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如何保護家人電腦?試試DNS防惡意彈窗、網站

2020-12-01 ITBear科技資訊

  作為一名IT人,每年回家都需要看看老家那臺電腦。在不懂IT知識的用戶手中,電腦往往會出各種狀況——訪問下載站,可能會強制勾選安裝流氓軟體全家桶,瀏覽器頁面也可能被惡意彈窗覆蓋,一不小心就可能誤點帶毒網站。而且,一些大站會使用蜘蛛等手段爬取用戶的cookies來做推廣,熟悉的「搜什麼就推薦什麼」操作就這樣出現,嚴重危害用戶隱私。有什麼方法能夠治標也治本,讓老家的上網環境更安全呢?

  根據思科的報告,91.3%的惡意軟體,都是通過DNS協議來傳播。與其感染之後查殺,不如從惡意軟體的必經之路上進行下手,防患於未然。防護個人電腦,得從DNS抓起。

  以國內速度較快、安全性也很好的OneDNS。(攔截版117.50.11.11 52.80.66.66)為例,讓我們來看看一款安全DNS能夠做到哪些防護工作:

  首先是過濾惡意彈窗。這是OneDNS主打的一大功能特點,屏蔽類似「澳門真人娛樂場所」等惡意彈窗,防止誤點導致的惡意軟體感染、帳號被盜等狀況。

  使用OneDNS前,頁面上方的廣告。

  使用OneDNS後,全屏截取上的畫面。有害廣告不見了。

  其次,OneDNS能夠攔截帶木馬的惡意網站,從此讓電腦告別病毒、木馬,不被勒索和用來挖礦,還可以將「全家桶」高速下載站一併攔截,防止捆綁下載。

  第三,OneDNS還能把一些惡意的cookies和蜘蛛攔住,不暴露家人的搜索記錄,更好地保護家人的隱私安全。

  最後,OneDNS還能防止劫持DNS解析結果,對上網安全性和體驗達成兼顧。

  目前,OneDNS個人產品有純淨版和攔截版兩個版本,對於很少接觸IT的用戶來說,攔截版更適合他們。比較簡單有效的配置方式是用路由器配置OneDNS,所有的聯網電子設備就都在安全DNS服務的防護之下了。感興趣的讀者不妨查閱https://www.onedns.net/了解更多OneDNS的個人版和企業版信息。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焦點

