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遇app秘魯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2020-12-06 新遇App

秘魯是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國度。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為古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其多樣性的自然環境、亞馬遜河叢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遺蹟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魯成為世界上最具觀光價值的國家之一。居民和自,然條件的多樣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間豐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種用地方法,並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遊勝地秘魯將常年提供給旅遊者豐富的選擇自由。

1、利馬市

秘魯首都。位於秘魯西部沿海地區,南緯12度2分34秒、西經77度1分42秒,瀕臨太平洋,裡馬克河流經利馬北部。市中心海拔154米。人口749萬,佔全國總人口的28.4%(2001年6月30日統計數字)。每年11月至來年4月最低16攝氏度,最高28攝氏度。最熱的月份是2月,平均氣溫23攝氏度,由於厄爾尼諾現象,1997年最高氣溫曾達35.5攝氏度。6-8月一般在13-14攝氏度間,最冷7月,平均氣溫16攝氏度。終年少雨,世界有名的「無雨城」,冬季多霧潮溼。利馬氣候適於溫、熱帶作物生長,盛產柑橘、菠蘿、葡萄、芒果等水果。

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冒險家弗朗西斯科·皮薩羅來此,建立了利馬市,並設立總督府,利馬逐漸發展成為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的大本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1746年發生的強烈地震,將此城市破壞殆盡。經過多年的努力,利馬又在廢墟上恢復起來。1821年秘魯獨立。利馬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利馬的中心是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意為大廣場,原稱武器廣場)。廣場中央的銅噴泉建於1650年。廣場四周有總統府、利馬市政大廈、大教堂等。利馬老城的建築仍保持西班牙的建築藝術風格特色。秘魯外交部所在地託雷塔格萊宮,建於1735年,是保存最好的殖民時期建築。建築面積1,699平方米,外表美觀,大門裝飾著銅釘,室內保存著利馬總督的馬車、當年珍貴的油畫和雕刻等。

利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聖馬科斯大學是秘魯全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於1551年建校,是美洲歷史上第一所大學。利馬還有許多博物館,其中黃金博物館當列首位。卡亞俄港與利馬市相聯,是秘魯最大的海港,也是南美太平洋沿岸大港。秘魯進出口貨物總量中80%通過卡亞俄港轉運。港口可同時停泊20多艘遠洋輪船。

利馬市郊及附近的荒山上,居住著成千上萬的勞工和失業、半失業者。他們大部分是60年代以來從山區到首都尋找職業的破產農民和印第安人,居住簡陋,多為茅屋,或用葦席、鐵皮、草蓆、塑料布等搭成的簡易房。這些貧民區被稱為「青年村」。由於利馬市人口增長快(1940年人口統計為50萬人, 1993年634萬人,1998年721萬,2001年為749萬),20%的住宅沒有水,10%的住宅沒有電,市政設施和建設跟不上,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市容和衛生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

1)、利馬老城區

1535年1月18日,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始建利馬城,即現在的利馬老城區。相傳當年皮薩羅用自己的佩劍在地上畫了一個棋盤狀圖,被稱為「皮薩羅棋盤」,老城區即建在此內,亦被稱為「方形利馬」。十八世紀七十年代,由於建築防海盜襲擊的城牆,老城區的結構開始有所變化。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城牆拆除,開始了利馬城的近代史。

老城區長13個街區,寬9個街區,其中有些可稱為真正建築藝術瑰寶的建築物,如現在外交部所在地的託雷塔格萊宮,還有眾多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的修道院、教堂等,內部裝飾豪華。如今這些建築均已年久失修。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利馬人類文化遺產稱號後,這些老式建築的修繕成了當局和公眾議論的熱門話題。

六十年代前,利馬城市人口尚不足200萬,老城區有許多政府、商貿、銀行機構,是國家和城市權力的主要象徵。從六十年代起,大批鄉村人口湧入,影響了城市服務業的開展,於是,許多服務性行業遷出市中心,向新建的區域擴展。但是,旅館、旅行社、餐館、藥房、主要報社、國家管理機構仍然在老城區。現在老城區,尤其是其邊緣幾條大街,成了流動商販聚集之地,擁擠不堪,交通堵塞,是搶劫、偷盜等案件的多發地點。

2)、中心廣場(亦稱武器廣場)(Plaza Mayor,亦稱Plaza de Armas)

中心廣場四周有總統府、市政府和大教堂。它是秘魯政治生活歷程中許多重要事件的見證物。其中,1541年利馬市創建人皮薩羅在其新卡斯蒂利亞總督官邸內被暗殺。十六、十七世紀,廣場周圍有許多小商店,各種商販雲集。廣場也曾被當作鬥牛場和宗教裁判所執行死刑的地方。廣場中央設一個焚屍爐,焚燒被判了死刑的人。後被廢除,在原地建了一個青銅水池,保存至今。中心廣場是慶祝重要節日的活動場所。1821年,聖馬丁將軍在這裡宣布秘魯獨立。

