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史上的懸案:90年前廖仲愷為何遇害,刺客是誰

2021-01-10 澎湃新聞

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黨內各派系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其中,黨內「左右派」之爭尤烈,右派對廖仲愷的不滿與日俱增。最終,仇恨左派的「陰謀家們」,在舉行了多次秘密會議之後,於1925年8月20日在國民黨中央黨部門前將廖仲愷刺殺。「廖案」不僅是一場悲劇,更是國民黨歷史上一樁懸而未決的疑案。

廖仲愷

廖仲愷的危機

「廖案」發生前夕,廣州正處於多事之秋。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統一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廖仲愷不僅身處時代的風口浪尖,更深陷派系紛爭的漩渦之中。他因何被刺殺?社會輿論普遍猜測:

一是「反共產」勢力所為。在國民黨內,廖仲愷「容共」態度鮮明,他甚至公開批評那些反對「容共」的老黨員名為老革命,實為反革命。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反對共產黨人的呼聲愈來愈大,一時甚囂塵上。因此,輿論普遍認為「廖案」是「反共產」勢力暗中製造的。

二是反對汪派掌權者所為。孫中山逝世後,圍繞著國民黨最高權力的第一輪角逐,是在胡漢民、汪精衛兩人之間展開的。1925年7月,經過驅逐滇桂軍閥劉(震寰)、楊(希閔)以及一番臺上、臺下的較量後,廣州國民政府宣告成立,由汪出任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成為國民黨內的一號人物。當時廖仲愷採取「擁汪」立場,在以汪代胡的過程中,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然而,驅逐滇桂軍閥和改組政府牽涉廣泛,並對大局產生了震撼性影響。汪派排胡出局易,而排除胡的政治影響難。因此,汪不免身陷危局,包括廖在內,都成為滇桂軍閥及擁胡派勢力之眾矢之的。

三是敵視、破壞工農運動的勢力所為。1925年6月爆發的省港大罷工,是中共廣東區委發動、並得到廣州國民政府支持的反帝愛國運動。廖仲愷實際參與了對省港罷工的策劃和指導,他不但以黨政高官的身份對罷工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甚至公開出任省港罷工委員會的顧問。而後,省港罷工遭到港英等多種勢力的反對與抵制,身為罷工之「堅強後盾」,廖無異於將自己置於罷工的反對者、破壞者的刀刃之上。

可見當時的廖仲愷,確已捲入漩渦中心,處於高危地帶。柳亞子1935年6月所撰廖仲愷紀念碑的「碑文」,稱廖「以一身而系革命前途之安危」,真是恰如其分。上述任何一種理由,都可能使廖招致殺身之禍。唯是之故,「廖案」從一開始就被社會輿論認為是一宗在廣州政局十分動蕩的時段發生的、與政海波瀾的起伏密切相關的政治謀殺案,是有道理的。

廖仲愷被刺後在病榻上

胡漢民兄弟的嫌疑

「廖案」發生後,身為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的胡漢民,一開始就被認為是涉嫌人物。有反廖言論的胡毅生很快被鎖定為重要追查目標,這條線索隨即追到胡漢民的頭上。胡漢民於是更被牽進案中,被懷疑是刺廖的主謀。汪精衛妻陳璧君回憶說:「全市譁然,謂殺廖君者,必為胡漢民。」在「廖案」的涉嫌者中,胡氏兄弟首當其衝。

那麼,胡氏兄弟與「廖案」的關係,到底怎麼樣呢?

胡毅生之涉嫌「廖案」,是因為他有反廖言論。作為自我辯解,胡毅生自陳公開罵廖不等於陰謀刺廖。胡毅生潛逃後曾致書汪精衛,辯稱其反廖言論是在公開場合說的,「然一面公然罵廖,一面秘密殺廖,同人雖愚,寧至於此!」

但到了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26年1月)時,胡毅生似乎淡出了辦案者的視線。陳公博在那次大會上曾應代表要求,以「廖案」特別法庭檢察委員的身份,作「關於廖案檢察經過」的報告,陳對胡毅生的定性,僅僅是「無聊政客」四個字。他當時公布了一份「廖案人犯」的名單,無論是在「主要的」還是「間接關係」的部分,都剔除了胡毅生之名。

稍後,「廖案」檢察委員會《關於廖案之公判請求書》和陳公博在特別法庭上的「論告」詞,也都沒有提到胡毅生。眾所周知,國民黨「二大」是查辦「廖案」呼聲最高的時候,胡毅生在這時以及稍後特別法庭的審訊中,悄然消失於辦案者的視線之外,應當不是偶然的。

