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聽鍾南山瞿介明...

2020-12-06 澎湃新聞

昨晚(11月9日)召開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披露,上海出現一例偶發新冠確診病例。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加之國內大部分地區步入秋冬流感高發季,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應該如何應對?

對此,不論是公共衛生專家,還是臨床醫生都提到一點:個人自律!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第一健康責任人」,此時此刻,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

對廣大市民來說,防疫的警惕心必須時刻保持,但過分的擔心則大可不必。

請市民繼續堅持「防疫三件套」,牢記「防護五還要」

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衛生專家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告訴記者,上海這次新發現的新冠病例是一例偶發病例,涉及範圍有限,且病例發現及時,處置有力。她提醒市民,當前正逢秋冬季節,上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舊很大。

既要保持開放、維持城市的經濟活力,又要有效防控疫情——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僅要靠衛生、防疫等相關部門,也需要公眾的自律。

吳凡希望廣大市民繼續堅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做好個人衛生;牢記「防護五還要」——口罩還要戴、社交距離還要留、咳嗽噴嚏還要遮、雙手還要經常洗、窗戶還要儘量開。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吳凡強調,這個季節做好個人防護,不僅能保護自己不受病毒侵襲,也是每個人在履行社會責任。個人出入人群聚集場所,比如菜場、市場、醫院等,一定要落實好這些個人防護舉措,大家一起來努力,共同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效。

聯防聯控是戰「疫」最大成功點,全社會仍不能掉以輕心

11月9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王辰主審,中華醫學會呼吸與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主編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全球首發。

在首發儀式上,就秋冬疫情防控,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專門談到,在中國,秋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如果新冠病毒和季節性的流感包括甲流、乙流等呼吸道病毒疊加,很容易產生混合感染,需引起大家的警覺和注意,「全社會都不能因為國內控制情況良好就掉以輕心,應不斷加強預防和防治的意識。」

瞿介明教授呼籲,大眾要始終繃緊三根弦:

首先是個人衛生,例如勤洗手,勤通風,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佩戴口罩等,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風不夠的場所必須要佩戴好口罩;

二是對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和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一旦呼吸道病毒和原有的基礎疾病疊加,就很容易變成重症或者危重症肺炎,需要引起重視;

三是醫療機構必須嚴格預防交叉感染,醫院除了要加強內部防控,還要儘可能減少陪護、減少家屬的探望,並嚴格落實相關措施,這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場防疫戰中,「個人的力量」被專家們反覆提及。就在此前一天,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出席騰訊醫學ME大會上也表示,這次防疫的一個最大的成功點,就是抓住了在社區領域的群防群控,在上遊不讓其傳染,不讓其蔓延到更多的人,這是最大的一個成績。「我們通過社區的聯防聯控策略,迅速遏制疫情,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社會各界在醫學科普上的大力投入,讓公眾消除了恐慌情緒,理解和遵守各種的防禦措施,從而有效地應對了疫情。」

鍾南山認為,這次疫情裡,人們得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要進一步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這點也十分關鍵。

對付病毒,我們要「跑得比病毒更快」

同樣在這次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這場疫情中,全球成為「抗疫共同體」,當世界的疫情沒有結束,中國無法獨立於世界之外,唯一的策略就是「比病毒跑得更快」。

「我們接下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跑得比病毒更快,迅速對出現疫情的地方進行控制,並對相關接觸人群進行檢測,直到發現每一個病例。同時,我們需要通過提高疫苗接種率,以迎接世界重啟與開放。」張文宏說。

疫情面前,「個人的自覺防護」也是張文宏反覆強調的。早在10月28日的個人微博上,張文宏就說道:「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晝夜溫差增大,氣溫不斷降低,大家更多地待在室內,門窗關閉較嚴,空氣流通不暢,這些都為病毒或細菌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何做好秋冬季的個人防護?張文宏詳細列出要點:

第一是記得戴口罩,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保持社交距離。

第二,免疫力仍然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平時注意保暖,營養均衡,適量運動,保證睡眠。

