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455字,閱讀約3分鐘
文章分類|歷史文化
文章字數|1469,閱讀約3分鐘
還記得去年夏天的颱風利奇馬嗎?去年8月,在中國有很強的存在感。利奇馬登陸強度較強,最大風力9級。陸上強度持續44個多小時,造成1000多人受災,經濟損失達530多億元。破壞力如此驚人的颱風,在中國大陸歷史上僅為第五強。
颱風又稱強熱帶氣旋,通常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海面上。在臺灣和東南亞被稱為颱風,在加拿大,美國等地區也被稱為颶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稱謂,其實指的是同一件事。
颱風通常在夏季登陸我國沿海地區,帶來強暴雨和大風,因為其直徑可達數百公裡甚至2000公裡,風速大,破壞力相當於數百顆氫彈,對人民生命財產構成極大威脅。在我們的古代史上,颱風早有記載。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始觀察和研究風,《呂氏春秋》中就有「八風」的記載。颶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越志》中。在古代,颱風也會影響戰鬥的結果。
元軍兩次進攻日本,都是因為突如其來的颱風,導致失敗。颱風直接造成1.3萬多人傷亡。日本人認為是上帝賜予的颱風拯救了他們,因而稱其為神風。這也是二戰神風特攻隊的由來。
颱風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因此,現代人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對颱風進行觀測和監測。那麼只有地球才能形成颱風?不,通過人們天文技術的發展,對太空的認識和觀測越來越深入。在木星和海王星上分別發現了非常強的反氣旋風暴。
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一張通過哈珀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根據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星上有一個巨大的紅斑,像一隻紅眼睛,在遙遠的太空中靜靜地直視著地球。這就是著名的木星大紅斑,木星上的超強颱風。
木星大紅斑是人類迄今觀測記錄到的最大颱風。它有多大?木星大紅斑的南北寬度約為1.4萬公裡,而東西長度則會在不同時期發生變化,最長時可達4萬公裡,最短時可達2.4萬公裡。
地球的直徑約為12000公裡。木星的大紅斑可以完全吞噬整個地球。當木星大紅斑第一次被觀測到時,它是現在的三倍大。幾百年來,日益萎縮。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它會變成一個紅點,直到完全消失。
1664年,一位英國博物學家第一個發現木星大紅斑,但他誤讀了大紅斑的位置。一年後,法國天文學家卡西尼確定了大紅斑的位置,它位於南赤道帶。後來,卡西尼號對土星的觀測又有了新的進展。為了紀念他,土星的飛船被稱為卡西尼號。
自1664年第一次看到木星大紅斑以來,這個超強颱風已經颳了300多年,從未間斷過。可以說,康熙皇帝和我們看到的是同一個大紅斑。地球上的颱風通常在一周內結束。
世界上最長的颱風是1994年發生在東北太平洋的一場名為約翰的颶風。它從出現到消失需要31天,與木星大紅斑完全不同。
木星大紅斑不僅面積大,風速也非常高。在地球正常情況下,超過239公裡,即使是超強颱風,也能吹倒樹木和房屋。木星大紅斑的風速高達每小時430公裡,可以摧毀地球上的所有物體。
而在木星大紅斑的中心,風速更低,氣流更穩定。相反,中心更安全,因為這裡只有少量的空氣流動。這和地球上的颱風是一樣的。相反,地球上的颱風中心,也就是颱風眼的位置相對穩定,直徑約30至65公裡,面積較大。
但颱風眼一直在移動,而且旁邊就是颱風眼牆,是風牆,那裡雷電不斷,是強雷雨區,也是颱風中最危險的區域。也許最危險的地方都有最安全的區域。
但如果有人颱風眼穩定,覺得比較安全,想要投靠,那就絕對不對了。因為以人的力量,是不可能越過風牆和雷雨區進入颱風眼的。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被風牆吹走。
這裡是《回首初相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