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可商用化之路還有多遠?|億歐問答

2021-01-15 億歐網

2019年可謂量子計算的光輝之年,量子計算在這一年中不僅取得了諸多突破性進展,還連帶產生了大量創新式應用,如德國HQS宣布通過量子計算機有效模擬化學工程,奔馳計劃用量子計算機開發新型電池材料,大眾汽車通過量子計算機測試現實世界的交通優化情況等。

億歐智庫最新發布的《2020技術趨勢報告》中,通過技術篩選以及關鍵性指標測評,將量子計算技術列為2020年之後的重點發展趨勢。

量子計算是基於量子力學的新型計算方式,利用量子疊加和糾纏等物理特性,以微觀粒子構成的量子比特為基本單元,通過量子態的受控演化實現數據的存儲計算,量子計算包含量子處理器、量子編碼、量子算法、量子軟體以及外圍保障等多個技術環節。

量子比特,堆砌量子計算超長賽道

量子計算概念最早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由費曼(Richard Feynman)和馬寧(Yuri Manin)提出,初步描繪出量子現象具有潛在計算能力的發展願景。

1985年,牛津大學的多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了量子計算機的概念模型,即通用計算機(或叫量子圖靈機),量子計算此時開始具備了數學的基本形式,任意一種量子算法均可以利用通用量子計算機實現。

1998年,IBM、牛津、伯克利、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製作了2比特的計算系統,此後便拉開了量子計算的競賽序幕。

可能大家對量子比特的意義相對陌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是由量子比特數量來確定,通過設置量子比特,利用量子門讓它們處於糾纏態,並操縱它們各個狀態出現的可能性,以此達到並行計算能力。因此,量子比特數是衡量量子計算機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2018年,谷歌則已經成功研製出72量子比特晶片,並宣稱這款量子晶片的錯誤率僅為1%,達到了實際使用的要求。2020年2月,英特爾公司宣稱,與荷蘭量子技術研究中心共同開發的低溫量子控制晶片「馬嶺(Horse Ridge)」有潛力同時控制最多128個量子比特;同時,初創企業Rigetti Computing也正計劃部署一個128量子位量子計算系統。

量子處理器,量子計算的核心博弈

雖然IBM、英特爾和谷歌等巨頭公司在量子比特方面不斷獲得突破,但都只是在量子處理器的核心方面,通過物理體系構建量子比特載體,目前世界上已經形成了超導、離子阱、半導體、中性原子、光量子、金剛石色心和拓撲等多種技術路線。

在科研界,普遍較多採用光學體系、離子阱等技術來做量子計算研究;而在企業工程化方向上,主流企業是在超導和半導體方向上進行研究突破,如谷歌、IBM主要技術路線為超導體系,英特爾主要技術路線為半導體體系。

在眾多主流技術路線中,超導技術和離子阱技術目前具有相對領先優勢,其中,超導量子計算是目前進展最快的一種固體量子計算實現方法。2019年,谷歌在一臺53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計算機上運行隨機量子線路採樣任務,並與模擬超級計算機的計算進行對比,實現了量子計算原理和技術潛力的優勢證明,谷歌當時更是直接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

隨後,IBM對谷歌的說法進行了反駁,聲稱谷歌的「量子霸權」證明存有缺陷,並通過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再次進行了對比證明,花了2.5天就完成了谷歌量子處理器的計算任務。不論雙方最終誰被證明是正確的,不可否認的是,谷歌實驗的確證明了量子計算的絕對優勢,並在量子計算的第一階段取得了重要突破。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什麼是量子霸權,量子霸權又叫量子優勢,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打破經典計算機所遵循的「摩爾定律」。 比如在一天之內破解原本幾萬年才能破解的密碼、實現通用人工智慧等等。

谷歌、IBM等巨頭公司之所以會在量子霸權上進行爭奪,是因為率先進入量子霸權後,不僅是對企業技術實力最好的證明,同時也會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

