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IP一詞,日漸頻繁的出現在電影行業的資訊中。IP開發、IP談判充斥耳邊,甚至做電影都不叫做電影,改叫開發IP了。隨著《侏羅紀世界》的熱映,IP重啟也被人念叨了起來。IP到底是什麼,電影IP重啟又是什麼?不如我們沿著IP的脈絡,一探究竟。
【IP與電影IP重啟】
IP與IP重啟並不陌生,電影IP重啟成趨勢
IP,一個時髦的詞兒,聽上去很新鮮,但是說起它的中文名稱,沒人會覺得陌生。IP,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就是平日常說的智慧財產權。文化領域的IP存在的方式多元,它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形象,甚至可以是一個名字。一個成功的IP可以在電影、小說、漫畫、遊戲、玩具等不同形式的媒介中轉換。
文化IP的終極形式就是拍電影了,電影是整個IP轉換過程中製作成本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媒介,電影的成功不僅能夠獲得巨大的票房回報,並且能夠反作用於其他媒介,數十倍的提升原IP的價值。近年來,漫威將旗下的超級英雄IP電影化,漫畫中的經典形象在電影中下重獲新生,便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小說IP、漫畫IP、遊戲IP,是三種比較常見的電影IP來源,而電影IP的重啟也成為了一種比較流行的趨勢。電影IP的重啟的簡單方式是重拍和翻拍,此外,還有一種創作式的重啟,即在前作的基礎上擴展,或者重新講述這個故事,但主創人員面臨全部或大部分換血。將電影IP進行再創作式重啟日漸成為好萊塢新的製片方式之一,今年上映熱門影片《侏羅紀世界》、《終結者:創世紀》、《神奇四俠2015》、《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皆屬於再創作式重啟。
《侏羅紀世界》的巨大成功,引發業內震動
【重啟IP影片的表商業表現】
《侏羅紀世界》一騎絕塵,盈利能力超《速激7》《復仇者聯盟2》
今年的暑期檔熱鬧非凡,《速度與激情7》與《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鬥法的大戲剛落,《侏羅紀世界》強勢入市、火爆異常,北美首周末票房2.09億美元,全球首周末狂攬5.11億美元,有望衝破《速度與激情7》的票房記錄,競爭年度票房冠軍。《侏羅紀世界》是繼《侏羅紀公園3》之後,時隔14年重回銀幕的恐龍影片,屬於環球公司的IP重啟項目。在主創人員大換血的情況下,環球為《侏羅紀世界》開出的製作費僅為1.5億美元,低於《速度與激情7》《復仇者聯盟2》一大截,盈利能力卻略勝一籌。
《侏羅紀世界》在取得巨大商業回報的同時,也觸發了影迷的懷舊情感。《侏羅紀世界》系列造就的恐龍情結有著不遜於天馬流星拳、汽車人變身的不朽魅力,穩定的粉絲市場與特效愛好者的推崇,勢必會提升《侏羅紀世界》後續作品的投入與產出。《侏羅紀世界》的成功也必然會引起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連鎖效仿反應,預計不久就會有更多電影IP重啟項目籌拍的消息,但IP重啟並非一帆風順、一本萬利。
《屠魔戰士》收入慘澹,老舊IP價值消耗殆盡
老舊IP重啟吃力不討好,營收慘澹成雞肋
從爬上帝國大廈為心愛女人打飛機的深情巨獸金剛,到穿著內褲天天蕩鞦韆的人猿泰山,再到怕光怕大蒜的德古拉伯爵、月圓之夜變身的狼人、屍體器官拼湊出的弗蘭肯斯坦,好萊塢用光影製造出一個又一個難以磨滅的電影IP,讓人記住了他們或悲壯、或歡樂、或猙獰的形象,甚至忘記了去追尋它們最初的來源。這些年代久遠的經典電影IP 在影史上重啟多次,特別是近期的重啟,並沒有幫助它們找回最初的震撼與比肩歷史的商業回報。
據不完全統計,以人猿泰山為主角的電影有52部(含4部動畫),華納兄弟投資製作的3D《新人猿泰山》的將於明年7月1日上映,應該會成為第53部「人猿泰山電影」,距離上一部真人版人猿泰山電影(《失落的城市》)已過去18年。新近上映的一部以弗蘭肯斯坦為主角、製作成本65000萬美元的《屠魔戰士》(英文名《I, Frankenstein》<我,弗蘭肯斯坦>)北美總票房只有一千九百萬美元,收入慘澹、難以回收成本。該片內地上映後累計票房四千餘萬人民幣,難有更大作為。2010年,製作成本高達1.5億美金的《狼人》北美累計票房只有6千萬美元。2014年,環球公司花費1億美金的大製作、講述德古拉伯爵起源的電影《德古拉元年》北美總票房5628萬美元,全球票房2.15億美元,入不敷出。也就2005年彼得·傑克遜執導的《金剛》通過票房收入勉強收回了製作成本。
七八九十年代電影IP成熱門,超級英雄IP重啟太頻繁
相較於金剛、人猿泰山這些存在近百年的第一批電影IP,七八九十年代創造的電影IP日漸成為重啟的熱門題材,而再創作式重啟成為IP重啟的主流方式。《猩球崛起》系列、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便是電影IP再創作式重啟的成功典範。
《猩球崛起》系列對《人猿星球》系列進行了再創作,超越了原作
「人猿星球」五部曲起源於1968年的電影《人猿星球》,以1973年的《決戰猩球》收尾,完整地再現了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原著中的宏大宇宙。蒂姆·波頓翻拍之作《決戰猩球》,打亂了原系列的時間線,飽受詬病。2011年上映的《猩球崛起》對整個系列進行了再創作,從故事的源頭重新講起,讓年輕一代觀眾不必再去費心去了解史前故事,頗有撥亂反正的意味。諾蘭的《蝙蝠俠》系列亦完全摒棄了前作,將整個故事重新梳理,從蝙蝠俠的童年開始講述。《超人:鋼鐵之軀》與《星際迷航》系列,也採用了類似的重啟策略,並取得了成功。
對七八九十年代電影IP進行創作式重啟也並非是喚醒IP魅力的萬能鑰匙,《終結者2018》《諜影重重4》的票房表現就不盡如人意。《終結者2018》製作費2億美元,全球票房3.7億美元,遭遇滑鐵盧。《諜影重重4》以1.25億美元的製作費,博得2.7億美元票房,恐難以抵消製作成本,下一部續集不得不重新啟用前三部的功勳演員馬特·達蒙。
在超級英雄火爆影市的當下,手握眾多超級英雄IP的迪士尼與漫威自必不說,按部就班的拍攝、上映都能將檔期排到2020年。華納兄弟著力打造DC宇宙,追趕漫威,通過蝙蝠俠與超人這兩個超級IP,帶動其他IP電影的製作。而其他四大好萊塢電影公司,無一不進入了IP重啟階段。二十世紀福斯將版權期內的X戰警、神奇四俠重新洗牌,而索尼電影旗下的「小蟲」蜘蛛俠無疑是最累的,馬上要迎來《超凡蜘蛛俠》系列後的第二次重啟。派拉蒙與環球則選擇了重啟曾經轟動一時的超級IP來應對超級英雄電影的衝擊,例如新近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和《侏羅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