第三,學生、教師、老年人、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可接種流感疫苗,避免得流感。

(原題為《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聽鍾南山瞿介明張文宏吳凡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已出現同患流感和新冠肺炎病例 自我防護是關鍵
    深圳疫情防控做得怎麼樣?冬季流感和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什麼?11月27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為深圳疫情防控點讚。他說,流感與新冠防控感染的關鍵是做好自我防護,他鼓勵深圳乃至全國的科技工作者要繼續抓緊開展新冠病毒科技研發,不要放緩科研的腳步。
  • 聽消殺科科長給您說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消毒防護
    點擊播放 GIF 0.0M目前,隨著阻擊疫情戰役的不斷深入,個人防護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消毒也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用什麼能殺滅病毒,含氯消毒劑都有什麼?往身上噴酒精可以消毒嗎?……帶著諸多問題,記者走訪市疾控中心,消殺科專家針對消毒液的正確選擇及其使用注意事項、居家如何消毒給出指導意見。
  • 關於疫情,鍾南山、張文宏發出重要提醒!
    鍾南山、張文宏發出最新提醒↓↓↓11月8日,在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上,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很顯然,中國要依靠疫苗的普遍接種對於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張文宏表示在這場疫情當中,全球成為抗疫的共同體,當世界的疫情沒有結束,中國無法獨立於世界之外。中國經驗就是「比病毒跑得更快」的策略。
  • 全球發行:瞿介明主編《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由愛思唯爾出版
    由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分會主任委員瞿介明教授、侯任主任委員曹彬教授以及前任主任委員陳榮昌教授主編,鍾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主審的《COVID-19: The Essential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專著將在Elsevier出版社以全英文形式出版。
  • 鍾南山:基本支持病毒來自蝙蝠 疫情不會全國大爆發
    新華社廣州2月2日電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 疫情寫作精品素材!鍾南山:院士、戰士、國士!全角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 鍾南山! 小鮮肉讓位,流量IP一邊去! 是的,連我讀書不多的老母親都說:終南山是一座名山,鍾南山是一個名人!
  •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默爾索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一個局外人,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包括對於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都無所謂,哪怕是媽媽去世,他也在守靈的時候,抽菸喝咖啡,和別人聊天,昏昏入睡。
  • 發布會上,84歲鍾南山終於笑了!久違的笑容背後代表了什麼?
    2月18日下午4時,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在廣東大廈準時開始。這一天,距離84歲的鐘南山夜馳武漢剛剛一個月。跟連日來廣州的明媚春光一樣,當天的新聞發布會氣氛也開始「回暖」。一個月來曾數次在鏡頭前流下熱淚的鐘南山,在發布會上數百名媒體記者面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 鍾南山:現在的本土病例,帶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現在出現的本土病例,實際上帶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傳播的途徑問題。它是通過什麼途徑傳給人的,是通過呼吸進去的還是觸摸進去的?它要達到多大濃度才會傳人?這些都是科學問題,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一方面我們現在還是處於一種間歇期,有效的疫苗出來最少在明年初,這一段時間是一個間歇期,現在的辦法是靠防護預防,所以還要堅持。第二個方面,就是要把物傳人的途徑搞清楚。
  • 鍾南山:新冠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
    11月16日,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17位院士以及來自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圍繞「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的主題,對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生物技術、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深入對話交流。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了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
  • 鍾南山:疫情面前 人類更需摒棄分歧共同面對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天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鍾南山表示,在新冠和其它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
  • 鍾南山、王辰院士主審,《新冠肺炎防治精要》英文版在上海全球首發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主審,中華醫學會呼吸與重症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瑞金醫院瞿介明教授、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陳榮昌教授主編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中文版,於2020年4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一經面世,立即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各大出版社紛紛表示合作興趣。
  • 繼「人傳人」後,鍾南山發表重要講話
    近日,鍾南山院士提出一個新的話題,「環境傳人」。以前所說病毒傳播途徑大多數是「人傳人」,現在又出現了「環境傳人」。對此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需要科學家進一步尋找規律找到預防的措施。對此有不少人感到疑問,究竟什麼是「環境傳人」?
  • 鍾南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
    11月16日,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17位院士以及來自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圍繞「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的主題,對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生物技術、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發展趨勢等議題進行深入對話交流。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了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
  • 鍾南山最新疫情研判: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1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目前,世界對疫情發生的規律還沒有摸清,也未進行溯源,治療也沒有極具針對性且非常有效的藥物。」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了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
  • 鍾南山剛剛重要提醒!
    提醒廣大市民:增強個人防護意識,重點場所、重點區域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如有發熱等不適症狀,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儘快就近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警惕!鍾南山剛剛重要提醒!
  • 鍾南山,你怎麼什麼都敢說?
    當年非典時期,很多人都說他一戰成名,但他卻說,「我不需要這樣的成名方式」。是從小的家庭教育,深深的融入到他的血液裡,他敢說,是因為他知道,那是真話,公眾有知道真相的權利。他只要問心無愧當年的「非典」時期,如果沒有鍾南山院士的話,可能後果不敢想像。
  • 疫情面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別在謠言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鍾南山院士被感染」「有一家子武漢人染病,跑到了上海迪士尼」「這病毒口罩根本防不住,空氣裡都是病毒!」「武漢醫院躺了3個屍體,3天了都沒人管!因為我深知自己對於疫情相關的知識面,是不足以發表言論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留意官方政府發表的最新消息。
  • 【團·分享】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團·分享】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每一頁都讓人心疼 > 在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記憶中 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 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高級別專家組通報 新冠病毒已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 鍾南山:阻斷傳播關鍵做好兩點!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疫苗研發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