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天冬 上海辰山植物園
上海辰山植物園
鳶尾
葉似鳥尾,花若蝴蝶
從春到夏,鳶尾屬植物都有亮點可尋:春日裡可觀賞鳶尾本種和蝴蝶花,以及水邊溼地上的黃菖蒲;春夏之交各色的德國鳶尾品種開始綻放,後面還有西伯利亞鳶尾,以及品種繁多的「花菖蒲系」……等等,怎麼一會兒叫鳶尾,一會兒叫菖蒲?好像還和蝴蝶有關?
寇準:吟詩唱曲認花草是必修課啊
△ 寇準(圖片來源於網絡)
陪王伴駕是個麻煩事!寇準心裡一邊暗自叫苦,一邊飛快地開動腦筋,思索應對之策。作為宋真宗身邊的名臣,既然被皇帝點名一同出遊,寇準就知道早晚得遇到這樣的狀況。陪著宋真宗來到在南陽郡時,皇帝眼見著溪頭春日的風光旖旎,草長鶯飛,波光樹影,一派生機,不禁龍顏大悅。這一高興,真宗皇帝就來了詩性。只見水邊芳草之間,生有幾株白玉狀的野花,嫋嫋婷婷,隨風搖曳,想要以此為題,卻又不知道此乃何物。帝王不能亂說,特別是在大臣們面前,連個花花草草都不認識,說錯了太丟臉面。於是真宗皇帝轉而問寇準:你說此花叫什麼名字?這命名可有來歷嗎?
△ 宋真宗(圖片來源於網絡)
寇準都快哭出來了,表面上卻還要裝作平靜。不認識植物不要緊,趕緊想出一套糊弄皇上的應對才好。於是寇準字斟句酌地回答:「此乃『玉蝴蝶花』是也。」
玉蝴蝶花?真宗皇帝也不傻,這名字沒聽過啊,寇準你不是自己現編的吧?寇準卻不慌不忙,回答道,您看這花開的樣子,像不像白玉雕琢的蝴蝶?至於名字的來歷嘛……唐代時就有「玉蝴蝶」,但並非指花,而是能夠填詞吟唱的小令,相傳是才子溫飛卿所創。今日用曲名比花,可謂恰如其分。
這一說,宋真宗還挺高興。作為宋詞中的小令愛好者,寇準當然會唱溫庭筠所作的《玉蝴蝶》,給皇帝唱罷,這還不夠,他又現場作詩,乾脆把「玉蝴蝶花」的名字坐實完事。只聽得寇準吟誦道:「堪賞東君造化奇,裝成蝴蝶滿纖枝。粉融輕翅攢花蕊,疑是尋芳未去時。」
或許宋真宗和寇準的答對故事,是由後人演繹出來的,但寇準的詩作是切切實實留了下來。此後也常有人將這種花稱作玉蝴蝶或者蝴蝶花——如今這種植物的中文正式名,就是選取了古時所取的「蝴蝶花」,它是我國鳶尾屬植物中較為常見的一種。
從玉蝴蝶到紫蛺蝶
大約從北宋年間開始,這種開白色花的鳶尾,作為「玉蝴蝶花」正式被文人們所接受,在詩文詞句裡,玉蝴蝶花無非有兩大特徵:第一,花色白潤,畢竟名字中間帶個「玉」字;第二,和蝴蝶相關的傳說掌故,也會被聯想到這種植物頭上。比如莊周夢蝶的故事,就被北宋名士李覯寫進了《玉胡蝶花》詩中:「胡蝶生來只愛花,春工描樣作奇葩。莊周有夢何曾覺,冰雪肌膚落幾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明清兩代,觀賞花卉之中,非但加入了更多種類,而且也出現了許多之前未曾見過的園藝品種。除了白色花的鳶尾,藍紫色花的鳶尾屬植物也漸漸能夠見到,並且栽種用作觀賞了。紫鳶尾再用「玉蝴蝶」的名字,就多少有點名不副實,所以有時候,文人將「玉」字隱去,只說「蝴蝶」或者「蝴蝶花」。比如清朝文士葉申薌,眼見紫色的鳶尾花盛開,興之所至,作了一首小詞:「胡蝶,胡蝶,紫豔翠莖綠葉。翩翩對舞風輕,團扇撲來夢驚。驚夢,驚夢,一樣粉柔香重。」
除了省略「玉」字,也有人將紫色花的鳶尾,稱作「紫蝴蝶」或「紫蛺蝶花」。清代詞人陳維崧作有《河傳·紫蛺蝶花》詞,行文錯落有致,如蛺蝶翩躚之姿:「低軃牆陰,微暈簾罅,露濯煙梳。滿園奼紫趁晴鋪。縈紆,傍裙裾。玉娥撲遍花間路。誰飛去?紈扇今番誤。有時粉翅凝花須,輕扶。問伊,如不如?」但見玉女陳娥,手持輕扇,躑躅花間,以為撲著蝴蝶,卻誤撲了紫色的鳶尾花——這一則花蝶掩映的小品,縱然撲蝶少女天真爛漫,真箇會把花當作蝴蝶嗎?
既然是蝴蝶,怎麼又來了鳶?
