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0也能上刺刀?戰後這國比當年的日本還奇葩|輕武專欄

2021-01-13 軍武次位面

輕武專欄是軍武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


「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唱起這首歌,大家腦海裡一定會閃現出這麼一個畫面:勇敢的南斯拉夫遊擊隊戰士穿梭在丘陵林地間,與納粹侵略者展開英勇鬥爭。



作為歐洲唯一一個幾乎憑本國抵抗運動力量就趕走納粹侵略者的國家,南斯拉夫戰後的國防工業一直保持著一種獨有的特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其中極富個性的一款武器——M56衝鋒鎗。


▲一股濃鬱的德味兒


這款槍一亮出來,外形就暴露出強烈的特徵,沒錯!它的設計前身就是納粹德國的MP38/40系列衝鋒鎗。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有別於其它歐洲國家,二戰時南斯拉夫的地下抵抗運動規模非常大,到戰爭即將結束時,狄托領導的遊擊隊總兵力已有三十萬人左右(當時的南斯拉夫全國總人口不過兩千萬左右)。


▲MP40衝鋒鎗的外形給歐洲人留下了很深刻的記憶


他們控制了大片的解放區和多個重要城市,甚至還裝備了一定規模的戰機和坦克,除了少數重裝備是蘇聯等國支援外,絕大部分輕武器都是靠遊擊隊員自己從敵人手裡繳獲,其中自然包含德國大量裝備的MP38/40系列衝鋒鎗,這一細節可以從很多南斯拉夫老電影中看出端倪。


▲南斯拉夫軍民在二戰中獲得了不少德國武器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型衝鋒鎗在南斯拉夫軍隊中擁有相當規模的群眾基礎,因此在戰後南斯拉夫需要設計製造新式衝鋒鎗時這兩型衝鋒鎗自然也就成為了重要的參考對象了。


脫胎於MP38/40系列的M56和它的設計母型很容易區分,最直接的一個感官區別就是MP38/40用的直彈匣,而M56的彈匣有明顯的弧度,原因是M56所使用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的整體錐度稍大於MP38/40使用的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


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整體錐度稍大於

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


由於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的初速度高於9×19毫米帕拉貝魯姆手槍彈,因此這款衝鋒鎗的極限射程和子彈侵徹能力都高於MP38/40,但也正因為放棄了大口徑低初速路線,所以子彈的停止作用遜色於MP38/40衝鋒鎗。


如果再看細節的話,還可以看到M56的槍管比MP38/40稍細,另外,這兩款槍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差別,就是拉機柄的位置,正好一左一右反著來。


▲上圖MP40下圖M56,拉機柄方向一目了然


坦率地說,槍械的拉機柄位置從來就沒有硬性規定,都是怎麼用著舒服就怎麼設計,就拿二戰時的衝鋒鎗來說,除了左邊右邊,還有像湯姆森M1928一樣在上方的,甚至還有像雷興衝鋒鎗一樣不走尋常路設置在下方的,所以像M56這樣與設計母型反個方向倒也沒什麼稀奇,畢竟M56已經將其設計母型拉機柄的優點很好地消化了:拉機柄兼具保險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槍械跌落到地面時的走火問題。


▲奇葩的雷興衝鋒鎗,拉機柄在彈匣前方的凹槽裡


M56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是二戰結束後少有的一款在原始設計上便考慮安裝刺刀的衝鋒鎗。


▲M56衝鋒鎗刺刀


平心而論,在衝鋒鎗發展的早期,各國衝鋒鎗上都有一些腦洞大開的設計,裝刺刀只是小事,有和機槍一樣裝兩腳架的,有裝瞄準鏡的(那個時代和現在不一樣,瞄準鏡是相對稀罕的奢侈品),甚至還有裝大砍刀的。


▲把百式衝鋒鎗挖出來鞭個屍,

它既有兩腳架又有刺刀


二戰結束以後,一來收到突擊步槍的擠兌,衝鋒鎗的相關研發工作本就陷入低谷。二來經過二戰的洗禮,人們對衝鋒鎗的認知也越來越客觀冷靜,大家都意識到刺刀裝這類短小精悍的槍械上面實際很多餘。但我們說,M56是戰後衝鋒鎗中的一個異類,它異就異在······它真的一點兒都不短!


沒錯,M56槍託展開後全長870毫米,幾乎和AKM突擊步槍展開後一樣長,所以它的刺刀配置並不顯得特別突兀。


▲槍託摺疊狀態下短小輕便


槍械長度夠長,作為一個刺刀安裝平臺而言是個不小的優勢,但作為一款二戰結束後設計的衝鋒鎗,過大的尺寸總會給人一種過時感。從這個層面上講,M56並不算是一款足夠完美的槍械。


