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講完,手機無線電通訊發展史

2021-02-15 IT架構精選

上世紀,一位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科學家,預言了100年後的今天,每個人手中都將有一個無線通訊設備,並且距離多遠,都能進行交流。而事實證明,他的預言實現了,現在,我們都將其稱之為:手機。

沒錯,無線通訊,是手機發展至今不變的初衷,但是,它曲折的發展歷史,卻很有可能,顛覆你的認知。1864年,一位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提出了麥克斯韋方程。首次將「電」和「磁」進行了統一。他認為,電場變化時會磁場,而變化的磁場會激發電場,兩者統一構成了電磁場。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只可能是橫波,並推導出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光速,同時得出結論:光是電磁波的一種形式,揭示了光現象和電磁現象之間的聯繫。

時間來到1886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通過實驗證明,光確實是一種電磁波,此時,還沒有人知道,一種名為無線電通訊的偉大發明,即將誕生。科學家們開始思考,既然光能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且光是電磁波,那麼,信息是否也能通過電磁波,從而傳達到另一處呢?這樣,無線通訊不就實現了嗎?

1890~1900年間,科學家們繼續在無線通訊方面進行研究,發明了眾多無線通訊設備,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實現遠距離傳輸,始終無法實現。其中,一位名叫洛奇的科學家,從赫茲的實驗電路找到了靈感,製作了一個電磁波接收器,能夠接收800米以外的電磁波信號。但是,800米根本解決不了任何通訊問題,想要無線通訊能夠實現,需要更遠的距離。

而真正能讓電磁波遠距離傳輸的科學家,就是被公眾認為是「神」的男人,他就是特斯拉,1893年,特斯拉在美國密蘇裡州首次展示了無線電通訊,他描述並演示了無線電通信的基本原理。他所製作的儀器包含電子管發明之前無線電系統的所有基本要素。並利用手稿申請了專利,遺憾的是,當時手稿過於簡單,加上特斯拉也沒有資金將無線通訊裝置量產,錯失了無線電通訊的專利,也錯過了諾貝爾獎。要知道,一般來說第一發明人並不為人所知,但是讓這項發明流行起來的人常常會永垂不朽。

而實現大規模推廣無線電通信的人,是馬可尼。他解決了無線通訊的關鍵問題,就是超遠距離傳輸加上批量生產。到了1897年,馬可尼已經可以實現跨越英吉利海峽的無線電通信。並建立了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此時,他年僅23歲。無線電通訊的技術,也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

而當時的無線電報,很少有人能用上,高昂的造價與笨重的身軀,使得當時只是作為戰爭的信息傳輸工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傳遞,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信息傳輸設備,也越來越輕便。直到世界上第一臺手機的出現。

手機的出現,就印證了特斯拉的猜想,即每個人都會擁有一臺無線通訊設備,而5G、藍牙、導航、廣播,都與特斯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無線電專利,在特斯拉去世後,美國法院將其重新授予了他。這也是特斯拉的最後一個專利,21世紀的現在,無線網絡已經像空氣一樣,成了我們離不開的基本資源,我們知道,不管是1G、3G還是5G,都是通過無線電磁波傳輸,而無線網絡發展的方向,就是快!但4G的速度已經夠快了,5G的出現有什麼用呢?但如果回到5年前,4G時代剛興起時,問出同樣的問題,4G有什麼用呢?有誰能預測短視頻的爆發、直播行業興起、行動支付普及。反觀現在5G網絡,5nm晶片為5G發展做了更好的鋪墊,網速更是達到了4G的十倍。

人對未來的預測,都跳脫不出當下技術的思維和限制,如果你問100年前的人,未來是什麼樣子,他可能會告訴你,汽車在天上跑。100年過去了,汽車沒有上天,可手機、計算機信息技術,卻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現在處於5G通訊時代的風口,未來又將發展出什麼新事物,還得靠新一代年輕人來描繪。

本文來源於網絡,分享的目的在於學習,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收到後將於24小時內刪除,感謝支持!

