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經過早的繁殖發展,隨著春季的到來,外界氣溫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花期植物開始流蜜,這時蜂群內工蜂的哺育積極性和採集積極性較高,蜂巢脾上的子圈逐漸擴大,蜂群內羽化出房的新蜂數量逐漸增加,當蜂群內達到「蜂多於脾」的情況,養蜂人開始對蜂群進行加脾擴巢的工作,給蜂群擴大繁殖空間和儲蜜空間,讓蜂群更好的繁殖發展。同時,在春季流蜜季到來前,特別是強群蜂群容易出現「分蜂熱」的情況,蜂群內出現多個「自然王臺」,導致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影響蜂群在流蜜季的採集工作。
在春季的時候,強群的繁殖能力較強,當蜂群內的蜂王衰老,或者蜂王的產卵能力和控蜂能力下降,導致工蜂在蜂巢脾上挑選3日齡左右的幼蟲,將幼蟲所在的工蜂巢房改造成王臺基,工蜂開始培育新蜂王的工作,這時養蜂人在檢查蜂巢脾的時候可以發現,蜂群內會出現多個「自然交替蜂王臺」,養蜂人為了減少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發生,可以保留蜂群內的「雙王臺」,不僅可以給蜂群進行更換新蜂王的工作,還可以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操作。
養蜂人在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的時候,當「雙王臺」內的新蜂王依次羽化出房,養蜂人可以選擇在第一個新蜂王交尾成功,新蜂王開始產卵之後,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分蜂的工作,將新蜂王和2框~3框帶蜂巢脾提入新蜂箱,這時讓第二個新蜂王留在原群,養蜂人等待第二個新蜂王出巢進行交尾工作。養蜂人可以通過這些管理蜂群的方法,幫助蜂群內新蜂王交尾工作的順利進行。
養蜂人預留蜂群內「雙王臺」,當日齡較大的蜂王臺封蓋5天~7天的時候,將老蜂王「寄養」到強群
養蜂人在檢查蜂群內出現多個「自然王臺」的時候,這時可以預留2個日齡較大的優質蜂王臺,養蜂人可以通過觀察蜂王臺在封蓋之後的外表顏色,大概的判斷蜂王臺的日齡,蜂王臺在封蓋之後1天~3天外表呈現黃白色,3天~5天蜂王臺顏色較黃,6天~7天蜂王臺的頂部開始發黑。同時,養蜂人需要仔細檢查蜂巢脾,將蜂群內多餘的蜂王臺剷除清理乾淨,減少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發生。
如果,在一框蜂巢脾上出現2個合適的蜂王臺,養蜂人需要將其中一個蜂王臺「轉移」到另一框蜂巢脾,這時養蜂人用隔王板將2個蜂王臺隔開,避免新蜂王羽化出房之後,新蜂王「咬壞」蜂王臺。同時,由於蜂王臺的根部生長在「蜂巢礎」,所以,養蜂人在取出王臺的時候,儘量不要碰傷蜂王臺。
養蜂人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囚老蜂王」的工作,當日齡較大的蜂王臺封蓋5天~7天的時候,這時也是蜂群出現「分蜂熱」比較厲害的時候,養蜂人為了避免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所以,養蜂人可以蜂群內的老蜂王放入囚王籠進,然後,再將老蜂王「寄養」到強群,讓強群內的工蜂飼餵老蜂王。如果,其中一個新蜂王交尾失敗,養蜂人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之後,只需要將老蜂王介入到「無王蜂群」,有利於蜂群的繁殖發展。
養蜂人給雙巢門的蜂箱內「巧用」隔王板,當第一個羽化出房的新蜂王交尾成功之後,這時進行人工分蜂的操作
如果,蜂群內「雙王臺」的日齡不統一,當蜂群內的新蜂王羽化出房之後,新蜂王會「咬壞」蜂王臺,所以,當日齡較大的蜂王臺封蓋6天~7天的時候,養蜂人可以開始進行人工分蜂的「準備工作」,這時養蜂人使用用隔王板,不僅將蜂群「分成兩群」,還將「雙王臺」隔開。
春季外界天氣晴朗,蜂箱是雙巢門,蜂群內的新蜂王「依次」羽化出房,這時蜂箱內會出現2個新蜂王的情況,養蜂人使用隔王板將蜂群內的「雙王」隔開,新蜂王在沒有進行交尾工作之前,蜂群內是不會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
當蜂箱內的2個新蜂王都羽化出房之後,新蜂王羽化出房3天~4天的時候出巢進行「試飛」,新蜂王開始「認巢門」,有利於新蜂王交尾工作的順利進行,當新蜂王羽化出房7天~10天的時候進行交尾工作,養蜂人在檢查蜂巢脾上有蜂卵出現,這時第一個新蜂王已經交尾成功開始產卵。養蜂人可以開始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工作。養蜂人可以將隔板一側內的蜂巢脾提出,這時組織交尾成功的新蜂王成為「分蜂群」,有利於人工分蜂工作的順利進行。
養蜂人將交尾成功的新蜂王和蜂巢脾提入新蜂箱,將還未交尾的新蜂王留在「原蜂群」
當第一個新蜂王交尾成功之後,養蜂人可以對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工作,將隔板一側內交尾成功的新蜂王和蜂巢脾提入新蜂箱,養蜂人組織第一個交尾成功的新蜂王成為「分蜂群」,同時,養蜂人將第二個新蜂王留在「原蜂群」,這時只需要等待第二個新蜂王進行交尾工作。如果,原蜂群內的新蜂王交尾失敗,養蜂人可以將「寄養」在強群的老蜂王介入原蜂群,有利於蜂群的正常繁殖發展。
總結:養蜂人預留蜂群內「雙王臺」,不僅可以更換老蜂王,還可以進行人工分蜂的工作,讓一箱蜂變成兩箱蜂,在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外界蜜源豐富,有利於「分蜂群」和「原蜂群」的繁殖發展,新蜂王的產子能力強,養蜂人在對蜂群進行管理的時候,當蜂群內達到「蜂多於脾」的時候,可以給蜂群進行加脾擴巢的工作,讓蜂群繁殖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