胡漢民

這裡需要說到,在「廖案」發生將近一個月(9月15日)後,汪精衛在國民黨中央常會上,公開為胡漢民辯解,說胡對此案「毫不知情」,「何能代為負責」?為胡將來復出作了保留。到國民黨「二大」時,不過幾個月時間,因西山會議派的出現,胡的政治地位便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從一位因涉嫌「廖案」而被放逐海外者,變成了汪、蔣的「統戰對象」。在缺席的情況下,胡在國民黨「二大」上高票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委員,並增進中央常委。這是因為汪、蔣需要爭取胡漢民共同對付西山會議派的緣故。這一點,應當就是胡毅生之所以被「廖案」特別法庭的檢察官、審判官「忽略」的原因所在。從此,不僅胡漢民在國民黨內的「領袖」地位沒有改變,而且事過境遷,胡毅生還當上了國民政府委員、「國大」代表和「總統府」顧問。看起來,胡氏兄弟涉嫌「廖案」的那筆歷史舊帳,在國民黨人那裡,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雖然胡氏兄弟因為上述的政治形勢而脫身,但歷史的謎團不會就此煙消雲散。1926年2月,鮑羅廷在北京向蘇聯使團談及「廖案」時說到:當有人問胡漢民「是否該幹掉廖仲愷」時,「他的回答是沉默不語」。陳公博1939年所撰《苦笑錄》一書,提到「廖案」發生前,一名叫李天德的鐵血團成員問胡漢民:「外間有人說先生要殺廖仲愷,是不是?」當時「胡先生不答」。身為「廖案」檢察官的陳公博,雖然在法庭上「忽略」了胡氏兄弟,但事過之後,他所提供的這段材料,卻與鮑羅廷當年對蘇聯使團所述,何其相似乃爾﹗鮑、陳均據而認為胡漢民是刺廖的「默許」者。陳公博還明白地說:「自然不是胡先生當面指使兇手,但團體裡醞釀暗殺廖先生,而胡先生不加制止,這是事實。」

故胡氏兄弟與「廖案」的關係至今仍未大白於天下。說到「廖案」,人們總還會想到他們兄弟倆。他們的「歷史問題」,還在那裡擱著。

蘇聯顧問介入「廖案」緝兇

自革命實踐幾度嚴重受挫之後,孫中山深切地認識到「振興國民黨以振興中國」之必要。他贊成「容共」,在一定程度上也多少含有想要藉助於俄國革命的經驗,振興國民黨的意圖。1923年5月,共產國際派遣鮑羅廷到中國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不久即被孫聘為國民黨組織訓練員,參與起草國民黨黨綱、黨章及組織法等工作。1925年7月,鮑羅廷更是憑藉高等顧問的身份,正式進入廣州國民政府的決策核心。

鮑羅廷

面對「廖案」這一突如其來的重大變故,鮑羅廷作出兩個判斷:其一,他認為廣州國民政府成立後的國內外狀況和蘇聯剛成立不久的情況極為相似,因此,可以將蘇聯的經驗最大限度地在中國發揮作用;其二,「現在孫文不在了,廖仲愷逝世,胡漢民無實權,汪精衛不得力,蔣介石因為沒有經驗經不起考驗,於是鮑羅廷下了決心,要使廣州的革命事業受他直接而公開的指導」。(三石善吉《廖案與鮑羅廷的戰略》)基於此,鮑羅廷決定分兩個階段將國民政府內部的右派、反革命分子一網打盡。從某種意義上說,「廖案」恰好給予鮑氏一個絕好的機會。

其策略的第一階段是將蘇聯的經驗最大限度地在中國發揮作用,亦即提議由汪精衛、許崇智、蔣介石三人組織特別委員會,主持緝兇事宜,並「授以政治、軍事及警察一切全權應付時局」(《政治委員會臨時會議記錄》1925年8月20日)。然而,所謂的特別委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簡而言之,便是蘇聯H·K·(CheKa,中譯名為「契卡」)的中國版。「契卡」的正式名稱是「全俄肅清反革命、投機及怠工行為人民委員會議會的特別委員會」,後改稱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鮑羅廷希望將特別委員會打造成「革命之劍」,以此來捍衛新生的廣州國民政府。

其策略的第二個階段便是提議在「廖案」的真相尚未查明的情況下,立即按名單逮捕反對「容共」政策的右派政客。對此,鄒魯回憶說:「特別委員會看了這名單,就問鮑羅廷說,毫無證據,怎麼拿辦。他竟說,政治上只問政見不同,不問證據有沒有。幸蔣先生和許崇智竭力反對,我和胡(漢民)、鄧(澤如)、謝(持)諸先生,才能夠免膏虎口。」但最後,特別委員會還是判定胡漢民雖不負法律上的責任,卻負有政治上的責任,責令其赴蘇聯「考察」,實為政治流放。

