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記錄以來,地球歷史上10大颱風對比,最大直徑相差2000公裡

2020-08-27 地球旅行艦


這是艦長的第7篇分享

颱風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



本文也就列舉了,有記錄以來,地球歷史上10大颱風對比:

馬可


馬可


熱帶風暴馬可是2008年大西洋颶風季中,第13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亦是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小的熱帶氣旋。

風場直徑:19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100公裡/小時

登陸: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米珊特拉,並迅速減弱及消散。

影響:當地發生暴雨,造成嚴重水浸,並淹沒部分房屋。

翠西


澳大利亞 翠西路徑圖

熱帶氣旋翠西為南半球的一個熱帶氣旋,曾在1974年12月25日至26日間吹襲澳大利亞北領地達爾文港。達爾文經過這個風暴的吹襲後,幾乎完全崩潰,成為澳大利亞有記載以來最慘重的一場風災。

風場直徑:10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05公裡/小時

登陸:澳大利亞北領地達爾文港。

影響:這個風暴使71人喪生,經濟損失更達數百萬美元。它摧毀了達爾文市內近七成的房屋及交通基建,約20,000人無家可歸,30,000人需要疏散,城市進入癱瘓。後來達爾文市在原地重建。

塔巴


塔巴


熱帶風暴塔巴是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風場直徑:30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92公裡/小時

登陸:不登陸。

影響:當時強度為熱帶風暴的塔巴掠過日本關島以東海域,但並沒有帶來明顯損失。好傢夥,除了大,一無是處。

威馬遜


威馬遜

颱風威馬遜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九個被命名的風暴。2014年7月17日正午將海浪預警級別提升為紅色,這是中國大陸2014年發布的首個海浪紅色預警。

風場直徑:59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60公裡/小時

登陸:中國海南、廣東、廣西三次登錄。

影響:造成至少17人死亡,另有5人失蹤,近500萬人受災。多地遭受重創,組織抗擊颱風。是當時41年以來登陸華南最強颱風

美莎克


美莎克

超強颱風美莎克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4個被命名的風暴。美莎克是北半球有氣象紀錄以來,3月至4月最強的熱帶氣旋,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超越1989年颱風安迪的紀錄,中心氣壓亦比安迪低。

風場直徑:61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80公裡/小時

登陸:菲律賓轉向臺灣

影響:至少有5000人因此缺乏食物、水與住處,並且需要緊急援助。當時一年多之前,一場颱風造成了近8000人死亡和失蹤,颱風「美莎克」的威脅不能低估。

約翰


約翰 路徑圖

颶風約翰是1994年在東北太平洋生成的一個颶風,它是有紀錄以來維持時間最長,及移動路徑最長的熱帶氣旋。約翰生成時正發生強厄爾尼諾現象。 約翰自生成到消散,路徑總長達13,000KM。

風場直徑:90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80公裡/小時

登陸:路過強斯頓環礁

影響:該島建築物的受損程度較大,但由於該島面積和功能較小,風暴並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失。以1994年的美元計算,約翰在強斯頓環礁約造成1500萬元的損失。

鯰魚


鯰魚 路徑圖


超強颱風鯰魚為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強風暴

風場直徑:90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95公裡/小時

登陸:菲律賓呂宋島、中國福建、臺灣

影響:造成中菲兩國合計6.94億美元經濟損失以及74人死亡、21人失蹤。菲律賓1.1萬人滯留在庇護中心,有超過20萬人無家可歸。中國轉移28萬人。

布拉萬


布拉萬


熱帶風暴布拉萬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首個被命名的風暴。「布拉萬」是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誕生第3早的熱帶風暴。

風場直徑:125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30公裡/小時

登陸:菲律賓

影響:其強度雖然僅有熱帶風暴級別,但卻為菲律賓中部島嶼帶去了強降雨,造成了3人死亡和一定的財產損失,損失1090萬美元(2018年美元價值)。

山竹


山竹 路徑圖


超強颱風山竹為2018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2個被命名的風暴。颱風山竹導致香港天文臺和澳門氣象局連續兩年發出十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亦是自1983年颱風愛倫以來,香港發出十號颶風信號之中,生成位置最東的一個。

風場直徑:125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230公裡/小時

登陸:菲律賓,中國廣東、福建

影響:「山竹」颱風造成深圳、珠海等14個市緊急避險轉移和安置95.1萬人,4人因災死亡。菲律賓遇難者已達81人,另有70人下落不明。

泰培


泰培


泰培是地球紀錄上範圍最大,強度第二,中心海面氣壓最低生成於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帶氣旋颱風。 1979年10月12日,位於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泰培中心風速每小時306公裡,最低氣壓870毫巴,環流寬2174公裡,足以遮蔽半個美國。

風場直徑:2220KM

最大風速:一分鐘持續305公裡/小時

登陸:日本

影響:在到達日本本土時,風力減了大半,造成了110人死亡、5人失蹤、543人受傷。



以上哪個颱風你們經歷過呢?

