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在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一場「地球最強大腦」之間的
智慧碰撞再次在浦東開啟。
近140位頂尖科學家出席
在今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通過線上或線下出席。三天的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在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教授進行了致辭。據了解,為了能夠現場參與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羅傑·科恩伯格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克服疫情期間的種種困難,早在10多天前就已抵達上海。
不能現場出席的其他頂尖科學家,則在世界各地通過視頻方式參與了論壇交流,其中就包括哈維·阿爾特、安德烈亞·蓋茲兩位新鮮出爐的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他們分別因為發現C型肝炎病毒和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和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兩位科學家均是首次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發出科學聲音 表達理性態度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執行委員會科學家代表,還通過視頻形式發出科學聲音、表達理性態度。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風趣地與大家分享了自己成為科學家的道路:「我年輕時準備選擇職業時發現,其實我沒有選擇。我的父母說,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科學家、學者。當然,年輕時我也反抗過。可是後來,等我高中畢業離開家,上了大學,我發現那正是我想做的。」
朱棣文說,現在除了特殊情況外,自己依然每周工作六七十個小時,就在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在這一過程中,我的頭腦裡充滿了各種新想法。讓我再次意識到,做科研時我是多麼地幸福。」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拉馬克裡希南認為,今天,科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這次疫情已經向我們展現出科學的優勢和它的局限。
「新冠疫情只是體現科學對人類事業的重要性的一個實例,未來還會有許多其他的病毒流行性疾病,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聯繫的世界裡。」文卡·拉馬克裡希南說,除了傳染病,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生物多樣性、可持續能源和氣候變化等難題。這些都需要全世界人們以開放和信賴的態度共同協作。「即使是非常基礎的科學研究,都需要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共同努力來實現。」
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表示,全世界都在為科學奮鬥,但無人可以孤軍奮戰、閉門造車。「我們個人的知識與全人類的知識密不可分,科學註定要取得進步。任何時代下,敢於挑戰創新並傳承前人智慧財富的都是青年人。因此,政府和科學界需要慷慨並耐心地鼓勵這些真誠熱愛基礎科學的青年科學家和學生們。」
鍾南山:戰勝疫情必須要全球的合作
在開幕式後的「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主題會議上,一位重量級的國內頂尖科學家代表——鍾南山院士首先通過視頻進行了主題致辭。
鍾南山說,除非我們生活在一個國家邊界完全封閉的時代,否則就必須面對這麼一個嚴肅的課題:怎麼樣以科學的手段把新冠疫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儘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怎樣以科學的手段在國際政策、生活習慣、社會認知上的差異所帶來的不同防疫措施間,儘可能找到一些共同點,更好地開展跨國的防禦合作,早日實現人們正常的跨國流動?怎樣以科學的手段促進科學界和其他各界的有效溝通合作?
他表示,戰勝疫情必須要全球的合作,而且是比現在更高更緊密的合作。「在新冠和其他各種未來可能發生暴發的疫情面前,人類更需要摒棄分歧,共同面對,且需要認真對待、切實執行,長久堅持。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必需要建立的牢固信條。」
他認為,任何國家的科學事業,特別是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培養諾貝爾獎得主或其他獎項得主。「獲獎只是一支溫度計,它是國家科學發展成就和社會整體科創環境長期客觀的反應。」
鍾南山說,「相信全世界有數不清的年輕人,以今天與會的很多專家作為偶像。但是我們當然不能滿足於此,我們成為偶像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對偶像的盲從。讓更多現在潛在的頂尖獎項得主,真正成為人類社會的服務者,讓科學服務於大眾。」
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牌
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啟動
在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牌。
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是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為中國承接世界科學中心的向東遷移、實現從科技大國到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轉變,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做出獨特貢獻而成立。
據介紹,目前基金會設立項目聚焦四個方向。
➡科學交流類項目: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包括匯聚全球頂尖科學家的主旨會議,聚焦世界未來的基礎科學峰會,關注科學未來的青年科學家論壇等內容。
➡青年發展類項目:設立「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青年科學家」大獎及青年科學家支持計劃,項目旨在聚焦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發揮世界頂尖科學家們在學術、科研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吸引和培養一批全球高層次青年科學家人才,促進科學家跨代際跨國界交流與合作,助力全球科技創新人才成長。
➡科研轉化類項目: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建設,充分實踐「以人為本」的中國智慧,以頂尖科學家為核心,打造集科學家生活區、頂尖高校資源、創新孵化中心等一體的未來科學社區新形態。
➡科學教育類項目:引入牛津大學等全球最頂尖的教育資源與發展理念,加強國際科學教育交流合作,舉辦青少年科學論壇、賽事,全面提升少年兒童的科學素養教育,增強全社會的科學與研究氛圍,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科學人才培養與發展。
與此同時,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也雲啟幕。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位於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是新片區國際創新協同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規劃東至南港大道,西至海港大道,南至海基一路、北至環湖南三路,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銜接臨港科技城及總部灣。
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將集聚全球頂尖國際組織總部、頂尖科學家創新實驗室基地,形成具有強大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核心區;面向國家重特大需求,聚焦生物醫藥、人工智慧、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將「最先一公裡」優勢轉化為「最後一公裡」的發展動能,將頂尖科學資源與醫院、學校等配套建設融合起來,打造最符合創新規律的空間載體。
據了解,社區以「領先未來20年的科技戰略力量,儲備未來50年的科學資源」為戰略使命,以「全球極具特色的新時代重大前沿科學策源地」為定位,將藉助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集群效應,以頂尖科學家資源為核心,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策源地、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聚智全球的科學組織總部基地、機制靈活的離岸創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