3)、總統府

當年新卡斯蒂利亞總督官邸、現總統府所在地是皮薩羅選定的,位於中心廣場與裡馬克河之間。最初,建築完全按照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的風格:兩個大院子,供步兵和騎兵所用。一個大花園,皮薩羅曾在此精心管理從伊比利亞半島帶來的各種花草植物。其中有一株無花果,到皮薩羅手中時,幾乎成了一根樹幹,皮薩羅將其栽下,居然成活,並且經歷近五個世紀,活到今天,實在令人驚嘆。皮薩羅之後,西班牙國王的歷任總督均居於此。十九世紀下半葉,該建築進行大規模裝飾,豪華不凡。

總統府歷經三次大火。最後一次,即1921年7月的火災最為嚴重,將面向帕拉西奧斯大街一翼的建築物全部化為灰燼。重建後的總統府內,有寬敞的大廳。每個大廳門口都有總統衛隊士兵站崗。這些重建工程設計由建築師亞沙·馬拉紹夫斯基提供,徹底改變了西班牙式風格。新樓為法式巴洛克風格建築,臨廣場一面,兩端各有一個大陽臺,每當重要節日或慶典,總統在靠近市政府一端的陽臺上觀看中心廣場上的慶祝活動,向公眾發表講話。

總統府內有若干大廳:

塞維亞大廳。用西班牙塞維亞出產的瓷磚鋪就,牆壁上懸掛著秘魯國徽、利馬市徽和皮薩羅盾牌,擺設家俱為西班牙復興時期的物件。

圖帕克·阿馬魯大廳。為紀念1780年印加起義軍首領何塞·加夫列爾·孔多爾坎基·圖帕克·阿馬魯二世而取名。本廳為西班牙復興時期建築裝飾風格。

多拉多大廳(黃金大廳)。中央為內閣部長們宣誓之地。廳內家俱擺設幾乎全是路易十四時期的物品,包括四個大型裝飾吊燈。

和平大廳。原為總統府大餐廳。由於薩爾瓦多共和國和宏都拉斯共和國在此廳籤訂了和平條約而得名。本廳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廳,佔據了總統府的整個東翼。大廳藻井中央懸下一個巨型波希米亞水晶吊燈,以及六個稍小的吊燈,四個大水晶燭臺。廳內桌椅均為西班牙復興時期風格。

橢圓大廳。這裡展示著路易十四時期風格的桌椅,還展出了東方、尤其是中國的瓷器,其中有兩個巨型瓷曇,六個大型瓷花瓶。每天12點30分,總統府衛隊舉行換崗儀式,頗為雄壯。

4)、大教堂

1625年建,典型的西班牙巴洛克建築藝術風格,設計者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學家弗朗西斯科·貝塞拉。現存建築是1904年大地震後的建築,是巴洛克、哥特、羅馬式建築的混和體,引起頗大爭議。據說,皮薩羅的遺體1891年遷移到大教堂,是真是假,眾說紛紜。

5)、華人區

十九世紀中葉,首批契約華工抵秘。此後,約十萬華人陸續被販運到秘魯。他們開始修築鐵路,之後,在沿海地區從事農業。一部分移居利馬,聚居在帕魯羅(Paruro)街及鄰近街區,形成一個具有商業和人文特色的華人區。僑胞們在該地區開設餐館、零售店、批發店,經營各種商品、特別是中國工藝品,頗受本地和外國遊客青睞。在華人區內華僑出資興建了一座「中華坊」牌樓。華人區已成為利馬一重要旅遊景點。旅秘最大的華僑組織--中華通惠總局,總部設在華人區。總局與利馬市政府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利馬市政府對華人區的環境條件改善十分關注。1997年在利馬市長安德拉德的親自關心下,驅走了雲集在華人區的各種小攤販。市政府於1999年5月開始,同總局一起對華人區進行改造和修繕,使之更具中華民族文化特色,對遊客更有吸引力。

6)、其它

老城區尚保存有眾多頗具特色的各個時期的民居建築、教堂、修道院,秘魯共和國國會大樓(宗教裁判所博物館)、司法大廈。聖馬丁廣場等。

2、皇家費利佩城堡 (Fortaleza del Real Felipe)

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築的最大、最堅固的城堡著稱,為典型的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城堡建築風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築的最完整最有意義的軍事防禦工程之一,位於卡亞俄海岸,守衛著整個卡亞俄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由於1746年大地震和海嘯將秘魯歷史上第一個港口卡亞俄港夷為平地,當時西班牙殖民者認為,單靠一堵城牆,不足以抵擋自然災害的襲擊,也不可能抵禦當時十分猖獗的英國海盜的侵擾,必須建築一個更為堅固的防禦體系。

