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衝鋒鎗列印立功,三稜軍刺為何無緣戰鬥?老帥:趕緊配刺刀

2020-11-29 騰訊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軍迷們都知道中國步兵有一種特色武器——三稜刺刀!

這絕對是近戰刺殺的大殺器,當然這是徹徹底底的殺傷性武器,而非像狼牙棒、木棍之類的主要致傷兵器,屬於熱兵器時代戰鬥力頂尖的冷兵器。

而對於很多與中國軍人交過手的外國士兵來說,裝備量最大的56式軍刺是一種讓人膽寒的武器。

這種軍刺主要裝備於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衝鋒鎗(自動步槍)。

圖片:三稜軍刺是中國士兵刺刀見紅的象徵。

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在仿製AK-47步槍,即56式衝鋒鎗(自動步槍)時,關於裝不裝如此長的刺刀,曾經引起解放軍高層的反覆爭論,三稜軍刺這一大兇器差一點就無緣56式衝鋒鎗。

這是怎麼回事呢?

圖片:「56衝」的原型AK-47裝備的是匕首式刺刀。

在仿製蘇制卡拉什尼科夫AK-47步槍時,並沒有對其配套的匕首型刺刀進行仿製。

待56式衝鋒鎗準備定型時,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提出「56衝」應該配備刺刀。但總參謀部的意思是,「現代戰爭用刺刀的機會不多,增加槍重,不裝為好。」

當時還是蘇聯老大哥手把手指導的年代。

蘇軍副總顧問表示,如果「56衝」裝刺刀則更加強了槍械的使用效能,並建議撤編56式半自動步槍,全部換成裝刺刀的「56衝」。就和蘇軍一樣全部AK。

不過,老大哥意見也很明確,中國最好全面仿製AK-47步槍的匕首式刺刀,這種刺刀還具有幫助野外生存方面的考慮,因此是刺刀發展的方向,而中國傳統的三稜刺雖然殺傷力大,但是功能單一,建議不裝。

圖片:總參最初的意見是不在「56衝」上裝備刺刀。

對此,總參謀部非常重視,於1958年1月9日專門向軍委打報告,稱這一問題涉及到戰術運用和裝備體制問題,事關重大,特此呈報研究。

時任總參謀長粟裕在信中解釋到:「經我們研究,認為從現代戰爭條件來看,使用刺刀機會不多。如裝上刺刀當然在衝鋒時會增加一些威力,但衝鋒鎗短,效果也不大,且該槍本身重量已達4.3公斤,若加上刺刀則近5公斤,這樣勢必略增加戰士的負荷重量。同時如決定裝刺刀,還須向蘇方索取資料。該槍似不必裝刺刀。」

1958年1月22日,軍委會議決定56式衝鋒鎗不裝刺刀。

圖片:早期配發部隊的「56衝」是不帶摺疊刺刀的。

圖片:一直習慣進行刺殺訓練的基層部隊普遍希望給「56衝」上裝刺刀。

但是,不配刺刀的56式衝鋒鎗下發到基層後,不時有部隊反映需要加裝刺刀。

1961年7月7日,劉伯承元帥在參觀「槍炮體制定型陳列」時說:「刺刀是三稜最好,扁的容易彎,三稜的不容易彎,刺出的傷口深。」

6天後,葉劍英元帥也來看展覽,對各單位研製的步衝合一通用步槍(也就是56衝)說道:「通用槍全重3.6公斤,輕便又自動,還有刺刀能刺殺,這很好。將來在一個班裡8支通用槍和1挺班用機槍,用一種槍彈,補充也方便。」

葉劍英元帥的說法就是後來的同系列步槍和班用機槍的槍族化理念。這些老帥們都是從血火硝煙中走出來的,所以看待輕武器發展的方向很準。

圖片: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步衝合一的63式自動步槍安裝有63式三稜刺刀。

此後,總後軍械部綜合部隊基層需求,也認為在步衝合一通用步槍定型之前,還是應該為56式衝鋒鎗配發刺刀。

而此時,在越作戰的56式半自動步槍由於裝配有三稜軍刺,在叢林近距離格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美軍更是見了非常害怕。

為此,前線希望中國援助的56式衝鋒鎗也能夠裝上三稜軍刺。

圖片:美軍對中國的三稜刺刀非常忌憚。這是海灣戰爭時期美軍繳獲的中國56式衝鋒鎗和三稜刺刀。

在諸多因素作用下,1966年總參最終決定為今後生產的56式衝鋒鎗裝配熱軋的摺疊式三稜軍刺。

而相關決議在報送陳、劉、徐、聶、葉以及林等幾位老帥審閱審批後最終實施。

當年15.2萬支「56衝」就都裝上了刺刀。

圖片:幾近波折後56式衝鋒鎗終於裝上了三稜刺刀。

圖片:三稜刺刀在多次自衛反擊戰中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由於這些波折,使得三稜軍刺沒有能夠趕上1962年的中印戰爭。

