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說三稜軍刺可以刺穿防彈衣,但很難一次性穿透。而且三稜軍刺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厲害,網上所傳的《日內瓦公約》禁止中國使用三稜軍刺其實是一個謠傳。
而至於三稜軍刺造成的傷口無法縫合的這個問題也算是謠傳——對於專業的外科醫生來說,別說是一個三稜軍刺扎的窟窿,就算是狗牙咬的傷口,人家照樣能完完美美的給你封起來。
防彈衣防彈原理和非牛頓流體可以抵抗衝擊的理論是一樣的。
——非牛頓流體在正常情況下用任何物體都可以緩緩的插入,但若是遭到瞬間猛烈的攻擊,非牛頓凝體會變得非常的堅硬,包括現在一些戰車還有坦克上所裝的反應裝甲,大多都是非牛頓流體。
防彈衣在迎接子彈射擊的時候由於子彈頭的初始速度比較快,從而激發防彈衣材料的一些特殊的物理性質,達到一定的防彈效果。
不過防彈衣也最多只是應付常規的子彈射擊,對於超遠距離設計的狙擊槍來說,防彈衣其實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軍人使用三稜軍刺攻擊的時候雖然用力也非常的猛,但人體能達到的速度和子彈的速度根本不是在一個級別。再加上三稜軍刺會更尖銳一點,因此很容易刺入防彈衣紡織間隙,從而達到刺穿防彈衣的效果。
但畢竟防彈衣用的都是一些高強度纖維,就算三稜軍刺可以刺破防彈衣,絕對不可能刺穿,更何況三稜軍刺開刃度不大,根本不可能割斷製作防彈衣的高強度纖維。
其實三稜軍刺並非像大家想的那麼恐怖,三稜軍刺是在我國工業和經濟不太發達的年代軍隊所造就的一個軍刀代替品。因為當時我國資源相對匱乏,鋼鐵生產線也比少,練出來的鋼鐵純度很難達到製作高強度軍刀的要求,而當時我國國防部門結合我國鋼鐵的特點打造出了三稜軍刺。
從戰術特點上來說,三稜軍刺只有刺穿的能力並沒有砍,割的能力,因此在真正的戰術格鬥中其功能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和歐洲的軍刀相比落了一個等級。
不過要是被三稜軍刺刺中的話,由於其本身帶著三道血槽,所以其傷害值還是比較高的,因此三稜軍刺非常適合打掃戰場,但並不適合拼刺刀。
網上所傳的《日內瓦公約》明確規定禁止使用中國的三稜軍刺這完全不符合常理。因為國際公約所禁止的武器一般都是一些化學武器或造成永久性毒害的武器,因為這些武器除了會傷及到對方軍隊之外,還會傷及無辜的百姓。
而三稜軍刺只是在使用過程中會給敵人造成一定的傷害,並不會傷及到無辜百姓,因此根本不會談得上禁止這一說。更何況我國身為一個大國,怎麼可能在軍刀上還會被其他國家指指點點。
三稜軍刺刺傷之後導致的傷口形狀確實比較特殊難以縫合一點,但外科醫生縫合的也只是表皮層,並不是會縫合下面的組織。只要是內部做好清理消炎,將血管接好之後,表皮簡單的縫一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