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ERC組件的進階之路:雙面+半片

2020-12-0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8年註定是光伏行業深刻變革的一年。PERC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像一扇蝴蝶翅膀,煽動了整個行業的變化。PERC下一步該如何走?光伏骨幹企業都在摸索。

(來源:微信公眾號「摩爾光伏」 ID:molepv)

據光伏分析師張治雨預計,2018年年底PERC產能總量將會大幅超過市場預期達到75GW的水平,2019年PERC將成為標配,那些無法技改成為單晶PERC的產能將會面臨淘汰。誰無法掌握PERC關鍵技術,或將難以生存。就電池技術而言,雙面讓PERC技術更具性價比,它的出現有力的加速了平價上網的進程。

電池技術的進步是為了更好的光伏組件功率輸出,提高組件的發電能力,進一步降低度電成本。細柵金屬化,選擇性發射極,先進的陷光技術,降低背面金屬接觸區域的複合,採用高質量矽片,這些都被認為是PERC電池效率進一步提升的方向。

相對於電池技術,半片組件技術來的更為簡單,更易掌握,而且,半片設備投入少,容易量產,可以解決組件熱斑問題。雙面PERC+半片已經成為PERC競爭力進一步提高的重要方向與關鍵力量。

雙面,已成PERC標配

雙面PERC已經成為PERC技術發展的主流路線。PERC雙面電池製造的常用技術是在PERC單面電池的基礎上,改變PERC電池的印刷工藝,背面由全鋁層改為局部鋁柵,因此背面的入射光可由未被鋁柵遮擋的區域進入電池,從而實現雙面光電轉換功能。目前,雙面PERC在成本上與單面PERC相差無幾。對於傳統PERC技術而言,雙面PERC現有工藝都能夠與之完全兼容,適合大規模量產。單晶雙面PERC在電池正面效率達到22%的基礎上,背面受光可帶來明顯的功率增益,如背面發電增加10%,雙面PERC綜合效率達到24%以上。2017年初,以隆基為代表的主流企業均推出了雙面雙玻PERC組件,雙面雙玻,已經成為PERC組件標配。

雙面PERC電池的發電性能也備受關注。很多公司在不同環境(草地、沙地、水泥地面等)都做了雙面PERC組件發電性能實證試驗,根據各種地麵條件下雙面組件發電增益的試驗結果表明,雙面組件根據應用環境不同能增加發電量達5%~30%,雙面雙玻PERC發電優勢明顯,性價較高。

據統計,在三批應用領跑者基地項目中,雙面組件產品成為標的新貴,尤其雙面PERC正全面加速。

雙面+半片,性價比再進階

目前,半片已經成為光伏組件發展熱點。隆基樂葉副總裁呂俊博士介紹,六七年前,電池片還比較昂貴的時候,為避免浪費,就對缺邊、缺角的產品進行再利用,有企業開始嘗試做半片組件,那時候,並沒有真正的推廣開來。幾年前,光伏行業開始對半片組件重新重視起來,半切技術已被多家光伏組件製造商採用,規模持續擴大。在2018SNEC上,更多組件企業推出了半片組件,與第一代半片組件相比,現在的半片版型設計更完美,功率提升更明顯,可靠性更強。

根據國際機構ITRPV市場分析,未來幾年,半片組件還將有一定的釋放,將從2018年的約5%擴到2028年的40%左右,平均年遞增率約10%。另據PVInfolink數據顯示,半片組件已有大量出貨,現有產能在18.5GW左右,且在持續爬坡。隨著電站投資者平價上網壓力越來越大,對度電成本的訴求越來越高,「半片」技術將會得到大規模應用。

半片組件的產能狀況 圖表來源:ITRPV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出雙面PERC的基礎上,隆基推出的PERC雙面+半片組件將正面功率推向了320W,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雙面疊加半片,讓PERC性價比優勢進一步凸顯。據介紹,隆基60型單晶雙面PERC半片組件,電池平均效率達到22%,首年衰減低於2%,穩定衰減低於0.55%/年,同時疊加雙面技術,組件正面功率最高達到320W(60版型),組件雙面率大於75%。

半片電池片,為標準電池片對半切割後得到。因此,其內部的電流減少一半。隨著電流的減少,電池內部的功率損耗降低。而功率損耗通常與電流的平方成比例,因此整個組件的功率損耗減小為四分之一降低半片電池片功率損耗,可使其具有更大的填充因數、更高的轉化效率,組件功率提升2~2.5%,組件單位成本基本不變。很好降低了組件產生熱斑的風險,通過並聯設計,組件最終的電流電壓值與常規產品差別不大。

與標準組件相比,半片組件版型改善了電池片在遮擋或早晚條件下的電學性能。例如,如果標準組件以縱向方向安裝而底部被陰影遮擋,則會因為旁路二極體關閉整串電池片組,而導致整個組件輸出功率為零。而半片組件得益於兩部分電池片串組的布局,可確保在相同條件下,其輸出功率至少仍能保持原先的50%。這樣,光伏組件可以提供更高發電量。

