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抄家時才知曾祖是誰 為找政治出路投身文藝

2020-12-05 搜狐網

  極少有人知道80年前曾任過中華民國代總統的馮國璋,是今日相聲演員馮鞏的曾祖父。

  按說,昔日的大總統,與今日的馮鞏,不該再有什麼聯繫。然而,因政治的原因,這兩人不僅有聯繫,一度還曾是一種致命的聯繫。這種聯繫,讓馮鞏吃盡了苦頭,但也為他提供了難得的生活基礎。

  (一)

  當年的馮家,曾著實地輝煌過。但到馮鞏這一代,所能享受的,只是祖宗留在天津民主道58號的一套老宅了。

  這座小樓,是當年馮國璋曾居住過的私宅。馮鞏,童年時代就在這座小樓裡長大。那時,這座小樓充滿笑語歡聲。馮鞏最小、嘴甜,父母和兄姐們都非常溺愛他。馮鞏無憂無慮,是這座小樓裡的「皇帝」。因特別受寵,也就特愛撒嬌。據說,馮鞏七歲時,還吵鬧著尋找媽媽的奶頭;十歲時,離開媽媽還不能睡覺。

  「文革」中,掃蕩「殘渣餘孽」的風暴,野蠻地衝擊了這座小樓。歷史上,馮國璋曾依附於袁世凱,替清廷鎮壓過山東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時,馮國璋又作為清廷和袁世凱所委派的先鋒,攻打過革命武裝;「二次革命」期間,馮國璋鎮壓過南方的進步力量。雖然時光已過半個多世紀,但人們當時頭腦發熱發昏,不能正確地對待歷史,正確地分析一個歷史人物,仍把這些「陳年舊帳」粗暴地強加在馮家第三、第四代人的頭上。在一片「打倒反動軍閥的孝子賢孫!」的口號聲中,馮家被抄、被砸,馮家人被掛上大牌子遊街。

  馮鞏真正地認識世界,是從這一時刻開始的,直到這時,他才第一次聽說了自己還有一位那樣的曾祖父。在他那朦朧的意識中,曾祖父無疑是一顆「災星」。保姆被攆走了;他親眼看著哥哥姐姐們如何離開了家;父母遊街挨鬥的場面,嚇得他渾身顫抖;他不敢出屋,走出家門,街上的孩子們都敢揍他,稍不留神,便會有一個不知何處飛來的西紅柿狠狠砸在他的頭上。馮家被攆出了那座小樓,被趕到大昌興胡同的一個大雜院裡,住進一間僅有12平方米、連窗戶玻璃都沒有的小屋。

  這個大雜院,是個典型的「貧民窟」,30戶人家擠在一起,沒有一間不漏的屋,沒有一塊平坦的地,住的全是靠賣苦力掙錢的人們。不過,這裡的人們,善良樸實,不像外面的人那樣欺負馮家。

  那時,馮家的日子過得很苦。馮鞏的父親工資停發了,被遣送回原籍勞動改造。全家八口人的花消,全靠馮鞏母親79.50元的工資。就是這點錢,每月要給馮鞏的父親寄20元,要扣除房租15元,還要接濟遠在內蒙古和甘肅下鄉的三個兒女,以及癱瘓的七叔。為省錢,馮鞏到菜市撿過菜幫兒,到工廠的廢土堆上撿過煤核兒。但是,馮鞏卻過得挺快活,因為這裡少有歧視,有著可供馮鞏充分發揮的自由和天地。

  (二)

  在馮家,對馮鞏影響最深的,不是他的父親,而是他那當中學教師的母親。其母名叫劉益素,這位昔日「京東第一家」的劉家大小姐,早年畢業輔仁大學數學系的高才生,在如此艱難的逆境中,竟能連年被教育系統評為優秀教師。用馮鞏的話說:「就因母親工作上極其能幹,馮家才避免了全家被下放農村的危險。否則,我也就不可能走上文藝這條路了。」

  馮家歷史上無人幹過文藝工作。對馮鞏來說,幹文藝與其說是愛好,不如說是為了尋找一條政治出路。在那特殊年代裡,像馮鞏這樣的小人物,要想出人頭地,要想增強自身的「革命色彩」,最好的方法莫過於能夠進入「無產階級革命文藝宣傳隊」。

  馮鞏不漂亮,但具有一種獨特的表演才能。九歲時,他就在一個全是由孩子們組成的宣傳隊當骨幹。

  進學校後,馮鞏開始學樣板戲。他拜了一位琴師,不到三個月,便能用京胡像模像樣地拉出幾段曲子了。他偷著賣掉祖傳的一個大鐵爐,換來一把胡琴。這把胡琴,使他成為宣傳隊裡不可缺少的人物。後來,馬季、唐傑忠合說的相聲《友誼頌》出臺,這是「文革」開始後出現的第一個新相聲,轟動了文藝界。校宣傳隊老師要排演這個節目,選演員時,挑來挑去選中了身材瘦長、口齒伶俐的馮鞏。馮鞏接受了這個任務,不想從此就開始走向相聲藝術的大門。

