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架飛機,墜毀在荒無人煙的雪山山頂,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你覺得他們能堅持幾天?
5天?10天?15天?
都不對,是72天。
所長今天給大家講一個超超超超傳奇的故事——1972年的安第斯事件。
45人歷經墜機、極寒、暴曬、飢餓、雪崩,最終,靠著吃同伴的屍體苟活的16人奇蹟生還。
他們是人性泯滅的食人魔,還是極限求生的大英雄,相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心裡會有一個答案。
10月13日 烏拉圭
1972年10月,烏拉圭的一支橄欖球隊接到了來自智利的邀請, 邀請他們去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打比賽。
烏拉圭租了一架飛機送球員們去智利,隊員們是20左右的小夥子,大多是第一次坐飛機,又興奮又開心。
該飛機能容納45人,除了5名機組人員,還能容納40名乘客,球隊有30人,於是球隊隊長對隊員們說
「帶上你們的親朋好友吧,就當是送給他們的禮物。」
(球隊搭乘的FH-227客機)
70年代坐飛機還是件新鮮事,更何況還能去智利度過一個快樂的假期,於是10個名額很快被搶光。
其中,球員帕拉多爭取到了兩個名額,他帶上了自己的媽媽和妹妹,想和最親的家人去體驗異國風情,過一個悠閒地假期。
(右 帕拉多)
沒想到,媽媽和妹妹踏上的卻是一條亡命之路。
10月14日 安第斯山脈
目的地聖地牙哥距離起點只有1300公裡,只要跨越安第斯山脈就能順利到達。
但就在飛機距離安第斯山脈只有100裡時,風暴乍起,飛機被迫在阿根廷緊急降落。
這次迫降非常順利,球員和家屬們就順勢在阿根廷吃吃喝喝,休整了一天。
(帕拉多和其母親、妹妹)
次日天氣好轉,機長決定中午起飛,這時,當地居民勸告機長
「如果中午起飛,正好下午飛到安第斯山脈,那時會遭遇強上升氣流,可能比較危險。」
但機長曾29次開飛機穿越安第斯山脈,他自恃經驗豐富,並沒放在心上,仍舊決定中午起飛。
臨行前,機長還對副機長提過一嘴
「這架飛機動力很一般,尤其是飛過高山的時候」
14日下午,當飛機飛到安第斯山脈時,果然遭遇了強烈的上升氣流,但機長不以為意,展開一頓熟練的飛行操作。
可怕的事發生了,一頓猛如虎的操作過後,飛機飛入了厚重的雲層,能見度降為0。
警報橫貫耳邊,機長知道,完了。
機身劇烈顛簸,偏離航線,即將撞上山峰,機長迅速把飛機向上拉,這時,臨行前他的抱怨猶在耳畔
「這架飛機動力很一般,尤其是飛過高山的時候」
更何況,這是一架滿載的飛機。飛機尾部撞到山峰,機尾的5人當場斃命。
此時,倖存40人。
機身主體在受到猛烈撞擊後,以每小時350公裡的速度沿雪山滑坡向下,在急速滑行了幾千米後,卡在一個山谷。
在猛烈撞擊和極速滑行中,有7人當場死亡。
此時,倖存33人。
機長首當其衝,當場殞命,副駕駛身負重傷,奄奄一息,哀求一名乘客找到手槍殺了他,被拒後失血而亡。
(電影《天劫餘生》)
還記得爭取到兩個名額的帕拉多嗎,小帕的母親當場死亡,18歲的妹妹身受重傷,氣若遊絲。
飛機嚴重損毀,通訊設備也成了一堆零碎。
(失事現場照片)
更可怕的是,他們身處的山谷,零下20多度,海拔4500米,他們還要忍受太陽的暴曬。
真·行到水窮處
當晚,他們就面臨著第一個考驗
寒冷
到了夜間,氣溫降至零下30度。
倖存者們把所有衣物拿出來,能穿的都穿上,躲在殘餘的機艙裡。
又把所有的行李箱和屍體都堆起來擋風,把飛機座位的布套拆下來縫成一張大被子禦寒。
大家抱在一起瑟縮著相互取暖,他們燒掉了所有能燒的東西,7500美元因此付之一炬。
為了抵禦嚴寒,能做的都做了,但次日一覺醒來,他們之中有5人活活凍死了。
此時,剩餘28人。
與此同時,智利方沒有接到球隊,猜測是飛機失事,於是聯合阿根廷、烏拉圭,三國共派出十餘架直升機進行搜救。
無奈山脈的覆蓋面實在太廣了,況且白色的飛機掉在白色的雪堆裡,真就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10月23日,飛機失事的第9天,又有一人死於嚴寒。
此時,剩餘27人。
但這27人仍舊滿懷希望的等待著救援,因為他們修好了飛機上的一臺廣播,聽到了搜救的新聞。
而搜救隊在搜救了10天後,官方認為即便有人倖存,也不可能存活至今,宣布放棄救援。
倖存的27人聽到這個消息,唯一的信念也破滅了。