  • 電腦打不開網頁怎麼辦?快看看是不是dns配置錯誤!
    有時,當我們打開電腦並準備上網時,會遇到打不開網頁的情況。如果不是網絡問題,那麼dns配置錯誤通常是導致網頁打不開的原因。此時,如果要恢復正常上網,應該修復配置錯誤的dns。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修復dns配置吧。
  • DNSChanger肆虐全球 400萬臺電腦被感染
    (中國軟體網訊)在不到幾小時時間內,多達30萬臺電腦和Mac將無法上網,除非用戶立即清除其機器上的惡意軟體。根據打擊DNSChanger安全專家小組表示,截至7月2日,仍然有25萬到30萬臺電腦受到感染。
  • DNSChanger導致斷網 企業面臨嚴重困擾
    當您在自己的網頁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一個域名時,您的電腦會與DNS伺服器聯繫,確定該網站的IP位址。然後,您的電腦將利用這個IP位址來定位和聯接該網站。DNS伺服器由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SP)來運行,已經列入在您的電腦的網絡配置中。
  • 只需2步,徹底關閉電腦裡的彈窗廣告,建議收藏!
    常用電腦的朋友,是不是對那些彈窗廣告深惡痛絕,但是卻又拿它沒辦法。總是上一秒刪除,下一秒就又出現?教授今天教大家5種關閉彈窗廣告的方法,快來根據步驟實際操作起來吧(全文乾貨)。1 卸載無用軟體電腦上的彈窗廣告,都是隨著軟體而生成的。
  • DNSChanger受害人將於下周一起不能正常訪問網際網路
    屆時,那些被惡意軟體感染的用戶將完全地不能訪問網際網路。因此,FBI建議這些用戶在伺服器被關之前,去dnschanger.eu或者dns-ok.us網站查看FBI列出的IP位址,檢查下他們的電腦或者路由器是否屬於其中一個。
  • 彈窗廣告關不掉?這4種方法永久關閉電腦彈窗廣告!
    經常用電腦的朋友肯定都遇到過這種情況,當你剛打開電腦, 準備打開遊戲或辦公時,屏幕右下方突然唰唰唰彈出來一堆小廣告,它們迫不及待地對你招手,挑戰著你電腦的運行速度。
  • 電腦裡的彈窗廣告,真是太煩人了,怎麼永久關閉它們?
    一開電腦都是廣告,請問怎麼永久關閉?電腦上的一些彈窗廣告確實非常讓人頭痛,誰不想要一個乾淨的電腦系統,安安靜靜地辦公上網。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禁止這些廣告呢?辦法當然是有的。 一、internet 選項設置。 windows系統就自帶有彈窗限制功能。
  • 想訪問A網站卻被強制打開B網站,上網被劫持怎麼辦?
    第三類則是明目張胆的惡意軟體或電腦木馬病毒所為。通過對瀏覽器發起惡性攻擊、潛入惡意插件,或利用木馬病毒侵入電腦導致系統混亂,也能輕而易舉地篡改主頁。在技術專家眼中,包括「瀏覽器主頁劫持」的網際網路技術霸凌行為不在少數。
  • 如何預防惡意軟體的攻擊?10項防禦措施來幫您!
    在上一篇我們已經了解了最常見的十大惡意軟體類型,那麼針對如此複雜多樣的惡意軟體攻擊,該採取什麼措施保護自己免受惡意軟體的威脅呢?安裝防病毒軟體和防惡意軟體工具在終端設備上安裝使用防病毒,防惡意軟體的的軟體工具,提前做好防禦工作。6. 使用數字證書保護您的網站和電子郵件數字證書可以通過身份認證和加密功能提供安全性。
  • 央視315曝光惡意推廣扣費APP 騰訊手機管家已精準查殺
    ,會導致手機被惡意扣費。(圖:央視315曝光惡意推廣和惡意扣費軟體)(圖:央視315曝光惡意推廣和惡意扣費軟體)對此,騰訊手機管家安全專家陸兆華表示,惡意廣告插件已經成為推廣APP的重要手段,也被許多惡意程序開發者利用。一旦用戶點擊插件,就會誘導用戶下載其他應用,並私自發送簡訊實施惡意扣費。目前,騰訊手機管家已經支持對各類惡意應用、惡意插件的精準查殺。
  • 訪問A網站卻被強制打開B網站 上網被劫持怎麼辦?
    第三類則是明目張胆的惡意軟體或電腦木馬病毒所為。通過對瀏覽器發起惡性攻擊、潛入惡意插件,或利用木馬病毒侵入電腦導致系統混亂,也能輕而易舉地篡改主頁。  在技術專家眼中,包括「瀏覽器主頁劫持」的網際網路技術霸凌行為不在少數。
  • Cloudopt AdBlocker 發布基於機器學習的隱私保護瀏覽器擴展
    Cloudopt AdBlocker 是一個強大的瀏覽器擴展,能夠實時保護您的安全、防止隱私追蹤、攔截釣魚網站,過濾橫幅廣告、彈窗廣告以及惡意廣告。
  • 外媒曝光Agent Smith惡意病毒,已有2500萬安卓設備被感染-科技創新...
    據悉,Agent Smith惡意軟體通常潛伏在第三方應用程式商店,並偽裝成Google Updater、Google Update for U或com.google.vending等實用工具,通過分發惡意廣告獲取利潤。
  • 蘋果筆記本電腦防藍光貼膜,保護視力緩解眼睛疲勞
    所以,要想好好保護眼睛,擁有一個抗藍光的保護膜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貼上鋼化膜之後的筆記本電腦,也擁有一定的防刮花磕碰保障,讓我們使用更加安心。今天就結合蘋果筆記本電腦,給大家推薦幾款實用的抗藍光鋼化膜,保護視力緩解眼睛疲勞,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款式吧。
  • FBI稱57萬臺電腦染新型病毒DNSChanger 或致7月後無法上網
    美國媒體昨日報導稱,國際黑客設計的大型在線廣告騙局使得全球大約有57萬臺電腦感染病毒DNSChanger,而很多被感染用戶對此並不知情,被感染用戶可能遍布全球。
  • 黑客通過惡意軟體繞過DNS檢測,或引發倫理災難
    在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一篇題為《網絡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學中的遠程DNA注入威脅》的研究論文記錄了如何使用惡意軟體破壞生物學家的計算機,以替換DNA測序中的子字符串。 攻擊者可以利用《合成雙鏈DNA和統一的篩選協議v2.0系統供應商的篩選框架指南》的漏洞繞過協議,從而開展攻擊。
  • 如何在Windows10關閉Microsoft Defender防病毒實時保護警報提示
    我們大家在使用Windows10系統時,默認情況下,Microsoft Defender防病毒實時保護程序會對惡意文件進行警告提示。但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能並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消息提示。那麼,我們該如何關閉呢?接下來,小編就來演示一下具體的操作步驟。
  • 如何保護單位電腦文件安全
    怎麼保護單位電腦文件安全呢?由於企事業單位的電腦中可能保存有重要、機密的文件資料,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電腦中的文件進行保護,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禁止外來U盤讀取操作實現對區域網電腦文件的安全保護。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通過禁用U盤實現電腦文件保護的具體方法。
  • 只允許打開指定網站 允許訪問一個網站的方法
    在企業區域網中,有時候處於規範員工上網行為、保護網絡安全的目的,需要控制員工隨意上網、瀏覽網頁的行為。很多單位還會設置只讓員工訪問特定網址、只允許打開指定網站、只允許訪問一個網站等設置,如何實現呢?此外,大勢至電腦數據防洩漏軟體還集成了區域網網址訪問控制,可以禁止訪問某個網址、禁止打開某些網站,同時還可以實現允許打開指定網站、只允許指定的網站訪問、只允許訪問一個網站等,從而可以在公司區域網中實現只讓員工打開與工作相關的某些網站,而禁止員工隨意打開網站的行為,從而規範了員工網址瀏覽的行為,保護了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