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憑藉與羅傑·彭羅斯一起證明的奇點定理嶄露頭角,之後發展出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的霍金輻射,成為全球黑洞理論方面的頂尖專家。
霍金雖然已經離去,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彭羅斯,也算是科學界對他們為黑洞理論做出貢獻的巨大肯定吧。
不過,霍金的成名理論也受到過挑戰,而挑戰者自稱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尼爾·圖爾克教授。
圖爾克曾經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霍金用於證明奇點定理的基本數學是不正確的,必須重新研究宇宙的起源問題。
霍金在宇宙學、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引力方面都較大的貢獻,尤其是對時間和空間的終結者——黑洞,進行了理論上的豐富和完善。
他和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一起證明,如果廣義相對論正確,因果律成立,時間和空間必將在大爆炸中開始,在黑洞中結束。
我理解霍金的宇宙就像一個焰火,從極小的奇點爆炸產生時間和空間,物質在爆發中燃燒,能量用完後冷卻成灰燼,坍縮成黑洞,散落到無盡的宇宙之中。
圖爾克教授和合作者喬布·費爾德布魯格一起,發表了一篇名為《時空開始得並不順利》的論文,用新的數學技巧重新審視了霍金的研究成果,霍金提出奇點理論的時候,這項數學技巧還不存在。
圖爾克教授的計算表明,如果宇宙以大爆炸開始,宇宙內部的能量將會如此狂暴和躁動,以致它馬上會自我毀滅,不可能成長為我們今天的宇宙。
圖爾克認為宇宙應該用大反彈理論來解釋,宇宙中時間、空間和物質一直存在,只是被限定在一個永恆的大爆發周期中,膨脹,收縮到一個極小的點,然後再次向外膨脹,周而復始。
我理解就是一個小孩子在那兒吹氣球,吹了又放,放了又吹,而不是放焰火,砰一聲就沒了。
這個理論並不是一個新理論,只是並未像大爆炸理論那樣得到眾多科學家的支持。
霍金和32位頂尖物理學家曾經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嚴厲駁斥了那些批評暴漲宇宙理論不能用科學方法評價的言辭,對圖爾克的理論,霍金當然不會同意。
不過,這個理論確實還是有些意思。
放焰火,還是吹氣球,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你是支持哪一個呢?
論文:https://arxiv.org/abs/1705.00192
2020年第8期《中國國家地理》的封面主打文章是我的科學長文《山影地影》,歡迎訂閱,謝謝支持!
徐德文科學頻道公眾號:xudewen028,傳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學,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