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今天上午(10月30日)在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作視頻致辭。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作視頻致辭。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傑·科恩伯格分别致辭。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主持開幕式。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卓慶,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市委副書記於紹良,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麥可·萊維特出席。
李強指出,習近平主席的視頻致辭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科學事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合作的高度重視,為我們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
上海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深化國際科技合作作出應有的貢獻。李強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描繪了中國「十四五」及未來更長時期的宏偉藍圖,把科技創新擺到了更為優先、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我們將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對上海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
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上下更大功夫。李強強調,
要以世界眼光匯聚全球創新智慧。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致力於當好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希望世界頂尖科學家幫助我們凝練研究大方向、選準創新突破口,助力上海集世界之智,成為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要以開放胸懷推動全球科技合作。更加積極主動融入全球創新鏈,歡迎更多國際科技組織落戶在上海、更多外資機構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努力為國際科學研究貢獻上海力量,促進更多研究成果直接為增進人類福祉服務。
要以一流環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採取更加開放、更為靈活的政策,為海內外高端人才來上海發展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希望在世界頂尖科學家的帶領下,有更多後起之秀、明日之星快速成長,在人類科學史上寫下更多青年才俊的傳奇故事和創新華章。
懷進鵬表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三次在上海舉辦,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對論壇期待要求、加強全方位高水平國際科技合作的生動實踐。
面對當前疫情等全球性挑戰,世界科學界需要共同努力,共塑開放科學,共濟開放人才,共促開放治理,共建科技共同體。中國科協將與上海市、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一道,依託論壇平臺,推動與各國科學家的信任合作,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作出獨特貢獻。
羅傑·科恩伯格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視頻致辭將進一步激勵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在深化國際科技合作、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等領域發揮作用。科學無國界,各國科學家、研究機構在應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必將成為國際科技合作的典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將深化與上海的全方位合作,
依託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和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平臺載體,邀請各國科學家來滬參與並開展前沿科學研究、貢獻智慧力量。開幕式前,李強、懷進鵬、龔正會見了羅傑·科恩伯格、邁爾克·萊維特等與會科學家代表。李強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對各位世界頂尖科學家參加論壇表示歡迎,對各位科學家支持中國、上海疫情防控表示感謝。李強說,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科技組織、各國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為全球抗疫貢獻智慧,展現擔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海全市上下堅定信心、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我們深切感到,人類要最終戰勝這場疫情,尤其需要尊重科學、依靠科技,開展國際科技合作。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致力於推動基礎研究、倡導國際合作、扶持青年成長三大使命,已經成為連接世界頂尖科學家的重要紐帶和促進國際科學界高端對話的重要平臺。希望各位科學家積極發表真知灼見,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富有啟發的創新之策、解決之道。
開幕式上,羅傑·科恩伯格與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共同為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牌。該基金會將致力於科學交流、青年發展、科研轉化、科學教育等重要方向。
現場還舉行了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雲啟幕、世界頂尖科學家國際聯合實驗室雲入駐儀式。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社區,將打造國際領先的科技策源地、聯通世界的科學創新港、聚智全球的科學組織總部基地、機制靈活的離岸創新區。
羅傑·科恩伯格、麥可·萊維特、朱棣文、蘭迪·謝克曼、野依良治、文卡·拉馬克裡希南代表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作了科學態度演講。
上海市領導陳寅、翁祖亮、諸葛宇傑,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宋軍參加相關活動。
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滬舉行。61位諾貝爾獎得主,76位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3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00餘位世界優秀青年科學家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參與本屆論壇,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跨越11個時區。參加論壇的還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創新企業、科創資本等領域代表。
論壇期間將舉行莫比烏斯論壇、共同家園峰會、科學態度大師講堂、青年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實驗室論壇、校長論壇、經濟峰會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餘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餘場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打造永不落幕的雲上科學盛會。
(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為陳正寶 攝)(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