1747年8月1日城堡奠基。傳說總督(蘇佩倫達伯爵)何塞·安東尼奧·曼索·德貝拉斯科,親自掌鍬鏟下第一鍬土。設計者是當時正在利馬的法國宇宙結構學家路易·戈丁(Louis Godin)、西班牙數學家何塞·阿米奇(José Amich)和西班牙城堡建築專家胡安·弗朗西斯科·羅薩(Juan Francisco Rossa)。工程指揮(director)是阿米奇。泥瓦師佩德羅·何塞·拉米雷斯為監工,他帶領20名泥瓦匠和400名小工施工。工程建建停停,前後歷時29年,耗資300萬比索。所用500萬立方米石料,大部來自聖羅倫索島,其他來自巴拿馬和西班牙。船隻從西班牙來時裝運石料,從卡亞俄返回時裝載著在秘魯和美洲大陸其他地方掠奪到的財寶或其他商品。

城堡建成時。正值西班牙費爾南多在位,故命名為「皇家費爾南多(費迪南)城堡」,後來為紀念已故國王費利佩五世,命名為「皇家費利佩城堡」並沿用至今。1776年,總督曼努埃爾·阿馬特-胡尼埃特主持城堡啟用儀式。

城堡呈不等邊五角形,每邊上建有碉堡,分別命名為「國王」、「王后」、「聖費裡佩」、「聖卡洛斯」和「聖何塞」,每個碉堡上有倉庫,用於儲藏火藥。只有前兩個堡壘上有塔樓,稱為「騎士」塔樓,各有一座吊橋供出入用,兩塔樓間有一22米寬的土臺溝通,稱為「環城路(camino de ronda)」,實際上是環繞整個五邊城樓的走道,現已經沒有那麼寬。「國王」塔樓有兩個環形平臺通往炮樓,通過一個斡旋形樓梯到達炮樓上。「王后」塔樓3層,有4個炮臺,有一整套內部樓梯、過道、炮樓、宿舍、單人囚室系統。曾關押過秘魯歷史上好幾位著名人物,如弗朗西斯科·德塞拉、馬特奧·席爾瓦、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基羅斯、胡安·帕爾多·德塞拉、貝納爾德斯·波耶多上校、何塞·戈麥斯上校、阿根廷人弗朗西斯科·阿勞斯、塔德奧·特耶斯、何塞·菲利克斯·奧爾蒂斯、曼努埃爾·巴耶霍斯。

塔樓外層用石頭壘成。城牆用磚塊砌就,石頭、石灰、石板混和再攙進海鳥蛋,使得這個龐大的建築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和海盜的襲擊。從城牆上可以俯瞰整個卡亞俄海灣。城堡佔地7萬平方米,城牆長1,580米,高5.88米,厚12-14米,全部用堅固的石塊砌成,足可抵擋炮轟,被譽為當時宏偉的軍事建築的典範。在一個多世紀中,這個城堡從未被攻克過。城堡建成後曾設置了188門青銅炮、124門鐵炮,開火時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幾度抵禦並擊退了海盜的襲擊。到了18世紀末期,海盜才不敢再來。

1821年7月28日,何塞·德聖馬丁將軍宣布秘魯獨立。西班牙殖民者在城堡的駐軍直到9月才宣布投降。之後遂為獨立城堡。何塞·路易斯·德奧爾貝戈索將軍臨時政權時期,曾是政府所在地。總統何塞·德拉裡瓦·阿圭羅曾發布命令將其作為國會和法院的所在地。

皇家費利佩城堡現為陸軍軍事博物館,介紹秘軍隊組建和成長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武器裝備、傳統等,包括一座秘魯軍隊創建者和1868年城堡保衛者弗朗西斯科·波羅內格西·塞萬提斯上校紀念碑。

3、帕恰卡馬克遺址(Pachacamac)

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餘公裡處的「魯林谷地」,在秘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徵服,成為秘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帕恰卡馬克是土坯和幹打壘的泥土建築群。地基由石塊鋪墊,牆壁上有一排上窄下寬的梯形窗式裝飾。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高6層,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洼處還建有月亮宮。印加時期這裡集中了鄰近地區的美女。她們從9歲起被選入宮中,學習各種技藝。長大後,出落得最美麗的可被選為王妃;相貌稍遜者則作為宮女或教師。月亮宮內的通道猶如迷宮,宮內還修有水池、水渠供美女們沐浴。

4、國家博物館(Museo de la Nación)

國家博物館位於利馬聖博爾哈區。大樓共九層,是一座造型和內結構頗具特色的建築物。建成於1976年,最初為漁業部辦公樓。漁業部遷出後成為國家銀行大樓。1988年3月14日,根據秘魯共和國關於建國家博物館的最高法令,將此樓作為國家博物館館址。1990年2月19日開館,同年3月1日向公眾開放,從此成為秘最重要的文化場所之一。1995年,國家博物館劃歸國家文化委員會管轄,成為全國國家博物館系統的組成部分。國家博物館基本組成人員中技術人員多於管理人員,分別在國家博物館領導委員會、研究部、收藏管理部、保管部、導遊部等部門工作。

地下室至四層為常設及臨時展覽場所。五至九層為辦公室、圖書館、儲藏室、安全系統等。常設展覽部分主要通過模型、地圖、圖片、照片,出土實物,以及相應的文字說明,向觀眾展示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即前印加時代和印加時代的秘魯文明史,包括人文、農業和其他方面經濟發展情況。

