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聯手研發新型黑鱗鋰電池,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2020-10-1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中科大官網報導,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的,論文已經發表在10月9日的《科學》雜誌上。

這次的研究使用了黑鱗作為電池材料,它是常見的白磷的同素異形體,具備特殊的層狀結構,所以理論上有很強的離子傳導能力及電荷容量,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快充電池材料。

不過現有技術中,黑鱗的結構很容易從邊緣開始出現結構破壞問題,導致它的實際性能遠低於理論值。

圖1.黑磷複合負極材料結構和儲鋰性能

恆星教授領導的團隊解決的就是黑鱗材料的結構問題,他們使用高能球磨的辦法獲得了黑磷納米片與石墨納米片並肩平行排列且通過碳-磷共價鍵連接的複合材料,使鋰離子能夠在複合材料內高效穿梭;更進一步通過聚苯胺包覆優化固態電解質界面膜,使鋰離子能夠快速進入複合材料。

通過這些研究,基於黑鱗複合材料的電極片具備優異的性能,試驗測試顯示它能在9分鐘內充入80%的電量,2000次循環之後依然有90%的電荷容量。

憑藉這些性能,這種新型材料如果可以規模量產,有望製造出能量密度可達350瓦時的快充鋰電子電池,電動車的行駛裡程可達1000公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界,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中美合作研發新型鋰電池:9分鐘充入80%電量,續航可達1000公裡!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
  • 新型鋰電池:9分鐘充入80%電量、續航可達1000公裡
    又到了鋰電池技術全面突破的時候了,這次是中美科學家聯手合作,研發的新型黑鱗鋰電池充電9分鐘可以充入80%電量。中科大官網報導,這項研究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的,論文已經發表在10月9日的《科學》雜誌上。
  • 中科大研發新型黑鱗鋰電池,9分鐘可充80%電量
    據中科大官網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一起研發出新型的黑鱗鋰電池,其9分鐘可以充80%電量,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的新能源汽車能夠大幅度縮短充電時間。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10月9日的《科學》雜誌上。
  • 新型鋰電池9分鐘充入80%電量、續航達1000公裡
    新型鋰電池9分鐘充入80%電量、續航達1000公裡現如今人類的生活與電力已經不可分割了,並且我們一直在追尋將電力最大儲存利用的方法,電池就誕生了,目前最常見的電池就是鋰電池,隨著科技的發展,各類電池都在不斷地優化。
  • 中美科學家強強聯手,造出新型鋰電池,9分鐘能充電80%
    IT之家10月9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透露,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手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以及相關科研人員,成功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據悉,黑磷用作鹼金屬離子電池負極時具有極高的質量容量,而且其層狀結構和半導體性質決定了黑磷應具有極高的倍率性能,可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功率密度。
  • 充電9分鐘,充電80%,新型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已面世
    ,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中美科學家們的這項成果。科學家們知道,黑鱗具有很強的傳導功能,也具有很大的電荷容量,看上去就是最好的快充材料。但是由於黑鱗的分子結構非常容易發生結構破壞,因此單純的黑鱗無法滿足快充的需要。
  • 鋰電池電極材料迎重大突破!9分鐘充80%電量,可以開電動車出遠門了?
    10月9日,一個好消息傳來——鋰電池電極材料迎來重大突破!資料圖,圖文無關(來源:攝圖網)實驗測量結果:9分鐘可充約80%電量據央廣網報導,記者9日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合作者們在新型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新設計的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且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鋰電池技術再次提升,創新黑鱗材料,真正解決電動車難題
    鋰電池技術的又迎來了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就是中國與美國科學家攜手協作,研發出的新一代黑磷鋰電池,這款電池充電9分鐘即可充進80%的用電量。本研究選用黑鱗為鋰電池材料,黑鱗為一般白磷的同素異形體,具備獨特的片層構造,因而在理論上具備較強的正離子傳輸能力和正電荷容積,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快速充電鋰電池材料。
  • 9分鐘可恢復80%的電量: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9分鐘充電80%!鋰電池終極黑科技來了?A股僅兩家公司直接對標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8分鐘充80%!汽車巨頭髮布鋰電池黑科技 股價暴漲
    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鋰電再迎黑科技!圖片廣汽埃安官宣即將發布全新的動力電池科技,預告稱8分鐘內能夠完成80%的充電,續航裡程可能接近1000km,其研發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即將在2021年量產搭載。
  • 中美團隊研製出鋰離子電池材料,充9分鐘可恢復約80%電量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新型電極材料「助力」鋰電池「快充」
    充電9分鐘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容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季恆星研究組與合作者全新設計的新型鋰電池電極材料——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能力且長壽命的鋰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10月9日發表在《科學》。
  • 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科研進展】中美科學家研製出黑磷石墨複合材料,可用於快充鋰離子...
    【科研進展】中美科學家研製出黑磷石墨複合材料,可用於快充鋰離子電池 2020-10-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黑磷複合材料 充電9分鐘可恢復80%電量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電池「黑科技」要來?8分鐘充80%,續航1000km!千億汽車巨頭官宣...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軍 充電像加油一樣便捷,鋰電再迎黑科技!廣汽埃安官宣即將發布全新的動力電池科技,預告稱 8分鐘內能夠完成80%的充電,續航裡程可能接近1000km,其研發的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即將在2021年量產搭載。
  • 科學家研製出鋰電新材料:充電9分鐘可恢復80%電量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為什麼快充到80%電量後,充電速度會斷崖式降低?
    2020年,主流電動車的續航已經超500km這和燃油車比也算得上旗鼓相當但這並沒有減輕車主們的續航焦慮深究其原因便是電動車的補能焦慮和燃油車5分鐘就能加滿油不同電動車充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除了找能用的充電樁費時間之外充電時間長也是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其中,很多車主不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電動車在用快充時剛開始充電的速度比較快但是當電量達到80%左右後電池的充電速度就會明顯變慢並且,車企在宣傳快充效率時也只敢提30%-80%電量的充電時間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本報合肥10月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範瓊)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