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本文有大量蟲子圖片,不喜者勿入。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和一樣有過這樣慘痛的經歷:你的手指無意間划過果樹翠綠的葉子,突然間一陣癢痛。下意識地用手指去觸摸,更大的疼痛襲來,那感覺真是生不如死。
作祟的小東西,是一種叫做毛蟲的"小惡魔「。古代把它們劃分為五蟲之一,有的地方叫做洋辣子,在我的家鄉叫做」扒鋸子「,或者」扒角子「。
說白了,毛蟲就是蝴蝶、蛾子的幼蟲。恐怖的是它們身上的「毛」。這些毛是它們體壁的凸起物,最普通的是剛毛,剛毛的基部常有骨化或深色的毛片,高突成錐狀毛片叫做毛突,長著很多毛的瘤狀突起叫毛瘤,緊密成簇排列的毛叫毛簇或毛撮,側毛還分枝的叫枝刺……但是,對我們造成更大困擾的是一些種類毛毛蟲所具有的毒毛或毒刺,這些剛毛與體壁上的毒腺細胞相連,一旦折斷毒液就流出來了,讓人又疼又癢,蜇人效果絕對「效果拔群」。
說到這裡,有人恐怕要問了,蝴蝶那麼漂亮,蜇人的會是它們的幼蟲嗎?坦白的告訴你,真不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美麗的蝴蝶的幼蟲都是長得什麼樣子的。
只有麝鳳蝶、絲帶鳳蝶,這類以馬兜鈴科有毒植物為食的毛毛蟲,才讓天敵自覺的避開,從長相來說,這兩者的幼蟲都是渾身長滿突起,顏色也在警示「別吃我」。
蛺蝶的毛毛蟲通常頭部有角或者突起,面相很酷,有的全身都有枝刺,看起來有些猙獰或崎嶇,實際上並沒那麼可怕,因為它們的枝刺並沒有毒性。
灰蝶斑蝶
看了幾種蝴蝶和它們的幼蟲, 你現在多少也明白一些了吧?蝴蝶的幼蟲看上去比蜇人的幼蟲漂亮多了,身上也沒有令人看上去據感覺十分恐怖的毛。那麼,幾乎我們可以肯定了,那些小惡魔都是蛾子的幼蟲。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蛾子的幼蟲也是無害的。大家一定做好區分,千萬別一棍子打倒,冤枉了好蟲。
比如說下圖中的尺蛾,通常我們說的尺蠖。
真正令我們感到恐怖,甚至有了心理陰影的是刺蛾的幼蟲。
有個科學常識是,毛蟲的眼睛,只能感受到光線的強弱,是不能成為影像的。丫就是說,毛蟲根本看不到你--是你先傷害了它們,而他們只是在做被動防衛。這樣說的話,好像你有些不服,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所以你一定要小心了,說起來只是你的馬虎忽視,打起官司來,你也是打不贏的。
除去刺蛾的幼蟲以外,還有幾種蛾子的幼蟲也具有很大的毒性。簡單介紹兩種:
毒蛾。
枯葉蛾。
這兩種也是常見的毒毛蟲,看見他們的時候,還是遠遠地躲開為宜。
下面還是介紹幾種治療方法吧,來自百度:
1. 蟄後用膠帶粘受傷部位,可以把刺入皮膚的細毛給清理掉,這是最直接的方法。
2. 洋辣子的毒是酸性的。可以用濃肥皂水塗患處。可以重複一次。一般十分鐘左右就會減輕。
3.中藥喉症丸研碎,水調敷於患處。
4.有發燒,關節腫痛等全身症狀,應到醫院治療。
5.被蜇後可用棒棍挑破其身體,會發現一綠(或青)和黑的經脈。將其中綠(或者青)的一條取出搗碎,敷 在被蟄除立馬有奇效。千萬別動黑色那條,這是他毒液所在處。
6.被蟄後可在患處抹上一些牙膏,抹過牙膏後患處會感覺清涼,大約5分鐘後疼痛感就會減輕,牙膏迅速凝固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把凝固的牙膏剝落,即可將毒刺給帶出。
有人別出心裁總結了四大毒蟲,毛蟲赫然排在首位,稱作毒蟲一號(其餘幾種是,蜂,蜈蚣,隱翅蟲),還有好事者做一段子,特別調侃;
此神獸,高陽人稱扒鋸子。屬性極高,攻擊力極強,無需添加任何裝備。摸一下 ,提神醒腦, 抓一下 ,神魂顛倒, 滾一圈 ,你這輩子就基本完聊。
呵呵,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被這種小惡魔折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