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件震撼我國能源界的事情發生了:
消息一出,話題瞬間衝上熱搜第一!
10億噸級油田是什麼概念?這油量相當於全國3年消費量,有效紓緩了中國緊張的能源局勢。
大家紛紛表示,十一國慶到了,油田也來湊熱鬧,可喜可賀!
那提到油田,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對我國石油開採起到無可替代作用的劃時代人物——王德民院士!
大家也許都不知道這位先生,但是他的石油開採法「松遼法」,做到了世界領先的程度,極大促進了我國工業發展的進度,稱一聲石油科研之父不為過!
除此之外,王院士還被網友們稱為「史上最高顏值學霸」,直呼帥過吳彥祖!
大家感受一下:
但所長要說,容貌算什麼,為國效力才是最高級的帥!
中國採油第一人
早在2013年,王老先生就因學生時代的照片在網上走紅。
網友們紛紛感嘆,這是「學霸版吳彥祖」。
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校友們更是熱情高漲,「石油大學史上最帥校友有木有。」
「王德民院士年輕的時候秒殺一切電影明星啊!」
然而,這樣的讚美之聲在王老先生看來,是不怎麼需要的。
曾經有記者提到他網上流傳的照片,他嚴肅地說道:
「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談容貌。」
乍一聽這話語有點老派,甚至在年輕人眼裡顯得有點偏激。
但了解王老先生的人生履歷後,你會發現,所謂的神仙顏值確實不值一提。
在中國石油的採油路上,王老先生一直走在道路的最前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因為陸相沉積的地質構造,石油資源十分匱乏。
石油作為工業的血液,要想大力發展工業,「貧油」這頂帽子,是萬萬不能戴上的。
所幸,終於在祖國的東北發現了第一個特大油田——大慶油田,為祖國的工業建設帶來了新的希望。
這個消息讓所有的石油從業者、學習者欣喜若狂,包括正在上大學的王德民。
為了報效祖國,王德民毅然放棄了學校分配住房的挽留,頭也不回地上了前往大慶的火車,投身石油建設。
在大慶工作的日子裡,他發現,當時「試井」的方法,大多運用國外的「赫諾法」。
但由於地質結構的巨大差別,每一次的採油結果都很不理想,對油井的利用效率極為低下。
抱著一個大金礦,卻因為種種原因影響開採,這讓王德民心疼又懊惱。
「既然外國的東西不靠譜,那我們就用自己的方法。」
為了找到適合地況的新方法,王德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忙碌著。
白天和工人們抬絞車,開荒種地挖野菜;
到了晚上就鑽研資料,整理測量數據;
顧不上洗頭洗澡,頭上長了蝨子都無心打理;
吃飯也是草草了事,甚至經常在夢中想到油田,驚醒後繼續工作。
這樣的日子,過了足足3個月,終於在1961年,推導出符合大慶油田實情的油井壓力計算公式——「松遼法」。
實踐證明,「松遼法」比「赫諾法」精確兩倍,大大提高採油產量的同時,更引起了世界的轟動!
據外國專家所言,在這世上任何油田,都見不到如此準確完備的資料,和符合地況的開採方法。
而解決了這一棘手難題的王德民,當時只有24歲!
到了1963年,周總理宣布中國從此石油基本自給的時候,王德民當場熱淚盈眶。
但石油開採非一次之功,按當時世界各地的情況,至少要對油田進行兩次開採。
為解決二次開採油壓不足的問題,王德民又憑自己的努力,研究出了「六分四清」分層注水採油技術。
此技術的發現,使得大慶油田的採油率達到40%以上。
這個數據遠遠超越了33%的世界平均值,所有的人都在誇獎著王德民。
但在王德民心裡,一個又一個問題冒了出來,令他心生擔憂。
中國的特殊地質結構,要發現下一個油田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
怎樣才能最大利用這一片田,取出剩下的60%呢?
「三次採油」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美國在八十年代就表示放棄,其他國家也沒能解決。
但王德民不願放棄,向國家申請了對「三次採油」項目的研究,要是研究失敗,這就是十幾個億的責任。
可王德民心裡想的只有「做出來」,而不是「萬一失敗怎麼辦」。
經過多次的實踐,終於在1996年,聚合物驅油技術面世。
確認可行後,這項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生產,「三次採油」的難題不復存在!
2006年,大慶油田宣布,十年來,聚合物驅油技術已經採到了一億噸油,相當於再次發現了一個儲量上億的新油田。
那時,世界石油平均採收率是30%,美國等發達國家也僅僅是45%,但大慶卻是奇蹟般的70%!