綜上所述,在鮑羅廷的積極幹預下,「廖案」不僅成為其反擊右派的口實,更奠定了此後汪精衛主黨、蔣介石領軍的權力架構。

廖仲愷是中國國民黨的左派領袖,他和孫中山的相繼去世,使得國民黨告別了相對穩定的「孫中山時代」,走進了充滿變數的一段時期。

參考文獻:

三石善吉,《廖案與鮑羅廷的戰略:廖仲愷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蔣介石年譜初稿》,檔案出版社,1992

陳公博,《苦笑錄》,東方出版社,2004

楊奎松,《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天下得失:蔣介石的人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吳群力,《廖仲愷遇刺案窺秘》,《廣東史志》,1994年第2期

曾慶榴,《歷史迷霧中的廖仲愷案》,《粵海風》,2009年第3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廖仲愷遇刺,胡漢民被逐
    廖仲愷(1877年4月23日出生於廣東省歸善縣鴨仔埗鄉窯前村(今惠州市惠陽區陳江鎮幸福村),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中國國民黨黨內親共左派的代表人物。廖仲愷生於美國舊金山旅美華工家庭。1925年8月20日在設於惠州會館的國民黨中央黨部(今越秀南路89號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立有紀念碑)門前下車登上石階時,被數個暴徒亂槍刺死,遺體先是暫厝廣州駟馬崗朱執信墓旁,1935年遷葬南京中山陵側。汪精衛、胡漢民、廖仲愷當時並稱國民黨「三傑」。胡漢民曾指責廖「左得出奇,是孫中山第二」。
  • 轟動全國的廖仲愷刺殺案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黨代表廖仲愷,被刺殺於國民黨中央黨校門外。這場刺殺影響極大,改變了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由於當時政治形勢極為複雜,各方勢力行動撲朔迷離,最終只是籠統地歸為國民黨右派刺殺廖仲愷,並無明確的結論。
  • 神秘槍聲:國民黨元勳廖仲愷被刺案
    廣東革命政權重建之後,孫中山和廖仲愷在組織武力討伐叛逆的同時,加速了改組國民黨的步伐。5月7日,孫中山調廖仲愷任廣東省省長,以加強廣東革命根據地建設和改組國民黨工作的領導。10月25日,廖仲愷接受孫中山的特別委派,在廣州財政廳主持召開了國民黨特別會議,討論改組問題。
  • 美國史上最大懸案:37人遇害 408個神秘字符 50年仍未破解
    圖:408個神秘字符黃道十二宮殺手,製造了美國史上最大懸案,兇手之囂張,作案之精密,都是絕無僅有的。為何兇手會被稱為「黃道十二宮殺手」呢?「黃道十二宮」為天文術語,是每年太陽與月亮沿黃道運行會合十二次的位置,宮名則借用相鄰的十二星座名字。
  • 民國黨時期,廖仲愷被暗殺後,受益者最大的是誰呢?
    孫中山死後,國民黨內也是派系林立,關係錯綜複雜,但是國民黨的最高權力層也就是廖仲愷、胡漢民和汪精衛,軍事方面涉及到許崇智和蔣介石,蘇聯方面涉及到顧問鮑羅廷,不要小看廖仲愷,廖仲愷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黃興和陳其美離開後,又一大助力。
  • 1925年8月20日 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身亡。廖仲愷是中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國民黨左派的旗幟、孫中山的得力助手,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廖仲愷一生最光輝的光績是他積極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確定和執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 孫中山身邊元老眾多,蔣介石黨內地位不高,為何當上黃埔軍校校長
    胡漢民、廖仲愷、李濟深等也不斷來電,催請他回粵。但蔣遲遲不歸。黃埔軍校舊址蔣介石為何突然辭職離開呢?當時國民黨的錢糧開銷主要依靠廣州財政,廣州財政本身就捉襟見肘。廣州管錢的人是同盟會元老楊西巖,因人微言輕,蔣介石在楊西巖處多次碰壁,這讓蔣介石十分不滿。
