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充電兩大改變,無看點的iPad8,上手體驗發現並不簡單!

2021-01-15 ITheat熱點科技

前不久,蘋果召開了秋季新品發布會,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往年本該成為「配角」的iPad,沒想到此次成為了主角之一,面對著外觀不變僅升級晶片新發布的iPad 8,大家好像沒有過多的激情,」舊瓶裝新酒「的新版iPad體驗是否又真的毫無新意呢?帶著這樣的疑問,開始了我們的iPad8體驗之旅。

熟悉的「舊瓶」

與上代iPad相比,新款的iPad8外觀基本沒變化,熟悉的10.2英寸非貼合視網膜顯示屏,2160x1620的解析度、500尼特亮度以及264PPI像素密度,甚至是防油漬防指紋塗層,無論是從參數還是視覺體驗來說,兩代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顯示效果還是熟悉的味道,依舊的鮮豔且清晰。

但是不得不提那令眾人頗為失望iPad的大邊框,在這個筆記本都追求超窄設計的2020時代,iPad還在使用傳統寬邊款設計實在有些落伍。但是正如那句所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然沒有窄邊框的震撼視覺,但是大邊框卻保留了Touch ID按鍵,實體按壓的感確實舒爽,因而也有了愛的人愛,恨得人恨的感覺。

機身背面,iPad8取消了上一代違和的「天線窗口」,在視覺觀感方面更為和諧統一,美觀度更佳,這可以算是外觀改變最大的一點。金屬材質的機身背面上手觸感依舊好評,而側面與中框圓潤的過渡弧線,也更好的保證了iPad與手掌的貼合舒適度。

電源按鍵設計在iPad8的機身頂端,音量按鍵設計在機身的右邊框,而在機身的左邊框則設有三點金屬磁吸式觸點,可更好的與鍵盤相貼合。在功能按鍵位置設計方面,iPad8較為細心的研究了人們日常操作習慣,上手體驗時也更為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iPad8在充電接口方面依舊沿用了Lightning埠,但是配備了USB-C轉Lightning連接線以及20W USB-C電源適配器,可以算作與主流的USB Type-C接口接軌,但是如果更換為,相信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畢竟如今許多電腦也採用了USB Type-C接口。

如果大家在長時間把玩iPad或者手機時,機身和屏幕可能會留下指紋,比較影響iPad的美觀度。此時我們可以藉助蔡司的專業光學拭鏡紙,輕輕一擦即可回歸如初的乾淨感,愛乾淨的顏控黨們可以選擇屯一波。

彌補短板的A12仿生晶片

相比一如既往的外觀,iPad8最大的改變就在於其「芯」的提升,由上代的A10升級A12仿生處理器,CPU性能提升40%,GPU性能則直接翻倍,雖然所搭載A12仿生晶片不算是蘋果最頂尖的處理器,但是相比上代A10 Fusion處理器有了質的提升,性能是兩個等級的跨度,除了性能提升之外,最重要的是首次將神經網絡引擎帶至入門級 iPad,在智能交互體驗方面更為明顯。

A12仿生晶片是蘋果首次推出的7nm晶片,曾應用於iPhone X系列手機,包含兩個性能核心以及四個效率核心,四核GPU以及八個神經引擎核心。在GeekBench5.2軟體測試中,iPad8的單核獲得1107分,多核獲得2410分,其中單核跑分與同樣搭載A12處理器的iPhone XS Max大致相同,多核跑分與iPhone X相似,整體的跑分數據達到了A12處理器正常水準。

在安兔兔跑分軟體中,iPad8整體獲得428260分,其中CPU獲得130158分,GPU獲得159795分,MEM存儲性能獲得66711分,UX獲得71596分,位於性能排行中第12位,相比上代的iPad7要高出接近18萬分,性能提升較為明顯,同時也要高於搭載的A12處理器的iPhone XR手機。

從客觀的軟體跑分數據來看,iPad8所搭載的A12仿生晶片性能,相比iPad7所搭載的A10處理器要提升接近1倍,呈現全方位碾壓,實際體驗中也感覺到流暢的快感。為了體現iPad8所帶來的A12性能表現,在此我們還是針對市面上的兩款主流遊戲《王者榮耀》以及《和平精英》遊戲進行了測試,並且藉助Perfdog工具對遊戲的FPS等數據進行了實時記錄。