展覽廳包括:

陶器時代之前廳(從採集到農耕);

形成時代廳(庫皮斯尼克、查文、昆圖爾瓦西等文化);

地區發展廳(納斯卡、莫切等文化);

地區綜合廳(瓦裡文化);

晚期各王國及封地廳(奇姆、昌凱等文化);

印加帝國廳。

1998年在一層展出西潘王(Seor de Sipán)墓葬中出土的大量文物。這批珍貴文物是1987年開始在蘭巴耶克省西潘地區西潘王墓及九座陪葬墓中挖掘出來的。從中可以充分了解前印加帝國時代,即十二世紀前的秘魯社會、經濟、文化狀況及風俗習慣。據悉,西潘王墓內仍埋藏著大量文物,有待發掘。秘對西潘王墓出土文物甚為自豪。博物館還舉辦過國內外各種繪畫作品、教育、文化等題材的展覽,其中包括「中國五千年文明」展。

5、黃金博物館(Museo del Oro del Perú y las Armas del Mundo)

秘魯黃金製品和世界兵器博物館,簡稱黃金博物館,位於利馬市蒙特利科區,創建於1966年,是一家私人收藏博物館。該館展品以農藝學家、金融家、外交家米格爾·穆希卡·加略家族收集的文物為主。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十六世紀以來的世界各國兵器,其中包括拉美獨立戰爭英雄使用過的佩刀,拿破崙用過的兵器,中國古代刀劍,以及各國軍服、鎧甲、馬具等,做工精良,造型優美。第二部分收藏的是從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五世紀期間秘魯出土的各種金、銀製品、木乃伊、服飾、雕刻、陶製品,對了解秘魯歷史上著名的莫奇卡、奇穆和納斯卡文化以及秘魯古代土著居民的習俗、生活頗有幫助,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該博物館已被秘魯政府列為國家文物單位,部分陳列品曾在北美、歐洲、日本及南美一些國家展出。該館收藏有毛主席贈送的手杖式佩劍。1995年10月,李鵬總理參觀該館,題詞「燦爛的文化遺產,收藏家的勞動結晶」,並贈送「馬踏飛燕」文物複製品一件。2000年5月,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參觀該館,題詞「秘魯文化的瑰寶,印加文明的驕傲」,並贈送古錢幣一套。

6、庫斯科(Cuzco)

秘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遊,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秘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傳說遠古時代,古代印第安人民在這裡披荊斬棘,締造家園,感動了太陽神,贈給他們一柄金斧。

公元1200年前後,國王曼科·卡帕克遵循他父親太陽神的指示,從的的喀喀湖遷都這裡,建成雄偉華麗的庫斯科城,並以這裡為中心,建立了龐大的印加帝國(印加意為「太陽的子遜」),創造了印加文化,成為南美大陸印第安文明的最高峰。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將財寶文物洗劫一空,後又經幾次地震和二百多年的拉鋸戰,城市受到很大破壞;但城內有些印加帝國時代街道、宮殿、廟宇和房屋建築,仍留存至今,後西班牙殖民者又修建了大批屋舍,兩種建築風格融合,被譽為西班牙一印加的獨特建築方式。中心是武裝部隊廣場,正中聳立著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四座天主教堂。幾條狹窄的石鋪街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街道兩旁仍矗立著用土坯建造的尖頂茅屋,其中許多石頭房基還是古印加帝國的遺物。廣場東北,有五間大廳的太陽廟建於高聳的金字塔頂。還有月亮神廟和星神廟。廣場東南,有對峙的太陽女神大廈和蛇神殿的牆壁遺蹟。廣場西南方,有一較小的歡慶廣場,印加人昔稱為「庫西帕塔」,是歡慶帝國軍隊凱旋歸來的場所。兩個廣場附近有考古博物館。展出印加帝國時期遺留的陶器、紡織品、金銀器皿和雕刻碎片等。

城中還有1692年建立的大學。距庫斯科城1.5公裡的300米高處,有世界的聞名的舉行「太陽祭」的薩克薩瓦曼圓形古堡。以古堡為起點。印加人修築了漫長的古道,全長二、三千公裡,是秘魯古代一條主要交通幹線。從古堡東行可至肯科遺蹟。據考證,這裡是古墓地和宗教祭祀中心,留有神廟和圓形的鬥技場的遺蹟。場中央有一巨石雕鑿的祭臺。距城9公裡處的塔姆博馬柴有溫泉和瀑布。

7、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秘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秘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人類文化遺產。「馬丘比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裡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岭環抱。古城兩側為600米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面積13平方公裡,海拔2,280米。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陸後,古城被捨棄,由於山高路陡,叢林密蓋,一直未被發現。