2019年底,中科大在玻色取樣方面的研究成功也使得光量子技術路線得到進一步追趕,但從整體應用情況來看,目前尚無任何一種路線能夠完全滿足量子計算的實用化條件。

量子算法,推動量子計算發展的「活力劑」

量子處理器可應用之後,如果想要實現具體問題的解決,就必須要有相對應的算法。

在量子算法方面,1994年,貝爾實驗室的應用數學家彼得·肖爾(Peter Shor)提出基於量子並行計算的大數質因子分解算法,並證明量子計算可以攻破當時廣泛使用的公鑰SPA體系;1996年,貝爾實驗室的格魯弗(Grover)提出了量子搜索方法,可以快速搜索未排序的資料庫。Shor算法和Grover算法為量子計算機找到了可能的實際應用,也被稱為經典量子算法。

此後,包括QEA算法、Grover算法, HHL算法、量子遺傳算法、量子蟻群算法等各類算法層出不窮,對量子計算並行處理解決具體計算困難問題提供了重要支撐,基於量子處理器的量子計算雲平臺成為算法研究應用發展的主要形式。

目前,關於量子算法的推進速度遠超量子處理器的的研發速度。因為多數企業開始採用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晶片的計算方式,在虛擬化境下進行量子算法演繹,等量子算法成熟後,再反向推動專用量子晶片的設計,用以解決某一領域的具體問題。

如2017年,IBM便發布了全球首個通用量子計算雲服務。2018年,本源量子計算雲平臺成功上線;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與阿里雲宣布,在超導量子計算方向發布11比特的雲接入超導量子計算服務。2019年,華為在HiQ量子云平臺基礎上推出了崑崙量子計算模擬一體機;微軟、亞馬遜等網際網路企業巨頭也相繼推出量子云平臺。

量子計算雲平臺具有兩大優勢,一方面用戶可以在雲端的量子處理器上運行自定義的各種量子線路代碼,不僅能用於了解處理器的性能、技術瓶頸等重要特性,還將幫助到下一代處理器開發,為優化應用積累經驗;另一方面,通過經典計算機模擬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和運行邏輯,可以率先進行量子算法和軟體的開發、驗證。

專用量子計算曙光初現,通用量子計算任重道遠

相比經典計算機,量子計算具有指數量級的運算能力,在解決諸如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所帶來的龐大數據處理問題時,擁有經典計算無法比擬的巨大信息攜帶和超強並行處理能力。當前階段,量子計算的主要應用目標是解決大規模數據優化處理和特定計算困難問題。

產業層面,量子計算已經形成了政府、企業和學術機構協同合作的發展格局,並在容錯量子和演示量子方面均取得了裡程碑式的進展,但離實用化仍有較大距離。雖然D-Wave和IBM都已經宣稱擁有可商用量子計算機,但距離量子計算的真正商業化落地還相當遙遠。

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就是量子霸權。第二階段是實用化量子模擬機,能被運用到機器學習、藥物開發等領域。第三階段,量子計算機達到通用可編程水平,能夠相干操縱數億量子比特,實現可容錯的量子計算機。

從最終實用化階段來看,量子模擬器和通用量子計算機在分子結構解析、人工智慧、大數據處理、密碼技術方面的顛覆性影響,將成為量子計算的長遠發展目標,並有望應用於能源化工、生物科技、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大數據、雲計算等商業領域。

