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佰思科學 | 沈東旭 邱亞明
2020年9月14日,科學家通過地球上的望遠鏡分析金星大氣層光譜,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PH3)物質。科學家認為,這些磷化氫物質可能是由生命活動產生的,從而將大家的關注點引向我們的近鄰,金星。
金星
9月下旬,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學院波莫納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mona)的R. Mogul等人,重新檢驗了1978年美國先鋒13探測器發回來的金星大氣數據,發現了更多支持金星存在磷化氫的證據。
先鋒13釋放一大三小探測器的場面
先鋒13(Pioneer 13)發射於1978年8月8日,於同年12月9日先後釋放了一個大探測器和三個小探測器,從不同位置進入金星的大氣層。在大探測器中,包含有7個科學儀器。這些儀器放在一個大圓球狀的金屬容器之中。當探測器進入金星大氣層中後,探測器前面的防熱罩脫離,同時降落傘打開,帶著探測器緩緩下落。金星大氣密度很大,因此在降落傘的減速作用下探測器可以在金星大氣層中下降超過1小時的時間。
先鋒13大探測器下降過程
在這七個儀器中,有一個叫做中性質譜儀(Neutral Mass Spectrometer),用來分析金星大氣層中化學物質的分子質量,簡稱LNMS。這次Mogul等人分析的就是LNMS發回的數據。
大探測器進入金星大氣層並打開降落傘的場面
其實,先鋒13還有更多的傳感器數據可以利用,比如它上面攜帶的氣相色譜儀(Gas Chromatograph,LGC),能分析大氣的成分;能測量雲層中顆粒大小的"雲層顆粒尺寸分析儀"(Cloud particle size spectrometer),等等。因此,未來應該還有更多的證據能逐漸呈現出來。
先鋒13和它的探測器們
Mogul等人檢查了LNMS發回的金星大氣層中50~60km高度的數據,這也是之前科學家通過望遠鏡分析出可能有金星生物存在的區域。結果總結在下圖中,重要結果加上了顏色框,旁邊給出了可能對應的化學物質和它們的分子量。需要注意的是,LNMS只是檢測了金星大氣層中化學物質的分子量,並沒有指出它的成分。因此,只能推測該分子量對應什麼樣的化學成分,並不能證實這些化學成分的存在。
LNMS的測量結果
Mogul等人的主要結論如下:
· 分子量為33.992 amu(atomic mass unit,原子質量單位)的物質很可能是磷化氫PH3(分子量33.997382);另外一種可能性是等量的PH3與硫化氫H2S(33.987721amu),即硫化氫和磷化氫各一半混合而成,但這種可能性不大。
· 分子量為35.005的物質應該對應PH2D,D是氫的同位素氘。這從側面證明了分子量為33.992 amu的物質就是PH3。
· 此外,金星的大氣層中還應該有PH2、甲烷(CH4)、過氧化氫(H2O2),一氧化氮(NO),氧氣,氫氣等。這些成分都超過均衡值,需要有合理的解釋。
總之,金星大氣層中存在磷化氫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其他一些與生命活動相關的化學成分也超標,支持金星大氣層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進一步增加了。
金星地表
實際上,我們坐在地球上,無論再怎麼分析,都是猜的成分居多,不如派個探測器去金星看個究竟。美國宇航局NASA有個DAVINCI+的金星探測方案,計劃進入金星的大氣層探測金星大氣成分。
DAVINCI方案效果圖
DAVINCI計劃很多年前就被提出來了,但沒能通過2015年NASA的評審。之後在2019年又提交了申請,目前還在評審中。現在金星有生命的證據出來之後,類似於DAVINCI這樣的計劃,肯定會被提到更高的優先級上去。畢竟,真要是發現了外星生命,這將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