相關焦點

  • 手機無線電通訊,聲音究竟是怎樣傳播的?佩服科學的發展之迅速
    上世紀一位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科學家,預言了一百年後的今天,每個人手中都將有一個無線通訊設備,並且距離多遠都能進行交流,而事實證明他的預言實現了,現在我們都將其稱之為手機。沒錯,無線通訊是手機發展至今不變的初衷,但是它曲折的發展歷史卻很有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 軟體無線電在手機和測量儀器中的應用及示例
    軟體無線電在手機和測量儀器中的應用及示例 邵暉 發表於 2017-11-21 20:04:01 軟體定義的無線電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人Joe Mitola首先提出的[1]。
  • 中國手機發展史:從1G通訊技術到華為5G時代
    在他們出生的那個時候中國的第一代手機已經差不多消失了,所以在95後的記憶裡手機就是從按鍵機開始的,對於第一代使用"1G"通訊技術的大哥大多是絲毫不知。1G、摩託羅拉的時代中國出現第一臺手機的時間是1987年,而型號是現在已經沒落了的摩託羅拉的3200,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哥大。
  • 華為手機發展史:十年再造一個新華為
    三、華為手機發展史-十年再造一個新華為2004年華為終端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獲得了生產資質,但也只生產點定製機,不面向個人消費者。華為在2008年時,甚至想把手機業務賣掉,只是遇上了金融危機,並沒有成功,於是繼續自己生產定製機。
  • 趣談手機充電器發展史
    我們手機所用的均為鋰電子電池,只是從一開始的小容量可拆卸電池發展到今天一體不可拆卸式。隨著手機的不斷更新換代,電池容量不斷提升,手機充電接口也在不斷發展進步,筆者想跟大家聊聊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各種手機充電器。
  • 一圖看懂手機閃充發展史 65W超級閃充徹底解決用電焦慮
    中關村在線消息:我們進入5G時代,新一代通訊連接和更高要求的使用體驗讓智慧型手機越來越耗電,而電池技術發展卻進入瓶頸期,手機電池容量的發展在近幾年一直沒有顯著的提升。今日,OPPO放出了閃充技術發展的發展史介紹——早在2014年,OPPO VOOC閃充的廣告語「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就已經家喻戶曉,
  • 來啦來啦,手機發展史(下)
    給新來的指路哈~該文章接手機發展史下,沒看過的可以來這裡=w= ,路——>手機多少歲啦,帶你走進手機的發展史(上)2001年第一款彩屏手機--DoCoMo的D502 i(1月)世界範圍內第一款彩屏手機是它,當時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 DoCoMo推出的D502 i,但由於日本採用的網絡與中國當時的網絡技術不同,因此這類手機只能在日本地區使用
  • 揭秘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無線電設備
    從每天早上醒來到睡覺之前,你以為和你如影隨形的是手機? 不,其實你真正離不開的是無線電! 現如今,無線電技術不斷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寬帶、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移動端等無線電設備。
  • 中國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記得中國普及網際網路寬帶的年代是2005年左右,當初普及撥號上網的時候,外面大部分地方能買到便宜的上網卡,但撥號上網給用戶的體驗不是很好。首先是速度慢,二來要佔用一門電話線 。三就是費用忒貴!
  • 聽聽無線電發燒友怎麼說
    3月2日,小米的一款新品發布消息在無線電愛好者圈內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以做手機起家的小米,竟然發布了一款不用插SIM卡的語音通訊設備:小米米家對講機。雷鋒網已經對米家對講機產品做了相關介紹。本文將從市場、技術、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火腿群體的角度做出一些簡介和短評。1.為什麼進入對講機市場?
