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最長跑得最遠的颱風,一個月中跑了13000公裡,期間三度增強

2020-12-06 科普大世界

從8月8日(2019)以來,颱風利奇馬帶來的狂風暴雨在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地區肆虐,至今(8月14日)仍然在遼寧等東三省地區施展餘威,這個給我國造成重大影響的颱風,已經被世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除名,也就是說它將作為2019年09號颱風被永久記名,這個源於越南水果名字「利奇馬」將永屬於這個颱風。

形成颱風利奇馬的熱帶低壓出現于于8月3日,出現的位置是菲律賓以東洋面,距菲律賓群島最近距離約千餘公裡,之後它就開始向著西北方向移動,8月8日登陸我國浙江台州一帶,然後一路向北橫掃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受西風槽的影響曾經又進入黃海海域,接著在日照一帶登陸,橫穿山東半島後進入渤海海域,然後又向東北進入遼寧、吉林等地,逐漸減緩為溫帶低壓,給所經過地區帶來了大量的降水,其行走路線已超5000公裡。

5000公裡的距離大致接近我國最東端到最西端的直線距離(5200公裡左右),可見利奇馬颱風在10餘天的時間中已經走過了相當長的距離了,那麼利奇馬是史上行走距離最長的颱風嗎?不是的!

我們看一下這張圖,它是1949~2018年的70年中登陸我國的颱風路徑圖:

該圖來自於中央氣象臺,上面的藍色細線是492個颱風的路徑圖,這些颱風在我國經歷了631次登陸,從圖上也能看出有的颱風起源於中太平洋地區,有的在登陸我國後向北發展,直到進入蒙古國境內,還有的則是登陸我國後向東北方向行進,直達北太平洋附近的阿留申群島附近,其行進距離要比利奇馬颱風遠多了。

但是行程距離最遠的颱風卻並不在上圖之中,熟悉颱風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颶風約翰,它又叫颱風約翰,是有記錄以來維持時間最長,及移動路徑最長的熱帶氣旋。

颱風約翰產生於1994年的8月11日,它生成時正發生強厄爾尼諾現象,東北太平洋的海平面溫度較正常年份同期更高,他聲稱與東北太平洋靠近墨西哥的地方,但是它的前身卻產生於非洲西岸,之後它就一路向西,越過墨西哥灣,進入了東北太平洋,8月11日於墨西哥阿卡普爾科之東南偏南約500公裡處被定為熱帶低氣壓,同日增強為一熱帶風暴,命名為約翰。

之後的約翰仍然一路向西,強度出現了大的波動,一度差點減弱為熱帶低壓,其在太平洋上溜達了8天時間之後,於8月19日迅速增強為颶風級別,8月20日已經升級為三級颶風,同日11時,約翰進入中太平洋,在夏威夷以南受惠于越發有利的環境,強度繼續增強,於8月22日增強成五級颶風,中心持續風力達到了280公裡每小時的巔峰強度。

掠過夏威夷群島後,約翰又轉向北移,橫掃了強斯頓環礁,同時受逐漸增強的垂直風切變影響減弱至一級颶風,8月27日轉向西北重新增強,不久後就在北緯22度附近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關島分部的負責範圍,約翰也因此獲得了颱風的前綴,稱為「颱風約翰」。

進入西太平洋後不久約翰便開始再度減弱,移動速度也大為減慢,9月1日減弱為熱帶風暴,之後它以緩慢的移動速度在國際日期線以西徘徊了六天,以逆時針方向地轉了一圈,9月7日之後受到高空西風槽的影響又開始向東北轉向,9月8日再次跨越國際日期線重返中太平洋,有力的氣象條件使得約翰的強度再次增加,達到了一級颶風的級別,不過跟隨著它的西風槽迅速破壞了它的結構,加上它已經身處於高緯度的冷水區,所以強度迅速減弱,9月10日在烏納拉斯卡島以南約1600公裡處轉化為溫帶氣旋。

氣象學家研究後發現,颱風約翰自生成到消散時長跨度達31度,整整一個月,它主要在太平洋上活動,並沒有影響各大洲大陸,只影響了太平洋中部的一些島嶼,但其行進路徑總長達13,000千米,從東太平洋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進入西太平洋,再向東折返中太平洋,期間強度深度增強,讓其他的颱風望塵莫及,被認為是有記錄以來,行進路線最長和壽命最長的颱風。不過也有人認為1960年的超級颱風奧費利亞的行進路線更長,但是缺乏關於這個颱風的資料,無法進行比較,可以確認的是颱風約翰行進了相當於1/3地球赤道的距離,可謂是颱風行進路程馬拉松長跑中的佼佼者。

