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愷遇刺,胡漢民被逐

2021-01-10 網易新聞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被刺殺。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廣東省歸善縣鴨仔埗鄉窯前村(今惠州市惠陽區陳江鎮幸福村),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中國國民黨黨內親共左派的代表人物。

廖仲愷生於美國舊金山旅美華工家庭。1893年回國。1902年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會,任執行部外務科負責人。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廣東任都督總參議。1913年隨孫中山逃亡日本。1914年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副部長,之後隨孫中山反對袁世凱,參加護法運動,在國民黨刊物內發表文章,讚揚十月革命。1921年孫中山到廣州任非常大總統,廖為財政部次長。之後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財政部長,工人部長,農民部長,黃埔軍校黨代表等職。1925年8月20日在設於惠州會館的國民黨中央黨部(今越秀南路89號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立有紀念碑)門前下車登上石階時,被數個暴徒亂槍刺死,遺體先是暫厝廣州駟馬崗朱執信墓旁,1935年遷葬南京中山陵側。

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當時並稱國民黨「三傑」。胡漢民曾指責廖「左得出奇,是孫中山第二」。在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前,胡漢民在電話中對廖仲愷說:「你現在有不少做法,是受了共產黨的影響,你辦軍校,搞工會,搞農民運動,都不是本黨的做法……你不能把錢都花到這上面。」廖仲愷則回答:「我是絕不改變自己看法的。」

1925年5月,廖仲愷發表文章《革命派與反革命派》,對國民黨老右派作攻擊:「現在吾黨所有反革命者皆自詡為老革命黨,擺出革命的老招牌。不知革命派不是一個虛名,哪個人無論從前於何時、何地、立過何種功績,苟一時不續行革命,便不是革命派。反而言之,何時有反革命的行為,便立刻變成反革命派。」

廖仲愷死後,廖死後,周恩來親自撰寫《勿忘黨仇》、《沙基慘案與黨代表之死》等悼文。

何香凝(左二)及其子女廖承志(左一)、廖夢醒(右一)在廖仲愷遺體旁

廖案發生當天,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委員會和軍委會立即舉行聯席會議。會議決定派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為委員,組成特別委員會,授以政治、軍事、警察全權,處理廖案。

蔣介石、汪精衛當時無論是思想傾向還是行動上,都被國民黨內視為左派。省港罷工期間,左派廖仲愷勢力坐大. 蔣介石領導親廖的黃浦系軍隊. 與周恩來等共產黨結盟,直到揮師北伐。蔣與共產黨徹底劃清界線是在佔領南京之後(南京事件)直到上海罷工之間幾個月的事情。

在審理「廖仲愷案」的過程中,發現胡毅生、林直勉等人與此案有牽連。胡毅生是胡漢民的堂弟,人們普遍認為暗殺與胡漢民有關係。特委會顧問鮑羅廷敲定,胡漢民至少是這一謀殺的「思想上的教唆者」,「不管怎麼說,他預先是知道這個陰謀的。」

胡漢民知道形勢對他不利,感到「無地安身」,於是來到蔣介石的住宅,隨後轉移到黃埔被看管起來。蔣介石對胡漢民說:「大家都認為您與此案有關。可是兄也該明白我們的苦衷,我們也拿不出您無牽連的依據,只好委屈您了。」

胡漢民放出不久,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暫派他到蘇聯「考察」。汪、蔣請蘇聯顧問鮑羅廷出面找胡個別談話,鮑羅廷說:「一般人以廖同志的案懷疑胡先生,這是沒有的事。不過因此,也不宜在廣東,如到蘇俄走走,可以考察考察。」於是,胡漢民於9月從黃埔港登上「蒙古 」號遠洋輪船,「出使蘇聯」,實即流放。

所謂國民黨右派,指孫文死後努力想取得國民黨領導權的「西山會議」派, 領導人有胡漢民,林森, 孫科等人,他們政治上主張自由民主, 極端反共。

廖仲愷積極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和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附錄:廖仲愷先生與工農政策(劉少奇)

中國的國民革命,一定要社會各階級民眾一致來參加,建立各階級的聯合戰線,才可成功,但中國工農階級,是社會各階級參加國民革命中之主要力量。擔負中國國民革命的政黨――中國國民黨,一定不要忽視這個主要力量。有單獨扶助工農運動發展的工農政策,中國國民革命才可成功。

孫中山先生革命四十年,其所以尚未成功的緣故,就是沒有得到佔國民大多數的工農群眾積極參加。自國民黨改組以後,才有積極的工農政策,訂下為工農利益而奮鬥的政綱,容納共產黨員加入,引導大多數的工農群眾參加革命,國民革命的勢力,才一天一天發展,一天一天鞏固。

廖先生看得很清楚,國民黨對於工農階級不可與其他各階級一樣看待。依照孫中山先生所手定的工農政策,積極幫助工農組織之發展,並領導工農群眾參加國民革命,曾著極大的成效――統一了廣東,穩固了國民革命的基礎。因為要得到大多數的工農群眾來參加革命,為革命拚命,必定要使這個革命與工農群眾發生切身利害關係。工農群眾不是可以騙得來革命的。一定要真確地為工農利益而奮鬥,繼續不斷地增加工農群眾的利益,真確地謀得工農的解放,這樣,自然可以得到工農群眾對於革命的熱烈參加,革命成功的希望自然不遠。廖先生是首先執行工農政策的一個人,極力扶助工農運動的奮進,雖然經過很多的困難,受了很多的誣衊,仍然行之不止。廖先生確實了解中國國民革命的進程及工農群眾所佔之位置。廖先生之所以偉大,廖先生之所以為國民黨的模範黨員,實即以此!

