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踏雪掠影

2021-01-21 孝義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以下圖片為2020年1月5日所拍


清晨,被雪白色提前叫醒,因為是2020年的第一場雪的緣故吧,就立馬趕往了溼地踏雪。


  走進溼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兩隻雄性雉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野雞),在雪中悠閒的覓食。



      鳥叫聲伴我一路前行,來到鴛鴦池,殘荷池中一對黑水雞迅速躲進了蘆葦叢中,只看到兩隻斑嘴鴨在未結冰水中遊蕩。


      樹上的一隻珠頸斑鳩,看著紅嘴藍鵲正在享用深秋藏匿在樹葉底下的美食,對於紅嘴藍鵲來說,只有缺乏食物的情況下,不得已才可動用儲備的食物。


這是我的腳印

這是黃鼠狼的腳印,可惜看到它晚了一步,所以沒拍下它的畫面來。


幾隻蒼鷺穿梭於溼地各個水域

總感覺這隻雪中的大麻鳽在期盼雪停下來。

大麻鳽(英文名:Great Bittern,學名:Botaurus stellaris),是鵜形目鷺科麻鳽屬的鳥類。俗名大麻鷺、蒲雞、大水駱駝。大麻鳽是大型鷺類,體長59-77cm,全身麻褐色,頭黑褐色,身體黑色縱紋,翅膀展開為黑色橫紋。分布於亞洲東部、歐洲、非洲。多見於河流、湖泊、池塘的蘆葦叢及沼澤地。


雪中吃紅果果的北紅尾鴝,其實它最愛吃飛蟲了,冬天沒有了蟲子,只能靠吃這些度過短暫的冬天。



白頭鵯(我們所說的白頭翁),溼地最吵人的就數它了,可以說白天一直在叫,冬季數量較多。

白頭鵯(英文名:Light-vented Bulbul,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是雀形目鵯科鵯屬的鳥類。俗名白頭翁、白頭婆,英文名直譯為淡臀鵯、中國鵯。是中國南方非常常見的雀鳥,體長約19釐米,頭頂黑色,眉和枕羽呈白色,雙翼橄欖綠色。老鳥的枕羽更潔白,所以又叫「白頭翁」,幼鳥頭橄欖色。數量豐富。性活潑、不甚畏人。雜食性,既食動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以果樹的漿果和種子為主食,並時常飛入果園偷吃果實。秋冬季節,白頭鵯在進入繁殖期後會聚集在樹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群聚的現象,到春季時就消失了。


棕頭鴉雀,冬季為群集在一起活動,枝頭上下蹦個不停。

棕頭鴉雀(英文名:Vinous-throated Parrotbill,學名:Sinosuthora webbiana),是雀形目鶯鶥科棕頭鴉雀屬的鳥類。俗稱黃騰鳥、黃豆鳥、天煞星,一種全長約12cm的鴉雀。頭頂至上背棕紅色,上體餘部橄欖褐色,翅紅棕色,尾暗褐色。喉、胸粉紅色,下體餘部淡黃褐色的鳥類。常棲息於中海拔的灌叢及林緣地帶,分布於自東北至西南一線向東的廣大地區,為較常見的留鳥。棕頭鴉雀的臺灣亞種在臺灣稱作粉紅鸚嘴。


小鸊鷉,有些成了長留鳥了,繁殖季分布於孝義各水域。

小鸊鷉(英文名:Little Grebe,學名:Tachybaptus ruficollis),是鸊鷉目鸊鷉科小鸊鷉屬的鳥類。是身形較小(體長27釐米)的鸊鷉。尾短(尾羽退化,長僅23毫米,看起來幾乎沒有尾巴)、翅短,腿短(長在身體的後部,近尾端),使得它的體形近乎橢圓,加上它的羽毛全為絨羽,鬆軟如絲,整個感覺就像一個毛茸茸的葫蘆,有的人叫它為水葫蘆、油葫蘆、油鴨,還有人叫它王八鴨子、小艄板兒。主要分布於水塘、湖泊、沼澤。小鸊鷉是中國最常見的水鳥之一,在中國東部大部分開闊水面都能見到小鸊鷉。


