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BSC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
供稿 |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
責編 | 吉 佳
2020年11月17日,第十八次中國暨國際生物物理大會膜生物學分會場在廣州生物島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膜生物學分會承辦,由膜生物學分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張傳茂教授,及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劉興國研究員擔任召集人。
張傳茂教授主持會議
會議針對「膜生物學與人類健康」這一主題,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李巍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史岸冰教授、廣州醫藥健康院劉興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劉劍鋒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李棟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張曉妍教授、南開大學沈月全教授等七位專家做特邀報告,對國際前沿與熱點問題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會議還特邀復旦大學薛磊教授從科學普及的視角,以網絡直播方式,向廣大青少年介紹了膜生物學的研究前沿與重要意義。
李巍研究員介紹關於囊泡長距離轉運機制的最新科研成果
史岸冰教授介紹囊泡分選與轉運機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劉興國研究員介紹線粒體-細胞核協同影響細胞命運決定的重要突破
劉劍鋒教授做GPCR結構與功能的領域前沿
李棟研究員介紹最新超分辨光學顯微成像技術
張曉妍教授介紹高爾基體動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沈月全教授介紹鈣離子穩態調控的結構生物學基礎
膜生物學分會會長、南開大學陳佺教授參與學術討論
會議現場
參會代表積極參與學術討論
在會議期間,膜生物學分會科普小組成員、復旦大學薛磊教授與BiliBili等新媒體開展合作,結合學術前沿開展有針對性地科普,取得了良好效果。
復旦大學薛磊教授進行線上科普直播
本次會議的學術水平受到了參會代表的一致好評,充分展示了我國在膜生物學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與進展,線上科普直播更是開創了藉助全國學術會議開展科普活動的先河,點擊量迅速超過1萬。這次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業與科普相融合的學術交流新方式,為推進我國膜生物學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官方訂閱號,為BSC會員及生物物理領域專業人士服務。
投稿及授權請聯繫:bscoffice@bsc.org.cn。
微信號:BSC-1979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ICBC2020】膜生物學與人類健康學術會議在廣州生物島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