  • 業餘無線電咋玩?一根天線一節電池 他們能連接全球
    濟南業餘無線電協會事業發展部副部長呼號BG4MHP李可告訴記者,無線電臺的更新換代不像手機那麼快,一臺設備玩上好幾年都沒什麼問題。常見的業餘無線電臺主要分為手臺、車載電臺和基地臺。手臺只有手機大小,看起來像是老式的「大哥大」,屬於超短波設備,價格在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一般兩三千元就能買到不錯的設備。
  • 手機系統的發展史
    最早的大哥大到後來的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功能機,人們對手機的追求是從大變小,而且隨著集成電路的發展,手機開始做的越來越小,而成本也相對降低。大哥大需要隨時手持或者別在腰上,其昂貴的價值,導致大哥大在那個時代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 五分鐘帶你看完手機的發展史,看過才知道,手機變化可真大!
    說到手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基本不可能離得開它了。當代的科技每天都是存在著很大的變化的,同樣手機也在跟著它在不斷的變化著,回想起以前用過的手機滿滿的都是回憶。再拿之前的手機和現在的手機進行對比,變化真的是非常巨大的。
  • 無線電有什麼用途?
    利用散射波可實現超短波中距離和遠距離通訊及雷達的遠程偵察。  在中波、短波和長波傳輸過程中,長波最為穩定。  6、無線電頻率資源的特性  無線電頻率既有一般自然資源屬性,又有它自身特殊的固有屬性。無線電頻譜的屬性包括兩個主要方面:一是無線電頻譜是自然資源,屬國家所有;從世界範圍來講,無線電頻譜又是一項人類共享的自然資源。
  • 捉迷藏與無線電通訊技術結合 這項運動讓你不知不覺就能跑幾千米
    捉迷藏是最受歡迎的童年遊戲之一,當傳統的捉迷藏與現代的無線電通訊技術相互碰撞,一項健康又有趣的科技體育項目——無線電測向運動由此誕生。記者今天(12月3日)從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了解到,2020年江蘇省無線電測向錦標賽上周末在無錫成功舉辦。來自江蘇各地的選手你追我趕,展開了一場速度與智慧的比拼。
  • 華為Mate系列手機發展史
    不可否認,雖然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都是華為的王牌手機,但是無論在硬體配置還是系統性能上兩者都有明顯得區別———Mate系列都要比P系列更佔據優勢。了解華為手機的人都知道,Mate系列手機都是首發搭載新款處理器。在功能和性能上領先P系列。
  • 【無線電常識】天線的前世今生
    在無線電設備中,用來輻射和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稱為天線。天線為發射機或接收機與傳播無線電波的媒質之間提供所需要的耦合。天線和發射機、接收機一樣,也是無線電設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天線是由俄國科學家波波夫發明的。
  • 科技改變生活,手機發展史
    現代社會手機已經和我們融為一體了,小到剛出生,大到上天堂都離不開手機。工作要用,生活要用,娛樂要用。只要一部手機都能做到。18年某飲料公司就發起一項競賽:成功做到一年不用手機的人將獲得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9萬元)獎金。
  • 手機拍照發展史 是否還記得曾經的那個它
    如今手機拍照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一項功能,背景虛化、前後雙攝、柔光自拍等等強大的功能讓現在的拍照變得如此簡單和有趣。可大家也許不知道,第一款可以拍照的手機誕生於18年前,一路走來手機的拍攝不斷進步,技術不斷革新。下面我就來係數一下那些經典的,代表手機拍照革命的手機,或許有一款你曾經就用過!
  • 雙無線電連接:在物聯網應用中實現兩全其美
    選用一種合適的互聯通訊方案對任何一個物聯網設備來講都是至關重要的,但往往單獨的一種互聯方式無法滿足其所有的功能需求。本文著重論述了將近程和遠程通訊方式結合在一起使用的需求,以顯著提高物聯網設備的整體性能和多功能的特性。同時本文將重點聚焦在低功耗藍牙(BLE)和Sigfox技術上,因為它們已被視為優化物聯網產品技術架構的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