  那時,馮鞏若是一個「根紅苗壯」的學生,他的藝術之路或許會很平坦,但他是馮國璋的曾孫子,於是就有了強大的政治阻力。

  馬季、唐傑忠聽說天津有兩個學生能說他們的《友誼頌》,特從北京趕到天津,戴著大口罩,親自看他們的表演。事後,馬季非常高興,不僅要收馮鞏為徒,還要把馮鞏帶走。可惜馮鞏難過政審關。

  馮鞏清楚,要改變自己的政治命運,唯一的出路就是參軍入伍。因此,他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參軍。

  機會來了,瀋陽軍區某基建工程兵宣傳隊派人找到馮鞏,說:「只要你們願意,什麼都可以解決,一到部隊就讓你們穿上軍裝。」馮鞏豁出去了,當時他任鉗工的工廠領導堅決不答應,他和另一同事劉偉卻悄悄上了火車,不顧一切地去了部隊。

  部隊在東北一個蠻荒之地。馮鞏、劉偉作為文藝兵進部隊,花名冊上卻沒有他們的名字。他們當了兩年的「黑兵」,入伍的問題仍然難以解決,最後又不得不退回天津。工廠裡,一張大字報貼在牆上:馮鞏、劉偉二人目無組織紀律,擅離職守,曠工達一年多,經研究決定予以自動離職處理。鑑於兩人已一年多未參加團組織活動,作自動離團論處……

  面對無數次挫折,若換另一個人,意志恐怕早已消沉了,馮鞏卻不然。他從母親身上看到學習的榜樣,母親的出身也不好,況且又是馮國璋的孫媳婦,但母親憑自己的奮鬥,不僅成為優秀教師,還被評為勞模。因此他在相聲這一藝術領域裡,拼命地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一副獨具特色的工夫。

  馮家的大總統給馮鞏留下了政治災難,也留下了可供馮鞏磨鍊意志和性格的好機會。如今,馮鞏朋友遍天下,人們都說馮鞏脾氣好,為人和藹,總是一副謙虛模樣。馮鞏卻說:「咱哪是謙虛呀,這是形成習慣了。是人都比咱強,人家能跟咱平等地說話辦事,咱就感激不盡了,還敢跟人家擺譜?說出來不怕您笑話,我覺得我最適合給別人當秘書,因為我從小就是看著別人的臉色長大的,專會觀察別人的臉色。到現在,已成習慣了,不好改了。」馮鞏的話中,不無調侃的意味,但幾十年的磨難,確實養成了他謙虛好學和百折不撓的優秀品格。而這些良好品格,使他在藝術創作、為人處世上都獲益匪淺。

(責任編輯:UN058)