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古城街道狹窄,但排列整齊有序。宮殿、寺院與平臺宏偉壯觀,還有作坊、堡壘等,它們多用巨石砌成,大小石塊對縫嚴密,甚至連一片刀片都插不進去。巍峨的金字塔上有由處女管理的太陽神廟。有些貴族住宅的牆壁上遺留有呈長方形或三角形的窗戶;臺階倚山鋪砌,高廣、整齊;還有石砌蓄水池,引山泉流入供飲用。這裡發掘出的日晷,顯示了古印加帝國高度的文化水平。考古學家還在這裡發掘出成千具印加人的殘骸和頭蓋骨,每具男性遺骸周圍呈輻射狀埋葬著10具女性遺骸。廢墟石壁上刻有許多尚未為人知的符號和標記。

8、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Reserva Nacional de Paracas)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位於利馬南部247公裡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裡,總面積33萬公頃,是秘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 las 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裡。從帕拉卡斯海灣乘遊艇一小時行程。島上棲息著許多瀕臨滅絕的海洋動物和鳥類,主要有:海豹、企鵝、火烈鳥、海龜、海豚等,其中尤以為數眾多的海豹最為壯觀。一些膽大的海豹會在遊船四周探頭探腦,十分逗人喜愛。島嶼高處堪稱海鳥的天堂,黑白兩色的海鳥不盡其數,其中一種企鵝為當地所特有。島上大量鳥糞,為優質肥料,是19世紀秘魯開發的主要自然資源。

據考古學家考證,帕拉卡斯已有5,000年歷史。從帕拉卡斯海灣到鳥島的途中,人們可以看到,在一個小島的坡面上有一幅巨大的圖案,其形狀象蠟燭臺,也有些象仙人掌樹。有的考古學家認為這是過去為船隻導航用的,也有的認為是外星人刻畫的。這個圖案是什麼年代刻畫的,其作用是什麼,至今仍是個難解的謎。

自30年代帕拉卡斯為一法國旅遊家發現後,前往觀賞這一景觀的遊人逐年增多。近年來,秘魯政府十分注意開發旅遊資源,已將帕拉卡斯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這裡雨量極少,終年陽光燦爛。

9、納斯卡文化

納斯卡文化是指位於現在秘魯南海岸納斯卡谷地及其周圍的皮斯科、欽查、伊卡等谷地的南美洲中早期(約公元前200-公元600年)印第安文化。出土文物主要是陶器。納斯卡彩陶常用四種以上顏色繪製,所繪人、獸、鳥、魚及花草樹木等具有自然主義風格,但較呆板生硬。早期納斯卡陶器多為開口碗或帶提梁的雙嘴罐,彩繪簡單粗放;晚期納斯卡(伊卡)陶器形狀較多樣,已有一些模仿人形的器物,圖案亦較精緻。

10、納斯卡地畫(Lineas de Nazca)

美國人保羅·科索科在納斯卡地區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統時於1939年發現。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南300多公裡處。是散布在250平方公裡乾燥沙質地表上的眾多深幾十釐米、長几百米到幾公裡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其它幾何圖型和動物圖案,如蜂鳥、捲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飛機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有關線條的製作者和製作目的有許多猜測。主要推測認為,這是創造過納斯卡文化的古印第安人的作品,是古代人奇特的天文日曆;或是印第安人的灌溉系統;或道路,或與印第安人的宗教祭祀活動有關。甚至有人認為可能是外星人修建的飛船著陸標誌。但從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5世紀納斯卡文化留下的陶器上的圖形看,納斯卡文化同巨型圖畫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基本上可以肯定,線條出自創造納斯卡文化的古人之手。

1932年,德國婦女瑪麗亞·莉切來到秘魯研究印第安文化。1946年莉切定居納斯卡地區開始對線條進行研究,後出版《秘魯的納斯卡-潘帕的秘密》一書。為保護線條,她每日清掃覆蓋在上面的沙石,常年不輟,直至1998年去世。秘魯政府特為她舉行國葬,以表彰她以畢生精力保護這一文明遺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蹟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11、阿雷基帕(Arequipa)

秘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首府,秘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傳古印加帝國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時,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為:「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就來源於這句話。

1510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這座印加古城舊址上建造了西班牙風格的城市。市內大多數房屋和教堂用白色火山凝灰巖建造,因此被稱為「白城」。由於多次地震,城中教堂和房屋無高層建築,居民住房平房居多,內院小、平屋頂、窗小。城市中心是武裝部隊廣場,廣場3面有拱廊,一面矗立著1612年建立的雙塔頂的天主教堂,許多狹窄的街道從這裡延伸。市內的聖奧古斯丁大學有考古學博物館,館內收集了許多印加帝國時代的木乃伊和陶器。還有卡德琳娜修道院、一所劇場和一些圖書館。市內的一所舊監獄中設有手工藝中心,這裡傳統的羽毛製品甚具特色,還有印第安人用羊毛、駝毛製成的地毯和鬥篷。城附近有溫泉和印加文化遺蹟。

12、阿亞庫喬城(Ayacucho)

秘魯中南部的山城,阿亞庫喬省省會和商業中心。位於西科迪耶拉山東坡,海拔2,746米。周圍有起伏的丘陵,西北距首都利馬571公裡。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建造此城時,稱之為聖胡安德拉弗龍特拉,後來改名為聖胡安德利亞維克託裡亞,也叫瓦曼加。

