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時空的演繹(16):維度的意義
天雲
一、維度的作用
在電影 (Flatland)中講述了在一個二維世界中生活的一個正方形A的故事。在這個正方形A的眼中,生活在一維世界的國王——一條直線只能看到點,而他,這個二維世界的正方形A可以看到左右的線。當他到了三維世界中,他發現生活在三維世界中的人們擁有近乎神的力量,因為他們能在不打破二維中的保險箱的情況下從其中把東西(通過三維空間中的移動)取出,能看到二維世界中所有的東西,甚至能站在離二維世界幾英寸的地方來保持「隱形」。
於是,他開始思考維度的問題了。不僅推出了N維的時空,還繼續推出N維與 N + 1 維之間會有什麼樣的關係?
於是,這個正方形A經過深入的思考,總結出了幾點:
1、N + 1維的空間中的點可以相對於N維空間而隱身;
2、N + 1維的空間內容可以投影到N 維空間中。
3、在N 維空間可以分解為許多的N-1維的空間。
在人們現有的觀念中,由於數學的維度思想缺乏物理的維度思想的發展支持,因而,無論是數學還是物理的維度思想,都體現低維時空的思想局限,難以進一步的深入。這也是宇宙高維時空所設定的維度內容、時空制約、生命層次的體現。
在高維而高級的宇宙中,時空維度的差別體現宇宙的智慧、高級,演化的過程、形式,體現全息的制約、傳遞,信息接收能力的限制等等。
宇宙的時空維度的高級,還體現在對於不同層次、心性的生命開創了不同的生存環境、時空狀態、能量狀態、時空結構等等,讓他們在各自的時空維度境界中演繹存在、因果、發展、滅亡的循環過程。
二、人所在的時空維度
隨著宇宙高維度的時空投影和低維化,形成人們所在的時空維度至少包含十維的時空,生命和人才能在其中生存、發展、死亡,演繹因果,進行思考,發展思想。
在標準物理模型中,三維坐標的基本粒子的物質場的所形成的相對論的彎曲時空,時間在延緩,量尺在縮短,時空在轉換,能量得以凝聚為質量和粒子,以一種空間結構構成六維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晶粒等等,形成人生命和時空的最基本的材料。
六維實體空間向著七維的彎曲,形成開放性的結構系統,展示整體有序的功能;
七維系統向著八維的彎曲,形成包含基因密碼的細胞,展示出生命之光,以及社會狀態的名利情的內涵;
八維的細胞生命向著九維的彎曲,形成人的思想意識,以量子層面的神經元糾纏傳遞信息,進行著符號建構、記憶、分析、反思、思維、創新等思維活動;
九維的思想生命向著十維的延伸,體現人心性的意志、定力、道德、選擇,成為包涵心性維度的十維度時空的人。
心性體現人生命和時空的最高維度,讓人的生命成為低維時空中的萬物之靈,高級而珍貴。
宇宙高維度的高級時空層次,投影成為人世間的低維化維度時空,設定了人世間的維度的演繹演化範圍,建構成相對低維化的十維度生命小宇宙---人。人的生命也是一個小宇宙,積澱著宇宙高維時空的投影,包涵著基因秘密、思想、道德、心性的維度內涵,心性體現人生命和時空的最高維度。
三、人對於物理、物質、宇宙、生命、意識的探索
1 人類所在的時空維度中,人的基因密碼設定了人的生命的內容,包括對於外界的認識能力、認識內容等等。人的生命只能通過人的感覺(包括眼耳鼻舌身)吸收信息、進行神經系統的轉換,而在大腦的神經元結構和矩陣中建構成為認識反映內容,形成人化的意識內容。在進行邏輯分析、建構思想理論體系,進而與客體在相互作用中進行人化的邏輯契合、證實、證偽的科學認識發展過程。
科學的實證認識方式,以人的六識的認識能力為基礎,通過將十維度時空的存在進行低維化的四維時空的認識內容、認識觀念、認識儀器的結合,不斷發展著科學的認識內容。
人通過經典物理認識物體、機構、機械、熱力,通過化學認識分子、原子,通過電磁學認識電子、電荷、電磁現象,通過核物理認識原子內部,通過量子力學認識微觀的處於彌散、疊加、波動、概率的非定域量子態;通過引力、微波輻射認識星球、星系等等。體現人人化認識的發展內容,也體現人認識能力和內容的局限。
特別是到了量子力學這裡,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體現的更加的明顯,只能將沿著物理五維時空所人化的現象呈現為彌散、疊加、波動、概率等非定域的量子態現象。卻反而認為尋找了物質的本體,那是人的認識內容局限、認識觀念局限、認識能力局限的綜合體現。
2、