近幾年,每年都有大批赤麻鴨在溼地越冬,三月初便離開。赤麻鴨(英文名:Ruddy Shelduck,學名:Tadorna ferruginea),是雁形目鴨科麻鴨屬的鳥類。又名黃鴨、黃鳧、瀆鳧、紅雁。全身橙慄色,雄鳥夏季具黑色領環。棲息於開闊草原、湖泊、農田等環境中,多見於內地湖泊及河流。極少到沿海。以各種穀物、昆蟲、甲殼動物、蛙、蝦、水生植物為食。繁殖期4~5月,在草原和荒漠水域附近洞穴中營巢,每窩產卵6~10枚,卵橢圓形,淡黃色,雌鳥負責孵卵。中國廣泛繁殖於東北、西北及至青藏高原海拔4600m處,長江以南越冬。


本期攝影:武晉洲

微信號:xys_ysdzwbhxh

歡迎投稿 · 投稿信箱:

xydzwxh@163.com

相關焦點

  •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掠影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掠影圖為沙特首都利雅得掠影。中新社發 杜洋 攝 發布時間:2013-04-14 12:32:31 【編輯:張龍雲】 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掠影
  • 四蹄踏雪貓為什麼貴,和烏雲蓋雪是否同類
    先不說貓咪是何品種,就有一個品相特點,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他的身價,比如說四腳踏雪貓,74腳踏雪貓的綜合特點就是全身大多數是黑色的,而4個爪是白色的,顧名思義,他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可愛,就好像4個腳踩在雪地上一樣,所以管它叫做四腳踏雪,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四腳踏雪貓,基本上符合這個品相特點,就可以給他的身價上再加個幾千元。
  • 病毒殺手登陸《孤島先鋒》新英雄「迅捷掠影」上演閃電突襲
    2月20日,網易首款魔幻多英雄戰術競技手遊《孤島先鋒》重磅更新,人稱病毒殺手的全新英雄「迅捷掠影」正式加盟洛德試煉!神秘身世與超強的機動能力,使她成為了戰場上的巨大變數。此外更有英雄能量道具的批量使用功能上線,讓開黑體驗更加絲滑順暢!
  • 【兩會掠影】臨洮融媒帶你換個角度看兩會~
    【兩會掠影】臨洮融媒帶你換個角度看兩會~ 2021-01-11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掠影
    銀鷹嘯聚 展翅龍城——2020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掠影——2020堯城(太原)國際通用航空飛行大會掠影(太原訊/編輯/晉成 記者/李兆民 劉通 王彥軍 阮洋 史曉波 王瑞瑞 李宜豐)
  • 鎮魂街:大荒紫電都有兩種形態,劉羽禪的踏雪白狼是否也會有?
    劉羽禪的踏雪白狼與十殿閻羅、大荒紫電一樣都是家族神器,所以我覺得劉羽禪的踏雪白狼一樣有兩種形態。如果是 近戰的話,會不會像祖先劉備一樣變為雙股劍,畢竟劉備的武器就是這個。遠程的話還是笛子或者是簫的形態(劉羽禪把踏雪白狼當做笛子和簫使用過),通過笛聲帶來遠程攻擊。為什麼會說劉羽禪也會遠程攻擊呢?
  • 像踏雪尋梅,烏雲蓋雪這種名字異常文藝的貓,你懂多少?
    昨天發布了一篇文章,有網友在下方評論的時候提到了踏雪尋梅這種貓,對於這種貓,我也只是在網上見到過,還從沒有在現實中看到過。突發奇想的想給大家科普一下,因為的確有很多人不知道這種「田園貓中的極品貓」。話不多說,開始科普。不想看文字的,文章底部有一個匯總圖,可以直接跳到底部看圖。
  •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溼地與溼地功能
    依賴溼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動植物極為豐富,其中有許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種,是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地區和瀕危鳥類、遷徙候鳥以及其它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在4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中,約有1/2生活在溼地中。中國是溼地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亞洲有57種處於瀕危狀態的鳥,在中國溼地已發現有31種;全世界有鶴類15種,中國溼地鶴類佔9種。
  • 十二星座幻化成絕美花仙,天蠍座踏雪寒梅,處女座去死回生彼岸花