1824年12月9日,拉丁美洲革命軍將領蘇克雷率軍在城東北12英裡的阿亞庫喬村與西班牙殖民軍決戰,取得勝利,戰後命這城市為阿亞庫喬城。這裡的西班牙式建築保持完好,宗教氣氛濃厚,教堂很多,多飾以華麗的壁畫。舊城圍繞蘇克雷公園建有教堂、市政廳、政府大廈。許多建築物呈白色。這城市還以琳琅滿目的市場和宗教行進儀式聞名。在殖民統治時期這裡已是文化中心,有十七世紀初興辦的瓦曼加大學,有博物館,在距城24公裡處的瓦裡,有印加帝國史前遺蹟。

13、瓦努科(Huanuco)

秘魯瓦努科省首府。位於中部瓦利亞加河上遊的山間盆地內,海拔1912米。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國古城烏努奎石頭城附近建城,此即老瓦努科城,在現瓦努科城西56公裡處,後遷現址。它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城市之一。城裡有多座西班牙古老教堂,其中最著名的有:聖克裡斯託瓦爾教堂和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城中還有一座規模較小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和其他古建築。距城5公裡處,有公元前1900年建造的古廟,廟中有雙手交叉的石雕像遺蹟,故稱為叉手廟,是美洲最古老的廟宇。城內有中、小輕工業和食品工業。

14、老瓦努科城(Huanuco Viejo)

秘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位於多斯德馬約省,距瓦努科城140公裡。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裡。

15、秘魯亞馬遜地區(Zona de Amazonas del Perú)

亞馬遜河在印地安人語言中的意思是「撞碎獨木舟之河「。它源於秘魯,流經巴西入海,全長6400多公裡,在秘魯境內為680公裡。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最深處達240米,河水上漲季節每秒流量30萬立方米。

伊基託斯一帶的河面寬約3公裡,水流平穩。西岸是依基託市,東岸是莽莽森林。河邊沒有大堤,沒有正規碼頭,上下船靠固定的岸邊的舊船或幾根圓木綁在一起的小橋。為了防止河水上漲時淹沒房屋,人們在河邊架起木製小房,都用木樁支撐著,木樁露出水面至少要有2-3米,上面才是住室。居民以捕魚和種植為生。他們種植香蕉、芒果、柑桔、木瓜等熱帶水果,也種水稻,但沒有稻田,每年在河水下降的時候,把稻種撒在河塘邊的淺水裡,待水退出地面的時候,稻種自然發芽生長。當地把這樣的水上村莊稱為「貧窮的威尼斯」。

亞馬遜地區除少數城鎮外,分散在各地的1200個部落還處在刀耕火種狀態。開發亞馬遜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它同秘魯其它地區的聯繫。現在從首都利馬和依基託斯相向修建的公路還差一百多公裡才能對接,兩市間公路交通需饒行北方其它省市。

伊基託斯市擁有20萬人口,位居秘魯熱帶森林的腹地,是亞馬遜地區的商業中心,建城已有120多年的歷史。早在本世紀初橡膠熱年代,它就是種植園主和世商大賈揮霍的娛樂之地,一些雕刻壁畫的歐式建築,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風姿。橡膠熱過後,依基託斯市經歷過一個蕭條時期。為了刺激當地經濟的發展,秘魯政府從60年代起開始在這裡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現在有4000種商品免稅進口,使它成了半自由港。大量來自歐美、巴西的商品湧進依基託斯,是它市場繁榮的原因。依基託斯還是除首都利馬以外唯一有國際航線的城市,有班機飛往邁阿密。市內和市郊有不少設施比較齊全的旅館。

16、的的喀喀湖(Lago Titicaca)

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傳說水神的女兒伊卡卡愛上青年水手蒂託,結為夫婦。水神發現後,將蒂託淹死,伊卡卡復將蒂託化為山丘,自己則變成浩瀚的淚湖,印第安人將他倆的名字結合一起稱之為「的的喀喀」湖。面積有8,330平方公裡,湖海拔3,812米,水深平均100米,最深處可達256米。其中2/5在秘魯境內。湖為群山環抱,景色秀麗,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許多半島和港灣。秘魯境內有45條河流注入此湖,僅有東南角的德薩瓜德羅河為湖的出口。

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為聖湖。阿依馬拉族認為,他們世代崇拜的創造太陽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來自湖底。在湖中及沿岸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暗青色的香蒲是湖區特產,它不僅給湖岸鑲上了一條素雅的滾邊,而且是編制小船、蒲蓆、圍牆和蓋屋的上好材料。從遠古起,印第安人用香蒲編成小舟或筏子,下湖捕魚。湖中還有幾十個印第安人烏羅族居住的「漂浮島」,它們是用香蒲在湖面堆集而成的人工島,島上的居民都以捕魚為生。湖中有41個小島,島上有巨石林立的山坡,也有綠樹成行芳草如茵的沃野,是飛鳥棲息的處所。

