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近兩米高地圖暴露當年日軍侵略野心 侵華地圖上密集標註...

2020-11-22 華夏經緯

長沙縣春華山村民劉金國收集抗戰文物自建抗戰展覽室,一幅近兩米高地圖暴露當年日軍侵略野心 侵華地圖上密集標註投彈地

2015-04-29 08:41:10    華夏經緯網

  春華鎮「守墓人」劉金國。

  劉金國收藏的日軍侵華地圖。均為長沙晚報記者 餘志雄 攝

  長沙晚報記者 胡益虎 通訊員 周進銀

  田埂上的墊腳麻石、村民老屋下的基腳石料,翻過來,在它們已被歲月風雨侵蝕的刻字裡,卻封存著一段悲壯的抗戰歷史。在長沙縣春華鎮劉金國等村民用半個世紀的時間保存和收集了散落在田間地頭、豬舍茅棚的長沙保衛戰抗戰烈士豐碑,讓遊蕩在春華的異鄉忠魂不再漂泊。近日,記者走進長沙縣春華鎮,探訪一位村野老人和一片墓碑的半世情緣。

  收藏44年墊腳麻石重回烈士墳冢

  「50年前,我18歲時一次出工經過一個田埂時,發現一片墊腳的石料上有刻字,俯身一看,上書『中央陣亡將士』六個被風雨侵蝕過的漢字。翻過背面還有『此幹長約十四丈,民國三十年公刊』。」對自己當年如何發現墓碑,今年已經68歲的劉金國仍然記憶猶新。劉金國不忍心看其被人踐踏,便偷偷移到一隱蔽地方,用泥土埋藏起來。

  劉金國在吳寺衝組安家落戶,被分了一個高地,種起了油茶。2009年,在收油茶時,他意外發現了一塊無碑無名墓地。查看墓地碑穴的痕跡時,他發現曾經收藏的那塊墓碑的寬窄恰好與墓地碑穴高度吻合,墓碑終於在半世紀後找到了主人。

  「他們是誰,當年發生了什麼?」墓碑歸位讓劉金國對背後的故事充滿好奇。從村裡老人的口裡,他得知當年長沙會戰時,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春華山曾有過一場慘烈的戰役。想到這裡埋葬的可能是抗日犧牲的戰士後,劉金國再也坐不住了。他一個人忙活了40多天,將墓碑前後的雜草砍掉,又從自己微薄的積蓄中拿出1000元,在墓碑下建好底座。

  尋訪6塊墓碑為74軍烈士安魂

  墓碑修復後,劉金國將情況反映至長沙縣有關部門。文物部門仔細考查後,將這個「中央陣亡將士」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點,劉金國成為了文物保護員。他收集到了74軍的軍歌和春華山之戰中犧牲戰士掩埋時的照片。發白的照片顯示,一排數十個身著戎裝的中國士兵並排安詳地躺在剛挖好的長墓坑裡。

  「這些都是當年掩埋抗戰將士的墓冢。」劉金國拿著舊照片來到燕子嶺高地山頭,在樹叢中一道道蜿蜒的臨時戰壕在歲月洗刷下已經殘斷。戰壕一邊,一個個大大小小的低淺無碑墓冢連綿排列。每一個墓冢下,都是一群曾被人遺忘的忠魂。劉金國決心四方尋訪散落遺失的尋找無名抗戰烈士墓碑,他的故事也在附近春華山村民中傳開,不少村民積極響應。

  「經過幾年的尋訪,目前已經找到六塊此次戰役的陣亡烈士墓碑。」劉金國說。

  收集史料,日軍地圖標註投彈地標

  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這些抗戰烈士墓碑被重新樹立,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拜祭,劉金國也因幾十年的堅守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人。「張自忠、張靈甫等的後人都來我這裡拜訪過。」劉金國在集鎮上的家裡,他翻開留言本給記者介紹。劉金國兒子專門在自家經營的輪胎店後搭建了兩間平房,用於收集陳列和抗戰有關的資料、物品。