在實際遊戲體驗中,雖然10.2英寸的大屏在操作上有些不便,但是其搭載的A12仿生晶片,依舊提供了較為強悍的遊戲體驗,iPad8應對《王者榮耀》此類遊戲可以說完全無壓力,開啟遊戲高幀率模式下,FPS可穩定保持在60,數值走勢基本呈現一條直線也驗證了其強悍的性能,CPU利用率僅有12.1%,性能剩餘空間非常充足。

在《和平精英》遊戲體驗中,在開啟超高清畫質以及超高幀數情況下,iPad8可以保持FPS在40數值(最高40)下運行,FPS數值波動也非常之小,遊戲體驗非常順暢,CPU利用率也僅有11.7%。由以上測試來看,其實就已看出iPad8的性能足以滿足市面上主流的手遊遊戲,偶爾用來玩玩遊戲,也不必擔心性能不給力導致體驗下降的情況發生。

靈活的Apple Pencil

正如官方所描述那般,iPad8可支持第一代Apple Pencil手寫筆,對於iPad老用戶而言,算是一個不錯的好消息。實際體驗中,iPad8配合第一代Apple Pencil手寫筆,帶來更為流暢的書寫體驗,而這與A12的神經網絡引擎的加入有一定關係,藉助AI的加入,可讓書寫時的文字識別更為快速且精準,這也是升級A12晶片的另一大優勢。

在使用Apple Pencil書寫體驗中,即便是狂草的文字、中英文甚至數字也可精準識別出來,而且除了word以及記事本等文檔中,在任何輸入框都可以使用Apple Pencil手寫輸入文字,然後自動轉換為文本字,比如下拉搜索欄,簡訊回復框或者Safari 瀏覽器中,更為便利。

當我們在手捧iPad想要打字時,此時如果一手捧著平板,一手在屏幕上打字,總是覺得稍有些不便。但是藉助Apple Pencil就可直接一手捧平板一手書寫即可,有種畫板上繪畫的感覺,操作要便利許多。

最為重要的是Apple Pencil的功能設計非常人性化,書寫、刪除、空格、複製等一系列操作都可藉助一個筆來完成。如果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字可通過畫橫線的形式刪除,如果想拷貝或者移動部分文字時,此時也可通過「畫圈」的形式圈住選定它,然後再進行操作便可,甚至有種比手指觸控更方便,這種操控感真的很爽。

除此之外,在使用Apple Pencil在iPad8上進行繪畫創作時,其整體的反應力和精準性較為不錯,雖然筆尖的觸感無法與真實的紙張相媲美,但是在繪畫時依舊有著較好的表現,延遲感與精準度都有不錯的控制。

全新iPaOS14作業系統

全新iPaOS14也是iPad8的一大亮點,在操作體驗方面有了許多小細節的更新。iPadOS14在系統界面以及程序圖標方面都做了精簡設計,視覺觀感更為輕鬆且簡潔,另外桌面的小組件也進行了重新設計,可自定義小組件的視圖大小,界面的美觀度有所提升。

比較貼心的是,在一些原本需要全屏顯示的畫面都進行了調節,在Siri語音喚醒、搜索欄搜索、以及FaceTime的通話功能界面都變得更加小巧,不會佔據整個屏幕,操作與視覺觀感都更為簡潔,最為重要的是,也帶來了許多便利的體驗。比如在喚醒Siri時,Siri的搜索狀態僅以動效圓圈的形式出現在界面的右下角。

另外在人機互動體驗方面,iPad8所搭載的iPadOS14也有細節的提升,簡單來說就是更為人性化。比如當我們使用搜索欄搜索應用程式或者設置時,只需要輸入程序的1個字或者幾個字,便會自動浮現出相關聯的應用或者設置,查找起來更為方便。

在使用iPad8進行辦公時,iPad8有許多方便且便捷的操作體驗,比如在我們使用Word碼字時,此時如果想要給文章插入圖片,此時我們可以將屏幕採用一分為二的形式顯示,一屏顯示word,一屏顯示圖片文件,然後長按圖片即可快速複製到Word文檔中,在我奔赴於各個發布會之間需要及時出稿的情況下,著實提升了不少的工作效率。