玻利維亞境內有著名的太陽島和月亮島,島上有豐富的印第安人遺蹟。月亮島上有公元前的古城遺蹟,有精美壯觀的「金牆」、宮殿、廟宇、金字塔及其它石頭建築物。最近,在科阿島和帕利亞拉島之間的湖底還發現了一座水下古城遺蹟,包括隧道、洞穴以及經過雕刻的牆壁等。在秘魯境內的埃斯特維斯島上有新建的舒適的旅館。環湖許多城鎮都有古印第安文化遺址。湖岸的印第安人從遠古起使用鳥糞肥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他們在雕刻、建築、冶金、制陶方面都達到很高水平。這湖終年通航,是連接秘、玻兩國的交通要道。有汽船定期航行。

相關焦點

  • 黔東南旅遊景點有哪些 黔東南旅遊必去景點
    黔東南是一個沒有高樓大廈只有連綿的大山和古樸的苗寨,不像繁華都市那樣喧囂,只有參天大樹和古樸的村民,每年來這裡找清淨的人很多,氣候宜人,民族風情濃厚,是個不錯的旅遊勝地,那黔東南旅遊景點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推薦黔東南旅遊必去景點。
  • 吃喝住行軟體有哪些 ?旅遊必備的十大熱門APP,有你喜歡的嗎?
    想要出去旅遊,不知道去哪好,不知道如何做攻略?想買最划算的機票,不知道如何下手?想要租車和預定住宿,哪個平臺會更好?這麼多疑問,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本文為大家推薦旅遊必備的十大APP,其中包括旅遊攻略類、機票類、住宿類、景點門票類、地圖類、交通出行類、美食類APP,一起來看看吧,這些旅行app希望它們可以帶你從全世界路過。
  • 臺灣旅遊景點有哪些
    臺灣,我相信很多人想去但是卻有去不成的,那要是去成了那邊有什麼旅遊景點好玩呢,讓我現在來告訴你,臺灣有哪些旅遊景點。可以去日月潭,是臺灣唯一的天然湖,由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面海拔760米,面積約9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米,湖周長約35千米。
  • 臨沂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
    臨沂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下面文章中介紹臨沂非常有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臨沂有哪些紅色旅遊景點?現為全國100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1949年4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為紀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華東地區革命烈士而建,是華東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陵園以45米高的五角燈塔式革命烈士紀念塔為中心,塔的東南方向有開國首席大將粟裕骨灰撒放處以及羅炳輝、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漢斯·希伯和王麓水墓;以革命烈士紀念塔為中軸線,西墓區有常恩多、劉炎和張元壽墓。
  • 荷蘭旅遊最佳時間 荷蘭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荷蘭是一個風車王國,在這裡隨處可見美麗巨大的風車和鬱金香,這也是許多人來荷蘭旅遊的原因,那荷蘭最佳旅遊時間是什麼時候呢?荷蘭好玩的景點有哪些?下面小編就來給小夥伴們解除心中疑惑。  荷蘭旅遊最佳時間  4-10月份是去荷蘭旅遊最佳時間,這時候的荷蘭氣候宜人,非常適合旅遊,風光很格外的美麗。
  • 畢節一日遊攻略 畢節旅遊景點有哪些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畢節這個地方,我最開始也是一樣不知道,後來偶然的一次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看到公交車上面的小電視裡放著一個屬於畢節的的景點,後來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現在就給大家獻上畢節一日遊攻略,讓大家了解下畢節旅遊景點有哪些,畢竟好的東西或者事物是要分享才能體現它最好的價值。
  • 日本遊客因疫情被困秘魯,馬丘比丘景點為其單獨開放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一名日本遊客因新冠疫情被困在秘魯半年多時間,近日獲得獨賞著名景點馬丘比丘的特殊待遇。據法新社13日報導,這名26歲男子來自日本奈良,是一名拳擊教練。他被困在秘魯的消息引發網友關注,也得到秘魯當地政府部門的重視,因此當地旅遊主管部門專門為他一個人安排了一次馬丘比丘之旅。受新冠疫情影響,馬丘比丘景點自3月起就閉門謝客,而這名日本遊客也成為3月以來唯一一名遊覽該景點的遊客。馬丘比丘是印加帝國遺址,自1948年對遊客開放以來,僅在2010年因洪災關停過兩個月。
  • 張家界旅遊景點攻略,張家界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張家界旅遊景點攻略,張家界有哪些景點值得去 1、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武陵源的核心景區 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它是張家界泰鬥級的開山景祖。是張家界具代表性的自然風景區,公認核心景區,沒有之一。
  • 三亞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呢?
    三亞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呢?去三亞旅遊肯定要去最好的旅遊景點,那樣我們的旅途生活才更完美,因此小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三亞旅遊必去景點,希望來到三亞的朋友都不要錯過這些旅遊景點哦。