這在石油行業裡被稱為「一個億的奇蹟」,而王德民,就是這個奇蹟的創造人。
此後,從技術員到工程師,再到總工程師,王德民的頭銜一換再換。
但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他身上從不放鬆的拼勁和一顆燃燒自己的愛國之心。
哪怕是到了總工程師的位置,他也常常下到油田一線,尋找可能存在的問題。
耀眼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很多西方國家向王德民伸出橄欖枝,但都被果斷拒絕:
「祖國,是我不可割捨的一部分。」
在大慶的50年裡,王德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獲獎無數。
為了致敬他對油田開發做出的貢獻,2016年4月12日,國際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王德民星」。
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了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
在此之前,獲此殊榮的人物有牛頓、居裡夫人、愛因斯坦……
王老這次,是真真正正的「帥出了宇宙」。
坎坷的前半生
其實在王德民的前半生裡,卓絕的容貌,沒有給他帶來更多便利,反而是煩惱。
他的父親曾外出學醫,在前往瑞士時,遇到了他的母親,兩人結為連理。
中歐混血的底子,打造了王德民迥然於亞洲孩子的面相。
但小小的王德民幾乎沒有玩伴,因為自己的長相,時常被誤認為是外國人。
那個年代的中國是排外的,跨國婚姻非常罕見,也很難被認同。
特殊的家庭背景,「與別人不一樣」成為年少的王德民必須承受的痛苦。
從小到大,王德民都是學習與體育齊頭並進的優秀,對待同學也是熱情備至。
但面對王德民的熱情,同學們的反應都是淡淡的,甚至有點疏遠。
一腔熱血不斷地遭到冷遇、降溫,王德民退縮了,冷靜了。
他開始更為理智地思考起自己,思考起未來。
「我只有做得比別人更好,才能有機會,而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
1955年的夏天,王德民參加了高考,他填報志願的前兩欄是清華和北大。
當時各科滿分分數均為100分,而他的數學是100分、物理是98分、化學是96分。
這樣的高分,按理說穩穩地能被清北錄取。
但王德民盼來的,卻是第五志願,北京石油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再一次,因為「長相」而與渴望的事物擦肩而過,說不遺憾肯定是騙人的。
同時,王德民也覺得,這是意料之中。就憑這副「洋人」的長相,能有一所大學錄取就相當不錯了。
所以他心裡打的主意其實是:有學校願意要我,我就去。
後來回憶起這件事,王老先生也說:是石油選擇了我,不是我選擇了石油事業。
但相貌和家庭給王德民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畢業後,身為名牌大學的學生,人家都是分到科研單位,他卻被分配到基層試井,幹起勞動強度最大、最艱苦的工作。
他天天和工人抬著絞車上井測壓,下到千米以下的儀器,全靠人力用絞車搖上來。
一天要測十幾口井,井距500多米,絞車100多公斤。
冬季下儀器,因為太冷,他只好脫了棉襖給井口保溫。
抱著冰凍的防噴管用身體升溫把原油融化,才能讓儀器順利下井。
別人住的是舒適乾淨的分配房,他落腳的地方,卻是個牛棚。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王德民也沒有抱怨,而是傾其所學,推導出了舉世聞名的「松遼法」。
然而做出這麼大的貢獻,也沒能讓王德民的處境有所好轉。
國家動蕩的特殊時期,他被下放到井下作業隊,只準幹活,不許科研。
工人們對他說:「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吧!別把業務荒費了。」
上面看他還在搞科研,又把他調到農副業隊。
骨子裡的血統,讓他的家庭也難逃厄運。
十年中,王德民的家被連抄了3次;大字報鋪天蓋地,妻子也被捎帶上。
精神狂躁症纏繞上了妻子,偏偏發病時只針對王德民一個人。
為避免刺激她,王德民只好搬到辦公室住,從此,這個家就破碎了。
他曾說過:「我看一個人的悲歡離合,不是看他的個體,而是從他身上看到了人類的悲歡離合。」
王德民看別人如此,看自己也是這樣。所以他評價自己,是「一個冷酷的人」。
但好在,世界終究沒有辜負這個努力的天才。
1978年,隨著全國科技大會的召開,「科學的春天」終於降臨。
至此,王德民的事跡和才幹得以展露,得到了久違的重視和尊重。
1987年夏季,人民日報頭條消息報導:
鄧小平和中央領導人在北戴河接見7位有特殊貢獻的科學家,其中就有王德民。
蠟炬成灰淚始幹
現年82歲的王老先生,已經退下前線很久了。
但哪怕頭髮花白,腿部有疾,作為東北石油大學的特聘教授,還是經常在黑板前一講就是一上午,忘記休息,忘記喝水。
身為工程院院士,每年一次公費旅遊休假的待遇,他從未享用過;
鋼琴、音樂、舞蹈、電影和戲劇,都是他的愛好,也都因為工作而捨棄。
從始至終,他都懷有一種緊迫感。
全部心血和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被他投入到工作中,工作與生活的界限早已模糊。
我們訝異於年屆高齡的他,仍保持著30歲的旺盛精力,了解原因後,不禁再次為王老先生的自律折服。
為了控制身體的血脂血壓指標,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鍛鍊,不鍛鍊不吃晚飯;
辦公室在15層,但他幾乎沒有坐過電梯,爬樓梯是他必備的日常運動;
每天的午餐就是水果、蔬菜、牛奶,或者再來點麵包,嚴格控制每種食物的攝入量;
本來從不喝酒的他,得知國內外報導說,每天喝攝入18克酒精對身體有好處,於是每天都堅持喝這麼多……
對他而言,健康的身體,也是他科研的一部分,因為他始終認為:
「中國油田的路,還遠著呢,越是往前走,越能發現更值得研究的大問題。建設『百年油田』,人人有責任。」
從青澀到耄耋,王德民老先生將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的石油事業。
他低調勤勉,碩果纍纍,默默無聞為國效力50年,如今廣為人知,卻是因為容貌。
也難怪會在記者提問時,有些生氣地說出「只有不正經的人才談容貌」這句話。
都說這是個「看臉」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追求更華麗的衣物,更精緻的妝容。
但這個「臉」,絕不應該只是一副好看炫目的皮囊。
而應是一個像王老先生一樣,閃爍光芒的靈魂。
參考資料:
1. 知識鐵人王德民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4159/485253.html
2.中國工程院院士館——王德民
http://ysg.ckcest.cn/ysgDetails/baseInfo/15/grxx_jbxx.html
3. 工程院院士王德民走紅網絡 被稱學霸版吳彥祖
http://www.xinhuanet.com//photo/2013-09/22/c_125422141_2.htm
4.王德民——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BE%B7%E6%B0%91/43216?fr=aladdi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