科學的另外一個分支是計算機系統、人工智慧、網絡系統的研製發展。我們都知道,計算機技術是硬體與軟體結合的產物,是利用電子電路的通與斷而代表數字的0和1的二進位狀態進行硬體和軟體的8位、16位、32位、64位的結構演繹,而嚴格的定域性物理基礎和邏輯而演繹、發展起來的技術。
現在可以在電腦屏幕中顯示出人們能夠想像的任何場景、生物、演變過程。人們可以建構計算機的世界、生命、環境、萬物和他們的運動演化過程,造出超級的生物、機器,造出科幻的世界、玄幻的世界、時空的穿越、想像的天國世界等等虛擬和模擬的生活場景來。似乎計算機可以藉助於數學演繹完成人們的現有思想所能想像的一切場景來。
在人類所在的時空維度的範疇內,人的基因建立的細胞的染色體基礎上,以分子的結合為基礎,建構人生命的系統、思想等維度的存在;而計算機和人工智慧以電子電路為基礎,同樣可以建立起來搞智能的機器人系統。現在人們試圖從量子態的層面為基礎建構計算機系統,都是在人生命的十維度的時空維度的範疇內,以沿著物理五維的不同層次的粒子為基礎而進行的程序編碼的結構演繹過程,也都是依賴於人的高級的心靈、意識為基礎的有序演繹過程。沒有超越人所在的十維時空維度的範疇。
3、 高維宇宙的存在中,以他們的功力、能量、意念所演化出來的低維時空的物質、生命具有共同的來源,所以,人的感覺的認識系統便能夠進行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認識反映過程,進行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邏輯和結構的人化契合,進行人化科學的認識、反饋、抽象、建構理論、建構實驗、進行驗證等等過程。不斷進行著證實與證偽的交替發展過程,發展科學的人化認識內容。
一個小球碰到另外一個小球,導致另外一個小球的受力運動,牛頓所建構的經典力學體系能夠很精確的計算出小球的受力、加速度、速度的變化。很好的建構了力、運動、速度、加速度之間的聯繫,實現了人的意識與客體之間的認識建構和邏輯契合。能量的守恆定律,將邏輯與客體運動之間的關係和邏輯演繹,在人化的實驗中得到充分的驗證。而後,不斷發展電磁學、核物理、高能物理、量子力學、相對論,將人與客體的邏輯契合內容和人化建構,不斷推向深入。
一個量子的變動,另外一個與之糾纏的量子變產生相應的變動。科學一直難以理解這樣的非定域的量子糾纏的聯繫和信息傳遞。然而,只要從高維時空的角度去思考,就容易理解了。
人的生命由於受五蘊六識的限制,人的認識能力的局限、認識內容的局限、認識範疇的局限,都被局限在一定的範疇內,難以突破那樣的界。
四、人對於時空維度的超越
上天將高維時空的生命的高級狀態投影到人的十維生命中,上天也設定了人對於自己所在的時空維度的超越,只能通過修行而獲得。所以,人通過修行,可以打開天目、進入天目的不同層次的狀態中;運氣通脈,打通大周天,打通身體百脈,運行著另外高維時空的高能量物質;提高心性,讓生命進入更高維度的時空,悟性思維也就得到提升了。從而超越人的低級的五蘊六識,而認識到宇宙、生命的更深刻、更高維度的存在。
一個修行人的頭上會有一個發光的功柱,體現他的心性、功力、層次、悟性、境界。也體現他跨越不同時空維度的範疇和能力。修行人的功力越高,他的功的組成越細微、震動頻率越高、能量越大、威力越大。體現高維信息的物質、能量、意識的更深刻的統一。
即使科學發展而認識到相對論、量子力學的非定域現象,那還是在修行的邊緣,接觸的宇宙時空維度的外殼。認識發展的過程也是呈現人認識局限的過程。
而人現在以為通過低維化的認識內容,以為認識到量子態那裡便是認識到了宇宙、生命的本質,那是南轅北轍,走入了思想的誤區了。
五、時空的維度
時空的維度,在宇宙高維時空的系統存在、演化中,對於每一個時空和生命境界的而言,其範疇下時空維度可以通過結構、程序密碼、細胞思想來進行維度的演繹。比如人類所在的時空境界中,人的十維時空可以將低維的六維材料升華為八維度的機器人系統;也可以將八維度的機器人拆毀為六維度的材料。也可以將高維度的人毀滅為六維度的無機物等等。
時空的維度,在宇宙高維時空的系統存在、演化中,對於每一個時空和生命境界的而言,將其認識反映能力的局限而導致所認識的時空維度的低維化。比如人化的科學將宇宙、生命理解為四維時空的存在,而在四維時空中建構宇宙、意識的本體。如盲人摸象式的建構本體的荒謬。
時空維度的智慧,將全息的宇宙打上了智慧差別的烙印,為心性不斷降低的生命演化,開創時空境界和環境,展現高維宇宙慈悲的心懷,也考驗宇宙成住壞滅的道德之本。如何化解宇宙時空演化的困境,那是覺著無量的慈悲。
(上面圖片都來自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