相關焦點

  • 太爺是總統,爺爺是商業大鱷,馮鞏的成名路:沒沾祖上一點兒光
    馮國璋雖然心底希望黎元洪出山復職,但還是啟程去了總統府,他渴望一個封建腐朽的國家有新的出路,實現共和體制。馮國璋的愛財是出了名的,到了總統府看到池塘裡的鯉魚可以賣個高價,於是就找人把魚賣了,以至於成為一個留在歷史上的笑話。
  • 牛群事業大火時去當縣長,後又灰溜溜回到娛樂圈,磕頭感謝馮鞏
    毫無疑問,牛群就是屬於後者,他在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時急流勇退,退到了一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圈子。牛群有自己的抱負,也想造福一方百姓,他擔任蒙城縣縣長時,也是盡心盡力,全力推動當地的發展。但任何事情都沒有那麼簡單,更別說是管理一方的大事了。
  • 他曾是馮鞏的最佳搭檔,正紅時卻去當縣長,結果卻害慘了自己!
    有些吃瓜群眾就好奇,為何馮鞏從一個相聲演員轉行成了小品演員?其實這一切都要從馮鞏老師的搭檔牛群說起。 馮鞏和牛群都是相聲泰鬥馬季的弟子,兩個人多次參加春節晚會,為大家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
  • 連續32年上春晚,馮鞏為何今年缺席?
    在央視《一年又一年》節目中,已經在天津家中的馮鞏說,「我三十多年沒回家好好過春節。我的哥哥姐姐嫂子們都馬上年過古稀了,能跟他們踏踏實實吃頓團圓飯,說句心裡話,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的年夜飯很豐盛,都是我兒時的記憶。」
  • 馮鞏將登北京臺春晚 大年初一花式懟「老賴」
    記者獲悉,今年馮鞏將登上北京臺春晚,表演一個有關「老賴」的節目。馮鞏 北京衛視供圖作為春晚的「老面孔」,馮鞏那句「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啦!」深入人心。多年來,馮鞏與不同搭檔為大家帶來了眾多歡樂,他本人亦在表演風格、表演形式上不斷隨時代發展而改變,不變的是他始終如一的幽默風趣和專業態度。
  • 連上春晚32年,牛群磕頭,38年結婚紀念日,63歲馮鞏又「出了事」
    據說,小時候的馮鞏,就已經在文藝方面表現出了特長。不僅學習過京胡、板胡等樂器,還被選拔進了宣傳隊。在宣傳隊裡,馮鞏不僅遇到了走入相聲界的契機,還認識了以後相伴一生的愛人。2、初二那年,老師讓馮鞏參加天津市文藝匯演。而馮鞏與同學商量,最後就打算模仿表演馬季、唐傑忠的《友誼頌》。結果沒想到,口齒伶俐的馮鞏,在匯演舞臺上好評如潮。
  • 牛群3度棄搭檔馮鞏,51歲做縣長,58歲妻離子散,71歲卻為哥洗腳
    提到牛群可能有些人一時想不起他是誰,但提到馮鞏大家都在熟悉不過,牛群是馮鞏早年的搭檔,兩人可謂是紅極一時,可牛群太能折騰了,這個組合才散了。牛群,1949年出生於天津,祖籍在山東昌邑,父親本姓齊,因參加革命後改名牛達,於是牛群的姓氏與兩個哥哥是不同的。
  • 20年前,牛群為什麼就算「妻離子散」,也要離開馮鞏去當縣長?
    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總是會看到一些熟悉的老面孔,就說趙本山和宋丹丹這一對黃金搭檔,在春晚的舞臺上為大家表演小品,陪伴大家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節。他們表演的小品,時至今日,依舊讓人流連忘返,印象深刻,正是有了他們的默契的合作,才有了經典作品的呈現。
  • 郭德綱為馮鞏新片打call,他對馮鞏的稱呼挺講究
    這部喜劇片薈萃了馮鞏、嶽雲鵬、賈玲、牛莉、白凱南、潘斌龍、方清平、張小斐、梁天等喜劇明星,另外還有劉昊然等流量明星。在這群明星陣容中,嶽雲鵬顯得比較特別。因為嶽雲鵬是郭德綱的弟子,而馮鞏之前一直被網上傳聞與郭德綱不和。事實上,馮鞏與郭德綱並沒有任何不和,所謂的「不和」也都是個別網友和媒體的斷章取義,以訛傳訛。因為馮鞏與郭德綱從來沒有合影,也從來沒有同臺過。
  • 與姜昆關係緊張,與馮鞏關係如何?郭德綱近日參加節目首次吐真言
    坊間對他和姜昆之間的關係猜測最多,而他和同為天津相聲演員的馮鞏關係究竟如何,一直沒有可供參考的消息顯現出來。而從近日《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的錄製現場能夠看出,郭德綱和馮鞏這兩位天津老鄉平時還是有一些交往,關係可以說還相當不錯,只是從來沒有對外界表現出來而已。
  • 賈玲:在北京最難的時候,恩師馮鞏給吃喝管住!
    賈玲能走到今天要感謝恩師馮鞏,馮鞏是賈玲的老師,從開始學喜劇表演開始,馮鞏就對賈玲非常的照顧。賈玲曾在上《非常靜距離》時說過,畢業以後,家裡不同意她留在北京,在老家給她找了一個公務員的工作,但是賈玲還是想從事相聲表演。那時候,賈玲就給馮鞏老師打了一個電話,賈玲說:「我那時候跟他接觸很少,第一次除了上課以外的事情找他。」
  • Steam沙盒遊戲排行榜,在《方舟生存進化》被抄家後果很嚴重
    相信各位玩過沙盒遊戲的玩家都知道,在沙盒遊戲中被其他玩家抄家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一旦這件事真的發生了,從頭再玩這款遊戲都是有可能的事情。最近就有一位《方舟:生存進化》主播在遊戲中慘遭老外抄家,他的下場就非常的悲催,直接讓他產生了想要從頭再玩這款遊戲的想法,這足以說明在《方舟:生存進化》中被抄家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其實面對老外的抄家主播早有主播,主播先是在家裡放上了一隻南方巨獸龍和一隻裝備了泰克鞍具的霸王龍,這兩種恐龍在《方舟:生存進化》中都是一等一的強者,誰要是有這兩隻恐龍誰就能在《方舟:生存進化》中橫著走。