    相傳花妖是由花朵的根莖葉,在加上日月靈氣,百年修煉而成,花妖多美豔無比,攜帶花朵的香氣,幻化成人性,隱藏在人間,如今十二星座幻化成花仙,處女座起死回生彼岸花,天蠍座踏雪寒梅雙魚座:牡丹花仙雙魚座的人喜歡幻想
  • 煮雪烹茶,踏雪尋梅,湖心看雪……古人的「玩」雪指南
    無論是對窗觀雪,還是踏雪尋梅,亦或是煮雪烹茶,都給尋常生活平添了無盡風雅趣味。吟詩弄賦雪落之時,遠山素白,近水素淨,文人雅士面對此情此景,自然少不了吟詩弄賦。東晉名士羊孚曾作四言詩《雪贊》,「資清以化,乘氣以霏;遇象能鮮,即潔成輝」,大臣桓胤讚不絕口,手書於扇上。重臣謝安曾於「寒雪日內集」,召集家族兒女「講論文藝」。
  • 美國衛星拍下中國掠影,公布後轟動全球,專家:無法相信
    美國衛星在四處「閒逛」的時候,不小心在我國領空拍到了一些掠影,沒想到公布後卻轟動了全球,專家都稱這簡直令人難以相信。不過,此前美國衛星在我國上空拍下的掠影,公布後卻著實令全球都轟動了一把。
  • 宋詞中最美的一次踏雪尋梅,從開篇8字美到結尾,小才子一詞成名
    無獨有偶,宋代一位才子,也是憑藉一首「踏雪尋梅」的追思之作,成就了文名。這就是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踏莎行》、這首「踏雪尋梅」詞,悽美哀怨,冠絕一時。開篇即先聲奪人,美不勝收,讀完說不上哪裡好讀後卻忘不了,卻滿口生香,回味無窮,不自覺進入久久難以忘懷的美的化境。讓我們來品一品。
  • 溼地保護——劍湖溼地
    溼地作為一種土地資源,它不僅可以為作為水源供給農業、工業和周圍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在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環境汙染方面也有卓越成效。另外,溼地在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因此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正因如此,保護好溼地對於保護好生物多樣性,完整生物鏈有著重要意義。
  • 隨縣洪山鎮小學2020年冬季運動會掠影
    陽光體育,快樂你我——洪山鎮小學2020年冬季運動會掠影自信的笑容,盡情地綻放豪邁的激情,鼓點中迴蕩噴薄的朝陽,象徵明天的希望沸騰的校園,升騰童年的夢想前進的風帆,已經揚起瀟灑的健兒,鬥志昂揚……
  • 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翠湖溼地公園
    溼地是人類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它與人類發展息息相關。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它位於海澱區上莊鎮,是北京市唯一一個國家級城市溼地公園。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京西北郊溼地的核心區域,是京城上風上水的黃金地段,曾是歷史上著名溼地,而今仍是山清水秀,景色優美。
  • 制定溼地保護方案 建立溼地修複製度
    東北網12月24日訊記者12月11日從牡丹江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工作部署,經市政府批准,牡丹江市制定了《牡丹江市溼地保護修復工作方案》。根據《方案》,今後牡丹江市將建立退化溼地修複製度,對未經批准將溼地轉為其他用途的,按照「誰破壞、誰修復」原則實施恢復和重建。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天津日報  2020/09/09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 溼地的概念
    關於溼地的最早論述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1956年,美國聯邦政府在開展溼地調查時最早使用了「溼地」一詞。1971年2月,由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36個國家在伊朗小鎮拉姆薩爾籤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也就是《溼地公約》),《溼地公約》把溼地定義為:「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閒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於6米的海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