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北京時間昨日舉行,適逢新春假期,國內很多影迷都看了,連楊冪都早早起床追直播:「認真地看了一早上沒字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就跟我全看得懂似的。」
今年的奧斯卡,業內都說是《鳥人》和《少年時代》之爭,最終結果是《鳥人》大獲全勝,一口氣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四個大獎,而《少年時代》只獲了一個最佳女配角獎。今年的影帝影后得主則毫無懸念,在《萬物理論》和《依然愛麗絲》中各自「身患罕見重病」的埃迪·雷德梅恩和朱麗安·摩爾,雙雙大熱勝出——這樣的角色設置一向符合奧斯卡評委的審美取向。
《鳥人》大勝,
墨裔天才終捧小金人
「是誰給了這個該死的傢伙綠卡?」當西恩·潘打開手中寫著最佳影片得主的信封時,對著全場爆出了一句粗口——當然,他是在開玩笑。一片鬨笑聲中,之前剛剛領完最佳導演獎的52歲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再次登臺領獎。他召集《鳥人》的所有主創包括在影帝之爭中落敗的麥可·基頓上臺,並帶著濃厚口音跟全場開玩笑:「怎麼總讓我這個英語最不好的人發言呢?」
DJ出身的岡薩雷斯是電影界的天才,從編劇、剪輯、導演到製片都是全能,而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頗具創新意味,包括《愛情是狗娘》、《21克》和《通天塔》,尤其是《通天塔》曾在奧斯卡獲得7項提名。這次,岡薩雷斯終於捧到了小金人,他的感言也獲得了全場鼓掌:「所有為美國貢獻力量的墨西哥移民們,你們值得這個移民國家的尊重!」
得獎原因A:
外裔族群獲偏愛
奧斯卡向來偏愛外國籍導演。比如去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主阿方索·卡隆,也同樣來自墨西哥。這是因為好萊塢的用人體制向來有不看出身的傳統,5000多名奧斯卡評委(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員)中,如今有大量外裔族群,尤其是猶太裔、義大利裔和德裔。而華裔和墨西哥裔則是新寵,除了這位岡薩雷斯,還有憑《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大出風頭的李安。
得獎原因B:
工會獎先拔頭籌
為什麼《鳥人》能戰勝《少年時代》?從之前各大「前哨戰」的得獎數量來說,《少年時代》拿到的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獎項數量遠勝《鳥人》,怎麼看都是前者勝算更大。但關鍵原因在此——岡薩雷斯拿到了最關鍵的導演工會獎和製片人工會獎!要知道,很多「前哨戰」的評委都是影評人和媒體,與奧斯卡沒有太多交集,而製片人工會和導演工會的成員,卻都是奧斯卡評委會的成員!
得獎原因C:
行內人心有戚戚
對於很多普通觀眾而言,《鳥人》是今年8部最佳影片提名名單裡較為晦澀的一部。但對於行內人來說,這部片卻實在太對他們的胃口:過氣演員兼導演的故事,多少人心有戚戚;藝術創作者的中老年危機,也是暗合越來越高齡的奧斯卡評委的人生命題;還有,該片嫻熟運用了「一鏡到底」的拍攝技巧,懂行的人都會翹起大拇指。
影帝影后,都是「身殘志堅」典範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和朱麗安·摩爾當選今年的影帝、影后,跟之前業內的普遍預測一致。《萬物理論》的埃迪·雷德梅恩的最大敵人,是《鳥人》的麥可·基頓,兩人在「前哨戰」的得獎比例是1:7,但是,「小雀斑」卻拿到了關鍵的演員工會獎。
影后方面,《依然愛麗絲》的朱麗安·摩爾比「小雀斑」更無爭議,她在之前拿到的獎項跟《消失的愛人》的羅莎曼德·派克一樣多,都是12個,但是其中一個就是演員工會獎。摩爾獲悉自己拿獎後,激動落淚——這也難怪,這位實力派女星之前五次提名,直到昨天才第一次問鼎奧斯卡。
埃迪·雷德梅恩和朱麗安·摩爾在發表自己的獲獎感言時,都為自己所「代言」的罕見病發聲,呼籲社會關注。
角色共性A:
突然的重病
今年影帝影后的角色極其類似:兩人都是年紀輕輕事業初成就不幸得了罕見病。「小雀斑」扮演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他所患的盧伽雷氏症幾乎是伴隨著他的初戀同時到來。而朱麗安·摩爾在《依然愛麗絲》中雖然只是人到中年,卻得了早期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同樣是同齡人中罕見的病症,作為大學語言教授的她要忍受失去語言能力的痛苦。
角色共性B:
人性的不屈
霍金在逐漸失去行動能力之後,依然寫出了著名的《萬物理論》,而片中也表現了他的頑強,包括霍金在病症晚期只能用眼珠的上下左右轉動,一個個字母地拼出自己想要說的單詞。
愛麗絲同樣堅韌,她在忘記了女兒是誰的情況下,還堅持每天跑步,吃藥,演講,竭力想要當一個有存在價值的正常人。兩人都是「身殘志堅」的典範,非常符合奧斯卡的主流審美觀。
角色共性C:
家人的不棄
美國家庭觀是奧斯卡偏愛的老套路。《萬物理論》中,霍金的未婚妻明知對方患有重病卻毅然下嫁;《依然愛麗絲》中,愛麗絲最終得到了自己最反叛的小女兒的支持和照顧。
但兩部片又在宣揚家庭萬歲的同時,聰明地將主題提升到「大愛」層面:霍金最終成全了妻子和情人;愛麗絲的家庭矛盾也在這次患病危機中得以解決。 (記者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