在歷史照片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當年的邊防軍戰士已經配發了56衝,但是在與印度人的對峙中,56式衝鋒鎗的槍口下方是沒有裝三稜軍刺的,而印度士兵的槍上則有刺刀。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戰士仍然毫不退縮,眼光極為驕傲和霸氣。

圖片:1962年我軍已普遍裝備56衝(AK47的國產版),可惜沒能裝上三稜軍刺。

在1962年戰爭中,56衝的跨時代戰鬥力展現了出來,這種中國版的AK-47步槍面對印度當時普遍使用的陳舊的恩菲爾德式栓動步槍,展現出了極為強悍的火力,往往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夠徹底壓制住敵人步兵的火力。

而使用三稜刺刀的56式半自動步槍則能夠保護56衝的戰友,在與敵人近身作戰中展現出我軍強大的技戰術水平。

當然,如果當時一開始就將三稜軍刺裝備到56衝上,那麼在1962年戰爭中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圖片:著名的我軍三人戰鬥小組,2把56衝和1把帶三稜軍刺的56半,敢於向一營印軍衝鋒。

圖片:當年印軍主要步兵武器是一戰二戰時期的英制恩菲爾德栓動步槍,與56衝、56半性能差距較大。

相關焦點

  • 真實的56式三稜軍刺是啥樣的?
    56式三稜軍刺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爭議和議論,該軍刺其實是56式步槍的刺刀演變而來。首先它的材料使用合金鋼段打造,硬度很大在60HRC。這款軍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刀身是不會反光。
  • 56式三稜軍刺是中國第一戰術刀?不,它們才是!
    網絡上有一些帖子,諸如「十大戰術刀,中國有一款上榜」等等,乍一看標題覺得挺有意思,點進去一看,中國第一戰術刀竟然56式三稜軍刺。很顯然,這些帖子沒能搞清楚戰術刀到底是個什麼概念,誤以為戰術刀是作戰殺敵捅人用的刀。
  • 56式三稜軍刺的真實性能
    56式三稜軍刺的真實性能在軍刀系列中,56式三稜軍刺的威名相信大夥都知道,自從誕生開始表現就十分的亮眼,反擊戰期間殺敵無數,有著威懾敵人的能力,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普及,關於三稜軍刺的性能得到無限制的誇大,在一傳十十傳百的情況下,變成一把可怕的兇器。聽得最多的莫過於,刀口有毒、傷口無法縫合、國際禁用等言論。那麼最為真實的三稜軍刺性能是如何呢?它現在為何消失了?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1956年生產定型的衝鋒鎗稱為56式衝鋒鎗,56式衝鋒鎗是在我國引進蘇聯技術時期生產定型的,仿製的是蘇聯AK-47,是發射中間威力型步槍彈的全自動武器。56式衝鋒鎗和AK-47的性能基本上是相同的,外觀上有一些不同之處,大家可以比較一下下面兩張圖。
  • 三稜軍刺究竟是被歷史淘汰,還是被禁止使用的?快來了解一下
    人們常說的三稜軍刺,即為56式軍用稜刺,是我軍大規模配發部隊使用的第二款刺刀,取代53式刺刀,成為中國軍隊的主力刺殺武器。不過,隨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全軍配發81式自動步槍,56式軍用稜刺被81式刺刀取代,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 解放軍三稜刺刀厲害到被禁用?淬毒、放血、傷口難癒合都不是真的
    (56式三稜軍刺)三稜軍刺曾大量裝備在我軍53式步騎槍、56式突擊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以及63式步槍上。其暗白色的刺刀刀身以及獨特的Y字造型演化出了這把軍刺的幾大傳說。(56式自動步槍上收起的三稜刺)第一種「淬毒說」這個傳說已經變成了謠言,淬毒也是三稜刺流傳最廣的傳說。
  • 世界上「最變態」的3把軍刀,比中國三稜刺刀還毒,現已被禁用!
    世界上「最變態」的3把軍刀,比中國三稜刺刀還毒,現已被禁用!軍刀又叫軍用匕首,其長度較短,質地堅硬,與敵人展開近距離對抗時,有著很大優勢,因此士兵作戰時會隨身攜帶軍刀。儘管現代戰場是熱兵器的時代,但是軍刀依舊是士兵的必備武器。
  • 上一次冷兵器功臣56式三稜軍刺,乃堆拉白刃戰,已看出對方怯懦
    其實熟悉過去的軍迷,應該就知道,最近發生的一次冷兵器衝突,並不意外,早在幾十年就發生過三菱刺刀對上廓爾喀彎刀的事情,歷史總是不斷上演的。其中112旅使用一個連的兵力進攻我方掃所,不僅開火還用了手榴彈,我們則使用40mm火箭筒還擊,配合機槍射手快速解決戰鬥。對方損失67人,我們損失1人6人負傷,同時順勢搗毀了對方的鐵絲網和前沿障礙物。