  「這是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日軍侵華地圖!」在劉金國的陳列室裡,一幅近兩米高的彩色地圖被掛在牆上,展示了除西藏新疆外的中國地形,地圖顯示發行與昭和13年1月(即1938年),地圖除了標出礦產分布、佔領地及機場、港口等各種交通設施和線路外,還標有大量的投彈地,北京、上海、華北等地被標註了密集的投彈標誌。劉金國告訴記者,這張圖是一位中國學者在日本發現並帶回送給他的。

  劉金國守護的墓碑故事也引來了大批媒體和志願組織的關注。志願組織「老兵之家」表示將拍攝一個劉金國和墓碑的紀錄片,而春華鎮也正在籌備建立春華阻擊戰的紀念場館。

  硝煙往事

  當年幾乎所有稻田

  都被戰馬士兵踏平

  在史志檔案部門的挖掘下,當年春華山阻擊戰戰場的歷史原貌逐漸復原:戰鬥發生在1941年9月,正是第二次長沙會戰最慘烈的時期,當時日軍集結12萬兵力入寇長沙。曾全殲岡村寧次11軍106師團、有「抗日鐵軍」之稱的中國74軍奉命從江西新餘等地出發,5日急行軍直奔長沙東30公裡的春華山高地阻擊進攻長沙城的日軍,同時,日軍也截獲74軍行動情報前往攔截。9月25日,74軍58師與日軍第3師團首先遭遇,雙方對幾個重要高地展開拉鋸戰,雙方後續部隊紛紛集結加入戰鬥。

  「當時數萬軍隊在春華山一帶頻繁調動,幾乎所有的稻田都被戰馬和士兵踏平了。」村裡有老人曾描述當時的情形。幾個高地幾度易手,日軍以數倍於我的兵力,動用飛機、大炮甚至釋放毒氣彈,欲圍殲74軍。經過3天的慘烈戰鬥,頑強的74軍將士們重創日軍主力,僅步兵18聯隊就有8名中隊長被擊斃。而74軍的將士們也傷亡近萬人,戰士的鮮血染紅了春花山集鎮街前的河水。戰後,在本地村民的協助下,大部分的死者被就地安葬在一個個無名戰士集體墓冢中。

  倖存者說

  趟水過河絕處逢生

  長沙晚報訊(通訊員 熊文 記者 胡益虎)近日,湖南老兵之家志願者,長沙會戰戰史、74軍戰史研究者梁學平確認,目前有83名犧牲在春華山的烈士身份得到確定。

  梁學平介紹,通過浙江省檔案館官網資料庫,他發現了有83名陣亡將士所屬的部隊、犧牲時間能與此次戰役對得上號。「國民革命軍74軍有『抗戰鐵軍』之稱,大部分為浙江人,這83人均分屬74軍51、57、58師,死亡時間為1941年9月,而春華山戰役正是該月的25、26、27日,整整激戰了三天。」

  梁學平告訴記者,他日前還得知了一個消息,74軍58師173團的浙江省天台縣何元言老人,在那次戰役中趟水過河倖存了下來,於2012年去世。

  據志願者及何老的後輩回憶,何老生前曾提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戰鬥是春華山戰役,那時他當班長。當時日軍攻勢很猛,有飛機大炮助陣。打了一天後,地上幾乎全是屍體。第二天,日軍衝上陣地,將士們插上刺刀和日寇血拼突圍。何元言提槍從山上往下衝,見到日本人就打,一路衝殺到了山腳,卻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這條河深淺不一,他又不會遊泳,為了活命只好鑽進河裡,最後竟然絕處逢生,順利地趟過了河。趕到會合地點時,他才發現右肩不知什麼時候中了一槍。