不過,這款誕生之時就已略顯過時的武器,卻擁有相當漫長的服役生涯,甚至直到現在還能在一些戰亂地區看到它的身影。原因很簡單:它性能可靠故障又較少(真香!)。


▲南斯拉夫軍營裡的M56,旁邊是仿製的

SKS步槍,型號M59,蘇德槍械一家親


如今,M56衝鋒鎗依然活躍在戰火紛飛的熱點地區,而在這個戰爭陰影與疾病同時對人類社會帶來傷痛的當下,軍武菌真切地希望包括M56衝鋒鎗在內的所有戰爭利器,都只存在於博物館中,人類的智慧更應該用來謀求幸福,而不是互相傷害。


▼▼▼點擊下方小程序參與軍武福利領取



特殊時期出遊計劃延期、聚會取消,不知不覺頭髮都長成雞窩了,理髮店還不開門。不得已,很多人和我一樣選擇自己動手。對比市面上多款理髮器之後,還是要數這款小米快充電動理髮器好用,0.7超薄納米陶瓷刀頭保證安全,一鍵定長,理髮時調好想要的理髮長度,直接推剪就可以了。加上只有69元的超值售價,性價比確實出眾!戳下圖了解詳情👇


相關焦點

  • 請脫衣舞女、祭品上加特林?為什麼臺灣人葬禮這麼野?|輕武專欄
    知道的是葬禮,不知道的以為要打上閻王殿  大家好,這裡是輕武專欄  我是頭像機槍一樣禿禿禿禿的排稿少女夢小二    他們還給這種不堪入目的表演編了一些迷信的理由:他們認為剛剛升天的新鬼魂會被老鬼魂欺負,所以請來姑娘們跳舞可以轉移老鬼魂的注意力,從而能讓新鬼更能融入環境。
  • |輕武專欄
    而如果讓導線切割磁力線,導線上也會產生電流。 有人用這個原理髮明了電動機和發電機。而有人突然腦洞大開,能不能利用洛侖茲力發射槍彈呢?能!1845年,查爾斯·惠斯通製作出了世界第一臺磁阻直流電動機,並用它把金屬棒拋射到20米遠。
  • 可樂瓶真能當消音器用?電影裡都是騙人的?看完你就明白了!|輕武專欄
    輕武專欄是軍武全新打造的單兵武器類欄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製作成了簡易消音器,使用起來甚至還挺好用,性價比極高! 首先,超音速飛行的子彈會在空氣中產生強烈的音爆,為此許多微聲武器都使用了亞音速彈來消除這一噪聲;其次槍管內的高壓火藥燃氣在離開槍口時,會因為在外界低壓空氣中急速膨脹,而產生爆鳴聲,這就是槍械的主要噪聲來源,也是消音器所針對的抑制對象。
  • 世界上「最變態」的3把軍刀,比中國三稜刺刀還毒,現已被禁用!
    世界上「最變態」的3把軍刀,比中國三稜刺刀還毒,現已被禁用!軍刀又叫軍用匕首,其長度較短,質地堅硬,與敵人展開近距離對抗時,有著很大優勢,因此士兵作戰時會隨身攜帶軍刀。儘管現代戰場是熱兵器的時代,但是軍刀依舊是士兵的必備武器。
  • 高洪:日本戰後政治史上有關年號的政治較量
    【作者】高洪,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參考消息網7月8日報導島國日本在大海這一天然屏障保護下形成的封閉環境,未曾出現「易姓革命」式的改朝換代。即便是武家政治時期,形式上的天皇權威仍得以保留,並在明治維新之後歷經「絕對主義天皇制」走到戰後「象徵天皇制」。
  • 刺刀、武士刀,這些殺傷力強勁的奇門冷兵器,你更喜歡誰?
    第一:中國56式軍刺 刺刀在槍枝上的固定部位有兩種:一種是在槍口附近摺疊,不用時隱蔽在槍口下,使用時伸出;一種則是與槍分離,平時作為戰術軍刀攜帶
  • 二戰時投降迅速,戰後卻保留大量海外領土,法國:奴化教育真管用
    首先,二戰後國際局勢重新洗牌,法國憑戰勝國的身份榮登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位,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大霸主。其次,憑藉宗主國的底子以及常任理事國的加成,法國對原殖民地仍然施加著巨大的影響力,甚至成功保留了多達13處海外領土,僅次於英美,位列世界第三。 以二戰時候的表現,法國何德何能,居然能夠在戰後享有不遜於美英的勝利果實?
  • 廢墟中再次出發:野口悠紀雄親歷的戰後日本社會
    母親不許,我晚上還難過得哭著入睡,結果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這本書就放在枕邊。那時的喜悅心情至今難忘。當時最渴望吃到的食品是桃罐頭。買不起香蕉,聽到有人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的老笑話,我竟然也羨慕得不得了。香瓜只有在生病時才有口福享受。在戰後初期,碗裡的麥粒總是要比米粒多,後來米粒的比例才漸漸增多。而冰棍是絕對不可以吃的,據說吃了會得痢疾。
  •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
    傳奇抗日女英雄,39歲帶著兒子一起抗日,拼刺刀令日軍膽寒。1938年冬,母子雙雙報考黃埔軍校。報名時,衡陽招生處負責人田指導員對周詠南說:「你年紀已39歲,超過年齡太多,不能報考。」周詠南含著眼淚指著兒子說:「他是我的獨生孤子,9個月失去了父親,我吃盡千辛萬苦,把他拉大成人,難道我捨得把他送到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去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是教員,應以身作則。
  • 二戰史上最奇葩包圍戰:敵人被圍後吃香喝辣,日軍自己卻挨餓受凍!