  • 國產4大經典軍刀:第3把比56式軍刺還「變態」造型獨特
    1.99式傘兵刀:這把軍刀不僅僅是空降和陸地上的近戰利器,同時也是野外生存的好幫手。它的刀體到刀柄處是用拉杆進行連接,具有絕緣性。這把軍刀和其他普通軍刀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取消了鉤刀。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避免降低刀體本身的硬度,更是為了刺入時更方便的拔出來。
  • 中國特色的AK47—56式自動步槍,為何我國卻長期稱為56式衝鋒鎗?
    借著中蘇合作的東風,我國從蘇聯引進了大名鼎鼎的AK-47突擊步槍,並於1956年仿製成功了我們自己的自動步槍,這就是56式自動步槍。56式自動步槍,當時定型時稱為1956年式衝鋒鎗,簡稱「56衝「。作為AK-47的國內仿製型號,56式與原版AK-47自動步槍的性能基本一致,只是外形上略有區別。AK-47的準星為兩側護翼的半包式結構,而56式則為全包式的護環。
  • 一個嗜血的現代冷兵器神話 56式三稜軍刺為何會被棄用
    現今這個世界已經是熱兵器的時代了,雖然熱兵器殺傷力要遠遠超過冷兵器,但傳統冷兵器依舊能讓人膽寒,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款解放軍軍工打造的嗜血冷兵器——56三稜軍刺。(56軍刺)軍刺,一般被安裝在步槍的前邊,用於近距離廝殺。現代士兵基本上不配備傳統步槍了,所以這種56軍刺也就沒有應用場合了。56軍刺堪稱現代中國在冷兵器上的巔峰之作,這絕對不是吹的,因為它借鑑了中國傳統兵器製造經驗,並且融合現代技術,全身由合金打造而成。
  • 全球最強三款軍刀:第一比我國56式軍刺還狠,目前已被禁用
    第二名:解放軍81刺刀,俗稱81軍刺。這把刀是我國獨有的,擁有四道血槽的軍用刺刀,至今,仍舊是我國軍隊的制式軍刀。從結構來看,這把軍刀的刀板呈十字形,是刀式和釘式刺刀的完美結合。這種設計,可以讓刀身更容易深入人體,而且可怖的四道血槽也會令對手瞬間喪失戰鬥能力,如果短時間得不到搶救,就會斃命。
  • 生死狙擊三稜軍刺怎麼玩 大神三稜軍刺玩法分享
    小編推薦: 【生死狙擊三稜軍刺全方位解析】 【生死狙擊三稜軍刺個人試玩評測視頻】 【生死狙擊三稜軍刺用法及對比評測】 【生死狙擊OTS糖果最新玩家解析】
  • 世界最恐怖的軍刀排名,三稜刺刀排第四,中國這款拿第一當之無愧
    越南戰爭時我軍士兵所使用的三稜刺刀只能排名第四,由於材質的特殊,加上獨一無二的刀口設計,成為了越南士兵一度最害怕的武器,一旦被傷及到,不僅會血肉模糊,留下一個碗大的傷口,而且出血速度極快,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會因流血過多而死。
  • 三稜刺可穿透防彈衣嗎?造成的傷口真如傳言一樣無法縫合嗎?
    當年新中國誕生後,軍方指定解放軍使用的第一款軍刺名叫五三式軍刺,此是一柄四稜刺,比三稜刺多一稜,可用起來比較受限,不能劃砍,僅能刺捅,那時的四稜刺雖然如三稜刺一樣給敵人留下難以縫合的刀傷,可威力始終不比三稜刺。到了1963年,我國軍方正式棄掉舊四稜刺,改用63式的三稜刺,這種軍式刺刀,在鑄造方面有了一些調整,而這款軍刺刀屬於解放軍最後一款軍方刺刀。
  • 刺刀、武士刀,這些殺傷力強勁的奇門冷兵器,你更喜歡誰?
    第一:中國56式軍刺 刺刀在槍枝上的固定部位有兩種:一種是在槍口附近摺疊,不用時隱蔽在槍口下,使用時伸出;一種則是與槍分離,平時作為戰術軍刀攜帶
  • 56式半自動步槍,SKS步槍的中國版本,一代不老的傳奇槍械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中國引進蘇聯的SKS全套圖紙進行仿製而成的,在外形上都和SKS非常相似,56式半自動步槍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偏移式,實施單發射擊,用10發固定彈倉供彈,發射7.62 × 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該槍裝有摺疊式刺刀,可以同敵人進行白刃拼刺。
  • 三稜刺真的可穿透防彈衣,造成無法縫合的傷口嗎?專家:一派胡言
    從理論上說三稜軍刺可以刺穿防彈衣,但很難一次性穿透。而且三稜軍刺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厲害,網上所傳的《日內瓦公約》禁止中國使用三稜軍刺其實是一個謠傳。而至於三稜軍刺造成的傷口無法縫合的這個問題也算是謠傳——對於專業的外科醫生來說,別說是一個三稜軍刺扎的窟窿,就算是狗牙咬的傷口,人家照樣能完完美美的給你封起來。防彈衣防彈原理和非牛頓流體可以抵抗衝擊的理論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