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是葬禮,不知道的以為要打上閻王殿
大家好,這裡是輕武專欄
我是頭像機槍一樣禿禿禿禿的排稿少女夢小二。
喪葬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一直很嚴肅的事情,死者為大不可兒戲。可偏偏就有人劍走偏鋒,搞出了很多奇葩的葬禮。這不,我在網上發現有人製作紙紮燒給死者,竟然製作了一堆武器,有加特林機槍、手雷、火箭筒和烏茲衝鋒槍:
▲這莫不是要打上閻王殿
活捉黑白無常?
經過我一番查找,原來這是2019年,臺灣黑幫天道盟第三任盟主蕭澤宏的葬禮,黑幫的小弟們給老大定製了火箭筒、AK47等武器,準備燒給下面的大哥用。臺灣黑幫平時打打群架就不得了了,加特林這些大殺器想都不敢想,只能去下面過過癮了。
▲還給大哥燒了舞廳、銀行、按摩椅
別看是紙紮,這些武器做工還挺精良,手槍甚至還能拉動套筒上膛。每個武器都是先把零件分開製作,然後再組合到一起。製造這麼多「槍枝彈藥」,價格當然不菲,天道盟這次葬禮花了20萬臺幣,相當於人民幣4萬多。
▲紙制的M16也給燒上!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同樣是臺灣黑幫天道盟的另一位大哥李文展病逝,他們的小弟們前來弔唁,他們不惜重金定製了紙紮舞廳、銀行、M16步槍,還有一幢7米高的豪華宅院。
▲「豪宅」前還有倆遊戲裡的紙片人
臺灣黑幫人士的葬禮辣眼睛,普通人家的也絲毫不讓,要多野有多野。「墳頭蹦迪」在我們看來是一句網上罵人的話,但這詞兒放到臺灣它就是個形容詞。
▲遇上臺灣喪葬,專業團隊都自愧不如
2019年,臺灣地區GDP是18.9萬億新臺幣,折合美元6114億,經濟體量和福建省相當,經濟增速也遠遠不如大陸。但是上世紀80年代是臺灣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亞洲四小龍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真·靈車蹦迪
80年代末臺灣人均收入已經突破了8000美元,而當時大陸地區只有300美元。有錢以後就開始搞么蛾子,葬禮上也是,怎麼熱鬧怎麼來,怎麼派頭大怎麼來,甚至出現了墳頭蹦迪——「脫衣舞葬禮」。
臺灣最早的脫衣舞葬禮出現在1985年臺灣南部的小鎮,據說當時有一位「大孝子」,遵循老父親生前的「喜好」,邀請了人在他父親的靈堂上跳脫衣舞。這一下不要緊,十裡八鄉都來看熱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自己父親的葬禮這麼熱鬧,這位孝子感覺甚是有面子。
於是這種「墳頭蹦迪」很快在比較富裕的臺灣南部鄉下流傳開來,越傳越廣,直達90年代達到了巔峰,誰家的葬禮沒有此類表演,子女就會被人說閒話:「連脫衣舞表演都沒有,成何體統!」
他們還給這種不堪入目的表演編了一些迷信的理由:他們認為剛剛升天的新鬼魂會被老鬼魂欺負,所以請來姑娘們跳舞可以轉移老鬼魂的注意力,從而能讓新鬼更能融入環境。
由於這種奇葩的習俗,臺灣的喪葬業成了一個香餑餑。這也好理解,沒有哪個姑娘們願意來晦氣的葬禮上跳舞,除非錢給夠。據媒體報導,這些脫衣舞女出席一場葬禮收到的錢比在酒吧等場所高一倍。
僅1993年,臺灣每周平均有兩千場葬禮,三分之一都會邀請脫衣舞女郎前來助興。舞跳得越賣力,吸引得圍觀群眾就越多,甚至成了衡量主家身份地位的象徵。
2017年,臺灣嘉義縣的前議長董象因病去世舉行葬禮,除了上百臺豪車,還請了50名辣妹在靈車上跳鋼管舞,聲勢甚大,一度導致交通堵塞。
▲臺媒相關報導
臺灣的這種「習俗」甚至有隱隱向大陸傳播的跡象。說白了這股不正之風的原起還是因為「面子」。以往的喪事會請戲班子,安慰亡者,慰藉生者。在大家眼中這些表演慢慢就變得不熱鬧,沒有意思了。
▲國家倡導文明節儉喪葬
隨著大家素質的提高
這些低俗喪葬慢慢會成為歷史
所以這些低俗表演出現了。這些表演不是為了慰藉死者,更多時候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越熱鬧越有面子,也就越沒有底線。要制止這種不正之風,得讓他們知道喪事上這些東西並不會讓別人高看一眼,才能從根本上結束「墳頭蹦迪」這樣的鬧劇。
今天文末的照片就不放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