冰心曾寫過的句子——「文字竟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寫不出這空靈的妙景」……
說起廣州的顏值,人們總會想起「花城」,想起「廣州藍」,其實天空之上,朵朵白雲也是靚麗、搶眼的風景。它們變化萬千,隨便一「出手」就能把天空織成一幅幅動感的畫卷,讓人呆呆地痴看,怡然自得,沉醉其間。
在魅力花城,藍天白雲不斷開啟刷屏模式,引來一片「羨慕嫉妒恨」的目光。它們已經成為「宜居廣州」的代言人,不聲不響地提高著人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提升著廣州的知名度、美譽度,也展現著這座城市的軟實力和強大魅力。對於這樣的廣州,難怪很多人會迷戀。
高積雲可能會帶來降雨
「哇!今天的雲好漂亮!」在廣州藍的映襯下,昨天羊城上空飄起了絲絲棉絮狀的白雲。不過氣象專家指出,這種雲的出現,其實是預示著天氣不太穩定。
連著幾天,廣州天氣都挺晴朗,這給了不同形態的白雲充分展現自己的舞臺。昨天不少市民就拍下了形態各異的雲朵照片。在大家的鏡頭中,有的雲如同被抽離的棉紗,淺淺地鋪在藍天上,有的又宛如一團堆積的牛奶糖,濃得化不開。氣象專家告訴記者,最近副熱帶高壓有所減弱,在這種天氣形勢下,天空容易出現一些積雲。棉紗狀的雲應該是高積雲,預示天氣不太穩定,在太陽照射下可能出現雷雨天氣。有的市民卻表示,他所看到的雲白中帶黑,好像要下雨的樣子。專家說,其實,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局部會有些積雨雲發展,實際上廣州一些地區昨天就下了陣雨。這些雲的出現,都印證了天氣是不穩定的。天氣有變化,市民在不同區域見到的雲也不盡相同。
氣象專家說,簡單而言,從高度上,雲可以分為低雲、中雲和高雲三類。低雲包括積雲、層雲、層積雲;中雲包括高積雲、高層雲、雨層雲;高雲則包括捲雲、捲積雲、卷層雲。從外觀上,可以記住「積」、「層」、「卷」、「雨」這四個字,「積」是指像棉花一樣堆積起來的雲,「層」是像一層灰沙一樣滿布天空,「卷」是像一縷縷捲髮一樣的雲,「雨」則是會帶來降雨的雲。
教你認識「雲家族」
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當太陽光照在地球表面,水(包括江河湖海以及動植物的水分)遇熱形成水蒸氣,而空氣中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塵(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會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形成雲的外觀。
雖然有些雲像城堡,有些像帽子,有些像駿馬的鬃毛,但總體來看,雲主要有三種形態:「一大團」的積雲、「一大片」的層雲以及纖維狀的捲雲。氣象學家先是以雲底高度,將雲分為低、中、高3族;再按雲的外形特徵,將雲分為10屬;最後,再按雲的結構特徵和成因,將雲分為29類。
低雲多由微小水滴組成,雲底距地面較低,一般低於2500米,並隨季節、天氣條件以及地理位置而變化。低雲包括積雲(淡積雲、碎積雲、濃積雲)、積雨雲(禿積雨雲、鬃積雨雲)、層積雲(透光層積雲、蔽光層積雲、積雲性層積雲、堡狀層積雲、莢狀層積雲)、層雲(層雲、碎層雲)、雨層雲(雨層雲、碎雨雲)5屬(14類)。多數低雲都有可能產生降水。
中雲多由微小水滴、過冷水滴或冰晶、雪晶混合組成,雲底一般在2500米~3000米之間。中雲分高層雲(透光高層雲、蔽光高層雲)、高積雲(透光高積雲、蔽光高積雲、莢狀高積雲、積雲性高積雲、絮狀高積雲、堡狀高積雲)兩屬(8類)。高層雲在夏季多出現降雨,冬季則多有降雪發生。高積雲較薄時,則不會出現降水。
高雲則由微小冰晶組成,雲底高度一般在5000米以上,但在高原地區時較低。其分為捲雲(毛捲雲、密捲雲、偽捲雲、鉤捲雲)、卷層雲(毛卷層雲、薄幕卷層雲)、捲積雲3屬(7類)。高雲出現降水較少,但會產生「雪幡」,即冰晶在下降過程中不斷升華,最終在雲底形成白色的絲縷狀懸垂物。(夏振彬)
(責編:閻夢婕、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