另外,半片組件具有更低熱斑效應。半片組件採用串並聯相結合的電路設計,使得組件內部流過電池片的電流為常規整片組件的一半,當被鳥糞、樹葉等少量遮擋二極體不啟動時,半片組件熱斑溫度比整片組件平均低10℃~12℃,甚至更多。

半片與整片組件熱斑溫度對比

隆基樂葉副總裁呂俊表示,半片技術並非高深莫測,隆基不會一味追求所謂的黑科技,而是為客戶不斷提供最大價值,更高可靠性,更低成本的產品,半片+雙面PERC技術更好的契合了這一理念。

隨著應用領跑者和技術領跑者繼續推進,提高組件功率成為迫切需求,單晶PERC疊加半片技術將得到快速的應用和推廣。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半片已成標配 雙面、大尺寸、疊瓦等光伏組件技術逐漸成熟
    半片:具備爆發性增長的條件半片技術由於可提高封裝功率、降低熱斑、工作溫度低、減少遮擋時發電量損失、技術兼容及延伸性強、成本低廉等優勢,成為性價比極高的技術。賽拉弗產品戰略經理張朝陽表示,「2019-2021年將是半片組件成長最快速的時間。預計半片產能在2019年會達到40GW,而需求則是20-25GW,佔了約20%的市場。」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這些年我們國家在高精尖設備領域接連突破,我國的裝備製造業正在快速由大變強,這也是我對HIT技術路線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所在。P-perc方面目前隆基已經實現了82%的雙面率,這已經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了,但是由於其特殊的背面開槽的結構,未來再把雙面率做高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
  • HIT:單晶perc之後的下一個光伏電池新賽道?
    發表於:2018-05-21 09:35:26     作者:Solarwit治雨來源:SolarWit目前看來,HIT是最有競爭力的下一代光伏電池技術。這些年我們國家在高精尖設備領域接連突破,我國的裝備製造業正在快速由大變強,這也是我對HIT技術路線如此有信心的原因所在。
  • 產業報告 一文看懂中國光伏組件技術發展(雙面/MBB/半片/疊瓦/背板...
    產業報告 一文看懂中國光伏組件技術發展(雙面/MBB/半片/疊瓦/背板等)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來源:公眾號摩爾光伏)原標題:一文看懂中國光伏組件技術發展(雙面/MBB/半片/疊瓦/背板等)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 淺析p型PERC雙面雙玻光伏組件PID現象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通過在「雙85」測試條件下對光伏組件分別施加±1500 V電壓, 分析p型PERC雙面雙玻光伏組件的PID現象, 發現p型PERC雙面雙玻光伏組件在負偏壓下更易發生PID現象, 且背面PID現象較嚴重。
  • 雙面光伏組件獲美國25%關稅豁免!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哪些突破...
    其產品採用億晶光電自主研發最新技術,融合行業前沿PERC雙面、半片、SE和雙玻組件技術,實現了「四術一體」。8)賽拉弗2017年,賽拉弗依託其成熟的疊瓦技術優勢結合雙面電池片,適時推出了日食雙面高效組件。雙面雙玻組件的正反兩面在接受光照後都可以發電,背面的發電效率依據安裝現場的地面反射率決定,綜合發電量最高可提升20%。
  • 透明背板VS超薄玻璃:雙面組件輕量化技術對標
    我們在提升發電量的同時,也要想辦法降低初始投資,避免在安裝施工環節造成組件損壞。」一位關注東南亞光伏市場的企業負責人表示,當地安裝工人普遍矮小瘦弱,難以單獨背負72片組件或雙玻組件,但如果採用60片組件,或兩人搬運一塊組件,勢必導致系統初始投資增加,這讓他頗為頭痛。隨著晶Swan雙面透明背板組件的發布,上述難題迎刃而解。
  • 光伏平價新動能:PERC雙面電池的正面效率突破24%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進入成熟期,矽片、電池、組件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經歷了技術更新迭代的洗禮。如何才能讓電池片的光電轉換效率進一步提高,成為各家光伏企業努力的方向。PERC、黑矽、Topcon、異質結、IBC等各種新技術紛紛登場,幾番廝殺過後,單晶雙面PERC技術脫穎而出,已成為光伏電站的標配之選。
  • 需求難尋 PERC組件價格下跌明顯
    這些組件使用了120個半電池,每個電池的尺寸為166x83mm,總尺寸為1,765x...http://guangfu.bjx.com.cn/news/20200611/1080387.shtml 2020-06-11 日前,日本電子品牌夏普(Sharp)推出了功率為320W的黑色單晶PERC半片光伏組件
  • 多晶矽片跌破1.5元,多晶遭受單晶降維打擊,多晶電池、組件仍持續...
    光伏新聞剛剛獲悉,有多晶矽片價格已經跌破1.5元/片,而多晶電池、組件價格仍持續下跌!單晶對多晶的打擊是降維打擊!一、多晶遭受單晶降維打擊光伏新聞預計,按照目前發展趨勢,遲早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矽料不要錢,多晶矽片也不具備性價比優勢;甚至多晶矽片不要錢,多晶也不具備性價比優勢。