相關焦點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地圖的大致分類,有一般意義上的地圖,如《大清國現勢地圖》《大東亞共榮圈地圖》《最新上海地圖》;也有軍事地圖,如《最近大東亞形勢圖解》《中支方面日支兩軍態勢要圖》《中支戰局詳解地圖》《支那事變明細地圖》《支那事變第一年戰鬥經過圖》;有資源方面的,如《支那現狀資源分布圖》。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充分反映了日軍的侵略企圖。
  • 為什麼侵華日軍比中國軍隊還熟悉地形?100年前日本畫的中國地圖
    抗日戰爭時期,面對日本的侵略,我國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很多人認為,日本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單兵作戰能力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日本間諜滲透到中國,日本間諜繪製的中國地圖比我們的地圖更準確,日本間諜對中國的滲透非常嚴重。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8年前,愛好收藏的市民成洋先生在一家古玩市場淘得30張侵華日軍長沙地區地圖。  涉及戰略要地的地圖都有編號並特別註明「軍事機密」字樣  30張發黃的老地圖上大多有些水漬的痕跡。說起這30張地圖的由來,成洋告訴記者,8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家古玩市場轉悠時,看到一位老人在兜售侵華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我想著這些地圖不僅具有收藏價值,而且有警示和教育意義。
  • 1918年日軍地圖,韓戰美軍仍在用,南韓名將:對作戰幫助很大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軍事地圖繪製方面處於絕對領先水平。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1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南京3月17日電(記者 蔣芳)今年是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 筆記本裡臨摹地圖 畫地圖高手收藏地圖1500種
    最近,諸暨草塔鎮梅山村編纂村志時,遇到了「攔路虎」,最新梅山村地圖沒有著落。眼看出版日期逼近,「楊秀才」獻出絕活,幫助繪好梅山村地圖。近幾年裡,他繪製的20多張諸暨農村地圖已正式出版。昨天,記者探訪了他。  筆記本裡臨摹地圖  楊士安說,繪製地圖,首先要對地圖感興趣。
  • 地圖標註_如何在地圖上標註自己門店位置
    地圖標註有什麼好處? 企業地址、電話、簡介、圖片等相關信息在地圖、導航中進行體現,把你的廣告在手機地圖、PC電腦地圖、汽車導航地圖、第三方APP數據引用(如美團、餓了麼、抖音、快手等等)全面展示,在數億次的地圖使用量上充分展現您企業坐標;讓海量用戶搜索到您的企業信息。
  • 古地圖秘密:中土世界存在?美洲出現中文地圖時,有侵華打算嗎?
    但就是有人很閒,繪製了「中土世界」的地圖。《指環王》作者J.R.R.託爾金親筆標註的中土世界地圖,由英國插畫師Pauline Baynes繪製這個地圖中有不同的人或非人的居住地,比如精靈的領地、矮人的領地、人類的領地等,《指環王》作者還親筆標註了一個中土世界地圖,其實就是小說地域的架構,後來由一個英國插畫師繪製成地圖。
  • 日本為何會將中國作為侵略目標?將世界地圖倒過來,答案自現
    當年,自然災害頻發的島國日本,為謀求更大的發展用槍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讓無數中華兒女歷經苦難。但邪惡終究還是無法戰勝正義,日本曾對我國發起的3次侵略行動,都沒有獲得成功。現如今,因為中國的寬容和雙方的長期努力,中日兩國關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特別是在此次疫情爆發後,中日間的守望互助感動了很多人。
  • 侵華日軍細菌戰受害者後代:還原真實的歷史現場 為無名者正名
    5日,面對記者採訪,吳建平很是激動,反覆強調,「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必須予以回應,以正視聽。」吳建平是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館長,也是細菌戰鼠疫受害者後代。展覽館內記錄著侵華日軍衢州細菌戰。