  • 永遠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很多的懸案是沒能破獲的,而且也是震驚一時的,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謎團,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宗懸案,時間過去了百年,還是一個謎團的,我們要說的就是英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兇手,號稱是永遠都破不了的百年懸案,行走在人間的惡魔,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 美45年前劫機案調查終止 系史上最著名懸案之一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45年前曾有一名劫機男子穿著降落傘跳出飛機,挾帶勒索金逃之夭夭後,從此消聲匿跡,此案也成為美國史上最著名懸案之一,而作案嫌疑人的下落或將永遠會是個謎。據法新社7月12日報導,美國聯邦調查局(FBI)12日表示,經過史上最久、最徹底調查,FBI將不再積極調查這名自稱丹•庫珀(Dan Cooper)男子的案件。庫珀後來廣被稱為DB庫珀(DB Cooper)。FBI說,檢視所有可信線索後,調查應該適可而止了,庫珀案的資源將轉移聚焦在其他調查重點。
  • 英國世紀懸案:BBC紀錄片之父家中建房,意外破解130年前的謎團
    不久,警方公布調查結果,這顆頭骨確認屬於130年前的世紀懸案的遇害者:茱莉亞·瑪莎·託馬斯夫人。這樁發生於1879年的巴恩斯懸案,曾造成英國轟動。 託馬斯夫人,是一個時年50歲的富有寡婦。1879年3月4日,倫敦警方在泰晤士河上的巴恩斯橋下,發現一個裝有屍塊的箱子,幾天後又在農田找到斷肢。
  • 世界軍事史第一大懸案:神秘消失的,國民黨軍隊,到底去哪了
    成百上千人的軍隊成建制集體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無聲無息,杳無蹤跡……這被認為是世界軍事史的第一大懸案!幾百人甚至數千人成建制集體失蹤,有的甚至在眾目睽睽的注視下瞬間消失得無蹤無影,這不能不令人瞠目結舌。 最令人稱奇的軍隊集體大失蹤一案當屬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軍隊。
  • 史上最奇懸案:6次反轉堪比電影,父親警察鄰居,到底誰是真兇?
    《懸案》系列專欄第007篇:血屋之謎(下)歷史九點半 | 文《血屋之謎》上篇:史上最燒腦的懸案:6次反轉,電影都不敢這麼拍,50年來仍未破解《血屋之謎》中篇:史上最燒腦的奇案:6次反轉情節堪比電影,真兇50年來仍是謎前文回顧:紐西蘭普克卡瓦農場主珍妮特和丈夫大衛在家中離奇失蹤
  • 1937年荷蘭鬱金香事件 世界金融史上最大懸案
    鬱金香事件:鬱金香事件,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有記載的金融泡沫經濟,此事間接導致了作為當時歐洲金融中心荷蘭的衰落。17世紀中期,鬱金香從土耳其被引入西歐,當時量少價高被上層階級視為財富與榮耀的象徵。鬱金香開始瘋狂被囤積價格也持續上漲,就在鬱金香引起全民大購買的時候,卻在1637年市場崩潰價格下跌90%,這就是鬱金香事件。
  • 這起讓警方頭大的世界懸案,竟被一部紀錄片找出真兇
    那麼,這個坐擁8.8億美元的富豪為何要隱姓埋名在一個偏僻的小地方? 怕不會是是有錢任性,想要體驗一番生活這麼簡單。 男扮女裝、億萬富豪、隱姓埋名……種種線索讓警察們一頭霧水。
  •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
    史上著名的「廖氏三兄弟」,先後兩次率部起義,建國後待遇如何?安徽省鳳臺縣有一個廖家灣,廖村素來忠實文化教育,世代遵奉孔孟之道,崇尚民族起義,讀書為國為民,以天下為己任。在近代歷史上,這裡還出現了3個國民黨將軍,他們是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其中,廖運周是中共臥底。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他導演了「廖氏三兄弟和兩個一一〇師起義」的傳奇。
  • 《刺客信條》系列長評:那個真.刺客信條的美好年代
    沒有《刺客信條1》,一切都不會開始。《刺客信條》2代三部曲ー無上的經典接著評價最高的2代三部曲ー《刺客教條2》、《兄弟會》、《啟示錄》。三部分別講述Ezio的年輕時期,為家人復仇雪恨;壯年時期,組織兄弟會對抗聖殿教團;中晚年期,隻身來到君士坦丁堡朝聖,尋找300年前的傳奇刺客ー「阿泰爾」足跡的故事,我這裡就簡單解釋一下給還不知道的人聽就好。
  • 美國史上最大劫機懸案將告破 讓FBI傷神40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困擾美國40年的這起劫機懸案將迎來結案的曙光。40年懸案將終結?D.B.庫珀劫機案是美國歷史上惟一一起劫機懸案,有人說,它將迎來了結的曙光。據美國《西雅圖郵訊報》12月6日報導,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的瑪勒·韋恩·庫珀稱,聯邦調查局(FBI)特工柯蒂斯·英格最近告訴她,收到她叔叔林恩·道爾·庫珀使用過的牙刷的指紋報告後,他打算了結這起困擾美國40年的劫機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