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保行業
在這幾年,環境的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也是引起國家對環保行業的重視,推出多項政策,比如垃圾分類的推行等。環保行業是一個大行業,主要包括有大氣治理、汙水治理、固體廢物治理及土壤修復等。
然後按照產業鏈來分類,環保產業鏈分為上遊環保設備,中遊環保服務,下遊環保運營。新科技不斷的延展,環保設備行業政策傾向於加強關鍵環保技術應用,環保設備產品自主創新,推動智慧環保設備發展。
二、環保行業現狀
1、環保行業市場容量不斷擴大
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環保治理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不斷擴大,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在發展規模方面,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於同期經濟增速;其中環境服務業的營業收入約1.12萬億元,同比增長23.2%。未來一段時間都會保持一定的增速不斷擴大。很多地區都將環保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大量支持政策和措施,為了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2、政策助力推動環保行業發展
在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宏觀背景下,一系列政策利好將加速釋放,助推環保產業加快育新機、開新局。
「當前,在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宏觀背景下,生態環境建設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釋放內循環市場潛力、提升外循環層次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將愈加凸顯,生態環境產業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
3、環保行業更加精細化質量化發展
隨著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我國的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將加快形成,例如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和垃圾分類的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將進入新階段。作為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打贏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環保產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三、環保行業趨勢
2019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約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遠高於同期經濟增速;「2020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中,有9家公司營收過百億。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環保產業已初具規模。工業化與城市化率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居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環保產業的發展。在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將實現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的跨越。在加強感知環境信息化與物聯網數據管理建設的同時,環境監測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智慧環保是網際網路技術與環境信息化相結合的新型環保概念,是環保技術轉型升級的必然產物。智慧環保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環保信息資源,實現了環保一張圖和環境的全面監管,提升了環境保護水平和對外服務的效能,對於管好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據目前智慧環保主要市場競爭參與者來看,智慧環保市場競爭主體主要有IT軟體服務商、環境監測和分析儀器廠商、物聯網企業,從環保IT服務解決方案、環境監控系統以及環境在線監控系統綜合集成等領域分別切入智慧環保市場。
綜合來講,目前智慧環保市場主體IT軟體服務商涉足領域相對廣泛,環境監測和儀器廠商環保相關領域科研技術實力雄厚,物聯網企業GIS實力較強,各有所長。
「智慧環保」是「數字環保」發展的延續和高級階段,是環保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結果。2019年中國智慧環保行業市場規模約為571億元。
支撐智慧環保的基礎能力尚顯薄弱。我國在環境信息化建設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覆蓋國家、省、市、縣以及重點汙染源的環境信息專網系統已經建成;國家、省兩級綜合業務資料庫已經實現數據交換與共享,這為建設智慧環保系統奠定了基礎。
但總體看,目前的基礎能力與智慧環保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一是環境領域物聯網信息採集和傳輸標準沒有建立,統一標準的缺失阻礙了物聯網在環境領域大規模的應用。二是環保業務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但是,在環保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就是未來發展的機遇,看誰能夠抓住未來的脈搏,成就一番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