Smart Keyboard鍵盤

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碼字的文字工作者來說,iPad8搭配Smart Keyboard鍵盤確實帶來了更為便利的輕辦公,尤其對於即將要開始的國慶小長假之行,藉助iPad8,出門無需攜帶厚重的筆記本,就可在高鐵、飛機、汽車上進行輕辦公,而Smart Keyboard的全尺寸鍵盤的加入,也帶來了媲美筆記本的操作感。

值得一提的是,Smart Keyboard鍵盤與iPad8可進行磁吸相貼合,無需充電或者配對,只需將三個金屬觸點與鍵盤上方的特質凹槽相貼合即可直接使用,減少了中間配對的過程,隨取隨用的體驗著實便利。

在鍵盤敲打體驗中,附帶數字、方向鍵的全尺寸鍵盤在一些辦公場景中使用時,也更為方便,鍵盤按鍵上採用類似絲綢與紋理的設計,在觸感上較為舒適,而且有點內陷的按鍵也更好的與手指相貼合,碼字舒適度不錯。

當我們不使用Smart Keyboard鍵盤時,將其合起來,此時它也可以充當iPad8的保護蓋,攜帶出門也更為方便,也極大程度上保護了iPad8屏幕,防止攜帶過程中被背包中的尖銳物造成劃痕等情況。

最後再談20W的快充

雖然iPad8配備的20W,但是比較尷尬的是,在實際測試中iPad8並沒有按照20W功率進行充電,僅以14.5W左右的功率充電,最後功率還會降為11.5W(充電保護機制),實測下來從0%充到75%耗費2 個小時,充滿大約接近3個小時。雖然充電的時間依舊很長,但是相比iPad7接近6個小時的充電時長,充電速度可謂是提升了2倍。

總結:

iPad8作為蘋果iPad數字系列今年的迭代產品,在外觀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新加入的A12仿生晶片確實彌補了數字平板系列的性能缺失,而且晶片神經網絡引擎的加入,更是對Apple Pencil的日常操作起到智能化的改變,筆的精準度以及識別的準確率都有明顯的提升,配上更進一步的iPadOS14,以及20W的快充,無可厚非都讓它帶來了更進一步的體驗。

對於商務人士來說,iPad8搭配上Smart Keyboard全尺寸鍵盤,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搭配之選,藉助一個鍵盤即可讓iPad8秒變成一個電腦,盡情享受到一個舒適的輕辦公體驗。價格方面,iPad8依舊延續了蘋果數字系列性價比的優勢,2499元的起售價十分有誘惑力,但32GB存儲空間稍顯有些不足,建議還是選擇2999元的128GB版本,在3000元的價格區域內,iPad8確實是個很香的平板電腦。