如果鳶尾一直就叫做「蝴蝶花」,也許會讓人省心不少,然而不行。大約從五代十國開始,「鳶尾」這個名字就出現了,取名之意,是認為這種植物的葉片扁平如劍,絕類鳶鳥之尾翼。後蜀韓保昇等人編寫的《蜀本草》中稱,此草葉名鳶尾,根名鳶頭,亦謂之鳶根。這麼一拼湊,如果在沒開花的時候,整株鳶尾連葉帶根莖,便依稀是一隻完整的鳶鳥模樣。鳶,有人說是鷹類,總之是猛禽沒錯。
圖片來源於網絡
鳶尾還不僅僅是外形與猛禽相似。古時醫家就已知曉,鳶尾之根頗具毒性,稱其在嘴裡咀嚼之感「戟人咽喉」,如同兵刃切割刺痛,這種狠辣,也和猛禽的秉性暗合。古人用鳶尾驅散飛屍、惡鬼、四方邪氣,例如,倘若遇上「惡靈纏身」,形如僵死之人,可用鳶尾根伸入喉嚨,斬殺「惡靈」;也有人說,將鳶尾研磨成粉,配上其他藥物,吞下即可預防鬼魅上身。
鳶尾的各種名字
雖然如今這一類植物的中文正式名,大都是某某鳶尾,不過從古時起,鳶尾的名字就一直亂七八糟,和其他一些名稱相互混淆。比如在民國初年,《清稗類鈔》一書中記載的鳶尾,和如今的鳶尾形態已經很相似了,其中寫道:「鳶尾,為多年生草,庭園多植之,高一二尺,葉狀如劍,各有鞘包之,花軸生於葉間。初夏開花頗大,淡紫綠色,花被六片,密生紫色小點,外層三片較大,其一突起如雞冠。根、莖入藥,即射幹也。」——請看最後一句,什麼?鳶尾就是射幹?
△ 《清稗類鈔》(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人往往把鳶尾和射幹混淆,有時名叫射幹,所指的是鳶尾,有時名叫鳶尾,所用的植物卻是射幹。它們的花形態不同,葉片和植株卻比較相似。此外,古時也有人認為,由跋(即如今的普陀南星)就是鳶尾,也有人把菖蒲和鳶尾搞混。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如今的鳶尾屬植物,有一些的名字並非某鳶尾,而是某菖蒲。例如常見的觀賞物種黃菖蒲,明明是開黃花的鳶尾;還有所謂的花菖蒲,也是正經的鳶尾屬植物。這其實是個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真正的菖蒲如今屬於菖蒲科(過去放在天南星科),開花結果與鳶尾全然不同,但葉片也是扁平的,彼此疊加,和鳶尾確然有些相似。
菖蒲還有別名叫做「蓀」,大約從漢代開始,有人認為「蓀」會開出紫色花,這個和真正的菖蒲不符,反而和某些鳶尾相符。所以此後總有些人,把紫色花的鳶尾當作「蓀」,也就是菖蒲。——如今鳶尾屬中還有名叫「溪蓀」的種類,就是源於這種觀點。
從唐代開始,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交流開始密切起來,中文植物名稱也傳入了日本。從這時開始,「菖蒲」或者「蓀」所指的就是紫色花的鳶尾,這種看法漸漸在日本紮根,直至今日。日本所謂的「菖蒲色」其實是鳶尾花的紫色,而把各種鳶尾屬植物稱作某菖蒲,在日本也是順理成章之事。日本園藝學家在鳶尾屬育種上,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培育出了很多品種,因而如今的觀賞鳶尾一大品系「花菖蒲系」,很大程度上也是沿用了日本的用法。
總之
無論名叫某鳶尾還是某菖蒲
它們用是用來賞花的
真正的菖蒲花沒什麼可賞
把名號借給鳶尾用一用
大概菖蒲本尊也不會有什麼意見吧
丨往期回顧丨
(預約購票入園)
辰山植物園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園(開放時間:8:00-17:00)。
園區實行無接觸式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模式入園。
疫情防控期間,礦坑浮橋、兒童植物園等暫停開放。(溫室自5月16日起開館,按最大承載量30%限流開放:花果館360人,沙生館280人,珍奇館210人。)
線上預約:遊客可通過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美團、攜程電商平臺線上預約購票,每天按照最大承載量的30%限制預約量,其中電商平臺不售當日票。
電話預約:遊客可提前一天撥打021-67657812(開放時段:10:00—14:00)電話預約,預約遊客在入園處掃描購票二維碼購票入園。
免票遊客: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實名預約獲取二維碼,憑有效證件入園。
入園須知
遊客入園應正確佩戴口罩,自覺出示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對體溫超過37.3℃的遊客將勸阻入園。
購票遊客出示預購二維碼,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免票遊客出示有效證件,憑預約二維碼掃碼後有序入園。
電話預約遊客在入園處現場掃描二維碼購票,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更多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上海辰山植物官方公眾號
附 / 小貼士
上海辰山植物園「預約、入園流程」
門票信息
門票60元/張
半價優惠: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須本人憑學生證或有效證件購票於當日經專用通道檢票入園。
8.5折優惠:60周歲(含60周歲)—64周歲老年人憑本人相關有效證件可享受。
免票:身高1.3米以下及6周歲以下兒童,65周歲(含65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憑相關證件經專用通道免票入園。
*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票務中心《購票須知》
來園交通
公共運輸:
1、軌道交通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或可在佘山站換乘松江95路至1號門。
2、公交松江95路、松朱線可至2號門。
3、公交松江95路可至3號門。
自駕車:
1、G60 滬昆高速公路松江新城出口沿嘉松公路向北至辰花路左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左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2、G50滬渝高速公路趙巷出口左轉沿嘉松公路向南至辰花路右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右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便民信息
在辰山植物園一號門及二號門遊客服務中心免費提供以下服務:
(1)輪椅租借(押金500元);
(2)嬰兒手推車租借(押金300元);
(3)拐杖租借(押金100元);
(4)雨傘租借(押金100元);
(5)問詢;(6)針線包;
(7)哺乳室;(8)開水;
(9)導遊手冊;(10)無線網絡覆蓋;
(11)自助手機充電。
原標題:《草木情緣|葉似鳥尾,花若蝴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