相關焦點

  • 什麼年齡的人才能跑三公裡那麼遠?
    不過你是什麼年齡,只要身體沒有什麼硬傷的話,跑三公裡是絕對沒問題的。不過對於一個從來沒有運動經歷的人來說,一下子跑幾公裡,是很困難的。甚至有可能因為心臟忍受不了而猝死。所以正確答案是,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跑三公裡的能力,但不建議身體太虛弱的人一開始就跑三公裡。關於跑步的距離,都是有一個階段性的進步過程的。從沒有長跑過的人,就算跑一公裡也會有快死了的感覺,而人類長跑的極限可以比馬拉松的四十多公裡還要遠。
  • 最長一次跑了10公裡,配速6,能不能去試試半馬?
    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能一口氣遊上一個半小時,估計跑了1.5公裡,又能一口氣爬上2小時以上,那麼這兩種運動或其中一種運動你每周都能保持在這種狀態,即使在通常情況下一次最長跑距離僅為10公裡,跑半馬配速為6的情況下,也是沒問題的。
  • 去年跑了1124公裡,黃磊發文: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
    只要你能堅持跑,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答。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黃磊發文總結跑步:去年跑了1124公裡,我跑得不快,但會一直跑下去昨天1月3日下午,49歲演員黃磊,跟我們平常的跑者一樣,發了跑步總結,曬出了2020年的跑量1124公裡,並寫道:今天是2021年第一跑,打個卡;我跑的不快,但是我會一直跑下去!
  • 世界上跑得最遠的月球車,達39公裡,玉兔僅100米,創下另一紀錄
    由此可見,玉兔二號創下了一個紀錄,那就是首個在月球背面進行軟著陸並巡視的月球車,但玉兔二號在月背上工作一天後,並開啟了「午休模式」,這讓網友們都十分不解,才一天就「罷工」,玉兔二號還能正常運行嗎?其實不用擔心,由於玉兔二號降落月球背面後,月球剛好進入了中午時分,溫度高達200攝氏度,為保護我們的玉兔二號在高溫下受損,只能稍作休整,且月球的晝夜相隔時間較長,一個晝夜相當於地球的27天,而中午最高溫將持續五天,為此玉兔二號需小睡五天,才能帶給我們跟多的驚喜。
  • 中國距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最近點都要2253公裡,颱風根本吹不到
    世界上最長的城市,比如距離世界最近的城市,世界上最長的湖,還有世界上最長的湖,比如我們中國,今天要講的,中國海洋和最長的城市,這個城市在哪裡?那麼離海有多遠呢?看了才明白。其實,我們熟悉這個城市,就是新疆的首都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是最內陸城市,距離海最近2253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乘機近4個小時抵達該城,一場颱風並沒有刮到,而是在這裡刮颱風有一場與沿海地區的一場颱風,在烏魯木齊,最近的海洋2000多公裡,這麼遠的距離,颱風並沒有刮到,反而有海嘯,冒著危險進城了。
  • 臺鈴,省電跑更遠!2021「跑得更遠」駛入全新賽道
    無論從技術維度還是質量維度,不難看出,臺鈴不僅僅是電動車跑得更遠技術的開荒者、變革者、大成者,更是行業節能省電跑更遠規範的制定者,引領著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續航維度的發展方向。事實上,自2018年臺鈴提出「跑得更遠的電動車」的定位以來,2年間,臺鈴助力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演繹世界高度;超能系列新品以續航656.8公裡的驚人成績,創造了金氏世界紀錄;同時,攜手聯合國環境署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電動出行生活方式,成為了中國電動車品牌的世界名片。
  • 大家都來討論下,這個世界上到底什麼跑得最快?
    下面就來說說世界上啥東西跑得最快的問題。如果真正從科學角度要弄清什麼最快,首先必須定義什麼叫「跑」?是兩條腿跑才算跑,還是四條腿跑也算跑?是在陸地上開車也算跑,還是在天上飛也算跑?是大自然中任何物質運動都算跑,還是非物質運動也算跑?只要最快就行?今天在這裡就索性都點到一下。首先我們來說說地上跑的。
  • 第8號颱風巴威方向路徑急轉彎,或將迅猛增強為16級超強颱風登陸
    第8號颱風巴威方向路徑急轉彎,或將迅猛增強為16級超強颱風並登陸8月份以來,在我國周邊海域,已經有多個颱風生成,但是始終沒有特別強的,比如超強颱風來襲,而現在正在我國東南方向活躍,並迅猛增強的,第8號颱風「巴威」就具備這個實力,多國氣象機構一致認為,「巴威」的最強風力,在接下來幾天或將迅猛增強
  • 越野跑訓練之2:如何跑得更快!
    任何對跑得更快的跑步者都應該把速度訓練納入他們的訓練計劃。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新手,考慮慢慢開始。最初專注於建立耐力和裡程,然後繼續將速度鍛鍊融入您的訓練中。 提高乳酸閾值如何幫助您更快地運行?你可能聽說過術語"乳酸閾值"。在任何跑步過程中,你的身體都會產生乳酸。在輕鬆運行,你的身體跟上乳酸生產,並轉化為糖原用作能量。
  • 歷史上最強的五大颱風 第一名暴風半徑1100公裡
