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放圍油欄。楊軍 攝
處理布放過程中的故障。楊軍 攝
海上消防演練。楊軍 攝
長城網唐山4月30日訊(楊軍 王翔 吳繼建 劉光濤 記者 杜宇昕)4月29日,在北緯39度03分、東經118度31分的唐山曹妃甸海域上,「中油應急102」多功能工作船靜靜停泊在海面上。此刻,它正在執行冀東油田油氣集輸公司曹妃甸油庫原油裝船海運的守護任務。
「中油應急102」船隸屬於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冀東救援站,是一艘集溢油回收、消防、救生於一體的多功能應急船,主要負責渤海灣灘海、淺海及海油陸採端島等海上勘探開發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和日常預防工作。4月29日,是「中油應急102船」字海上守護的第16天,也是該船今年以來執行冀東油田原油海上外運守護任務的第18船油。
四月的渤海灣,大海呈墨綠色,儘管天空多雲,但放眼望去,大海依舊是那麼遼闊、神秘。從守護的拋錨點倚欄遠眺,能看到不遠處曹妃甸液化碼頭林立的儲油罐。早晨6時,萬噸油輪「長興洲」號剛剛離開碼頭。下午16時,油輪「511」又要靠泊碼頭。「五一」期間,「中油應急102船」的守護任務十分繁忙。
今年40歲剛出頭的史進海是「中油應急102船」的船長,有著20多年的航海經驗,隨船到過全世界50多個港口,曾穿越過亞丁灣、馬六甲、蘇運士、巴拿馬等世界上著名的海峽和運河。最長一次曾在船上待過14個月,有著豐富的航海經驗和閱歷。「我就是為大海而生的,聽名字就知道了。」史進海打趣地說道。
「中油應急102船」配有船員16人,船上實行軍事化管理,每一間船員的休息艙都打掃得乾淨整潔。雖然配備有電視、電腦,但遇到海上信號弱或沒信號,電視、手機、電腦都成了擺設。工作一個月休息半個月,讓船員跟家人聚少離多,越是節假日,越不能休息。長期的海上生活,使船員普遍都患有胃病和關節炎。船上業餘生活枯燥、單調,除了下棋、看書和打撲克,就是憑海臨風,登高望遠。
「燭照清風君未眠,船頭窗外星影斜,借得明月寄鄉思,總把歡言送故人」。這是35歲的水手淨智華所作的一首詩,寄託了全體海上漂泊應急船員對家、對親人的思念。
作為海上應急中心的一艘主力「戰艦」,「中油應急102船」曾參加多次海上應急搶險任務, 2013年執行『12.19』打撈拖運吸沙管任務時,當時零下16度,海上風力達6級以上,工作艇搖擺度達20度,船員是爬在工作艇甲板上完成洗沙管綁紮任務的。經過20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最終將影響航道安全的70多米長的吸沙管安全託運回了碼頭。」跟船的冀東救援站副站長吳繼建說。
「消防演練,消防炮準備。」11時,對外消防演練開始,2座消防炮同時「開火」,巨大的水柱射向「目標」,射程達100多米的水柱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彩虹。
下午16時,油輪「511」號緩緩停靠上碼頭,卸油工作即將開始。
「布放部署」。船長史進海下達工作艇布放指令,載著水手的工作艇駛往碼頭,開始拖拉布放圍油欄。此時,海面起風了,工作艇在波濤中搖晃。
「我能想像剛出海的那段日子,海風讓身體冰冷,海浪輕輕拍打發出的聲音,讓夜的海更加寧靜。躺在船上頭枕波濤,看見星星也能看見你……」
據悉,自成立以來,中國石油海上應急救援響應中心累計完成海上守護、應急搶險任務45次,其中對外應急響應27次,彰顯了中國石油履行社會責任、勇於擔當的良好企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