這裡是地球旅行艦,我是艦長,關注我,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超強颱風燦鴻核心區直徑2000公裡 最大風力17級
    10日,福建霞浦三沙鎮幾位青年躲避巨浪。新華社發京華時報記者 王碩 新華社報導 今年第9號颱風「燦鴻」正向華東沿海逼近,預計未來24小時內,它將正面襲擊我國華東地區,帶來持續的狂風暴雨。颱風核心區直徑2000公裡10日12時,超強颱風「燦鴻」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可能於10日下半夜到11日中午在福建省福鼎到浙江象山一帶沿海登陸。福建啟動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昨晚,據中央氣象臺臺長畢寶貴介紹,颱風「燦鴻」具有「強度強、生命史長、體積龐大」等特點。
  • 能吞噬整個地球的颱風,最長可達4萬公裡,持續時間長達300年
    颱風通常在夏季登陸我國沿海地區,帶來強暴雨和大風,因為其直徑可達數百公裡甚至2000公裡,風速大,破壞力相當於數百顆氫彈,對人民生命財產構成極大威脅。在我們的古代史上,颱風早有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始觀察和研究風,《呂氏春秋》中就有「八風」的記載。颶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越志》中。在古代,颱風也會影響戰鬥的結果。
  • 地球史上最大颱風登陸日本 預測死亡8000人?科普博主闢謠:2019最強
    近日,微博上流傳起關於颱風海貝思的傳言,稱其是「地球史上最大颱風」、「日本最兇颱風」、「預測東京死亡8000人」等等。由於這些消息出自日本紙媒與知名博主,引起了在日華人與微博網友的高度緊張與大量轉發。
  • 可能登陸日本的19號颱風「海貝思」 是史上最大的颱風嗎?
    這幾天有旅遊計劃的注意了  颱風「海貝思」即將登陸日本  還有個颱風的消息了解一下。今年第19號颱風「海貝思」從10月6日凌晨3時生成,一路升級,已經成為今年的「風王」。10月8日凌晨開始,超強颱風「海貝思」就進行了一次「換眼手術」,將細小的「針孔風眼」換成直徑50公裡以上的大型颱風眼,用氣象術語說,這叫「眼壁置換」。  關於颱風「海貝思」,國外媒體,特別是日本媒體說法非常「恐怖」。比如「海貝思」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日本最兇颱風」「整個颱風竟然大到幾乎能覆蓋整個日本」「將造成不可預估的災害」等。
  • 科學之最: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強閃電,長度數百公裡,持續近8秒
    一、世界最大的望遠鏡: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位於中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直徑長達500米。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是歐洲極大望遠鏡(E-ELT),直徑39.3米,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 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來襲?官方回應!
    對,就是那個今年全球加強最快的熱帶氣旋and今年以來西太平洋風速最強的颱風「颱風之王」2天前氣象部門就預測它還有可能不斷加強10月9日圖雖然「海貝思」一路向北衝著日本去了2、「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史上最強颱風」,這種結論是不正確的。
  • 人類已知最大颱風,已颳了350年,風力足以摧毀地球上的一切
    因為就像富蘭克林說的那樣,在災害面前,恐懼是最無用的,真正有用的是做好準備,主動應變。而現今,人類已知的最大颱風,已連續颳了350年,風力足以摧毀地球上的一切。普遍的颱風自然現象有很多,颱風只是很普遍的一種,它出現在各大洲,並不是什麼稀奇的現象。
  • 10號颱風變巨眼王!七級風圈直徑覆蓋760公裡,這或不是好事
    作者:文/虞子期 8月以來,這快半月的時間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接一個的颱風出現,從7號颱風之後,整個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都是颱風活動之中,如今還存在一個10號颱風,7號颱風,8號颱風,9號颱風以及快要登陸的10號颱風,都是對沿海地區產生了影響,而在這裡面除了7號颱風強度偏低之外,8號颱風就逐步偏強了
  • 溫州歷史上的大颱風
    「菲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10月份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颱風,也是2008年以來給溫州造成嚴重災害的最強颱風。「菲特」導致全市120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359.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2.69億元。莫拉克:「莫拉克」於2009年8月7日23時45分在臺灣省花蓮市沿海登陸。8月9日16時20分在福建省霞浦縣沿海再次登陸,8月10日上午穿過溫州。
  • 盤點:那些年,舟山歷史上的「最」颱風
    舟山從8月17日起自南到北出現大風,伴陣性降水,後風雨逐漸增強,各縣(區)普遍出現12級以上大風和暴雨。恰逢農曆七月十五大潮汛,18日夜間定海最高潮位10.68米,超過歷史最高潮位0.38米,海水倒灌使各縣(區)城鄉嚴重受淹,積水1~3米,造成了嚴重的財產損失。全市疏散、轉移人員5.6萬,倒塌民房1050間;造成5人死亡,傷6人。直接經濟損失25.68億元。
