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名單上突然列出的中國各科技企業,特別是華為,已經無法退卻。去年上半年,華為也超越蘋果和三星,連續2個月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這主要依靠國人的支持,國內65%的市長/市場份額支撐著華為。
華為的海外市場仍然一片狼藉。兩次制裁出臺後,美國從拳頭到肉,現在連華為自行研究的晶片都在瓦解。為此,華為餘承東表示:「最受傷的是我們!」說。
華為的處境和美國對國內科技企業的壓迫喚醒了國內半導體領域,最大的受害者——華為也喚醒了自然的重要性。
制裁的壓力有多大,華為的反抗有多狠。今年華為離自己研究的道路越來越遠!
華為的麒麟晶片不能再生產了,但自己研究的鴻蒙系統2.0很快就遇到了很多人。此後不久,華為也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桌上型電腦。最近華為在自主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最近,華為宣布自主開發的第一款顯卡—— 海思 1GB單獨上市,開始商業化。這表明華為的PC圖形業務已經蓬勃發展,美國企業在PC圖形市場的壟斷即將被打破。目前,美國企業AMD和英偉達以絕對優勢和市長/市場領先優勢壟斷了整個圖形行業。
現在說華為可能打破兩家巨頭對市長/市場的壟斷還為時尚早,但之前參考華為自行研究的麒麟晶片,剛出現在手機晶片市場時也被認為是默默無聞的,無法扭轉驚濤駭浪,當初性能軟弱,容易發燒,因此備受嘲笑,但最終憑藉不斷升級的實力與高通東大對決。
與自主研究晶片、鴻蒙系統等命運相同的海思 1 GB單獨發行這張顯卡的消息備受質疑。畢竟目前市場上英偉達的RTX30系列、20系列顯卡擁有超過10GB的顯存,華為這1GB的獨顯形象在別人面前顯得太低了!
但是這就是英偉達,AMD的低端系列也是無與倫比的顯卡,代表著無限的可能性。畢竟只是華為顯卡的第一代產品,只能滿足基本的辦公、看視頻等操作,但在1-10進行了層層的處理,華為顯卡的第一步已經邁出了一步。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甚至「超越」會更遠嗎?
而且,隨著人工智慧和比特幣的發展,GPU的重要性超過CPU,正在取代CPU。華為目前將進入GPU市場,經過3 ~ 5年的反覆,成為晶片領域不亞於長頸鹿手機晶片的重磅業務。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目前英偉達和AMD佔據主要市場,英偉達的RTX30產品溢價有多嚴重。如果華為的顯卡能夠逐層優化和發展,進入高端市場,對整個圖形市場來說絕對是好事。
過去我們受人民支配,現在已經逐步實現獨立,實現自主。現在邁出的每一步都是未來強大的基石。對於華為的這個1GB獨顯,你們是鼓勵還是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