他們明明活著,卻被宣告死亡。
隨恐懼而來的,是第二個挑戰
飢餓
他們的食物本就不多,如今更是彈盡糧絕。
無奈之下,他們開始啃食行李箱上的牛皮,牛皮吃完了就吃座位裡的稻草。
終於,牛皮和稻草也被這27人吃個乾淨,他們意識到,山窮水盡,要想活命,吃人肉是唯一的選擇。
剩下的27人聚在一起,他們認為
「讓我們活下來,是上帝的旨意,因此我們必須活下去,而活下去必須吃人肉,但這是上帝的選擇,我們必須遵守。」
一開始有人強烈反對,但也在聽到「上帝的旨意」後默認了計劃。
這27人圍成圈,手拉著手共同許下誓言
「假如我死去,我授權你們可以吃掉我。」
(真實影像 右下角為屍骨)
但死去的都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朝夕相處的隊友,他們猶豫再三,怎麼也下不去嘴。
最終有人提議,先吃機長,畢竟機長是陌生人。
他們用飛機玻璃把機長的肉切成片狀,然後曬成肉乾。
很快,他們吃掉了機長,馬上又吃掉了副駕駛員。
但2具屍體對27個大小夥子而言還是太少,他們還是向其他屍體下手了。
為了良心上過得去,他們會避開自己的家屬和好友,就這樣,靠著吃人肉和內臟,他們的生命得以存續。
這時,第三個危機悄悄到來
雪崩
10月29日,一場雪崩席捲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殘破機身,8人當場死亡。
此時,倖存19人。
(紀錄片《安第斯空難求生記》)
11月15日,雪崩後的第17天,天氣愈加寒冷,又有3人被凍死。
此時,倖存16人。
(真實影像)
細心的寶貝可能會記得,所長在開頭講的「最終16人生還」
沒錯,就是這16個人,隨著天氣愈加寒冷,他們決定展開自救。
他們想起失事前機長的播報「飛機已飛過庫裡克」,推測飛機離庫裡克不遠,挑出了身體最好的三人,給他們穿上最保暖的衣服,備上一些人肉乾。
由這隻敢死隊走到庫裡克尋求救援,再回來救他們。敢死隊向著反方向行進,走進了一望無際的雪海。
他們帶的人肉乾只能維持三天,等待他們的卻是萬裡無涯的雪海,可以說,他們的任務幾乎等同於自殺。
水窮之處待雲起,他們走了幾小時,就幸運的發現了機尾,機尾有一些行李、食物、還有五具屍體。
他們在吃了少量食物後,就馬上回去找到另外的13個人,敢死隊在短暫的休整後,繼續上路。
終於,出現了轉機。
逃出生天
12月20日,飛機失事後的第69天,敢死隊終於翻過雪山,來到河谷。
經歷高原反應、嚴重脫水、骨折的三個人栽倒在地上,氣若遊絲,一個路過的牧羊人發現了他們,把他們帶回了村莊,並報了警。
12月23日,飛機失事的第72天,儘管筋疲力盡,小帕還是帶著智利軍方來到安第斯山脈尋找倖存者,在他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剩下的13人。
(倖存者真實照片)
救援隊拍下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救援隊向全世界公布了這一消息,但大家感到慶幸的同時非常疑惑
「沒有足夠食物,他們是如何堅持72天的呢?」
終於有一人經受不住良心的譴責,坦白自己是靠吃同伴屍體才活下來的。
消息甫出,輿論譁然。
媒體一改論調,抨擊這16人喪失人性,蠶食同伴,不應繼續活在世上。
這一切,這16個人都默默承受了。
劫後餘生
在徵得遇難者家屬的同意後,他們的屍體被埋在了安第斯山脈。
每年夏天積雪融化時,這16人就會騎著馬相約在失事地點見面,為死去的同伴獻花,感激他們的犧牲。
每年的12月12日,生還者們都會聚會,為死去的同伴祈禱。
時至今日,仍不乏有人指責他們喪失道德, 但所長認為,他們在前期只有少量啤酒和巧克力的情況下,存活10天之久,顯然是在有秩序、有規劃的分配食物,且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爭執,沒有違規,大家團結一致,這恰恰是人性的光輝一面。
(倖存者羅伯託)
廣為詬病的蠶食同伴,也是在同伴死亡後的行為,即便是後期山窮水盡時,他們也沒有因此讓任何一個活著的人受到傷害,而敢死隊在發現機尾及物資後,第一反應竟然是叫同伴一起過來,這更是令人仰止的德行。
締造安第斯奇蹟的,不只是他們作為運動員強健的體魄,更是他們團結一致的品格,和永不放棄的強大信念。
(小帕回憶錄《安第斯奇蹟》)
正如小帕在回憶錄中所寫到的
「寧願死在求援的路上,也絕不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