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7日傍晚,美國眾議院通過「2019年臺灣保證法」與「重新確認美國對臺及對執行臺灣關係法承諾」決議案,重提要求美國對臺軍售常態化、重啟「美臺貿易協議」會談等內容。
雖然按照美國國會程序,「2019年臺灣保證法」還需通過參議院審議才能最終生效,但是,美國此舉已然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嚴重損害中國安全利益。
明眼人不難發現,這一危險挑釁中蘊含著重重算計。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無非是以「美國利益優先」為出發點,將臺灣作為「棋子」綁上戰車。說白了,美國時不時搞出種種親臺小動作,持續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為的就是幹擾中國平穩向好的發展節奏,遲滯中國和平崛起的腳步,維護自己千秋萬代的「霸主夢」。
「霸主」會保證「棋子」的安全和繁榮麼?答案顯而易見。
近幾年美國挺臺動作不斷,為40年來罕見。僅與臺灣相關的決議案,就通過了一大串,包括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決議案、2017年的「臺灣安全法」、2018年的「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等等。
可事實為證,臺灣人民的親身經歷為證,臺當局與美國籤定的法案多了,臺灣發展非但沒有因此獲益,反而越來越蕭條。
如果臺當局在美國看似示好的攛掇慫恿下,走上更為錯誤的道路,島內局勢還將更加慘澹。就拿對美軍購來說,臺灣財政已然捉襟見肘,再花大價錢買別人淘汰的落後裝備,必然會更加影響島內經濟民生,引發民眾反彈。
更要看到,一旦臺當局更加露骨「獨」行,兩岸關係只會持續趨緊,等到臺海出現重大變量,那將是臺灣所無法承受的。彼時,美國是會隔岸觀火,還是前來「保護」呢?
簡而言之,所謂「2019年臺灣保證法」如果真的通過,對於臺灣來說,應該是個巨大的陷阱。這份美其名曰保護臺灣的法案,實則是把臺灣當炮灰。島內學者黃奎博點破:「『臺灣保證法』不保證臺海安全」,因為美臺軍事方面強化聯繫可能危害臺海和平。臺灣民眾也直接吐槽,「不是保證派兵協防臺灣,是保證一定要賺臺灣的錢!」
可是,儘管反對聲浪如潮,蔡英文當局仍難掩興奮。蔡英文8日稱,該法案通過代表「美國對臺灣各方面展現的支持」。如此見識,與其說這位領導人的政治嗅覺連島內普通民眾都比不上,倒不如說她已被個人和政黨的私利遮蔽了雙眼:眼見大選將至,可算有了一張「美國牌」。
臺灣對於某些國家來說,可能只是地緣政治的工具,但對於中國,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猶記124年前的4月17日,《馬關條約》籤訂,臺灣自此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直至二戰後回到祖國的懷抱;卻又因種種原因,海峽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立的特殊狀態。然而,長達一個世紀的歷史創傷,改變不了海峽兩岸人民的同根同源的事實;這份刻骨銘心之痛,只會更加堅定我們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
美國以臺制華不智不義,臺灣聯美抗中更是自不量力。損害中國核心利益者,中國必會針鋒相對、寸步不讓。這一點,希望那些挑釁者認識清楚,也希望臺島人民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