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屬拍攝的畢克生乘坐氫氣球飛上天的視頻截圖。
今年59歲的吉林男子畢克生,9月20日一早起來,坐了一個多小時的三輪車上山打松籽,最終因為氫氣球的繩子意外斷裂,隨風飄走。
幾天後,他的兒媳生了一個男孩,遺憾的是,爺爺畢克生已無從知道這一喜訊。
危險:樹上錢串子,樹下墳圈子
在東北長白山林區,有一種珍貴的樹種叫「紅松」,每年秋天都會吸引大批農民上山圍著打轉轉。
這些人不是為了伐木,只是為了生長在紅松樹頂的果實——松籽。因為長得像塔,當地人叫「打松塔」。松塔可以用來做零食,營養價值很高,因此市價也高。
不過松籽好吃,打松籽卻是一件危險的事。東北林區有句俗語,「樹上錢串子,樹下墳圈子」,就是用來形容「打松塔」的危險。
9月26日,南都記者聯繫上一位收松塔的人。他說,今年東北的松塔價格在每斤17元左右,上山打松塔一天能收約200斤,即便是青果,一天收益也能過千。
東北林區,打松塔的人正在爬樹。
以往,東北人只能人工爬到樹頂打松塔,不少松樹有二三十米高。網上一段爬樹打松塔的視頻顯示,打松塔的人需要用繩子綁著身體,一段一段往上爬,往往到樹頂時,再用杆子捅或用鞭子抽樹頭上的松塔。松樹都在天然林區,山風吹來,樹枝就搖晃得厲害,一位網友評價,「像懸崖走鋼絲一般令人提心弔膽」。
在網上查詢可知,經常有東北人因為打松塔「墜樹」受傷或身亡。東北還有一句順口溜這樣說,「十斤松塔一斤子,十斤汗水一顆塔」,也道出了打松塔的困難。
經常有人因打松塔墜樹身亡而見諸媒體。2006年,黑龍江伊春一位60歲的男子因為打松塔,不慎從樹上墜落身亡,家人直到第二天才找到他的遺體,旁邊還散落著打下來的新鮮松塔。2011年,吉林白山市松江河一位農民因打松塔,在爬到十四五米高的時候,連人帶樹枝突然墜落,不治身亡。
工人正在氫氣球上打松塔的情形。
為了避免墜樹風險,這幾年東北農民找到了打松塔的新辦法:氫氣球。坐在氫氣球下面的筐裡,不需要爬樹就可以在樹頂的位置打松塔。然而,氫氣球也並非萬無一失,59歲的畢克生就坐著氫氣球失蹤了,直到現在仍未找到。
意外:頭天晚上下雨,氣球飛不起來
畢克生是吉林省集安市人,平時在各地打工。松塔成熟的季節約在8月底,每年這時,他都要和兒子、兒媳來臨江市打松塔,就住在妹妹家裡。
打松塔很辛苦,每天早上5點,畢克生就和同伴開著三輪車進山。山裡的路不太好走,需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林區。
雖然每天能掙400元,可一年中打松塔的時間不到一個月,畢克生必須抓緊時間。即便早上5點出去,下午也得6點才能回家,一天工作超過12小時。
打松塔的人,近幾年經常乘坐氫氣球來工作。
9月20日一早,畢克生和往常一樣坐著三輪車上了山,到了山上就開始撐氣球準備,可能頭天晚上下了場雨,氣球怎麼也飛不起來。此時氣球上有兩個人,他的另一位同伴等了會兒說,「要不我下來吧。」
等同伴的左腳剛從氣球上挪開,碩大的白色氣球「騰」得一下就飛起來了。氣球下面有個拽繩子的人,因為氣球力量太大,他被一下子甩到地上,根本拽不住。在周圍樹枝「咔咔」的響聲中,氣球快速朝天上飛去。
氣球剛失控時,畢克生坐在氣球上高喊,「趕快拽住(繩子)啊!」無奈氣球升起的速度太快,周圍的人根本來不及拽。畢克生在氣球上不停地喊,可五分鐘後,氣球就看不見了。山林重回寂靜。
遺憾:氣球飄走6天後,家有喜事
慌亂之下,同伴趕緊報警,但因為沒有手機,警方很難定位。
妹妹接到電話後非常震驚,趕緊發了尋人公告:「請臨江周邊各處朋友注意,幫忙觀察各地區是否有不明氫氣球在空中漂浮。有氫氣球調試當中不小心飛走,不知去向,上面有一位男士,現正焦急尋找中。」
有網友曾指出,打松籽的氫氣球上面有一個拉手,可以隨時放氣,以調節高度。對此,失蹤男子的家屬告訴南都記者,「氫氣球的確有放氣功能,但我們尋思可能他急眼了,一下把拉手給拉壞了,這樣就導致沒辦法放氣」。
此外,氫氣球飛走時,上面基本沒有生活物資,只有兩瓶花生露。尋人的新聞發出後,曾有目擊者看到相似的氫氣球,家人趕過去後證實不是。該男子的家人估計氣球可能已飄出吉林,那樣搜尋難度會更大。
「這邊氫氣球挺多,看起來很像,而且風也挺大,早上還有霧。老闆也在組織人尋找,還沒有消息。」失蹤男子的妹妹對南都記者說。
這次打松塔,畢克生是和兒子、兒媳一起過來的,因為臨近分娩,兒子和兒媳提前幾天回了集安老家,結果9月20日就出了事。
「我侄子媳婦因為要生孩子,就回去了,委託我在這邊找,就是聽電話,哪兒有目擊者看見了就去哪兒找。」畢克生的妹妹對南都記者說。
9月26日,畢克生的兒媳生了一個男孩,遺憾的是,畢克生仍然沒有消息,當地警方和居民仍在尋找。
專家:不斷上升,或被氣壓壓爆
針對這起意外事件,中國天狼熱氣球俱樂部負責人徐小平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氫氣球載荷量應該是比較大的,這種情況下氣球就會順著風走,不斷往上升,最大可能是最後被大氣的氣壓壓爆,失事可能性較大。
徐小平介紹說,「失蹤的這隻氫氣球應該是密封型的,而氫氣是可爆炸的氣體,遇上明火就容易爆炸,氫氣球發生危險的情況也很多。氫氣球主要靠風力,不可控的因素多。」
他還表示,嚴格來說,氫氣球是用來探空探測的,不是載人的。對此,《航空法》有嚴格規定,像熱氣球飛行,每次都要報批,氦氣、氫氣、探測氣球等也要報氣象部門。」
採寫:南都記者 申鵬 實習生 詹晨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