    史上最強的五大颱風解答:這就是世界上最強的颱風----1979年狄普颱風(Tip).這是全世界的風迷都感到津津樂道的一個颱風.這個超級颱風,誕生於1979年10月4日,在關島東南方約兩千公裡的海面上形成,當時只是個熱帶低壓.起初颱風的路徑並不穩定,持續在北緯5~10度,東經150~155度間打轉.10月6日,增強為輕度颱風
  • 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
    原標題:用跑步來保持健康,每天跑多少比較好?10公裡還是5公裡?同樣跑十公裡,有的人用平均6分配速跑上一個小時,感覺很舒服,如果你讓平時跑步基本都是配速4分的人用6分跑上一個小時,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折磨。但大家跑步的目的似乎殊途同歸。 你跑步為了什麼?
  • 能吞噬整個地球的颱風,最長可達4萬公裡,持續時間長達300年
    去年8月,在中國有很強的存在感。利奇馬登陸強度較強,最大風力9級。陸上強度持續44個多小時,造成1000多人受災,經濟損失達530多億元。破壞力如此驚人的颱風,在中國大陸歷史上僅為第五強。颱風又稱強熱帶氣旋,通常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海面上。在臺灣和東南亞被稱為颱風,在加拿大,美國等地區也被稱為颶風。
  • 浙江人進入一年中最難熬的日子 還有颱風胚胎來搗亂!
    拿杭州來看,平均入梅日期為6月13日,出梅日期在7月8日,梅雨期26天,平均梅雨量260.8毫米。最早入梅日期為5月18日(1954年),最遲入梅日期為6月28日(1959年、1969年、1981年);最早出梅日期為 6月15日(1961年),最遲出梅日期為8月2日(1954年);最長梅雨期達77天(1954年)。
  • 世界上哪臺月球車跑得最遠?46年前這臺無人小車跑了近40公裡
    圖片:玉兔2號從嫦娥4號上釋放在人類星際探測的過程中,對於我們地球的小夥伴——月球,以及距離地球不遠的金星、火星,是星際探測器「光顧」最多的,由於金星表面氣候惡劣、溫度極高,月球和火星成為各國星際探測器軟著陸並釋放巡視器的兩個星球,那麼問題來了,各國的星際巡視器(月球車和火星車)中,誰能在遠離地球的地方工作最久?。
  • 颱風最新動態:雙颱風「天鵝」「閃電「威力增強,21號或影響溫州
    「天鵝」已於今天早晨由熱帶風暴級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其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7級風圈半徑為200~300公裡。預計,「天鵝」將以每小時10~15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最強可達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48~55米/秒,15~16級)。
  • 粵港澳大灣區今日動態:深馬取消6公裡跑 颱風玉兔或超山竹成風王
    1、超強颱風「玉兔」或超"山竹"成為「風王」據香港天文臺消息,超強颱風「玉兔」預計在未來數天向西北偏西移動,並預計「玉兔」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在26日及27日將達每小時260公裡,暫時最高有一成機率正面襲港。若「玉兔」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60公裡,便超越今年的「風王」、曾於9月吹襲香港的超強颱風「山竹」。
  • 9號颱風「美莎克」生成!或成超強颱風,對大連影響……
    上一個叫「美莎克」的是2015年第4號超強颱風它曾經是2015年西北太平洋的風王!9月3日-4日颱風還可能給東北帶去風雨。未來強度變化,在9月1日前持續增強。從垂直風切變看,目前暫時一般,未來前進方向可能減小,利於增強。從海溫來看,進入東海前,都是高海溫區,也利於增強。進入東海後,因為前面的颱風巴威在東海走得緩慢,吸取了不少的能量,冷海水上翻,不利「美莎克」增強。
  • 充滿1度電、能跑200裡的電動車,到底是真還是假?
    充滿1度電、能跑200裡的電動車,到底是真還是假? 2020-12-03 00:13 來源: 名車財智 近日,星月神電動車又在行業引發熱議,一方面是因為今年工廠銷量翻番,這對於一個低調的有23年歷史的老企業來說,十分難得;另一方面,是因為星月神「充滿1度電
  • 電動車跑不遠,電瓶加水就能跑遠嗎?告訴你真沒有那麼簡單!
    最近,有位電動車用戶向我反饋了這樣一個問題:自己的電動車跑不遠了,給電瓶加水能否讓電動車跑得更遠?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真不像該用戶想的那麼簡單,理由主要有以下三點。而如果電瓶使用幾年後,出現跑不遠的情況,一般就是老化問題,只能通過換新的方式解決,而不是自己去加水就能解決的。其二,從強制加水修復後的效果來看,如果電瓶一切正常,沒有充鼓的情況發生,其電池性能大約可以恢復至55%到70%。不過令人失望的是,這種電瓶的狀態一般只能持續數月,甚至幾個星期。而一旦電動車再次出現跑不遠的問題,那麼電瓶只能選擇報廢換新。
  • 汽車一直跑,最遠能跑多少公裡?內行人:別超過這個數!
    不過,不知道車主們是否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汽車一直跑,最遠能跑多少公裡?內行人:別超過這個數。當然,車子買回家,最忌諱的是放著不開,有的人買車完全不是因為需求,最終稀裡糊塗買了,可以後來才發現基本用不上,只能常年停在車庫裡吃灰。不過,汽車作為機器,也不能一直使用,肯定是有一個時間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