  • 馮鞏再有新職務
    馮鞏,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藝術總監,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理論研究與學習委員會主任王紅出席會議並講話,民革中央副主席、理論研究與學習委員會主任馮鞏出席會議並宣讀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該信息顯示,民革中央副主席馮鞏已兼任民革十三屆中央理論研究與學習委員會主任。據公開資料,為人熟知的曲藝演員馮鞏,1957年12月生,天津人,2000年11月加入民革,200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級演員。
  • 211畢業找工作都難,那普通師範生出路在哪裡?聽聽學長的看法
    而只有那些分數特別高的,才有機會進入985,211大學學習,剩餘就只能選擇一本,二本,在我國,名校和普通大學之間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復讀生越來越多。那是不是二本生就沒有出路了呢?身在好的學校,周圍是良師益友,學習環境濃厚,教學資源充足等等,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內在的東西,而那些企業恰恰很看重的就是這些品質。
  • 牛群當縣長都是為馮鞏?
    牛群當縣長都是為馮鞏2003年03月22日11:19:00 四川新聞網    昨日的糖酒會參展商家中,出現了一位熟臉孔:安徽蒙城副縣長牛群再度來到糖酒會,為該縣的牛肉產品找買主。牛群昨日還大方地向記者透露:「因為超越不了馮鞏,我就開闢其他領域。」
  • 郭德綱寫作品諷刺馮鞏,馮鞏回應記者一句話,這次郭德綱很汗顏
    如果票選春晚觀眾最喜歡的相聲演員,儘管馮鞏已經多年不在春晚說相聲了,他和牛群肯定會當選,馮鞏早期和牛群合作的相聲確實十分受到觀眾們的歡迎。可能在當時創作作品的時候郭德綱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會上春晚,這段作品的最大亮點就是這句「觀眾朋友們,我想死你們了」,因為這是馮鞏的金字招牌,每年登臺表演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而且多年都沒變化,這次被郭德綱狠狠諷刺了一把。換成別的相聲演員遭到郭德綱這樣的諷刺估計早就憤怒的找媒體回罵郭德綱了。
  • 曲協大佬馮鞏居然也栽了
    馮鞏的童年時光相對慘澹,曾祖父是民國時赫赫有名的大總統,他的童年應當很幸福才是,卻在很小時和家人一起被趕出這對年幼的馮鞏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沒落的家族帶來的窘迫使他從小立志要出人頭地,所以發奮讀書,考上了不錯的學府。在畢業走向社會時,他和很多人一樣都感到迷茫,後來他遇到了對他影響很大的恩師馬季,馬季是相聲界佔有重要地位的相聲傳人,在馬季的帶領下,馮鞏開始學習相聲表演藝術,在馬季的優秀栽培加上馮鞏的天資下,馮鞏達到了出師水平,這讓馬季倍感欣慰,認為自己沒有看錯人才。
  • 原來他當起了文藝志願者
    原來他當起了文藝志願者 牛群是最早的春晚明星,從春晚「釘子戶」「春晚常客」到備受關注的蒙城副縣長,始終被媒體關注報導。在結束掛職鍛鍊後,牛群又回到演藝圈。2006年,主演電影《網絡少年》。2007年春晚,他和趙本山、宋丹丹表演了小品《策劃》,扮演牛策劃。同年,還在搭檔馮鞏自導自演的喜劇電影《別拿自己不當幹部》中飾演廠長一角。2009年11月4日起,主持《牛群冒號》。
  • 2020年一個旅遊從業者的200天:誰不是一邊找出路,一邊在咬牙堅持!
    從事旅遊行業近10年的大喵,形容今年以來走過的日子,像是做了一場夢,雖然舉步維艱,「但誰又不是一邊找出路,一邊在咬牙堅持!既然是既定的現實,不如放開膀子拼一下,說不定也能闖出一條新的路子。」他們中有的繼續堅守在崗位上,有的做起了直播,有的投身於保險事業……重新理解自己的這份職業,看到正在發生或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更加積極地擁抱這種變化,時刻準備,隨時出發,是他們今年以來學到的「一課」。他們說自己並未失業,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過好自己的日子,繼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等待一切復甦的那一刻。
  • 離開馮鞏後的牛群,為何家庭事業都不順,他經歷了什麼?
    說到圈內著名的相聲大師,可少不了大家對馮鞏的讚揚。在許多80、90後觀眾的記憶中,他是春晚必不可少的常客,和當年獲封"小品巨星"的黃宏是都曾是一代人的青春回憶。當年馮鞏張口就來的相聲喜劇天賦,給大家帶來了多少歡聲笑語,其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是和搭檔的默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