相關焦點

  • 無線充電器老化測試工具上手體驗
    自去年蘋果發布發布搭載無線充電的iPhone以來,國內眾多手機廠商陸續跟進,現已有小米MIX 2S、華為Mate RS、堅果R1等系列手機搭載了無線充電功能。無線充電產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在逐漸被這些手機廠商悄然改變。無線充電產業的爆發,給整個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都帶來的極大的利好,尤其是無線充電配件廠商。
  • 南卡POWER2上手體驗,輕鬆實現三款設備同時充電
    而在年前筆者南卡旗下最新款無線充電寶NANK-POWER2,其最大的特點除了容量大、機身輕薄、支持立體充電之外,還能同時支持三款設備充電,堪稱「國產版AirPower」。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吧。而從正面來看,NANK-POWER2無線充電寶僅有充電指示標誌與手機支撐架,並無多餘設計因素;而在頂部分別設有標準USB和Type-C兩個接口,每個接口處都有文字標明相應的作用以及電氣參數;右側為充電指示燈,具體說來從左至右帶有5個指示燈,最左邊指示燈為藍綠雙色工作指示燈;左側為電源按鈕;背面則標有各類產品配置,更重要的是其還在背面上部設計了隱藏摺疊扣件,打開之後
  • 無線充電工程師速度收藏:一款多功能測試工具上手體驗
    雖然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採用了磁感應的無線充電方式,WPC無線電聯盟也在移動端電子設備上也取得了勝利。但是常言道「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無線充電市場就和有線快充市場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充電協議不統一。很多手機廠商在兼容Qi無線充電協議的前提下,紛紛推出自家的私有協議,有些是不加密的,比如三星,金立、錘子等,有些是加密的,比如蘋果、小米等。
  • 從接收端到發射端來剖析無線充電晶片產業
    Air Power 充電枕同時可為最多三部兼容設備充電,比如最新款的 iPhone、Apple Watch 和 Air Pods,並且充電時不需要對準固定位置,只要將它們隨意放在充電枕表面的任意位置就好。
  • iPhone X 手機無面容、不充電故障維修一例
    【故障機型】:iPhone X【故障現象】:無面容、不充電客戶描述說充電器插尾插不充電,可以聽音樂,連接電腦,無線充電只能充到80%,換屏幕後無面容識別。【故障分析】:無線充電能充電到80%,有線充不了電,能連電腦。有可能是充電電路有問題導致的,換屏幕後無面容,有可能是聽筒排線弄壞了才導致的。
  • 歐派奇20W快充無線充電移動電源拆解,採用智融SW6206主控晶片
    整個背面都是菱形紋路設計,整體設計會為用戶帶來不錯的上手體驗感。此外背面一端設有滑動式金屬支腳,三角形箭頭表示滑動取出方向。支腳不僅用於支撐移動電源,同時也用來固定手機防止滑落,設計有膠墊是在使用時保護手機避免刮傷。
  • 小度在家1C 4G版上手體驗,豐富功能的背後有一顆強大晶片支撐!
    隨著科技的發展,直觀面向消費者的民用化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從傳統固定的自動化到AI人工智慧,冷冰冰的科技正在逐步被賦予更多人性感情,雖然距離真正將機器完全變為人的時期還非常遙遠,但目前想要完成人機互動已經非常簡單,最直觀的智能交互產品自然就是AI語音助手,而承載語音助手的平臺除了智慧型手機,就是功能越來越豐富的智能音箱,智能音箱的升級版自然就是帶屏幕的智能音箱,例如羽度非凡今天上手的這款小度在家
  • 索尼Xperia XZ2上手:熟悉的LOGO,不熟悉的設計
    作為一個索粉,我一直在不斷地告訴自己:Xperia XZ2/XZ2 Compact兩款旗艦機型長得這麼普通,一定是在為Xperia XZ2 Premium的到來憋大招。另外,兩款機型均搭載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這在主打前置自拍和後置雙攝的時代來說,其實有些落伍。
  • 實在是太美了 華為Watch GT2時尚版慄木紅上手體驗
    表體右側採用了雙錶冠按鈕設計,短按兩枚按鈕是調出系統菜單和鍛鍊菜單功能,關機則是長按上面的按鈕。在錶盤下滑是調出一些快捷功能。如勿擾模式、亮屏、鬧鐘和找手機等功能;上滑則是系統通知;左右滑動則是查看天氣,心率、音樂、步數等信息顯示。操作體驗十分簡單和便捷,上手難度不大,學習成本很小,即便你是科技小白也毫無壓力!手錶背面可以看到很多圓孔狀,這是各種傳感器和充電金屬觸點。
  • realmeX50 Pro上手,重度使用2周,3大優點不得不提
    近段時間,眾多新機相繼開售,但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許多手機廠商的銷量並不樂觀,新機銷量也表現不佳。但是,realme卻能夠逆勢崛起,其新機realmeX50 Pro在首銷當天便用三大平臺雙料冠軍的成績證明了自己。