廖先生為執行工農政策,與中國工農群眾發生了切身的利害關係。認為廖先生的存在有損自己利益的反動派,乃不得不買兇刺殺廖先生。可是全國的工農群眾喪失了廖先生,就是喪失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在廖先生遇害的今天,全國工農群眾安得不紀念廖先生,努力繼續廖先生未竟的事業,謀得自身的解放!嗚呼!廖先生之死以此!廖先生之不死亦以此!

(這是在廖仲愷遇難一周年時寫的悼念文章,原載省港罷工委員會辦的《工人之路》第四一二期。)

本文來源:網易歷史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轟動全國的廖仲愷刺殺案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殺於國民黨中央黨校門外。這場刺殺影響極大,改變了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由於當時政治形勢極為複雜,各方勢力行動撲朔迷離,最終只是籠統地歸為國民黨右派刺殺廖仲愷,並無明確的結論。
  • 國民黨史上的懸案:90年前廖仲愷為何遇害,刺客是誰
    廖仲愷廖仲愷的危機「廖案」發生前夕,廣州正處於多事之秋。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一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廖仲愷不僅身處時代的風口浪尖,更深陷派系紛爭的漩渦之中。他因何被刺殺?社會輿論普遍猜測:一是「反共產」勢力所為。
  • 德國商用無人機飛到廣東仲愷高新區
    廣東仲愷高新區區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楊鵬飛在中德技術轉移合作項目籤約儀式上表示。4月20日下午,仲愷高新區相關企業與德國技術團隊正式籤約,按照合作協議,仲愷高新區將引進德國商用無人機項目。這是惠州設在德國的海外孵化器引入的首個中德技術轉移合作項目,也是德國尖端科技「歐洲研發,仲愷孵化」的首次成功落地啟動。
  • 仲愷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仲愷高新區正繪製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藍圖。 11月27日,中集(仲愷)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智造項目奠基儀式在仲愷高新區瀝林鎮英山村舉行。該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建成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5億元。
  •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仲愷廢銅廢錫回收廠家談垃圾分類國外經驗 ,「is4i9j」   惠州市高標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不含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等需經相關批准的項目);固體廢物治理;船舶拆除;加工:金屬製品、建築材料等。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惠州仲愷高新區【太陽能十大品牌】金靈環保安全保證
    惠州仲愷高新區【太陽能十大品牌】金靈環保安全保證,是一家專業從事水箱製作、中央熱水系統工程設計、安裝、維修於一體,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工程服務商。惠州仲愷高新區【太陽能十大品牌】金靈環保安全保證, 2015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2:華揚太陽能熱水器 成立於1991的華揚太陽能熱水器是中國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之一。近20年來的持續科技創新,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信賴和支持。2015太陽能熱水器十大品牌:力諾瑞特太陽能熱水器 力諾瑞特太陽能是亞洲的太陽能生產企業 之一。
  • 仲愷企業德賽西威與傑發科技將在汽車電子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仲愷企業德賽西威與傑發科技將在汽車電子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2020-07-01 05: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891份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公布
    原標題:2891份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公布  當地時間26日,美國國家檔案館解禁了2891份美國原總統甘迺迪遇刺的機密檔案,將其公布在官網上,此外仍有一小部分檔案處於保密中。最新公布的檔案顯示了更多甘迺迪遇刺事件的細節,但目前看來並未改變1964年《沃倫報告》公布的調查結論。
  • 甘迺迪遇刺檔案解密喊停 川普只允許部分公開
    這批秘密檔案總共包含約3100份文件,全部是關於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總統在達拉斯遇刺的相關記錄,其中包括照片、聲音和錄像以及物件。這也是美國國家檔案與記錄管理局留存的最後一批未對公眾公開的關於甘迺迪遇刺的檔案。據調研機構統計,約60%的美國人認為甘迺迪的遇刺存在陰謀論,因此外界對這批檔案的公開關注度很高。
  • 甘迺迪遇刺機密檔案要公開 川普不攔著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21日說,「除非接到進一步通知」,他將允許美國國家檔案館公開與前總統約翰·F·甘迺迪遇刺案有關的最後一批機密檔案。川普當天在推特上宣布此事。美國國會1992年決定在25年內陸續公開甘迺迪遇刺調查的機密檔案。國家檔案館定於本月26日前公開最後一批文件。作為總統,川普有權以「損害美國情報、軍事、執法行動和對外關係」為由,攔下這些檔案。這批檔案由6000多份文件組成,長達數萬頁,其中3000多份從未公諸於眾,另外3000多份公開過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