  • 通威上調多晶電池片價格至0.62元/W,同時取消M2單晶perc電池片報價!
    8月25日晚間,電池片龍頭通威股份官網公示最新一期電池片價格,相對於上次8月10日的調價結果,今次主流的G1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與M6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保持不變,比較顯著的變化出現在多晶及單晶M2電池片上:多晶電池每瓦價格上漲了2分錢到0.62元/W,同時取消了M2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報價,符合市場的預期。
  • 淺談雙面組件的背面失配率
    2020-11-24 自19日起,對進口雙面光伏組件的201節關稅豁免已被廢除,這些組件現在將面臨20%的罰款,自2018年以來,幾乎所有進口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板都將面臨同樣的關稅
  • 深度| 疊片組件與HIT組件現狀總體分析
    三、疊片技術生產企業1、賽拉弗賽拉弗於2016年3月推出應用疊片技術的日食系列(Eclipse)組件。相同60片版型的組件可以達到320W以上。2018年5月25日,隆基樂葉宣布:經權威認證測試機構CGC測試,隆基樂葉研發的60尺寸型雙面疊片組件正面轉換效率達20.66%,突破世界紀錄,成為目前全球60尺寸型雙面疊片組件正面轉換效率最高紀錄保持者。2018年7月28日,愛康光電疊瓦組件生產線首件產品成功下線,命名為「鯤鵬」系列的疊瓦單晶組件。
  • 是什麼讓天合光能決心推出可以雙面發電的PERC雙核組件?
    自2015年開始,光伏行業對PERC技術的認同和熱度持續上升,很多小夥伴也經常向天天留言,諮詢PERC的相關問題。在這樣的趨勢下,天合光能為什麼會選擇研發「PERC雙核」組件呢?它在技術上又有哪些領先優勢?
  • 光伏組件市場變化及發展趨勢
    從路線圖的指標看,組件功率進一步提升,半片、雙面組件市佔比呈增長趨勢,組件生產成本持續下降。我們從中摘取4個關鍵指標的2019-2025年發展情況及趨勢如下:不同類型組件功率(60 片,全片)2019年,單晶電池組件普遍採用PERC技術,功率達到 320W,較 2018 年提高15W;常規多晶黑矽組件主要功率約為 285W;PERT/TOPCon 電池組件、異質結電池組件功率可達到 330W。
  • 2019全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分析
    年相比,2019年特殊組件出口總量從2.5GW擴增至18.5GW,半片出口從2.1GW增加至13GW,新增了MBB+HC組件技術出口2.4GW,疊瓦由0.3GW提升至1.6GW,2019年除了半片以外,其他組件技術出口佔比也提升,由此可見特殊組件的市場需求蓬勃且技術種類更多元。
  • 晶科能源:第一家量產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的公司
    錢晶表示,與雙面雙玻組件相比,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可以降低約3%的BOS成本自2018年以來,雙面技術在光伏行業一直備受關注。雙面組件的成本只比單面略高一些,卻可以獲得極具吸引力的背面增益。以中國為例,PV InfoLink報告稱,雙面組件的市佔率從2017年的2%增加到了2018年的10%,這得益於中國領跑者計劃對高效光伏技術的推動。在第一梯隊廠商中,晶科能源不是第一個生產雙面組件的光伏製造商,但卻是第一個將Swan透明背板雙面組件投入量產的公司。他們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麼?
  • 真實的「雙面組件」是什麼樣?
    通俗地講,兩面受光均可發電的晶體矽太陽電池就是雙面晶體矽太陽能電池,俗稱雙面電池。而採用不同於常規組件製備技術將雙面電池封裝而成的組件,則稱為雙面組件。雙面電池可採用N型和P型晶體矽材料製成,包括N型PERT電池、HJT電池、IBC電池,以及P型PERC雙面電池等。
  • 60片光伏組件等效功率最高達330W 「PERC雙核」領跑效率新高度
    60片光伏組件等效功率最高達330W 「PERC雙核」領跑效率新高度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60片單晶組件,1997年功率大約為160W左右,如今天合光能PERC雙核組件效率可高達330W」,天合光能全球銷售市場副總裁印榮方在2017年3月29日中國國際清潔能源博覽會新品發布會上如是說
  • 7月光伏單晶perc率先報漲!市場面:光伏需求下半年積極看好
    21.6%以上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5-0.85元/瓦,均價0.81元/瓦。21.7%以上雙面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5-0.83元/瓦,均價0.81元/瓦。21.9%以上158.75尺寸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8-0.84元/瓦,均價0.82元/瓦。21.9%以上166尺寸單晶perc主流價格在0.78-0.86元/瓦,均價0.84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