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知藍 )2019年,以東臺條子泥沿海灘涂溼地為核心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近幾年,當地自然資源的保護,越發引起重視。
圖說:東臺條子泥溼地。東臺市公安局供圖(下同)
在江蘇鹽城東臺市,中國首個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條子泥溼地,數萬隻冠鼻麻雀、琵嘴鴨、豆雁、骨頂雞以及白琵鷺、勺嘴鷸甚至火烈鳥等相繼抵達,成為越冬候鳥的「先頭部隊」。作為亞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質潮間帶溼地,這裡有長達582公裡的海岸線。
弶港鎮坐落在江蘇省東臺市黃海之濱,是個著名的漁港。主要保護對象為珍禽及其賴以生存的沿海溼地生態系統。在弶港野外,經常會看到野鴨等候鳥在水中嬉戲的身影,它們是受國家保護的有益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三有」動物。
但利益總是驅使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他們把目光盯向這群野生動物,幹起了罪惡的勾當。近日,鹽城東臺警方破獲一起非法狩獵野鴨的案件。
2021年1月3日,鹽城市東臺市公安局弶港派出所接到一條線索,稱村民姜某經常在水面布網大量誘捕野鴨。接到線索後,公安機關立即組織專人開展偵查。1月9日,東臺市公安局弶港派出所民警根據線索對農戶姜某家進行檢查,當場從冰櫃中查獲80隻獵殺野鴨,以及作案工具若干。經偵查,該批野鴨系姜某在金東臺農場水面上用絲網非法捕獲。
圖說:東臺公安機關在嫌疑人家中查獲80隻野鴨。
據姜某交待,自己先前在別人口中得知,馬上要春節會有很多的人賣野鴨送禮,而且一隻野鴨能賣不少錢,自己家就住海邊,也經常看到野鴨出沒,便動起了歪心思。於是便在附近買的漁網,然後放在河邊的草叢裡,再放些誘餌在網裡,等野鴨過來吃誘餌時就會被網纏住。
目前,捕殺的野鴨已經送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進行鑑定,姜某因涉嫌非法狩獵罪已被警方採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
鹽城東臺市公安局弶港派出所副所長楊愛軍表示,2020年入冬以來,東臺警方緊緊抓住季節性發案特點,開展嚴打非法狩獵,非法收購、運輸野生動物等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弶港派出所結合全市打防「冬季攻勢」行動,統一組織部署,組織沿海地區各警種和派出所警力。
民警提醒: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收售、宰殺、販賣、食用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請廣大市民群眾積極做好監督和舉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