相關焦點

  • 量子計算研究進展:中美兩國有4-5年的技術差距
    2019年是量子計算佔據新聞熱點版面的一年,從1月份IBM公布全球首款商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到9月份Google宣告在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這一年在量子計算的歷史上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量子計算的時代將會到來。量子計算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實現大規模的商用還需要多長時間?當前的技術狀態處在什麼時代?
  • IBM將推出53量子比特的可「商用」量子計算機
    新華社華盛頓9月18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18日宣布,將在下月推出53量子比特的可「商用」量子計算機,向外部用戶開放使用。IBM說,這是該公司迄今開發的最強大的量子計算系統。新的量子計算系統安裝在IBM位於紐約州新的量子計算中心。目前該中心擁有5個20量子比特的系統、1個14量子比特的系統和4個5量子比特的系統。下月該中心將擴充到14個量子計算系統,其中包括這個新的53量子比特計算機。IBM研究院院長達裡奧·吉爾說,新的量子計算系統可以讓用戶運行「更加複雜的糾纏和連接設備」。
  • 國產量子計算機發布,量子計算離尋常百姓有多遠
    今天源自中國科技大學的本源量子發布了國內首個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取名叫做「悟源」。其搭載了6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處理器。現已實現工程化的量子計算機原型,可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據相關報導,目前全球能夠提供真實量子計算機服務的公司僅有5家。現在本源量子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躋身,突破格局。
  • 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量子世界裡,所有物質都可以被還原成61種基本粒子。其中最重的基本粒子,質量也不超過3.1×10^-25千克。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此後,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並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陳根: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20世紀40年代,圖靈精確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自此,量子力學進入了快速轉化為真正的社會技術的進程,人類在量子計算應用發展的道路上行進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如今,量子計算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 擁有終極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機,離市場應用還有多遠?
    9月12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上線,本源量子公司董事長孔偉成表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將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真實的量子計算服務。這也是國內率先實現工程化的超導量子計算機。
  • 中科大「九章」歷史性突破,但實現真正的量子霸權還有多遠?
    這次「九章」成功完成了76個光子100個模式的高斯玻色取樣,比「懸鈴木」快一百億倍。同時,通過高斯玻色取樣證明的量子計算優越性不依賴於樣本數量,克服了谷歌53比特隨機線路取樣實驗中量子優越性依賴於樣本數量的漏洞。「九章」輸出量子態空間規模達到了10^30,這對比「懸鈴木」的10^16,也是絕對的碾壓。
  • IBM駁斥谷歌,量子霸權 VS 量子優勢,量子計算離我們還有多遠?
    1 Google與「量子霸權」 9月底,Google 量子 AI 團隊通過 NASA STI program 發布了一份報告,題為「採用一個可編程超導處理器實現量子霸權」。
  • 科普問答 | 現有的量子計算機能否破解rsa等商用軍用加密技術?
    群友問:現有的量子計算機能否破解rsa等商用軍用加密技術?實用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能做出嗎?如果不能,是因為計算原理導致的嗎?據我所知,這是迄今為止量子計算機所能分解的最大質因數。比較而言,經典計算機迄今為止所能分解出的最大質因數長達350多位。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建議的RSA密鑰長度為至少616位。因此,單就此問題而言,現有量子計算機水平離實用型的通用量子計算機還有不小的距離。據我所知,量子計算機在計算機原理方面並不存在根本性障礙。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是工程技術上的難題。首先就是計算中糾錯的問題。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量子線路的可達深度越大,表明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越強、性能越好。錯誤率: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可通過量子測量實現,最終體現為不同狀態出現的概率。而量子計算機中的噪聲會影響這種概率的正確分布,從而導致結果出現錯誤。錯誤率越小,表明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越精確、性能越好。