  • 超強颱風「利奇馬」打破多項歷史記錄!
    今天,中國氣象局針對超強颱風「利奇馬」的影響評估出爐!它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No.1登陸強度歷史上全國排名第五、浙江第三「利奇馬」在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的颱風中強度排名第五,在登陸浙江的颱風中強度排名第三。
  • 地球上最大的颱風有多大?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這裡來告訴你!
    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小能手阿遊,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地球上最大的颱風有多大?颱風是怎樣形成的?這裡來告訴你!如果說你處在沿海地區,那麼你可能會今天到颱風,颱風是一種自然災害,極具有破壞力。而且熱帶氣流還攜帶的水蒸氣往上加加上水蒸汽凝成水滴,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地區,大量的氣體迅速向低壓地帶充斥,便形成了狂風。發現有氣壓改變和地球自轉的運動,最後流入的空氣便會旋轉起來,而且形成一個逆時針的空氣漩渦,其實主要是氣溫不降下來,那麼這個漩渦就會越來越強大,之後最後便形成了颱風。
  • 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來了?首先名字就錯了!
    這兩天,網上出現了「關於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的消息,有微博大V稱「日媒報導:19號颱風(海貝斯)可能是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颱風。根據美國氣象衛星的雲圖測量,已經超過了目前為止的颱風最大等級,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也有微博曬出日本報紙「東京預測死亡8000人?」等等。
  • 氣象局:颱風「利奇馬」登陸強度歷史上排名全國第五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趙寧報導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氣象評估報告顯示,「利奇馬」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具有強度強、雨量大和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其登陸強度在歷史上排名全國第五、浙江第三;在山東造成的過程降雨強度位列歷史第一、在浙江的降雨強度歷史第二。
  • 噸位最大下潛最深:世界潛艇記錄盤點
    【話說軍世】潛艇作為世界海軍艦艇,擁有很長的歷史,不過實際上在一戰中,潛艇才真正嶄露頭角一戰中的德國潛艇戰果極大,讓世界各海軍強國開始真正認識到潛艇的作用,並開始了發展潛艇,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盤點一下:世界上噸位最大下潛最深等記錄潛艇。
  • 颱風珍珠四大怪特點 颱風直徑保持1000公裡以上
    資料表明,每年登陸或嚴重影響華南的初臺平均時間是6月20日前後,但今年初臺「珍珠」5月中旬就迫不及待地光臨華南,比多年平均初臺出現時間提早了一個多月,歷史少見。  其次是強度強。「珍珠」自5月13日進入南海後就一路加強,15日凌晨即加強到強颱風級別(中心風力14級) ,而且從衛星雲圖上看,15到17日,颱風眼清晰可見,特別是17日上午,強颱風中心距粵東海岸線只有幾百公裡,但颱風眼依然清晰可見,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第三是影響範圍廣。
  • 「飛燕」展翅 成為25年以來登陸日本最強颱風
    這是1993年以來登陸日本最強颱風。  「飛燕」所到之處,風雨肆虐,大阪、神戶均遭遇巨大破壞,大量車輛被掀翻、鬧市區的房屋屋頂或外牆被撕碎。受颱風區域氣壓影響,多處海域潮位創新高,海水倒灌風險增大。作為關西重要交通樞紐之一的關西國際機場4日發生油輪被風吹走撞上機場聯絡橋事故,導致車輛無法通行,約3000名旅客和數百名機場工作人員被迫在機場滯留一晚。
  • 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達180公裡
    最大隕石坑地球作為宇宙中的一個行星,也經常會受到隕石的撞擊,不過由於地球表面有流水、風力等外力作用的影響,隕石坑在地球表面很難長時間存在,會被外力風化侵蝕,從而變得不清晰,甚至難以發覺。那麼,現在在地球表面上能夠找到的最大隕石坑有多大呢?
  • 盤點歷史上十大超強颱風 最強一次742.3萬人受災
    ,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4.颱風梅姬颱風梅姬於2010年10月18日在菲律賓登陸,是有記錄以來登陸菲律賓風速最高的颱風。梅姬,在韓語中為「鯰魚」的意思,最強時風速每小時達241千米,據JTWC指標,這一速度在西北太平洋地區,相當於超強颱風。熱帶氣旋速度必須達到每小時118千米,才能被稱之為颱風,而超強颱風梅姬造成菲律賓和臺灣地區69人死亡。
  • 颱風飛燕重擊日本阪神都市圈,成1961年以來當地最大颱風
    北京時間9月4日上午11點、下午1點,颱風飛燕先後在日本德島、神戶登陸,登陸時氣壓為950百帕、955百帕,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10分鐘平均風力14級(45米/秒),換算成我國標準為15級(48-50米/秒),和天鴿颱風登陸珠海時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