  • 國民黨軍撤離東北時,瀋陽軍工廠裡200多架飛機,全被留給日軍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小型島國,其自然資源十分匱乏,卻在二戰時期有著想要佔領中國全境的野心。是誰給了它這麼大膽?很多人認為這與當年東北地區的率先投降有關。而這件事則與張學良有關。日軍進駐東北東北地區資源富足,且離日本較近,日軍因此選擇先入侵東北。當時,為了發展軍事戰備,張作霖在瀋陽建立了軍工廠,後交由張學良管轄。當時,瀋陽軍工廠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軍械加工中心。
  • 地圖標註有哪些優勢?如何進行地圖標註?
    目前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創業者的發展需求,想要有更好更快的發展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推廣,不管是百度地圖、搜狗地圖、360地圖、騰訊地圖、高德地圖,已經是一種全新的推廣模式,現在每個人幾乎都在用手機上網,在手機上下載各種各樣的地圖,來尋找自己的目的地,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就產生了在地圖上進行標註,能夠讓客戶了解到你的產品了解到你的公司地址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作為日本侵華災難的親歷者,他認為自己在維護歷史真實、揭露日軍侵略暴行的事業中,應該擔負起一份責任與使命。 (一) 策劃並主持出版「國際視野叢書」 為促進中外學術文化交流,並幫助國人拓寬視野,加深對西方和日本觀點的了解與把握,在郭俊鉌的策劃和主持下,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金禾出版社開始推出 「國際視野叢書」。
  • 朝鮮被日本吞併後多少人加入侵華日軍,為何說二鬼子更加兇殘
    今天在手機看到一篇文章痛罵侵華日軍中的韓國籍士兵,並拋出一個聳人聽聞的數據,說當年進攻南京城的日軍中高達40%的軍人都是韓國籍。很多讀者朋友看後義憤填膺,在評論裡痛罵二狗子可惡。在這裡我只想說,他們都被作者給騙了,南京淪陷時絕對不會出現大規模、成建制地朝鮮籍士兵。
  • 軍刀上刻著9個字,成日本侵華的罪證,日本想高價贖回,被我國嚴詞拒絕
    日本對我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絕對不可能饒恕的,當年他們為了一己私慾而瘋狂侵略擴張,他們不擇手段地侵略我們,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得逞,當然當年他們的惡行我們都一一記在心裡。即使如今日本矢口否認當年的罪行,但是眾多證據都明擺著指向他們,他們的狡辯也是蒼白無力的。
  • 地圖湃 | 如何看懂一張軍用地圖?(三)
    比例尺:即地圖上某線段的長度與實地兩點間的水平距離之比。本圖為1:25萬,即圖上1釐米相當於實地距離2500米;製圖者還標註了三種單位的直線比例尺,只看「公裡」部分即可。地理坐標網:橫線為緯線,縱線是經線。
  • 這張《大東亞戰局地圖》的日軍席捲太平洋
    《大東亞戰局地圖》是日本1942年1月出版的最新戰爭局勢宣傳地圖。圖中反映了當時日軍的最新動態和日本的控制範圍,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原圖解析度8200x5700,10.8M大小。圖中出現的日本飛機,根據它的外星特點判定,應該是九七式艦載攻擊機。
  • 俄地圖暴露幾百處軍事設施位置 含北約兩軍事基地
    資料圖(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當地時間12日,美國科學家聯盟工作人員馬特科達(Matt Korda)稱,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網絡地圖「Yandex」地圖意外暴露了以色列和土耳其的數百件軍事設施和北約兩個軍事基地的確切位置,目前他已將研究結果發布在了科學家聯盟網站上
  • 揭秘侵華日軍細菌戰第100部隊:把活人當作豚鼠做實驗
    新華社長春9月17日電消息,侵華日軍第100部隊(簡稱「第100部隊」),一個神秘而陌生的番號。日本侵華期間,這支以「防疫」為幌子的神秘部隊研究各類致命細菌並製造細菌武器,無數人遭到殘害,無數動物植物淪為實驗品,整個東北乃至全國都籠罩在細菌戰的巨大威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