  • 秘魯馬丘比丘景點導覽
    秘魯沿海地帶大部分是沙漠,南北超過2500公裡,含括了秘魯的主要城市和公路。從安第斯山脈西側縱流的河川衝刷成數十個肥沃的綠洲,也是今日的農業中心。至於文明探索的景點則有西潘王之墓、蘭巴葉克城的布魯寧博物館及帕拉卡斯國家保護區等。Huascaran(6768公尺)是秘魯的最高峰,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平均約3000~4000公尺。
  • 西安都有什麼景點?第一次到西安旅遊,有3個景點不要錯過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景點,這也是人們在旅行時關注的重點,因為人們就是喜歡體驗不同的景色,所以就對景點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西安是一座歷史名城,在旅遊界中的名氣也很大,那麼西安都有哪些好玩的景點呢?來到西安旅遊,有3個景點不要錯過。
  • 去越南旅遊,哪些城市的景點值得去?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文章,老劉在泰國越南的多年,給大家講講越南的景點哪些值得去?讓大家開開心心得玩轉越南。越南是東南亞比較受中國遊客歡迎的國家,很多地方景點都吸引著中國遊客前往。比如芽莊峴港河內胡志明等等首都河內河內是越南的首都,這裡是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這裡的旅遊景點不多,但是走在大街是非常好的能夠體驗到最特色的越南風土人情,這裡的旅遊景點給大家還劍湖,這裡每天都都有很多年輕男女在此交流了聊天。
  • 珠海旅遊景點介紹,珠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珠海旅遊必去景點
    廣東珠海,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浪漫之城的美稱,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去珠海旅遊必去的五個旅遊景點,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珠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一:圓明新園,照北京圓明園被焚前的原樣,選擇40景中的18個景點仿製而成的。
  • 重慶哪些景點最火?重慶旅遊必去景點排行榜
    2019年8月8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發布了《重慶景點熱度地圖》。近幾年,重慶出現了眾多熱門景點,吸引大批遊客前去打卡,以井噴式的增長態勢成為了國內旅遊市場中的一匹黑馬。重慶青年旅行社的小編今天帶來了重慶旅遊必去景點排行榜,想知道重慶哪些景點最火嗎?
  • 重慶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重慶最熱門景點大全
    本期小編為大家介紹下重慶那些最熱門的景點,不管是「網紅景點」還是「傳統景點」,反正重慶最IN的景點都在下面了。解放碑不管是從網紅景點的角度來講還是從傳統經典景點的方面來講,都是當之無愧的重慶最紅景點之一。只要是最近四年之內去過解放碑,都應該有清晰的感受,解放碑滿地都是說著和小編一樣普通話的遊客。這一點觀音橋步行街就沒法比了,這裡人雖然也挺多但是遊客卻很少。說明:解放碑指的不僅僅是那個紀念碑,而是整個的解放碑步行街區域。
  • 英國值得遊覽的景點 英國旅遊景點推薦
    英國這個國家充滿了神秘莫測的魅力,不僅有著豐富的文化還有著怡人的風景,還有搖滾樂以及潮流時尚,因此很多人都想前往英國旅遊感受大不列顛的魅力,那英國值得遊覽的景點有哪些呢?不妨看看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相關資訊吧。
  • 甘肅酒泉【沙漠旅遊景點】有哪些
    甘肅酒泉【沙漠旅遊景點】有哪些,經十多年的自然磨練,現已成為敦煌探險旅遊設備a全、經驗a豐富、歷練a多的戶外公司。甘肅酒泉敦煌祥瑞戶外文化有哪些, 星空為蓋,沙漠為廬,一千年,不過一瞬間。
  • 重慶開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開州旅遊景點大全!
    那麼開州縣城這座新興的城市有哪些地方值得去玩呢?馬上告訴你!主要景點有劉伯承故居及輔助陳列室、劉帥陵園、石碾盤、竹林水塘、黃桷古道、父母墳地、觀景平臺 、銅像廣場等。、狗兒坪、馬紮營、-龍洞、獅子包、毀雞寨等自然景點,現已成為開州區的最佳避暑勝地。
  • 貴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景點 貴陽值得一去的景點有哪些
    貴陽是貴州省的省會城市,雖然遠沒有其他杭州、上海、成都等城市那麼發達,但是其旅遊資源還蠻多的,夏季也非常涼快,是夏季避熱門城市,那關於貴陽旅遊資源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做個詳細說明,要去旅遊的朋友可千萬別錯過哦。
  • 洛杉磯景點:美麗的洛杉磯都有哪些我們沒有去過的景點
    洛杉磯這裡年的發展也是十分的好,因此每年也是吸引了很多的遊客前來旅遊,而且洛杉磯的美食也是十分的多,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洛杉磯都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景點。比佛利山莊可以說來到洛杉磯的遊客都會來這裡看一眼,而且比佛利山莊它現在也是洛杉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而且它也是全國最尊貴的住宅區,並且它也是有著十分昂貴的購物大道,並且這裡我們可以可以看到很多的好萊塢巨星,並且它也是洛杉磯的城中城,並且也是有很多的好萊塢巨星都會在這裡購買房子,並且這裡的景色也是十分的優美,並且街道也是那總十分氣派的迪歐大道,而且在這裡我們常會看到很多巨星開著跑車在你身邊一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