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位關注華為的消費者以及業內人士來說,按照慣例,下半年華為的重頭戲有兩場,一場是新一代麒麟晶片首發,另一場就是緊接著的全新Mate系列旗艦發布。如今,第一場重頭戲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即將到來。
8月19日,華為終端官方微博發布預告視頻預熱,暗示9月6日柏林IFA 2019大展將揭曉重磅新品,不出意外的話,這份「最大的期待」很可能就是就是新一代麒麟晶片了。
@華為終端官方微博 發布的預告稱:「未來,世界將如何變化?9月6日,#華為IFA2019#為你揭曉!評論說說你對今年華為IFA的最大期待是____?」隨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第一時間轉發了該消息:「 #華為IFA2019#,我們德國·柏林見。」
值得注意的是,預熱視頻中出現了「RetThink Evolution(重新考慮進化)」的Slogan,暗示此次要發布的新品將再次進化,用科技改變世界。
事實上,過去兩屆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華為每一次新麒麟晶片首發都成為全場最大看點。
2017年,華為帶來了新旗艦晶片麒麟970,全球首發集成AI NPU單元,成為首個人工智慧移動計算平臺,打開AI智慧手機大門,並隨後於10月16日在Mate 10中首發。
2018年,華為又全球首發商用7nm晶片麒麟980,技驚四座,在工藝製程和換代節奏上,領先高通和蘋果,一舉拿下多六項世界第一,包括:第一個7nm工藝、第一個A76 CPU核心、第一個G76 GPU核心、第一個2133Mhz LPDDR4X-2133內存、第一個Cat.21 4.5G基帶以及第一個雙核NPU等等。
這一次,我們不難預見,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有望在工藝和、CPU、GPU以及AI性能上全面提升,同時在通信能力5G基帶層面繼續領先競爭對手。
首先是工藝層面。去年麒麟980全球首發商用7nm工藝領跑業界,而這一次華為有望在工藝節奏上繼續領先。
事實上,華為麒麟處理器這幾年與臺積電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16nm、10nm、7nm都拿到了首發,分別合作推出了麒麟960、麒麟970、麒麟980。
據了解,麒麟980項目研發耗資超過3億美元,2015年就已經立項啟動,初期就聯手臺積電,共同研究7nm工藝,整個研發過程前後歷時長達36個月。
目前來看,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有望將採用7nm EUV工藝,相比麒麟980,採用升級製程工藝的晶片在相同的功耗的情況下,性能方面將提升。
不僅如此,華為麒麟980搭配的巴龍5000晶片已經業內領先,同時首次支持SA/NSA 5G雙模組網。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則有望更進一步,有極大可能晶片內首次集成5G基帶。
不出意外,除了工藝、基帶升級之外,下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將在麒麟980基礎上繼續拔高CPU、GPU性能,降低功耗,提升能效,同時還有望採用自主研發的達文西架構NPU(此前麒麟810已經採用),進一步推動AI應用普及,為消費者帶來更為智慧化、更加主動的操作使用體驗。
從2009年試水智慧型手機處理器至今,憑藉多年技術攻關和不計成本的研發投入,華為麒麟晶片已然成為國產移動SoC的代表作,麒麟970率先敲開智慧型手機向智慧手機轉型的大門,麒麟980更是成為國產移動AI晶片精神圖騰。
麒麟晶片作為國內少有具有自主研發成功經驗的移動SoC,其最新技術成果自然集萬眾矚目於一身,在高通、蘋果等競品的新一代晶片尚無太大聲量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在今年IFA上首發的華為新一代麒麟晶片有望勢必成為IFA最大看點。
更進一步來說,新一代麒麟晶片的表現直接決定了全新Mate系列旗艦的核心體驗,目前,有了麒麟980、Mate 20系列的「標杆」示範,新一代麒麟晶片和全新Mate旗艦又將達到何種高度?9月6日,IFA 2019大展,我們拭目以待。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華為#麒麟990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