  • 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進展隨議
    量子態隱形傳輸是基於量子糾纏態的分發與量子聯合測量,實現信息傳輸,可以實現任意遠距離的量子密鑰分發。目前從報導看,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有很大進展,但由於很難看到具體的技術資料,源於報導隻言片語的相關信息,很難推斷出大眾關心的產業化應用時間表。量子計算範圍比較廣,泛指使用量子力學原理進行計算的所有技術,其中除了量子計算機之外,還有在傳統計算機上的模擬量子計算,以及量子計算模擬晶片等。
  • 相隔900億光年的兩個糾纏量子也可以瞬間發生相互感應嗎?
    ,如果確定了其中一個量子的狀態,另一個無論相距多遠,其狀態也會瞬間被感應確定。我們已經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為930億光年,所謂可觀測宇宙就是以我們地球為中心,半徑為465億光年的區域,有人根據宇宙暴脹理論,計算整個宇宙是可觀測宇宙的250倍,半徑為2645億光年,還有人計算宇宙半徑可達11萬億光年,甚至還有人推算整個宇宙是可觀測宇宙的3x10^23倍,半徑可達300億億光年。
  • 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就要來了?
    因此,一旦有人竊取並試圖自行讀取量子密鑰,就一定會被發現。據了解,量子網際網路不僅可用來傳輸加密信息,還能支持基於雲的量子計算,有望在多個領域大顯身手。美國能源部的報告顯示,其籌備建設的量子網際網路將首先應用於銀行和醫療服務部門,未來還有望在國家安全和飛機通信領域施展拳腳。報告中還提到,「最終,手機內使用量子網絡技術可能會對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廣泛影響」。
  • 量子科技刷屏!為什麼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能這麼「壕」?
    正因為量子的隨機性,因此當兩個量子在一起的時候,它們既可以是0和1,也可以是0和1兩種狀態在任何比例的疊加,而且兩個量子無論距離多遠,都能相互關聯和影響。這就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 迄今為止,量子科技經歷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第一階段的發展中,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通信,還有高密度信息存儲、全球定位系統,都是量子技術一些隱形的應用。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談量子計算商用:需要至少數百萬個量子位,面臨4大挑戰量子計算是用量子比特相互糾纏實現性能的指數級提升,可以實現並行的大量計算。這也讓量子計算可以解決很多經典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開發加速製藥研發、設計新型材料等。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在推動提高數據利用率的技術方面,有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新技術(保密計算),以及支持人們加速計算系統編程的新工具(機器編程)。談量子計算商用:需要至少數百萬個量子位,面臨4大挑戰量子計算是用量子比特相互糾纏實現性能的指數級提升,可以實現並行的大量計算。
  • 5000量子比特的商用計算平臺發布!D-Wave:這是商業應用的唯一選擇
    蕭簫 發自 凹非寺近日,量子計算公司D-Wave稱,第一臺為業務構建的量子計算機Adventage問世,實現了每個用戶至少擁有5000量子比特(qubit)的「使用權」。與其他的通用量子計算機相比,Adventage是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是D-Wave探索商業化的新一步。晶片:量子比特「連接」更多了D-Wave表示,在每個Advantage量子計算機中,實際的量子比特數會根據晶片的不同而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其中一些晶片的容量明顯超過5000量子比特、而另一些則接近5000量子比特。
  • 百度用直播科普量子計算:擁抱「人人皆可量子」的正確方式
    通過直播的創新性方式給我們科普備受關注的量子計算概念,傳遞教育人才的重要性,並給年輕的人才傳道受業解惑。此外,我們得以清晰的看到這場活動的關鍵角色百度,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系統思考和前瞻性的布局,其喊出的人人皆可量子的願景,更深藏著百度的野心時代。
  • 百度用直播科普量子計算:擁抱「人人皆可量子」的正確方式
    通過直播的創新性方式給我們科普備受關注的量子計算概念,傳遞教育人才的重要性,並給年輕的人才傳道受業解惑。此外,我們得以清晰的看到這場活動的關鍵角色百度,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系統思考和前瞻性的布局,其喊出的人人皆可量子的願景,更深藏著百度的野心時代。
  • 量子網際網路時代就要來了?它將給世界帶來哪些影響?
    據了解,量子網際網路不僅可用來傳輸加密信息,還能支持基於雲的量子計算,有望在多個領域大顯身手。美國能源部的報告顯示,其籌備建設的量子網際網路將首先應用於銀行和醫療服務部門,未來還有望在國家安全和飛機通信領域施展拳腳。報告中還提到,「最終,手機內使用量子網絡技術可能會對每個人的生活帶來廣泛影響」。