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疫情面前 人類更需摒棄分歧共同面對

2020-10-30 第一財經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天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鍾南山表示,在新冠和其它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

相關焦點

  • 視頻丨鍾南山:面對新冠和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人類更需摒棄分歧
    10月30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鍾南山表示,在新冠和其他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鍾南山稱,從3月,他就開始和哈佛醫學院的很多專家、研究組合作,在學習學術問題上,包括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共同的語言。「所以在新冠和其他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
  • 鍾南山:戰勝疫情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漂亮話而是必須要建立的牢固信條
    「在新冠和其他各種未來可能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這不是一般的漂亮話,而是需要長久堅持的、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2020年10月30日,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抗擊新冠和非典疫情的領軍人物、共和國榮譽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發表了視頻致辭。鍾南山表示,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
  • 鍾南山:年輕人都以頂尖科學家為偶像,但要消除盲從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院士在主題致辭中表示,相信全世界有數不清的年輕人,以今天與會的頂尖科學家們作為偶像:「但我們當然不能滿足於此,我們很多人成為偶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消除年輕人對偶像的盲從。」鍾南山認為,年輕人要通過偶像學到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更多地問問為什麼。讓更多現在潛在的頂尖獎項得主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服務者,讓科學服務於大眾。
  • 鍾南山:戰勝疫情需要更高級別、更緊密的全球合作
    新華社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楊有宗 周琳)「怎樣以科學的手段把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儘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30日在上海開幕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視頻方式發表演講,倡議大家共同思考這一問題。他認為,科學家們應思考:怎樣以科學的手段在生活習慣、社會認知等差異導致的各國疫情防控的不同措施中,儘可能找到一些共同點,爭取更好地開展跨國防疫合作,早日實現人員能夠正常跨國流動;怎樣以科學的手段促進科學界和其他各界有效溝通合作。
  • 鍾南山這樣說
    在「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做了視頻致辭。他表示,新冠病毒的防治局面會越來越好,世界會越來越光明。  鍾南山說,一場論壇能夠聚集這麼多頂尖科學家是很難得的。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科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為此奉獻出了生命。
  • 鍾南山:科學家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鍾南山表示科學家有國籍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必須全球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緊密更高的合作我們發現在科學家中有很多共同點學術上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在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語言當今,科學界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長久堅持
  • 鍾南山這樣說→
    在「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做了視頻致辭。他表示,新冠病毒的防治局面會越來越好,世界會越來越光明。鍾南山說,一場論壇能夠聚集這麼多頂尖科學家是很難得的。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鍾南山:科學家成偶像 是為了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做了視頻致辭鍾南山說,一場論壇能夠聚集這麼多頂尖科學家是很難得的。面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環境,聚集科學界客觀理性的聲音,尋找科學應對之道非常重要。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科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為拯救生命付出了巨大努力,很多人甚至為此奉獻出了生命。鍾南山動情地說,自己看到各國同行們持續奮力推進病毒檢測、疫苗研發等工作,這是告慰犧牲者的最好方式。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鍾南山、朱棣文發表開幕致辭
    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為主題,共計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137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出席。 在開幕式上,朱棣文、鍾南山、姚期智等世界頂尖科學工作者,針對新冠疫情下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如何進行學術交流等一系列問題發表講話。
  • 視頻|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與鍾南山相聚論壇,共同呼籲全球抗疫合作
    記者在現場發現,科技抗擊疫情和國際科學合作,是本屆論壇的兩個聚焦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阿爾特說,預計要到明年,新冠疫苗才能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無論是新冠病毒疫情,還是全球氣候變暖,科技都能幫助人類戰勝困難,這需要全球科學家的通力合作。 鍾南山院士的觀點與阿爾特不謀而合。
  •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 科技如何託起人類共同命運?
    各國科學家藉助論壇平臺發表主題演講,呼籲國際合作,探討人類科技與命運發展。當今世界面臨多種共性問題,在世界頂尖科學家們看來,如何集聚全球頂尖科技力量,讓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最強大腦」齊聚上海,將帶來怎樣的科創新動能?
  •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做好個人防護比什麼都重要!聽鍾南山瞿介明...
    「疫情面前沒有局外人!」吳凡強調,這個季節做好個人防護,不僅能保護自己不受病毒侵襲,也是每個人在履行社會責任。個人出入人群聚集場所,比如菜場、市場、醫院等,一定要落實好這些個人防護舉措,大家一起來努力,共同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效。
  • 鍾南山做主題致辭
    這些都需要全世界人們以開放和信賴的態度共同協作。「即使是非常基礎的科學研究,都需要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共同努力來實現。」:戰勝疫情必須要全球的合作在開幕式後的「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一位重量級的國內頂尖科學家代表——鍾南山院士首先通過視頻進行了主題致辭。
  • 世界各國有個共同的「敵人」,聯合國大會主席:全世界需齊心協力
    ,但是我們要警惕,世界各國有個共同「敵人」,對此聯合國大會主席表示:全世界需齊心協力。,摒棄一切成見,共同對抗。 在疫情發展初期,面對這種未知的病毒,中國勇敢地面對,並採取了多種積極有效的防疫措施,所以中國的疫情很快穩定了下來,可這時國外的疫情剛開始蔓延,但這時不少國家並不是忙著積極抗疫,
  •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10月30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鍾南山表示,科學家有國籍,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必須全球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緊密更高的合作。我們發現,在科學家中有很多共同點,學術上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在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語言。當今,科學界更需要擯棄分歧,共同面對,長久堅持,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
  • 鍾南山:我們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10月30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發表致辭鍾南山表示科學家有國籍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必須全球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緊密更高的合作我們發現在科學家中有很多共同點學術上有很多共同的看法在早期診斷、傳播途徑、抗體治療以及疫苗研發方面有很多共同語言當今,科學界更需要擯棄分歧共同面對,長久堅持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必須要建立的一個牢固信條
  • 鍾南山說,「我們成為偶像的目的,是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
    但是科學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必須全球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緊密更高的合作在科學家中有很多共同點學術上有很多共同的看法有很多共同語言當今,科學界更需要擯棄分歧共同面對,長久堅持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
  • 關於疫情,鍾南山、張文宏發出重要提醒!
    未來我們將如何來面對重啟世界的挑戰和世界上仍然存在的對於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張文宏表示在這場疫情當中,全球成為抗疫的共同體,當世界的疫情沒有結束,中國無法獨立於世界之外。中國經驗就是「比病毒跑得更快」的策略。
  • 疫情面前,中國建造速度令世界驚嘆,強大凝聚力共同抗擊災難!
    疫情面前, 中國人民總有強大的凝聚力共同抗擊災難!疫情面前,中國建造速度令世界驚嘆!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黨和政府的主導下,武漢將重啟北京「小湯山」模式,建立隔離醫院。隨後,官方發布了建設蔡甸「火神山」醫院的消息,並強調6天建成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