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文/趙寶瑞)今天(30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A)在上海開幕。論壇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為主題,共計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137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將出席。
在開幕式上,朱棣文、鍾南山、姚期智等世界頂尖科學工作者,針對新冠疫情下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如何進行學術交流等一系列問題發表講話。
論壇主席及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發表開幕致辭。他表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會議都被推遲或轉移到線上。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能夠在線下舉辦,離不開上海市政府和論壇各方的努力。
本次論壇主要針對科教和科普等領域,而且開闢了大學校長論壇和小院士論壇。通過引入科學、教育元素,論壇得以讓科學探索的精神薪火相傳。而眾多頂尖科技獎得主,將在此探討人類共同的發展和命運。
在開幕式之後,論壇主席和上海市政府共同啟動了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揭盤儀式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基金會實驗室落戶儀式。
值得注意的是,該實驗室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內,規劃面積2.5平方公裡,以科技前沿領域研究成果轉化為目標,打造最符合創新規律的空間載體。
儘管新冠疫情給本次論壇的舉辦帶來不少困難,但是通過虛擬數位技術,位於全球各地的6名WLA協會主席實現了同臺演講。
他們是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野依良治,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馬克裡希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以及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蘭迪•謝克曼。
首先,對於科學領域的發展與探索,他們表達了最真誠的祝願。其次,對於新冠疫情帶來的多種挑戰,他們呼籲各國密切合作戰勝新冠疫情,同時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學術溝通方式。
在這次新冠疫情之前,全球已經受到過SARS和MERS等疫情衝擊,但針對疫情的有效應對機制一直無法建立。因此,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世界各國政府和民間的通力合作。
尤其新冠疫情對醫療產業的影響,讓人們對從研究到產業的成果轉化更加關注。對於這一問題,醫學、AI等領域的學術專家以及行業領袖從各自的行業方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抵抗新冠疫情的衝擊,需要客觀理性聲音和科學理性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