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說編年史
導讀:人力終有窮盡時,對於天庭、地獄界九成九的修士來講,有機緣的修行九大恆古之道七十二至尊之道,沒機緣的修行三千大道十萬小道,總之,因為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有限,每一個人的天賦以及機緣也都有限,對於天道規則的選擇,只能是適可而止。
但張若塵不同,在經過武道被廢一事之後,利用一品聖意所領悟的無極之道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領悟天道規則,而是在體內刻畫天道規則為己用。
這條路,千秋萬載歲月怕也是頭一次,所以整體而言,這條路該怎麼走?未來將會走到怎樣的高度?都得依靠張若塵自己。
唯一還算有借鑑意義的,道家一脈或許能夠稍微借鑑,但是,走還是得靠張若塵自己走,畢竟這條路不像武道之路,已經有過無數前輩走過了,並且走到了一個相當高、相當遠的地步,後人只需按照前人腳印,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往前走,當走到最後一個腳印時,早已經成為了這片世界的天下第一人了。
另外,則是關於張若塵武道之路的最終目的推測,是不是靠演化體內小宇宙,建立全新宇宙為終極目標呢?
推斷一、無極之道的下一步變化,根據張若塵所言:
「應該與天地初開時的陰陽兩分有關。」
從設置中,平衡陰陽應該就是演化天地的第一步,可能此時的張若塵也沒有意識到下一步自己究竟會有著怎樣的改變?但是,按照這番話來講,大概率和演化體內小宇宙有關。
推斷二、刻畫萬種規則,看目的,這還僅僅只是張若塵的第一步,從最開始的刻畫生命以及死亡規則,到如今的刻畫萬餘種規則,其它規則,如果建立在理解足夠深厚的前提下,張若塵應該也會全部都刻畫進去。
而對於武道來講,某一道規則走到極致就行了,心太大,牽扯太多,最終只是荒廢了自己的天賦,但很顯然張若塵這條路不同,太極初變,就是由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囊括的是宇宙內萬事萬物,時間和空間的總和,最終,做到在體內演化宇宙。
推斷三、主角的歸宿,如果只是單純的武道走到極致,不動明王大尊已經鋪好的路完全可以走,修煉至三十三重天達到天地第一人,何其的威風,何其的壯觀。
但是,這條路已經是池瑤在走了,並且,閻無神大概率也走出了一條全新的路,張若塵如果想要未來超越他們,最終,必定要超越武道,超越精神力等等道路,而演化宇宙,建立屬於自己規則,才能夠做到超越一切的總和。
最後,張若塵修行之路的最終目標是演化體內宇宙嗎?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長按點讚,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
小小說編年史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