  • OPPO SuperVOOC讓你體驗極速充電
    搭載SuperVOOC超級閃充的機型採用串聯雙電芯的設計,內部集成charge-pump高效降壓電路,可以將雙芯串聯的電壓降為一顆電芯的電壓,整個通路中的電流都不超過5A,安全性與技術成熟的VOOC閃充並無二致。
  • 低調品牌的不凡之作,泥炭TrueCapsule2真無線藍牙耳機體驗
    產品的包裝盒精簡美觀,正面印有產品高清渲染圖,背面展示可知耳機型號為 TrueCapsule2,作為二代升級款,相比前代,進行了9個方面的大升級。內盒裡有厚實的海綿填充,全套包括耳機、Type-C充電線、矽膠耳套、充電盒、說明書和兩張不用看也看不懂的紙片,比較常規的配置。充電盒外觀質樸無華,觸手細膩,不易沾染指紋,扁圓狀的造型讓握持感舒適。
  • 這些各具特色的國產無線充電晶片,你知道多少?
    在2018年之前,無線充電市場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勢頭十分強勁。不過,無線充電的充電效率、充電速度等一直是行業發展的瓶頸,而其核心因素就是晶片的功率和品質,這一市場也長期被如IDT、TI、NXP、ST、ADI、高通等國際巨頭所壟斷。值得高興的是,近年來國內企業無線充電晶片研究進步明顯,伴隨著市場的爆發,蛋糕做大的同時為國產晶片廠商帶來了新的機遇,國產無線充電晶片廠商也在快速成長。
  • 9月6日或將揭曉: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有望成為IFA 2019最大看點
    8月19日,華為終端官方微博發布預告視頻預熱,暗示9月6日柏林IFA 2019大展將揭曉重磅新品,不出意外的話,這份「最大的期待」很可能就是就是新一代麒麟晶片了。值得注意的是,預熱視頻中出現了「RetThink Evolution(重新考慮進化)」的Slogan,暗示此次要發布的新品將再次進化,用科技改變世界。事實上,過去兩屆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華為每一次新麒麟晶片首發都成為全場最大看點。
  • 準大學生的衝浪利器,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2020上手體驗
    『』不僅輕薄,藍色腰線點綴更俏皮『』在初次上手體驗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2020時,有較多榮耀MagicBook系列機型所共有的設計元素,像大家熟悉的電源/指紋二合一鍵、隱藏式攝像頭、超大觸控板等,這些用起來舒適且便利的配置榮耀MagicBook 14銳龍版2020也都延承了。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細節表現。
  • HU5913三串鋰電池升壓充電晶片
    HU5913是一款工作於2.7V到6.5V的PFM升壓型 三節電池充電控制集成電路。 HU5913採用恆流和準恆壓模式(Quasi-CVTM))對電池進行充電管理,內部集成有基準電壓源,電感電流檢測單元,電池電壓檢測電路和片外場效應電晶體驅動電路等,具有外部元件少,電路簡單等優點。
  • 大疆御Mavic Pro電池/充電器體驗:還能給手機充電
    點菸器端,正負觸點都是銅質不可吸附,避免大電流溫升過大。也是對應10針觸點,但結構設計不支持正反盲插。電池-充電寶轉換器可以讓大疆御原裝電池多了一種應急用途,但建議大家不要把這麼貴的原裝電池經常拿來充手機哦,畢竟原廠電池500元太貴了,經常使用衰減快得不償失,還是留給無人機使用吧,充手機只是一種以備無患的應急使用。
  • 創意十足一分鐘帶你瀏覽這些新機看點
    創意十足 一分鐘帶你瀏覽這些新機看點這種分屏你沒玩過:HTC U Ultra今年初的時候HTC推出了兩款新機,分別為HTC U Ultra和HTC U Play,這兩款手機的外觀設計風格相對之前有了較大變化,並都擁有全新的HTC Sense Companion,主打AI智慧語音功能。
  • 國潮加持 錦鯉附體 realme真我V15上手體驗
    realme真我V15上手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輕薄,整機的厚度最薄僅有8.1mm,重量最輕也僅有176g。我們拿到的這款錦鯉色會稍稍厚重一點,也僅有8.3mm厚以及179g重,這對於一個擁有4310mAh大電池以及支持5G的產品來說是非常給力的了。如今市場上對於輕薄的5G手機比較青睞,realme真我V15也是主流價位上非常輕薄的產品了。
  • 1/2代AirPods對比評測:晶片升級 提升有限
    即便這樣,一代AirPods所擁有的良好(改成優秀也不為過)體驗,依然讓其成為了口碑最好的蘋果產品。如今,大家期盼的AirPods2出現在了大家眼前,並支持現貨購買No Play Monkey,發售價格與第一代保持一致。甚至外觀/佩戴上都維持了一模一樣的設計,但在內部卻換上了性能更強勁的H1晶片,提升了接聽續航等,堪稱加量不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