    眾所周知,在戰場中如果有一方陷入到了包圍圈之中,那麼通常來說這支軍隊就已經佔了下風。就拿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長平之戰」這一案例來說,白起通過層層誘導,將趙括的40萬大軍誘入包圍圈中,才能以極小的代價將其盡數殲滅。由此可見,就常理而言發起包圍戰的一般在戰場上都是佔據主導地位的一方,取得勝利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 老帥:趕緊配刺刀
    不過,老大哥意見也很明確,中國最好全面仿製AK-47步槍的匕首式刺刀,這種刺刀還具有幫助野外生存方面的考慮,因此是刺刀發展的方向,而中國傳統的三稜刺雖然殺傷力大,但是功能單一,建議不裝。
  • 戰後日本核爆受害者淪為「活標本」
    1945年8月6日,美軍投放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轟然炸響,3天後,長崎也在核爆中化為廢墟。這兩座城市中數以萬計的居民,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批核武器受害者。戰爭結束後,美國研究人員隨佔領軍進駐日本,成立了調查核武器破壞效應的專門委員會,分析原子彈爆炸後究竟會對人體產生何種危害,但相關資料一直未曾公開。
  • ...一幅近兩米高地圖暴露當年日軍侵略野心 侵華地圖上密集標註...
    「他們是誰,當年發生了什麼?」墓碑歸位讓劉金國對背後的故事充滿好奇。從村裡老人的口裡,他得知當年長沙會戰時,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春華山曾有過一場慘烈的戰役。想到這裡埋葬的可能是抗日犧牲的戰士後,劉金國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個人忙活了40多天,將墓碑前後的雜草砍掉,又從自己微薄的積蓄中拿出1000元,在墓碑下建好底座。
  • YS-11:從固定翼民機說說日本民航工業戰後復興的原點
    戰後初期的日本國內民航市場,由道格拉斯DC-3/4、康維爾440和德·哈維蘭DH.114「蒼鷺」等美英國家的民用機型所佔據。日本航空業曾經在戰前興旺一時,從業者們如今在自家的機場上卻看不到一架國產的飛機,大受刺激。「一定要重新製造出日本的國產飛機!」,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原先的航空技術人員,以及部分日本政府官僚的支持。
  •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時間:2019-04-11 21:00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拼刺刀是什麼意思 拼刺刀的發展經歷 每次看到手撕鬼子的年代大戲時我都不禁要思考一下如果是身處那個時代,自己會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最後每每都會得出一個毋庸置疑的答案,那就是漢奸,
  • 中國歷史上的這六大冷知識,知道一個你就很厲害了!
    現在的生活已經很好了,所以很多的人都能活到七八十歲,甚至上百歲,所以我們國家現在正在經歷人口老齡化,老人越來越多就需要很好的養老制度,我們國家現在的養老制度已經在逐步的完善了,但是中國最早的養老制度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也是中國文化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唐朝官方曾經出臺了詳細的養老制度,你一旦到達80歲朝廷就會安排一個人照顧你的生活
  • 「戰後對日本戰犯審判文獻研討會」議程
    陳謙平(南京大學):戰後國民政府對日資產的接收與索賠概述 吳景平(復旦大學):關於戰後日本賠償問題研究的若干思考 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集成》叢書概況及其價值述評
  • 知識精英如何進入大眾:戰後日本知識分子的「同時代集體性心情」
    在一些危機時代、異態時空中,這一視野將成為理解思想史的重要進路。戰敗和盟軍佔領就曾使得戰後日本進入了空前的異態時空,它塑造了知識人與民眾、與國家關係的非常態,又進而決定了小熊英二《「民主」與「愛國」——戰後日本的民族主義與公共性》一書的思想取徑。
  • 國際觀察:日本戰後70年外交戰略理念如何演變
    聯合國、亞洲、日美同盟是戰後日本外交的「三大組合」。可以說,長期以來,日本外交為調整這「三大組合」,付出了巨大努力。  3.開展「多元化」的自主外交  20世紀70年代,隨著日本國際經濟地位的提高及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其外交戰略從服務於經濟大國轉變為加強自主外交,並力爭參與主導亞洲乃至國際事務。
  • 曾經日本的3個「奇葩」發明,鞋上有雨傘是什麼意思?
    來自日本的3個奇葩發明,鞋上有雨傘是什麼意思?眾所周知,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以「奇葩」而聞名的國家,這裡不僅有像昆蟲壽司、青蛙壽司等這樣奇葩的美食,還有很多奇葩的校規、法律等等,如果要說日本人民發明的物件那就更是奇葩中的奇葩的了,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日本的幾個奇葩的發明,看完之後你會發現,日本奇葩之名真不是白叫的。首先,是無音效卡拉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